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很多農民放著煤炭和煤氣不用,反而去燒柴火做飯炒菜呢?
首先,燒柴火很多人家都擺弄著果園,到了修剪果樹的時候,每家都會有大量的蘋果樹枝,基本上都拉回家垛起來,留著做飯燒火用。這部分剪下來的蘋果樹枝,曬乾後用來燒火最好不過了。用蘋果枝燒火做飯,不算本錢,農村人的算盤,這不花錢就等於「賺錢」了。
其次,燒柴火做飯可以說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至今一直在用,柴火做的飯可以說比起煤氣煤炭做的飯香。而且現在農村好多地方都在用,土灶大鍋飯,而且有些美食必須土灶才能做出來他的特點,像我們北方甘肅的攪團,涼粉,都是需要土灶才能做出那個味道。
一般農村家庭,經濟條件本來就不是很好。用土灶炒菜的話,省了燃料費。一年開支也可以少個幾千塊錢,用土灶炒出來的菜和飯,真的很香,比天然氣炒出來的菜更有味道,這個吃過農家菜的應該都有了解,其實原因也很簡單,木材燒火,飯菜更香更好吃,然後節約了燒煤氣的錢,給家庭節約一點開支。
農村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山傍水燒柴做飯相比煤氣要麻煩許多而且控制不好火候但是對於農村來說燒柴幾乎可以說是零成本。 假如煤氣煤炭免費發放給農民或者給補貼,那相信燒柴的人就會更少了,因為沒錢才燒柴,當然也有一個原因阻礙著煤炭煤氣的普及。
其實,在城裡燒木柴也不便宜,要買。但若住在城鄉,特別是農村,隨處能找到木柴,或田裡的秸稈之類也能燒,自然燒木柴最划算。不但省錢,而且資源不浪費。再則,許多老一輩大半生就是燒木柴炒菜做飯過來的,他們習慣了,也認為燒木柴比燒煤氣好。
從環保角度來說,柴燃燒後大部分是水蒸氣,二氧化碳是少量的,還有一部分芳香族的化合物,而這一部分一般都是少量的揮發到空氣中的,大部分都是掛在炕磚上的。綜合上述所說,柴燃燒所產生的汙染要比燒煤或者汽車的尾氣要小得多,都在自然可控範圍的。做為一個農村人,做飯燒柴是必須的,但要注意防火呦,無論從成本和環保來說,燒柴還是可以的。
最後,不能說專家放那什麼,不知道專家有沒生活過農村,現在農村生活的人總數有多少?七十八十年代,應該是農村人口生活的高峰期,那個時代應該也是農村養殖的高峰期,養豬,養牛養羊什麼的,八十年代,我家有七口人,每年養了兩頭豬,一頭牛,雞若干,一年到頭,豬吃的都是要煮熟的,牛羊冬天吃盆食,即要加熱,洗澡、洗臉、吃飯全部是柴禾燒水,那個年代從來沒有霧霾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