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農村這些俗語有道理嗎?

2020-10-18 農村的日與夜


只說真話的農民公眾號

在農村流傳著許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俗語和諺語,代代相傳,男女老少都能說出幾句。這些古話大都淺顯易懂,既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生動的刻畫,甚至歷史上也沒有文書記載,但卻成了廣大農民口碑相傳的寶貴典籍,這些俗語和諺語飽含農民一生的閱歷,是許多農民珍貴的勞動成果,是許多農村子子孫孫為人處世的哲學之道。下面的諺語你聽過哪些呢?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這句古話同《增廣賢文》裡「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同義,就是說一個人貧窮時,即使居住在熱鬧的大都市也沒有人來過問;一個人富貴時,哪怕是住在深山老林裡也有遠房親戚來拜訪。這句俗語原本是在表達人與人之間單純的關係,現在已經變成用來諷刺現實的金錢關係了,同時也是在逼人努力上進,以獲得更多尊重的話。

火要心空,人要心忠

以前的農村家家戶戶燒柴火做飯煮菜燒水,農村人都知道灶火可不是柴火加的多就能燒得旺的,正確做法應該是適量柴火,保持中空有足夠氧氣助燃。這句話也用來教育做人要實心實意,忠誠立世,腳踏實地辦實事,不整虛偽的東西,才能抵制各種誘惑。

一人賺錢,全村眼饞;一人致富,全村攔路

嫉妒情緒就是人心裡的毒瘤,現實生活中到處都有嫌貧嫉富的例子。這句話描述了在一個村裡,如果有人掙錢多了,那全村人都視他如仇人,羨慕嫉妒恨他的財富,恨不得佔為己有。在農村如果有人搞上什麼好項目富起來了,那麼全村人都嫉恨他,不認同他的成功,背後各種非議認為他就是運氣好,撿到大便宜。其實機遇面前人人平等,你看到人家擁有鮮花掌聲,卻沒看到人家背後在披荊斬棘。

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是窮

古人就告誡我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諺語字面意思就是一個人不會因為吃穿用而導致貧窮,更多時候是沒有算計沒有規劃才致窮。同時也是告誡我們要未雨綢繆,用長遠的目光看待事情,有計劃的行事才會成功。

遍地老婆年年有,只是銀錢不湊手

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真的太超前了,這句古語就是赤裸裸道出了現代人的擇偶觀:不怕找不到合適對象,就怕手裡沒有足夠的錢。現代人找對象收入排第一位,談感情已經被排到幾百位之後了吧。

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

農村人信奉家裡再窮都不能把看家老狗賣了,再富有了都不能把曾經苦日子裡耕地的牛宰了。現在也用來警示世人不能忘本,窮的時候不能忘記幫助陪伴自己的人,享受榮華富貴的時候也要珍惜曾經一起打拼的人,這樣才算是有良心。

農村俗語真的是話糙理不糙,很多都蘊含著為人處世的道理,多聽幾句俗語勝讀一大本哲學書,大家也來分享一下你知道的那些有趣俗語吧!

敢說真話的農民公號:農村的日與夜

農刊

政策 · 補貼 · 農生活

2017年最新農村補貼政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啥意思?
    農村的這句俗語,都是和農村群眾有非常關係的兩樣動物,在以前農村的生活和生產,離不開狗看家,用耕牛耕地。農村還有一句話,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忘結髮妻,這些俗語都是提醒人們,不能因為生活富裕好轉了,就忘了給自己帶來家庭財富的動物,休掉自己同甘共苦的結髮妻子。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我們國家在古時能領先世界4900年而不倒,這些都是有原因而不是吹的。因為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澱,而能一直流傳到現代的都可以說是精髓中的精髓。在古時候各種科技能力低下的農村人,經過長年累月地積累,積累下了很多的經驗。
  • 農村俗語:教我們做人的七句老話,道理深刻,值得年輕人深思!
    在農村,你會發現,很多老人雖然沒讀過多少書,卻總會聽到這些農村老人說一些俗語,通俗易懂,接地氣。這些俗語都是農民日常生活中實打實地總結出來的,更是老一輩人的智慧結晶,還有很多還源自古人的智慧。不過,隨著大城市的日漸發展,越來越多農村人湧入其中並成為一份子,農村俗語也就漸漸被人們淡忘,但是這些祖祖輩輩相傳下來的農村俗語都蘊含著做人的大道理,值得現在的年輕人反覆品味。一、年輕時貧不算貧,老來貧可貧死個人。
  • 在農村,老人常說「春不撿雞,臘不撿兔」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回想起在農村的生活,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老人們常說的俗語老話了,民間的這些俗語文化猶如傷疤深深的刻在了腦海裡,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寫作中,適當的加上一兩句老話,還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些俗語也流傳於農村的大街小巷,即使沒有多少文化功底的農村人也能張口及來,由此可見這些俗語的魅力和強大的生命力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封建迷信,有的卻非常有道理,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智慧的結晶,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 農村這些「口耳相傳」的老話,一句比一句厲害,你聽過多少?
    今天就與大傢伙來分享幾句農村的經典老話,句句在理,你聽過嗎?1、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子孫,十分聰明都用盡,子孫後代不如人。如果大家善於發現的話,就會發現在自己的村子裡,往往那些父母為人處世比較善於算計的話,他的後代一般遠遠不及父母。在小編的村子裡就有這樣的例子,村裡人都說是他們的父母太過於算計。
  • 網友每天帶著狗狗去送貨,還用夾子把被子夾起來保暖,這狗好福氣
    我們農村有句俗語「狗不嫌家窮,子不嫌母醜」。也就是說,即使狗的主人很窮,只要狗有一口飯吃,狗就不會離開這個家。在它們眼裡,如果你不離不棄,它們就會生死相依,陪伴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狗一般不會離家出走,只會被無情地拋棄。
  • 「養豬窮,養狗富,養貓的都能開當鋪」,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中我們總是能聽到各種流傳在民間的俗語,這些俗語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當時的社會現象,其中隱藏的深意耐人尋味。不知大家是否有聽過一句話:"養豬窮,養狗富,養貓的都能開當鋪」,關於這句俗語的真正意思,一直以來都有各種說法, 人們的解釋也不相同。
  • 農村老古話「五十不治財,六十不治棺」啥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的年輕人都生活在快節奏的城市裡,與農村的老一輩人相處少之又少,對農村的「老古話」也是比較陌生的。這些「老古話」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句句都是金典名言,包羅萬象,能讓人從中領悟很多人生哲理和處事經驗。關於耕種的如「四月四,大麥芒好挑刺」「耕田過冬,蟲死土松」,關於擇偶的如「不看姑娘的嫁妝,只看姑娘的心腸」,有關為人處世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一語道破世態炎涼,讓人心生感嘆。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幾則「老古話」。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這跟另外一句俗語:窮養兒子,富養女的俗語差不多,意思是蜜蜂養要留足蜜,不可貪心,這樣才能把蜜蜂養好,所以叫富養蜜蜂。兔子又是太能吃了,給再多都吃完,吃不完也糟蹋完,吃多了不消化,所以兔子要窮養!很多人聽到這句俗語,就以為是窮人養兔子,富人養蜂的意思,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片面的看法,窮養兔子和富養蜂,這中間沒有一個人字在裡面,所以說這是根據兔子和蜂的生活習性來總結出來的經驗。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下半句少有人知
    導讀: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下半句少有人知不管是在以前,狗在農村最為常見,以前人們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現在養狗更多是當作解悶的寵物來養;在我們那邊更是有」狗來富」的俗語,因此在農村對很多家庭狗真的很重要,但是為什麼會有「添人不添夠」的俗語呢?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農村俗語,在很多地方是這樣說的,「富怕添兒,窮怕添女」,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這句農村俗語是我國古代社會農村的真實寫照,非常符合那個農村社會現實生活,非常貼切生活,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它存在的現實意義,成為一個不切近現實的農村古老的俗語,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已經被農村人逐漸淡忘磨滅了。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富不添丁」,在有些農村是說「富怕添兒」,是說一個富裕的農家,是害怕多生兒子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俗話說「豬來窮,狗來富」,有什麼含義呢?不說你可能不知道
    俗話說「豬來窮,狗來富」,有什麼含義呢?不說你可能不知道文/小陳分享歷史在我國的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俗語。比如「娘想兒萬裡長,兒想娘筷子長」,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就罷了。這些農村俗語雖然言簡意賅,但是通俗易懂,就算是到了今天好好揣摩還是很有道理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分享經典的俗語。想必很多人聽說過「豬來窮,狗來富「這句俗語吧,這條俗語給小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它有什麼含義呢?記得小編小的時候,有一條流浪狗跑到了我家裡,小編剛想把他趕出去,卻被爺爺阻止了。
  • 農村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孝布」,說的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在農村生活,可能聽過這樣一句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孝布」,那這句老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簡單探討一下!先來看「豬來窮」,這句話簡單點說就是豬的食腸寬大,只知道吃卻不會幹活,時間一長的話豬會把家裡吃窮的,除了這個意思之外,在一些農村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有人說豬代表的是晦氣,如果家裡無緣無故的進來一頭豬的話就會預示著不吉利,當然,這種說法不能涵蓋所有的農村,只是少數地方才有這樣的說法。
  • 農村俗語「狗臥福地貓來窮」,這是真的嗎?有沒有道理?
    在我們當地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貓來窮狗來富,其實這和狗臥福地貓來窮的道理是一樣的,只不過各地的俗語說法不同而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難道真的是說貓狗有能力辨別一個家庭的財富狀況,知道誰家窮誰家富嗎?還是說這是農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強加給貓狗的一種主觀意識。
  • 俗語「豬變窮,狗變富」,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告誡不得不佩服
    俗語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內容貼近人們的生活,語言簡單,而且蘊含著人生的智慧和哲理,都說話糙理不糙,俗語就是用淳樸的語言來講述老百姓身邊的故事,頗具趣味性,俗語包括的內容也很多,大多都是和老百姓周圍發生的事情有關,其中有關家畜的俗語也不少。
  • 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這句農村老話,真的有道理嗎?
    俗語「鬼哭不害怕,狗嚎嚇死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一定的道理嗎?鬼哭和狗嚎,都是形容哭聲悽厲,讓人毛骨悚然,有個成語說「鬼哭狼嚎」,狼和狗有許多共性,兩種動物的嚎叫聲也都一樣可怖。話說回來,不管狼還是狗,怎麼可能比鬼更怕呢,這句俗語似乎一點道理也沒有。鬼哭不害怕我們把恐怖的、或難以理解的事情,歸納為鬼,恐怖的叫聲,稱為鬼叫;墓地裡的磷火,稱為鬼火;長得可怕的人,叫鬼模鬼樣……等等。實際上,這些所謂的「鬼」,不過是人們在心理上,對於未知的恐懼感罷了。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外甥是狗,吃了就走」有什麼說法?
    而和農村裡的老人們坐在一起聊天,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不僅能聽到他們那個年代的許多稀奇事,同時也能在聊天中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你和農村的老人一起聊過天,那就會發現老人都很擅長把大道理用一句朗朗上口的俗語說出來。這些俗語都是古人們長年累積,總結出的經驗。馬上就要過年了,相信你也聽說了不少「別樣」的俗語,那下面這些你聽過嗎?
  • 為什麼農村的俗語說「貓忌送,狗忌買」?難道還有什麼含義嗎?
    為什麼農村的俗語說「貓忌送,狗忌買」?有哪些依據?在農村很多家裡面都會養狗,養貓。狗比較忠誠,在農村主要作為看家護院,貓,養來主要是為了捉老鼠。在農村,狗通人性,狗是有感情的動物,狗對主人不離不棄,不會因為貧窮,吃的不好等原因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