中國還有哪些地區用繁體字,繁體字是否高大上,應該被恢復嗎?

2020-12-13 師者

1956年1月28日,通過了《關於公布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是簡化後的漢字。

簡體字出現的背景:

民國時期居高不下的文盲率:一個國家如果幾億人口大部分都是文盲,時間久了必然會人心思變,這就是在民國時期和解放初期漢字拉丁化很有市場的原因。而簡化字通過迅速的推廣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徹底的挽救了漢字,避免了它的滅亡。

魯迅先生就曾經致力於,消滅漢字,因為他認為漢字不好學習,勞苦大眾文盲率太高,想要把漢字拉丁化,因為拉丁就26個字母,學習起來更好學,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勞苦大眾飯都吃不飽,你就算把漢字拉丁化,老百姓照樣不識字。

魯迅先生的願望沒有得以實現,所以漢字保留了下來。

經過國家的文字專家的修訂,終於有了簡體字,人們能吃飽飯,簡體字又容易辨識,書寫。所以廣大人民的識字率越來越高,文盲率越來越低。

除了我國的大陸用簡體字。還有一些地區用繁體字。

比如說:香港,澳門,臺灣。

他們為何不用我們的簡體字,因為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

我們見香港,臺灣,澳門的報紙,覺得繁體字也很厲害嘛。感覺有點高大上,為何這些地區文盲率那麼低呢?好像繁體字對他們沒有什麼影響,這是因為,香港,澳門和我們不同,他們是資本主義社會,我們大陸吃不飽的時候,他們能吃飽,可以學習。

我們之說以覺得漢語繁體字是高大上,是因為用繁體字的地區都是很發達的地區。他們這些地區很好的保留了繁體字,並很好的傳承了下來。這是值得肯定的。

簡體字也有一些瑕疵,漢字簡化後: 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麵無麥,無車,兒無首,飛單翼,有雲無雨,鄉裡無郎值得深思。

漢字簡化是一種進步,歷史的長河中淘汰了很多文字,比如說甲骨文,金文,還有戰國六國的文字。沒有必要再恢復繁體字了。

繁體字應該保存在新華字典裡,有興趣的人可以欣賞,沒有必要學,認識就行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有興趣的可以學習,書法愛好者特別鍾愛繁體字。

如果現在幼兒園的小朋友學的是繁體字,肯定會比較吃力,簡體字就好多了,如果孩子慢慢大了,可以慢慢接觸繁體字,慢慢了解中國的古文化,繁體字是歷史留下來的瑰寶,繁體字更具有象形的特徵。

一個好的民族必定不會忘記先輩們留下的好的傳統,中國的文字被我們很好的傳承下來了。

四大文明古國好像就中國還保留了古代的文字,雖然漢字進行了簡化,不過很多漢字並未進行簡化,是使用幾千年的。

你可以不會寫繁體字,不過很多繁體字,大家見了還是認識的。

大家喜歡繁體字嗎?

關注教育熱點,關心教育工作,分享身邊故事,分享教育方法。我只是一名鄉村教師。一家之言,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評論,交流,如果沒有幫助,請不要惡意攻擊。底層教師,不易,可是誰又很容易呢,希望大家互相尊重。

相關焦點

  • 《從要求恢復繁體字想到的》
    那些天天吵著要恢復繁體字的人,真的是想要復古嗎?我認為事情並非那麼簡單。其實復古就是倒退,倒退是沒有出路的,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可為什麼還有人如此的使勁喊叫呢?我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絕不接受!原因很簡單,我們要輕裝上陣,不要把大好的時光浪費到簡化字與繁體字的無謂的爭論上,更不願意重新在開始學寫繁體字上。像網友們說的那樣:「個別人如果真的懷舊以此來顯示自己有文化,那你就研究甲骨文好了,不要綁架大多數人!」「恢復遠古結繩記事,符號象形甲骨文更為省事,這些專家是什麼主意?」
  • 現代社會還有必要學習繁體字嗎
    世界上多個地區依然使用繁體字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現代社會使用繁體字的人群很少了,使用繁體字的國家地區也很少了。其實不然恰恰相反,現代社會使用繁體字的人群依然很多,現代社會使用繁體字的國家地區也依然很多。平時我們的春聯對聯、書法篆刻、手書題詞使用的是繁體字,文物古籍、歷史古蹟使用的也是繁體字,姓氏異體字、特殊需要等情況下使用的也是繁體字。
  • 恢復繁體字、恢復漢服,有必要嗎?
    其實在小編看來,兩者並不應該是有你無我的對立般的存在。簡體字與繁體字為什麼不可以並存呢?漢字簡化出現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那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經歷了上百年內憂外患的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國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在農村,而當時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因此識字掃盲就成了一個重要的歷史任務。
  • 外媒:中國恢復繁體字就能彰顯字體的意義?
    中國推行簡體字已接近60年,即使相關部門接納馮小剛的提案,不要說有沒有必要,要恢復哪幾個繁體字,恐怕還要有一番爭議。  一些簡體字過去早已流行,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中華書局創辦人陸費逵,於1909年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
  • 繁體字將走向何方?專家提倡恢復繁體字,網友:不行,但可以理解
    隨著我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有不少專家發出了恢復繁體字的呼籲。面對著這種呼籲,有的朋友認為,恢復繁體字這種做法是盲目的復古主義,是倒退的體現,不可取;但也有朋友指出,繁體字裡面承載著許多古人的智慧,恢復繁體字有助於我們傳承中華文化,繼承中華精神。
  • 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香港臺灣都在使用,我們要恢復繁體字嗎
    當今漢字有兩個版本,繁體字與簡化字,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香港臺灣都在使用。我倡導寫簡識繁,這就是書寫用簡體字,但你要具有認識繁體字的能力。理解中國文字歷史的傳承和沿革。現在反對簡化字,恢復繁體字是歷史倒退,沒有出路的。
  • 恢復繁體字,不如恢復甲骨文更能繼承傳統
    《南方日報》報導,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又提出了議案,建議全國用10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簡化字推行了幾十年,貢獻了無量功德,成了國人必不可少的讀寫工具,也為全世界絕大多數人認同。潘委員何以逆天下大勢而動,主張恢復繁體字呢?原來,他以為,簡化漢字時太粗糙,違背了漢字的藝術和科學性;恢復使用繁體字,照顧了依舊使用繁體字的香港臺灣同胞的情緒,有利於國家統一。
  • 有人呼籲恢復繁體字,你贊成嗎?
    簡體字本身就是從繁體字發展而來的,它帶來了書寫上的方便。雖然簡體字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總體而言,他是符合當今社會人的讀寫習慣的。不同意恢復繁體字,個人主要有以下幾條理由:1、很多人自小接觸簡體字,看書寫字全是用簡體,早已成為習慣,如果突然再回到繁體,勢必需要我們大多數人重新學習繁體字的辨認和書寫,會造成人精力上的浪費,給大多數人帶來無謂的負擔。
  • 鼓譟恢復使用繁體字的短視
    近幾年,恢復使用繁體字的聲音似乎從來就沒間斷過。據3月3日《南方日報》報導,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又提出了議案,建議全國用10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簡化字推行了幾十年,貢獻了無量功德,成了國人必不可少的讀寫工具,也為全世界絕大多數人認同。潘委員何以逆天下大勢而動,主張恢復繁體字呢?
  • 我對恢復繁體字和嘲笑簡體字的看法
    如果這個理由成立,那我就認為,光恢復繁體字遠遠不夠,還必須恢復豎排,恢復從右向左閱讀,恢復無標點符號,恢復無外來的阿拉伯數字,恢復使用大篆、籀文、直至甲骨文,因為中國最傳統的文字是甲骨文,使用篆字,就是「一種割斷傳統文化的愚蠢行為」。使用繁體宋字,對篆字來說,還是「一種割斷傳統文化的愚蠢行為」,讀甲骨文、篆文,還是有距離感。
  • 公眾人物曾提議恢復繁體字和漢服,是否可以如願?
    政協委員潘慶林在2009年某次會議上,提出了一個很有建設性的意見,他原話這樣說:全國用10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為了讓自己的意見更有說服力,潘慶林還給出了三大理由,每個理由聽起來都是合情合理。
  • 有專家提議應「恢復」繁體字,卻被網友噴,沒事找事
    最近在網上「恢復」繁體字的聲音越來越大,而且理由也相當的合情合理,但是有相當多的網友反對「恢復」繁體字,並怒噴專家,說他們沒事找事。這點只是小編的感覺,並不是那些專家說的,繁體字還沒有「恢復」他們應該沒有心情提出新的要求。
  • 臺灣網友再提「繁體字申遺」 擔憂繁體字被邊緣
    還記的數月前,臺灣一字體設計團隊推出所謂「臺灣字」,還邀請香港一起「守護傳統中文」嗎?事實上,香港使用簡體字範圍日益廣泛,這讓部分臺灣網友開始擔心繁體字被邊緣化,但也有網友自我安慰:臺灣成為唯一使用繁體字的地區很好啊,可以申遺啊!
  • 繁體字應該被恢復嗎?112歲周有光表示,別把簡單問題複雜化
    那麼,繁體字應被恢復嗎?繁體字不便於高效學習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當時經濟水平較低,教育條件也遠不如今天那麼好。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當時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據相關統計數據了解,只有15%的人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剩下都不識字。
  • 恢復繁體字提案人現身 激辯簡繁體孰優孰劣
    第三,目前中國尚未完全統一,中國大陸使用的是繁體字,而臺灣及港澳地區以及東南亞都使用的是繁體字,中國周邊的一些東南亞國家以及海外華僑基本上使用的繁體字。這種「一國兩字」的局面既不利於中國文化的普及,也不利於中國文化的交流。臺灣地區把繁體字稱為「正體字」,並策劃申請「世界非物質物產」,這將對中國大陸造成壓力和被動。
  • 專家提議恢復繁體字,112歲周有光: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了
    在2009年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潘慶琳提出了這樣一個議案:那就是恢復繁體字。理由有三:美觀、方便、正統性。議案一出,關於漢字的正統性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很激烈的討論風潮。贊成者與反對者各持己見,爭論不休。
  • 評論:繁體字復活有意義嗎?
    繁體字復活的議題再次在國家層面的會議上浮現,並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漢字簡化並不是割裂傳統文化  長徵(作家)  全國政協委員馮小剛提出的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並將一定數量的繁體字增加到小學課程中的提案,備受公眾關注。其實,漢字的繁簡之爭在歷屆兩會上一直存在。
  • 支付寶一字千金能發繁體字嗎 一字千金髮哪些繁體字紅包更大
    支付寶一字千金能發繁體字嗎 一字千金髮哪些繁體字紅包更大時間:2018-02-05 23: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支付寶一字千金能發繁體字嗎 一字千金髮哪些繁體字紅包更大 支付寶一字千金活動開始之後,很多網友都開始尋找那些有特別意義的字,支付寶一字千金能發繁體字嗎
  • 繁體字應該被恢復嗎?112歲周有光表示,別把簡單問題複雜化了_騰訊網
    不過有些人認為,繁體字才是正統的中華文字,不應被簡體字所代替。那麼,繁體字應被恢復嗎? 繁體字不便於高效學習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當時經濟水平較低,教育條件也遠不如今天那麼好。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當時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據相關統計數據了解,只有15%的人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剩下都不識字。
  • 為何臺灣港澳用繁體字,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用簡體字
    我們大家都知道呢,在我國的港澳臺地區啊,依然使用繁體字,在大陸地區呢,那麼為什麼在港澳臺地區,而在大陸地區使用簡體字呢,歷史哥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簡化漢字的小歷史,很多人呢都以為簡體字呀,是在新中國之後才開始發明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在整個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呢,簡體字啊經常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