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可謂老祖宗的血淚忠告!
在中國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農村老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傳給後人,避免後輩們走了彎路,後來人們將這些口口相傳的語言稱之為俗語。
俗語語根植於生活沃土,是文學領域裡最活躍最生動的素材,也是埋藏在泥沙裡的金子,一旦挖掘出來,立刻會金光四射。這些俗語既是老祖宗們智慧的結晶,也是老祖宗的血淚忠告,值得後人學習借鑑。
今天我們講的這一句俗語是關於古人生活,「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句話到底說的啥意思?這可謂是老祖宗的血淚忠告!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如果僅僅從字面理解,它的意思是說:「窮人不要走水路,而富人不要涉及那些男女非分之事。」細細想來,這樣解釋是有些偏頗的。「富不涉淫」不難理解,就像《孟子·滕文公下》中說道「富貴不能淫」的意思相似,而前半句說的「窮不走水」,那為什麼貧困的人就不能行水路呢?
「窮不走水」,這裡的「水」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理解。
第一種解釋,「水」可以指的是江河湖海的水域,因為古代對江河湖海的概念劃分沒有那麼明確,最開始也只是專稱黃河長江。而且即便是今天,面對江河大海,人們還有很多未知。在古時候,從事漁業的人們的船隻一般比較簡陋,判斷天氣也是僅僅依靠觀察天上的星雲,定位航向只能觀太陽,一旦遇到陰天就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所以說在古代海上捕魚一種極為危險的行業,一般富人很少有人去從事這一行業,只有那些窮人迫於生活壓力,而無奈的選擇。
在古代打魚的時候,每次都是一大群人一起出海,生怕有個什麼意外,也好相互照應,家裡人也都跟著提心弔膽的,所以就有了「窮不涉水」這一說法。
第二重理解,這個「水」可以認為是水患。在農耕文明中,人們很大程度上是「靠天收」,如果遇到水患,那麼很顯然會導致這一地區的人民飽受水患困擾而流離失所。且不提本就是窮鄉僻壤,那更難以抵擋這樣的災禍,也是提醒人們建造房屋的時候最好離江河遠一點,一旦發生洪水海嘯之類的,家人會跟著遭殃。
第三種解釋,可以認為這個「水」泛指不正當的勾當。人窮志不窮,不能因為眼前的貧窮而喪失原則,將自己的底線拋至九霄。如果因為改變貧窮的現狀而昧著良心去以身試法,無論如何,都會導致一個更加黯淡的結局。不如認認真真去經營自己的人生。有道是,不畏浮雲遮望眼,面對貧困的現狀也應無所畏懼,昂然向前。
「富不涉淫」的理解更加容易了,這裡的「淫」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
第一種理解,「淫」無度揮霍,那就是在我們富裕的時候,不能過度的放縱自己,任意揮霍錢財。富人不知道窮人的苦惱,縱使你家財萬貫,家有金山銀山,如果一味的揮霍,坐吃山空,那也有花完的一天,古人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種理解,「淫」可以指不正當的男女關係或者心亂的意思,人無論出身如何,富貴與否,都應該有保持心中的那個紅線或說底線,一旦突破紅線很容易造成妻離子散,這可是老祖宗的血淚忠告!
人不能因為蠅頭小利而得意忘形,也不能因為家底殷實就為所欲為。人要有敬畏之心,對於男女非分之事,時刻保持戒心,要恪守自己心中的聲音,為自己準備一把高懸的戒尺。這樣才能將本心保留住。就像《孟子·滕文公下》說的那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現如今的社會,科技發達,捕魚業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保證,人們對海洋的了解越來越多漸漸不再害怕,再加上完備的海上救援措施,「窮不涉水」這句話看似已不適合當今社會,但是從深層次的第三種解釋講,這句話仍然很有道理;「富不涉淫」這句話,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不允許的,否則光是輿論的評價就能將你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