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啥意思?貧窮和柴火有關係嗎?

2020-12-18 新農村的日與夜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

在小時候,這個時候大人們都開始空下來了,所以我們都會纏著大人給我們說一些典故、農諺、俗語這些有趣的東西,記得小時候聽過一句話「窮柴火,富水缸」,那時候也不懂是什麼道理,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如果從字面上看,這句農村俗語還真的有點讓人一頭霧水呢。為什麼貧富和柴火、水缸扯上關係了呢?其這句話的意思還得聯繫到生活中來。

過去,農村都是燒柴火的,像做飯燒水都是用土灶的,想要火燒得旺,就必要有一些比較乾燥易燃的柴火,例如那些曬乾了的稻草、樹枝這些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而且一般都會堆在土灶的旁邊,因為這樣子可以讓土灶的餘熱去烘乾這些柴火的水分,一舉兩得呢。這樣的確非常方便,但是也是存在很大的隱患的,有時候會有炭火掉落下來。

如果不注意的話,或者出去幹農活了,那麼這點小炭火就可能把整個柴堆點燃了,甚至還會蔓延到屋子的其他地方,那麼整個屋子都會被燒毀了,辛辛苦苦的修的房子就這樣沒有了。這可不是小編誇張,小時候小編的老家很多人都會喜歡堆了半壁的稻草在土灶旁邊,有次也是不小心失火了,濃豔滾滾呢。

為什麼說富水缸呢,如果有意識的農民朋友就會在土灶的旁邊放一個水缸,而且還是裝滿水的,看著可能有點別捏,也會有點礙著路的感覺,但是這缸水是很實用的,因為如果一有炭火掉下來的時候,或者剛剛要冒煙的時候,馬上潑水過去,自然就會把火撲滅了,就不會出現火燒房子的情況,這一個水缸可想是多麼實用呢,可以說保住了整個房子,那麼房子保住了,房子裡面放的值錢東西也就保住了。

這句俗語是非常有意思的,也是一種以小見大的說法,不得不說,農民朋友的智慧是無窮的。但是可能現在的用途就沒有之前那麼大了。因為現在農村的經濟變好了,很多家庭都是用電磁爐、電飯鍋等東西來做飯了,有些甚至都會直接用煤氣了,就很少會在家裡儲存著那麼多的柴火了,土灶也在慢慢消失了。但是雖然是改用電氣了,這個安全問題還是要重視的。農村中還有很多讓人難忘有趣的農諺,你還有聽過哪些,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為何富人喜歡把水缸擺在外面呢?
    在以前的農村,人們做飯取暖主要是燒柴火,特別是到了冬季的時候,村裡人都會準備很多柴火用來過冬,所以很多農家小院裡都是堆滿了柴火。但是農村有句俗語叫做:「窮柴火,富水缸」,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窮柴火在一些靠近大山的農村,柴火也是院子裡最常見的東西,每到立冬之後,地裡也就沒有什麼農活了,這時候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上山砍柴。以前村裡人砍柴的時候,都會找一個比較陡峭的山崖,然後把山崖上面的小樹枝砍掉很多,最後用一根長鐵絲綁起來,直接從山崖上把柴火推下來,之後再綁成小捆背回家,這樣砍柴不但省力氣而且很快。
  • 農村常說的「窮柴火,富水缸」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農村老話,完全是通過過去,農村農民的真實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那麼為什麼在當時的農村,一直有「窮柴火(倉)、富水缸」這一說呢?明明都是家裡的兩個物件,為什麼非得分出窮富來呢?下面咱們來分析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一、窮柴火(倉)相信只要是五十歲左右的農村人或者從農村走出來的人,都知道,在八十年代之前,農村的農民們居住的房屋,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都是土牆茅草屋頂!而在八十年代以前,農民們的一日三餐都是通過柴火灶來完成的!
  • 「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農村這些俗語有道理嗎?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在農村流傳著許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俗語和諺語,代代相傳,男女老少都能說出幾句。這些古話大都淺顯易懂,既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生動的刻畫,甚至歷史上也沒有文書記載,但卻成了廣大農民口碑相傳的寶貴典籍,這些俗語和諺語飽含農民一生的閱歷,是許多農民珍貴的勞動成果,是許多農村子子孫孫為人處世的哲學之道。下面的諺語你聽過哪些呢?
  • 「窮灶門,富水缸」的說法
    有這麼一句俗語:「窮灶門,富水缸」,很多人都以為這句俗語講的是關於風水方面的問題,大多數人認為水缸可聚財,灶門會影響財運,實際上這些人理解錯了。「窮灶門,富水缸」跟以前人們生活習慣有聯繫,真正的意思是說家裡的灶臺門前擺放的柴火要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險。家裡水缸裡的水要儲存滿,以備日常使用和遇到火災時可用於救火。這裡更深層的意思是要告誡人們做什麼時候需要防範於未然,未雨綢繆。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農村俗語,在很多地方是這樣說的,「富怕添兒,窮怕添女」,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這句農村俗語是我國古代社會農村的真實寫照,非常符合那個農村社會現實生活,非常貼切生活,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它存在的現實意義,成為一個不切近現實的農村古老的俗語,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已經被農村人逐漸淡忘磨滅了。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富不添丁」,在有些農村是說「富怕添兒」,是說一個富裕的農家,是害怕多生兒子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農村俗語「凍死莫烤燈頭火,窮死莫登親朋門」,啥意思?
    入冬以後,在農村很多老人,曬著太陽烤著火籃,三五成群,坐在門前的操場上曬太陽,聊天說地,談古論今。這兩天我有空也就和他們一起湊熱鬧,聽他們講農村的俗語,說農村的家長裡短,十分有趣。隔壁的老大爺說了一句農村俗語,「凍死莫靠燈頭火,窮時莫登親朋門」。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話「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流傳了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雖然這些俗語並沒有華麗的語言和優雅的句子,但是這些農村俗語是老祖宗一代代流傳下來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這句俗語就是「十個瘦子九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一起來了解下吧!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
  • 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考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整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人窮「三不往」所謂的「人窮」,也就是指的窮困之人。在過去的時候,窮困之人容易遭人看不起,因此,他們會講究「三不來往」。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領悟的人離成功不遠!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領悟的人離成功不遠!中華的俗語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這些俗語運用諧音的方式,表達出當時社會的人們對某種事物或生活的的美好嚮往。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呢?能把這句俗語領悟的人離成功不遠。
  • 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祖墳屬於陰宅,活人居住的房子叫陽宅,陰宅和陽宅都有著諸多的講究和說法,認為祖墳的方位和相關的環境會對子孫後代都有著諸多的影響。其實,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表明,墳墓不僅影響著當代人,還會影響到子孫後代。就比如,我們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道理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吧!首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萬一誰家的祖墳塌陷,就預示著子孫人丁不興旺。墳頭上的草木不茂盛的話,暗示後世家人過得比較寒酸貧窮。
  • 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啥意思?
    農村的這句俗語,都是和農村群眾有非常關係的兩樣動物,在以前農村的生活和生產,離不開狗看家,用耕牛耕地。農村還有一句話,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忘結髮妻,這些俗語都是提醒人們,不能因為生活富裕好轉了,就忘了給自己帶來家庭財富的動物,休掉自己同甘共苦的結髮妻子。
  • 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先人,把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經驗,通過用簡單易記的農村俗語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一直流傳到現在。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可謂老祖宗的血淚忠告!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可謂老祖宗的血淚忠告!在中國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農村老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傳給後人,避免後輩們走了彎路,後來人們將這些口口相傳的語言稱之為俗語。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也未必各個都能明白。而我們做這個系列的初衷,就是想重拾傳統俗語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便下一代更好得傳承。
  • 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令人深思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國家政策的越來越優越,億萬貧窮人口最終全部擺脫了貧困,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還昂首挺胸邁上了小康生活的康莊大道。回想起過去那些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真的不堪回首。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確實令人深思,話雖糙了些理卻不糙,其實很重要。
  • 農村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今天九月十三,「九月十三陰,柴草貴過金」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今天九月十三,「九月十三陰,柴草貴過金」啥意思?陰天對農業好嗎?今天是陽曆的10月29號,農曆的九月十三,普通的一天有兩種不同的計時方法,這也是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的。在農曆九月,人們最注重的節日就是重陽節,在農曆九月初九這天,俗稱的九九重陽節,而九月十三也是農民眼中與九月初九這天同樣重要的時間節點,這兩個時間節點有很多俗語說法,特別說到這些天的陰晴圓缺的天氣對冬季天氣和農耕生活的影響。比如說「重陽晴,一冬晴」,「十三無雨一冬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