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最近的一個朝代清朝的時候,一位皇帝吃一頓飯,至少都要吃上幾十道菜,就算是一百多道菜也是並不出奇,像這樣的畫面,我們經常可以從清朝的宮廷劇裡面看到,菜這麼多,皇帝一個人根本吃不完,而且清朝皇帝還有一個規矩,一個菜最多吃三口,那麼皇帝吃剩下的這麼多菜,都到哪裡去了呢?
這麼多的剩菜剩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是倒了,但是皇帝可不是一半的人啊,這可是九五之尊皇上吃過的飯。隨意的扔掉天子吃剩的飯,說是大逆不道都毫不為過,甚至都會被砍頭的。而皇宮裡面的宮女和太監,也不敢吃皇上剩下的飯菜,那皇帝吃剩下的飯菜都去哪裡了呢?其實,清朝皇帝吃剩下來的飯,也就只有這四種處理方式了!
第一個就是賞賜了,在皇帝吃飯的時候,身板不僅會有一群太監伺候著,而且還有不少的大臣和妃子都在身旁,如果這些人裡有人做事,讓皇上高興了,皇上就會把自己沒有動過的飯菜賞賜給這位大臣,皇上吃過的飯菜是絕對不會用來賞賜的,這是因為,皇帝吃剩的飯,如果賞給大臣了,就像是兩個人在一個碗裡吃飯,也是對皇室的不尊重,這也是皇室的機密之一。
第二個就是賣給有錢人,清朝的皇帝都是日理萬機的人物,哪裡會有時間,再去考慮自己吃剩的飯菜去了哪裡?也不會有時間再去想自己吃剩的飯菜會怎麼處理,所有,就有著不少的太監和御膳房的人,從這裡投機取巧,皇上沒有動過的飯菜,讓御膳房加熱過會,在原封不動的打包好,讓太監出宮賣給民間的飯店。民間的飯店也能從這裡面得到利潤,用著皇上的御食這一個去噱頭賣給有錢人。
第三個就是皇上沒有動的湯可以再上,中國最後的一位皇帝溥儀說過,他吃飯的時候,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像滿漢全席一樣的重菜有著幾十道,還有一種就是平常就準備好的和上一次沒有動的菜,這種菜一般都是湯,一般情況下都會在御膳房裡面燉著,等皇上餓了好直接送過去。
第四種賣給窮人,這些扔給窮人的飯菜一般都是經過以上三種處理方法之後,沒有人要的。宮裡的人就會把這些剩飯剩菜倒在一起,偷偷賣給賣給宮外的普通人,當然價格也是十分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