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第二波革命浪潮紛沓而至,既有大象,也有蝴蝶。
導讀:
繼2019年物聯網產業競相爭逐發展以來,2020年也迎來了更多充滿戲劇性的挑戰與變革。暮然回首,2020年的進度條已經加載了50%,由新冠疫情爆發不利開局後,安企戰「疫」、首個測溫標準發布、華為安防更名、新基建四次提名各地出臺政策……在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背後,顯示著物聯網行業的影子。特此年中之際,慧聰物聯網甄選並整理了2020年上半年行業熱議的十大事件,分享給大家以供參考和借鑑!
1、新冠面前,安企集體戰「疫」
2020年1月,全國各地開始爆發新冠疫情,新的一年開局便遭受大考。在面臨危險存亡之際,國內政府、醫護人員嚴格管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據了解,在疫情爆發時期,紅外測溫相關產品、巡邏機器人、智能頭盔、大數據管控平臺等科技產品齊上陣,大華、海康、商湯和優必選等各企業紛紛推出自己產品,助力全國各地展開疫情防控工作。4月16日,全國首個智能測溫標準正式發布,作為防疫抗疫領域首個智能測溫標準,在紅外智能測溫產品「百花齊放」的背景下,其制定有利於填補國內相關技術的空白,帶動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健康有序發展。
總結:2020年,疫情大考過後,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安防企業,打破邊界,從內生走向外化。雖然疫情短期對行業衝擊頗為嚴重,但後續的新技術與產品融合、新政策的落地實施帶動的基礎設備需求等利好消息,將再次帶動安防市場整體的發展空間。對於企業來說,只有不斷地自我革新,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自身戰略,優化產品結構與市場的契合度,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
2、華為安防更名「機器視覺」
2月25日,華為安防官宣,華為智能安防正式更名為「華為HoloSens機器視覺「。這一句簡單發聲,卻是無聲驚雷,激起行業千層浪。2020年,在加速進入「5G+AI」的時代背景下,以「視頻+AI」為核心的華為智能安防也不再局限於「安」與「防」,而是用「機器視覺」,助力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
總結:華為作為一個全方位布局、綜合實力均衡的廠商,安防這一小塊蛋糕不足以令其動心,從去年它頻繁的市場動作裡我們看到了華為布局安防的決心和信心。從目前來看,華為的最終目標,是以 " 機器視覺 " 引爆行業數位化,再把數字世界帶給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其未來必將繁花似錦。
3、多家上市公司交2019年年度成績單
2020年初,因受到疫情影響,多數上市公司2019年成績單提交日期也被集體延期。據慧聰物聯網調查,隨著安防市場的擴大和相關技術的進步,一些原來不屬於安防領域的企業陸續進入這個行業,也有不少諸如保千裡等企業也在逐步退出市場。根據多家物聯網上市公司發布的年報來看,整體業績增長疲軟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如若沒有政策刺激或者技術變革出現,大額業績增幅情況將成為個例。
總結:2019年整體經濟環境低迷,市場強者恆強態勢明顯在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情況下,一些中小企業開始重塑企業核心競爭力,有的調轉船頭更改賽道,有的聚焦核心產品加大研發力度緊跟市場趨勢,有的報團取暖共度寒冬。
4、保千裡成首批退市公司
4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關於終止江蘇保千裡視像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公告》。當日,保千裡停牌,在停牌的前一天,保千裡每股價值僅剩1.04元。作為2020年首家退市公司,保千裡成為近年A股上市公司實控人掏空公司的典型案例之一,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短短三年,保千裡已經將借殼、員工持股、定向增發、質押套i現、商譽減值、實際控制人跑路人間蒸發、財務造假、強制退市等等資本市場的常見坑人套路一次性玩了個遍……2020年6月2日保千裡被正式被摘牌,宣告著退出了市場。
總結:安防企業跨界做機器人的,除了保千裡,還有海康和大華等等,但因為選擇的方向與策略有所不同,反而使其成為了桎梏。距離保千裡借殼上市到退市僅僅過去了5年時間,當年風光無限,如今揮淚離場。作為曾經是A股的「明星股」、安防行業超級黑馬,保千裡失敗的根本原因除了智慧機器人業務上的定位失敗,更源於公司現金流方面的拖累,使其被強制退市。安防企業業務生態步子需要穩紮穩打,要避免步子邁大步卻效果不佳的情況發生,跨界企業更應定位準確,步步為營。
5、美國再祭「實體清單」
2019年10月8日,美國商務部將包括8家中國高科技企業在內的28個實體納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其中包含了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科大訊飛、曠視科技、商湯科技、依圖科技等等安防領域廠商。2020年5月23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再度祭出「實體清單」,將33家中國涉及網絡安全和AI等領域的企業、機構列入其中。此次被列入清單的33家企業機構中,東方網力、雲從科技、雲天勵飛等多家涉及安防領域的企業上榜。而美國給出的理由是「這些企業機構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所使用美國的商品和技術,存在被用於軍事項目的重大風險。」。
總結:美國兩次推出實體清單,冠上「莫須有」的原因進行限制,打壓國內一眾高新企業,試圖壓制的同時,美國業務拓展也相應受到影響。兩敗俱傷的局面,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縱觀近年來國內晶片硬體領域與人工智慧等軟體領域的亮眼表現,美國對國內企業的打壓也在日益加深,這也印證了我們在正確道路上飛奔的決心,未來更需要一眾企業團結一致,做好核心技術與自主研發,以便對應美國「實體清單」限制的舉措。
6、新基建風口,各地出臺政策
2020年,隨著各地起草出臺新基建的有利政策,未來10年裡,我國的新基建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少企業都躊躇滿志、躍躍欲試,如騰訊、阿里、百度以及華為等巨頭企業紛紛搶灘布局。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於新基建的部署,應冷靜理性對待,深入行業應用層面,看到問題和差距。
點評:總的來說,在新基建加持下,勢必會促進5G、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等領域的發展,物聯網行業的邊界也會隨之不斷拓寬,跨界競爭、跨界融合的現象將會成為常態,新的機遇和挑戰並存,我們不妨靜待變革之相。
7、5G商用一周年
2020年6月6日,中國5G商用牌照發放已經有一年時間了,在這一年中,我們親身經歷了5G概念從陌生到熟悉,5G基站從少到多,5G手機從昂貴到便宜,5G應用從概念到實例。回望5G這一年,突飛猛進的數字與成績背後,夾帶著巨大的發展空間。此前5G作為專有技術詞彙,連續第4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被定義為領銜「新基建」的重要基礎科技。統計顯示,我國5G基站以每周新增1萬多個的數量在增長。目前,5G終端連接數已超過3600萬,今年底將完成30萬基站建設任務,覆蓋34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在疫情開局後,5G被採納應用的身影更是隨處可見。
總結:瞭望5G,每天都在創造著新的歷史,在其發展之路上,無論是高光時刻亦或是艱難時刻,我們都在一同親歷——新一代通信技術的萌芽、崛起,並期待著未來將會發生的巨大變革。伴隨今年新基建的風口,5G行業應用出現井噴式發展,有力拉動中國以5G為龍頭的大基建經濟的投資、布局,在可預期的不久將來,新基建必然在各個方面都將持續發揮支柱性作用。總的來說,5G技術正在日益成熟,而一個網際網路萬物互聯、融入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多項技術的5G新時代正在悄然開啟,讓我們坐看各大巨頭競相搶灘布局5G市場,百花爭鳴可謂好不熱鬧!
8、海康威視或將進軍智能安檢市場
2020年3月,海康威視向外首次推出了自家的智能安檢系統,希望通過智能安檢分析儀、安檢機、安檢門以及各類輔助產品,打造出一個集安檢聯網、智能識別、信息融合為一體的智能安檢生態系統。胡揚忠曾透露,目前海康威視的案件團隊有150人左右,未來還將會增加到200多人,這也在預示著不久將來海康威視將一舉進軍智能安檢市場。近年來,隨著國際會議頻繁召開與全球反恐的需求之下,全球安檢市場迅猛發展,預測在2020年市場規模突破10億美元。
總結:海康威視作為安防行業的「老大哥」,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行業的脈搏跳動,同時,也推動著全行業的共同發展和進步,2020年行業經歷疫情大考,以海康威視為代表的一眾企業奮起抗「疫」,為行業樹立了標杆和榜樣,詮釋了「領頭羊」這一詞。隨著人工智慧、5G、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未來智能安檢必將迎來空前發展機遇,海康威視帶著精準市場定位與敏銳的嗅覺,搶灘布局智能安檢市場,必將再一次展示其領頭羊位置,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9、全員雲擺攤,物聯網不落伍
近日,國家宣布部分城市率先放開夜經濟,鼓勵靈活就業。一方面為促進城市復甦、經濟發展,同時也是讓疫情中最容易失業的人恢復就業。6月1日上午 ,總理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召開了兩會,中央也密集釋放了一些信號,「擺攤經濟」屢被提及。不少網際網路巨頭和各行媒體紛紛出手,大篇幅報導擺攤經濟,而物聯網行業自然不甘落後,畢竟對於物聯網、大數據的相關行業來說,背靠多項政策出臺,站在新基建的風口上,似乎「擺攤」蘊含了無限商機。
總結:隨著全民地攤行為的出現,地攤機器人、地攤聯網設備等相關產品或將有新的亮點出現。編者認為地攤經濟擁有低成本、廉價、流動性等特點,從流量角度看,地攤經濟串聯的是人們生活的細枝末節,關乎了人們方方面面,不過地攤經濟也存在明顯弊端,如影響市容、阻礙交通、威脅社會治安、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等缺點。或許正如人們所暢想的那般,地攤經濟的興起,將成為不少行業的下一個新風口,但現階段來說,擺攤經濟更像是在盲目跟風,背後也存在巨大的風險,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還是三思而行之為好。
10、智慧燈杆建設加速
2014年智慧燈杆行業開始發芽,經歷兩年時間智慧等剛加速了發展進程,2016年智慧燈杆技術逐步完善。在2017年—2018年,由於盈利模式不清晰、運營歸屬權限不明確等問題,直接導致智慧燈杆腳步放緩,為此,在2019年—2020年,全國多地政府出臺相關支持政策,通過支持5G網絡建設,促進智慧燈杆產業迎來新的落地潮。目前,華為、中興等企業紛紛布局智慧路燈賽道,智慧燈杆項目成功落地。預測未來在5G網絡全面搭建商用後,將催生千億級智慧燈杆市場。
總結:通過各方考究,目前國內一線城市在政府有力推動下,基本完成智慧燈杆的規模十點建設,目前阻礙行業發展的一大「攔路虎」主要圍繞基礎設施多頭管理上,在重複建設與數據孤島問題亟待解決。前段時間我們迎來了5G商用一周年,這也印證了5G網絡建設正處於前期青澀階段,伴隨2020年乃至未來5G的成熟投放,編者認為最終智慧燈杆在應用方面勢必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