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影視劇中都出現過,孩子剛出生被抱錯的橋段,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現實生活中也會出現孩子被抱錯的情況,尤其是在以前醫院醫療服務不完善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孩子抱錯的情況。
現在的現代化醫院,在新生兒的區別和照顧上有很大的進步,一般寶寶一出生就會帶上一個和媽媽一樣的手環,以防孩子弄錯。但是現在醫院的完善改變不了,以前孩子被抱錯的事實,造成的遺憾是永遠也無法改變的。
聽老媽講,老家村裡有個大伯家的孩子就被抱錯了。當時大伯和妻子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當時嬸嬸剛生完孩子,孩子給家屬看一了一眼就被護士給抱走洗澡去啦,而大伯和家人都在等嬸嬸從手術室裡出來。剛出生的孩子基本上都長得一樣,大伯一家看過孩子後,對孩子的樣子也沒記住,而且縣城的醫院也沒有什麼手環之類的。大伯的兒子就和另個一個產婦的兒子抱錯了。
這一錯,就是7年,兩家人都沒有發現孩子有什麼不妥。七年後,大伯的兒子因為調皮搗蛋受傷了,失血過多需要輸血,大伯自然是自告奮勇的給兒子輸血,結果發現血型對不上,就非常的納悶。於是大伯就偷偷給孩子做了親子鑑定,結果發現不是大伯夫婦的孩子,就懷疑孩子是不是出生的時候抱錯了。
後來大伯到醫院查詢了當時生孩子的幾個家庭,幾經折騰找到自己的孩子。對方也沒想到孩子竟然抱錯了,倆家人商量一下,都不願意把孩子換回來,畢竟養育多年,當做自己親生的孩子來養,有深厚的感情。而且也不想給兩個孩子造成困擾,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這個小秘密也被隱藏了下來。後來,兩家的孩子都幸福的長大了。前年,大伯的兒子結婚了,現在也有了孫子,大伯也是非常的開心。
雖然,血緣在我們中國人的心中很重要,但是血緣對於我們的來說僅僅就是一個紐帶,並不能代替親情。家人之間的相處,生活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才是最珍貴的。所以,親不親生其實也不重要,只要真心對待,自然是真心換真心的。
那麼,在生活上中,父母該如何和孩子培養深厚的感情呢?
1. 足夠的關心和陪伴
孩子是非常需要爸爸媽媽的陪伴和關心的,只有這樣,他們的內心才會有充足的安全感和被愛的感覺。生活不就是互相的陪伴,你陪伴孩子,也是孩子在陪伴你,給予彼此的時間多了,就會擁有一段美好的時光,也會對孩子的性格有很好的培養。
冷漠的家庭一定養不出溫暖的孩子,家人的關心會讓孩子有種被在乎的感覺,而且愛是相互的,你關心孩子,孩子也會學著去關心你,讓孩子學會了如何去愛一個人。
2. 多溝通
溝通是父母孩子之間了解彼此,深入彼此內心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多交流,有利於避免生活中的很多矛盾,也會更利於家長和孩子的相處。溝通就是聊一聊生活中的趣事,加深了了解,也會讓感情更深厚。
3. 尊重孩子
孩子隨著慢慢地長大,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選擇,父母就要學會尊重孩子。即使不滿孩子的選擇和態度,也要用最適宜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解決,千萬不可以使用暴力或者強迫孩子,很多孩子的叛逆有時候都是父母逼出來的。父母尊重,會讓孩子學會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也會讓彼此之間更加信任。
結語:血緣關於對於孩子來說不重要,在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和養育,想要和孩子培養深厚的感情,就要舍的處時間和精力給孩子。
最後,願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自己父母的身邊健康幸福的長大。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