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這句話有一種無奈的感覺,並不是說窮人家的孩子就願意早當家,只是因為家裡窮沒辦法,才不得不早點當家,所以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富不添丁,窮不養女」,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富不添丁
所謂的「添丁」就是生男孩,難道富人就不喜歡男孩嗎?其實富人更喜歡男孩,畢竟那麼大的家業,如果沒有男孩,就沒有人繼承,因此在富人家裡,「母憑子貴」的現象尤為嚴重,就像現在很多豪門媳婦一樣,生個男孩往往都會得到夫家的大筆獎金。
要知道以前的富人家也同樣是喜歡男孩的,可以說在以前那種重男輕女的社會裡,那種「母憑子貴」的現象更嚴重,要知道以前的有錢人都是三妻四妾,如果大老婆生個女孩,小老婆生的是男孩的話,這樣大老婆在家裡的地位往往會保不住的。
以前的女人地位低下,纏著小腳,什麼重活都幹不了,也不允許讀書,可以說以前富人家的媳婦唯一的作用就是傳宗接代,如果嫁入富人家,一旦生下了男孩,那就會全身心撲在兒子身上,畢竟兒子對於以前的女人來說,就是唯一的依靠。
出生在富裕家庭的男孩,從小就錦衣玉食,再加上母親全身心的呵護,可以說受不得半點委屈。長大後也就是整天牽狗遛鳥,帶著一幫家丁欺凌弱小。這一點在現在社會依然很常見,不過孩子在小時候家長沒有好好管教,長大後進入社會,自然就有人會管的,當然代價可就不一樣了。
特別是在以前社會等級地位明顯,有錢人家的孩子欺負人也都是明目張胆的,這樣難免就會給家裡帶來災禍,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慈母多敗兒」,並且這種現象在富人家更明顯,自己辛辛苦苦掙下的家業,很容易就被兒子短時間敗光。
有句話叫做:「富不過三代」就是這個道理,其實「富不添丁」這句話並不是說富人家不想生男孩,而是不想生太多男孩,能把一個男孩教育好就很不錯了,如果男孩多的話,將來為了爭奪財產,難免又會徒增傷悲,萬一出了個敗家子,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富人不是不喜歡男孩,而是害怕敗家子。
窮不養女
在以前人的眼中,養女兒那就是賠錢的事情,從小辛辛苦苦的養大,長大後就嫁到了別人家。以前女孩出嫁後,那可完全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就是這個意思,相反富人家有錢,又不怕女兒敗家,在有男孩之後,大多都比較喜歡女孩。
窮人家還是喜歡生男孩,雖然養男孩也很不容易,但是男孩是全家人的希望,在80年代之前的農村,越貧窮的家庭,越喜歡生男孩。畢竟男孩長大後可以自己創造財富,以前人窮人總會想:「我多生幾個男孩,萬一將來其中一個發達了,就能改變家族命運。」這也是以前窮人努力多生男孩的原因之一。
如果是女孩的話,就算再漂亮,也是別人家的人,相等於白白養了那麼多年。所以在以前,女孩出嫁都比較早,十歲之前結婚的都很正常。甚至還有在女孩很小的時候就給了別人家,別人養大後直接和兒子結婚,因此才有了「窮不養女」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