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哲人有言: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其實普通百姓照樣有大智慧,比如這句民間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所含的意蘊就非常深厚。
"窮不走水"的兩層含義
過去窮人除了種地之外,還可以依靠所處的環境來維持生計。如果附近有青山,那麼就可以上山砍柴,打獵。砍的柴除了能自家燒火做飯取暖,還能挑到附近的鎮裡去賣。打的獵物也是如此,家裡上上下下能吃點肉,見點難得的葷腥,也能買到鎮裡發筆小財,換些油鹽。
當然上山謀生也會有風險,蛇蟲鼠蟻,猛虎野獸,樣樣都可以讓人致命。柳宗元在他著名散文《捕蛇者說》中就提到,裡面捕蛇者三代人都死在毒蛇口中,十分悽慘。但這種危險性遠遠和下海沒法比。
住在海邊的百姓雖然也可以下海捕魚,用以維持生計,但海水浩瀚,變幻莫測,驚濤駭浪拍過來,再好的水性也沒用,想逃生極為困難。
"窮不走水"的第一層含義就是指即使生活再困難,也輕易不要到海裡討生活。
"窮不走水"的第二層含義就是窮人不要去走私。封建社會的對鹽、鐵等貨品,是由國家專營,嚴禁個人進行販賣。等到明朝以後,又實行海禁,個人船隻不能出海和外國進行貿易往來。
受利益的驅使,照樣有大批人出海去其他國家,畢竟在中國相對便宜的茶葉、瓷器到外國能賣上大價錢,反之亦然。但船隻出海,水手除了面對大風大浪之外,還得克服暈船,寂寞,疾病等等一系列內部因素,更不要說還是神出鬼沒的海盜。遇到任何一種危險都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非但如此,朝廷對走私犯也是嚴加懲處,如果小偷小摸,打家劫舍也就是一個人掉腦袋,但如果涉及走私,那就可能連累家人。明朝有個叫汪直的海上走私犯,聲勢浩大,在日本都佔有一席之地,但家中老母妻兒遭殃了,通通被抓起來。汪直想棄暗投明,結果朝廷假意招安他,將他從日本騙回來斬首。
所以,"窮不走水"更深層的含義就是即使窮,也別做犯法的勾當。
"富不涉淫"的兩種含義
有錢就學壞,這是百姓常戲言的一句話,吃飽穿暖手裡有點錢了,就想去花花一番,現代人如此,古人也是如此。
然而"萬惡淫為首",過度地出入煙紅酒綠之處可不是什麼好事。雖然古代青樓是被允許的,但經常去逛不僅僅是腰裡的錢包會癟的厲害,身體也會被掏空。所以"富不涉淫"的第一層含義就是有錢也別老去那些風月場所。
這句話的另外一個含義就是富人發展產業,別做色情的生意。歷史上的有名的富商巨賈不少,但是沒有一個人是以經營青樓聞名的,真正的有錢人不做這個買賣。
經營青樓表面上是合法生意,裡面黑暗很多,逼良為娼啊,給客人設套啊,林林種種數不勝數,不僅是違法,而且按封建迷信的說法是有損陰德。
此外,進青樓的客人也非常複雜,不是帶點歪門邪道或者有點勢力的人也撐不起來這種生意。本來古代商賈之人就地位低賤,矮人一頭。所以正經富人輕易也不會從事青樓買賣。
結語:
這句俗話在古代適用,其實現代社會同樣適用。即使現在科技進步,人類在大自然的威力下依然渺小,出海捕魚仍有很大危險。在船上當水手即使薪水不低,長年在外拋家舍業,又有多少妻子願意自己丈夫去做呢?至於去"淫",那更是法律和社會道德不允許的。
簡而言之一句話,有些事能做,有些事情,有錢沒錢最好還是別做。
推薦書籍:
如果你對這些俗語老話之類的感興趣,不妨看看這本書。都是一些為人處世、健康養生、品行修養等等口耳相傳的生活智慧,並且都有相關的解釋以及小故事。
書籍本身的裝訂質量也不錯,硬殼精裝的,49塊錢厚厚一本,總之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