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今日黑髮少年時,明日白髮悲暮年。一輩子看似很長,實則很短。八十年的壽命,近三萬個日夜,乍看起來很嚇人,實際上眨眼間就已經如逝去的江水,可望見而不可攬回了。
那麼人生在世間的意義是什麼呢?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他們的目標,從小到只想為自己謀利,到大到想為全人類謀利。民間就有句俗語:「大男人為國,小男人為家。」
然而不管一個人的擔當是大是小,他總脫不開,也不會捨棄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如果你想不出活著的意義,有一個意義就擺在你的眼前:為家人而活,為家庭而活。
在世時,為家人謀福祉,離世後,把自己的福澤遺留給後代,這是每個人都想的事。然而如何讓家庭振興起來呢?不出錯也算有小成功,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一條訓誡:「窮不走水,富不涉淫」(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教會我們在誘惑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
窮不走水
古人傳下來的每個字,都包含豐富的意義,不能用我們平常的用法去理解。
「走水」是一個諱語,善騎者墮,善水者溺,常在水上走,必有落水時,走水就是落水的意思。走水就是指觸犯法令,最終落入法網。
這句話的意思是:就算是再貧窮,也不可以走某些「捷徑」,如果為了追求利益而落入法網,你的家人也會被連累。所以說:「窮走水一家毀」。
這句話現代人也很好理解,然而每個人就都能做到嗎?
大到做盜賊,小到偷雞摸狗,都是讓自己走水的做法。說得再誇張一點,你就算只是偷取一枚硬幣,偷取一棵蔥,又何嘗不是在一步步毀掉自己呢?
劉備傳給兒子的訓詞有一句很有名: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小惡」看似是無所謂的事,古代的帝王卻很看重它,在臨死之前要把這句話傳給兒子,我們這些普通人又有什麼理由輕視它呢?
民間有句俗語:「小時候偷油,長大了偷牛」,老人們常常拿這句話訓誡自己的子孫。人在做大壞事之前,必然做過許多的小壞事,因為小壞事做多了,也覺得做點大壞事也無所謂了。
小壞事做多了的人,將來必定會做大壞事。
民間有句俗語:「人窮不能沒骨氣」,就算是一貧如洗,也不貪念不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就不會因為貪慾喪失理智,以至於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
富不涉淫
古語有:「富貴不能淫」、「驕奢淫逸」。「淫」在古代,並非只是指「在男女關係上態度或行為不正當」,也指「迷失」、「過度」。
「富不涉淫」的意思是:就算是大富大貴了,也不能過於放縱,不可迷失自己。
《老子》曰:「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黃金珠玉堆滿了房間,是無法守住它們的。富貴之後驕傲放縱,是在給自己找苦頭吃。
盛極必衰,俗語說:「富不過三代」,就是因為人富有之後,必然免不了飄飄然,然後行為放縱、花錢大手大腳,他的後代也將這些壞習慣「發揚光大」,一步步把祖傳的家業徹底敗光,到最後過得可能還比不上窮人。
古代的開國之君很多都是明君,而他們的後代總會出很多昏君,特別是到了朝代的末期。這是因為創業之人知道創業的辛勞,所以都節儉、謹慎,而他們的後代都是坐享其成的人,不知道事業的來之不易,所以大多放縱、輕浮。
「富不涉淫」,就是古人用來告誡富家子弟的話。
有錢的人就算不做出格的事,也免不了遭到一些人的嫉妒,更有甚者,會在無仇無怨的情況下用各種方式攻擊他們。本來就處在眾矢之的的位置,再加上本人行為放縱、花錢大手大腳、行事風格高調的話,總會讓人眼紅而懷怨!
而且不知道創業的艱辛,就不知道守業的重要。不知道財富來之不易,就容易輕易的揮霍它們。財富難以獲得,卻容易被揮霍出去;地位來之不易,卻容易喪失。
保持謹慎的態度和節儉的作風,才是守住財富的最好辦法。
結語
講一個小故事:
李克對魏文侯說,一個人是否值得重用,要從五個方面去觀察他: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
他閒居在家時,看他與什麼樣的人交往、親近;他富有時,看他把錢財花在什麼樣的地方;他獲得尊位時,看他舉薦的都是什麼樣的人;他山窮水盡時,看他是否堅持不做出格的事;他窮困潦倒時,看他是否堅持不拿不該拿的東西。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與李克的話有相同的地方。
窮的時候就該奮鬥,但是奮鬥的路線不能選錯,賺錢的門路不能選錯。富有的時候確實有可供揮霍的家底,但揮霍帶來的產物,就是喪失祖上辛苦累積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