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農村,人們做飯取暖主要是燒柴火,特別是到了冬季的時候,村裡人都會準備很多柴火用來過冬,所以很多農家小院裡都是堆滿了柴火。但是農村有句俗語叫做:「窮柴火,富水缸」,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窮柴火
在一些靠近大山的農村,柴火也是院子裡最常見的東西,每到立冬之後,地裡也就沒有什麼農活了,這時候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上山砍柴。以前村裡人砍柴的時候,都會找一個比較陡峭的山崖,然後把山崖上面的小樹枝砍掉很多,最後用一根長鐵絲綁起來,直接從山崖上把柴火推下來,之後再綁成小捆背回家,這樣砍柴不但省力氣而且很快。
對於窮人家來說,柴火不僅可以燒火做飯,而且到了冬季的時候,取暖也主要是用柴火。在農村最常見的就是那種土炕,土炕裡面是空的,前面連接著灶臺,後面就是煙囪。在灶臺做飯的時候,煙通過土炕再由煙囪冒出去,這樣土炕就被燒熱了。
所以冬季做飯是很費柴火的,不僅要燒水做飯,還要把土炕燒熱。沒事的時候,一家人都會坐在土炕上面取暖。不過現在農村也有了一種取暖的火爐,也是通過柴火燃燒取暖的,但是這種火爐更費柴火,一天下來都需要十幾斤柴火。
因此冬季的農村小院都擺放著很多柴火,這樣也會讓人以為擺放著柴火的小院裡住的都是窮人。其實以前的富人家也是燒柴火的,只不過富人家房子多,還有專門的柴房,就是用來擺放柴火的。所以富人家的柴火一般不會擺放在院子裡,只是人們看不見而已。
而且富人家冬季取暖都是用木炭,把木炭放到火盆裡點燃後,整個房間就有了溫度。窮人家的房子大多都漏風,就算擺個火盆也沒什麼溫度,再加上木炭也需要花錢。所以在人們印象中,柴火就成了窮人的標誌之一,於是就有了「窮柴火」的說法。
富水缸
在以前的富人家都會擺放幾個大水缸,裡面總是裝滿了水。以前人認為房子就應該是後有靠,前有照,最好前面還要有水,實在沒有水的話,就放幾口大水缸來代替了。比如以前的紫禁城就有三百多個大水缸,如今只剩下十八個了。
這些水缸的作用有很多,首先是解決吃水問題,以前根本沒有自來水,無論窮人家還是富人家,都是去河邊挑水吃,而水缸就成了家裡儲水的容器。其實在普通老百姓家裡也有水缸,但是普通人家裡的水缸都比較小,而且都是放在家裡的灶臺邊上的,所有外人很難見到。
富人家由於人多,需要的水也多,所以就會準備幾口大水缸,放到家裡很佔位置,也只能放在外面了。其實這些水缸不僅解決了平時吃飯用水,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用來救火的。萬一家裡著火,水缸裡的水就派上用場了,所以富人家都會準備幾口大水缸,這也成了富人家的標誌之一,於是就有了「富水缸」的說法。
窮柴火,富水缸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窮人家的院子裡柴火多,富人家的院子裡有水缸,雖然窮人家也有水缸,但放在了房子裡面沒人能看見,而富人家也有柴火,但都放在柴房,就像窮人家的水缸一樣,別人也很難看見。
如果把柴火比作窮,把水缸比作富,就好像是窮人家的窮是暴露在外面的,一眼就能看見,但窮人家也有開心的事情,只不過別人看不見。富人家也有艱難的時候,但富人家的艱難是藏在柴房裡面的,所以別人只能看見富人家的富,或許這就是思維方式不一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