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娜
大部分農村地區,都是習慣性地用爐灶做飯,在家家戶戶基本都可以看到農民的廚房比較簡單,在底座壘的灶臺上,農民經常放兩個鍋,一個大一個小,這兩個是必需的。做飯的時候,燒的也就是農民們每年剩下來的秸稈或者是小麥杆,這些都是農民不需要花錢買的,自己都多的燒不完。
而且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了。在城市裡,人們通常用天然氣做飯,而不是柴火。但在農村,傳統的燒柴爐灶最常用於做飯,天然氣近兩年才開始進入全國一小部分地區。即使在連接了天然氣的農村地區,農民仍然保留和使用爐灶。
首先,我們的土灶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實用工具,它關係到人們的一日三餐。那時,食物是國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如果我們不能解決吃飯的問題,那麼我們就不應該談論其他的事情。
農村人用土灶做飯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低,不用花錢。如果用天然氣做飯,每月至少要交幾十元錢。在使用液化氣、煤炭之前,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但是爐子沒有這樣的問題,爐子通常是用自己的農作物秸稈、幹木棍和廢木料製成的,而且不花一分錢。因此,許多農民在廚房裡仍然使用土爐。這種東西幾千年來一直以這種方式使用,對環境影響很大。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農村環境保護。亂扔垃圾、焚燒秸稈的行為已造成農村環境嚴重汙染,今後國家將對其進行嚴厲整治。有人建議農民不要燒秸稈做飯取暖,應該用清潔能源的爐灶做飯。那麼,農村地區的燒柴爐灶應該被禁止還是拆除呢?農民對此提出了以下問題:
1、在農村用土灶燒柴做飯是一種傳統,以前為什麼不汙染村裡的環境?
許多農民說,幾千年來,農村地區的人們已經養成了用土爐燒柴做飯的習慣,這是他們世代相傳的習慣。在過去,我們幾乎從未聽說過環境汙染。從那時起,人們就把它當作一種非常普遍的生活方式,環境也一直是這樣一種狀態。而且,自禁止焚燒秸稈以來,農村用電、用氣現象不斷增多。然而,今天在農村地區仍然出現霧霾,這說明在土爐裡燒木頭並不是造成環境汙染的主要原因。
2、為什麼許多人說農村的空氣是新鮮的?
事實上,在城市生活或工作的朋友們會聽到這樣的話:"什麼時候到農村去呼吸新鮮空氣。"說真的,要是農村的環境不好的話,估計許多人就不會起專門去農村,就是因為農村的空氣是新鮮的,所以才會出現城裡人來農村居住生活的情況。
那麼農村的爐灶究竟該不該禁止呢?
1、在富裕的農村地區應該禁止使用爐灶
農村社會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現在城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這些地區的農民已經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民,他們的經濟富裕、家庭富裕,已經徹底告別了沉重的農業生活,過著收租、經商、務工的生活而其他行業。無論從經濟水平,還是從應用清潔能源的角度來看,都是完全合格的。因此,在這些成熟的農村地區,禁止燒柴灶是完全可行的。
2、偏遠的村莊不應該被禁止
目前,許多農村地區農民的經濟狀況仍然很差,家庭收入也很不穩定,再加上這些地區相對偏遠,無法有效接通天然氣,可以說他們不具備禁止燒爐灶的條件。如果這些地區的農民被禁止使用木爐,而他們的家庭根本負擔不起使用它們,那麼使用電力或天然氣並非不現實。
總的來說,農村發展和環境管理都不應忽視。隨著國家改革力度的加大,國家正在努力改善環境,恢復農村的青山綠水,加快城鎮化步伐和美麗鄉村建設,農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那麼,在農村,用土灶做飯會不會造成環境汙染呢?對此你怎麼看呢?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