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留下了無數的文化和瑰寶,俗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來自於勞動人民的智慧經驗總結,因此俗語也是我們在生活中運用最為廣泛的。
俗語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內容貼近人們的生活,語言簡單,而且蘊含著人生的智慧和哲理,都說話糙理不糙,俗語就是用淳樸的語言來講述老百姓身邊的故事,頗具趣味性,俗語包括的內容也很多,大多都是和老百姓周圍發生的事情有關,其中有關家畜的俗語也不少。
在農村有一句俗語叫,「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這句俗語聽起來十分有意思,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豬來窮
從字面的意思是說豬進到自己家裡,就會變得很貧窮,其實這句話仔細想想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提到豬,咱們都知道豬的特性是好吃懶做,認死理,不撞南牆不回頭,意思是豬又懶又笨,潛在的意思是說誰家裡面要是有一個像豬一樣的人,整天好吃懶做,無所事事,就算是家裡面再有錢,最後也會變窮,所以農村不喜歡誰家的豬跑到自己家裡來。
狗來富
莊戶人家所養的狗都非常忠誠,平時吃的東西也不挑剔,但它卻能擔負起看家護院的職責,並且有的狗還非常有靈性,在關鍵時刻還能保護家裡的財產以及主人的安全,並且狗非常喜歡一個家庭的和睦氣氛。
因此,這時候你家突然來了一隻狗,那就說明你家裡的人都非常和睦、幸福,而且你在事業上也會進展得非常順利,日子會越過越好,家裡也會越來越有錢。
貓來開當鋪
很多的商鋪裡面,都會有一個招財貓,其實在古時候也有招財貓的,也是用於商鋪。因為在以前抓偷東西的老鼠的只有貓,所以人們就將貓看作是替自家消滅老鼠,防止錢財丟失的吉祥物,代表著招財。
那些店鋪裡,因為物品常年的擺放著,以至於老鼠的繁育也會增加,而貓自然會逐一將其清理,這樣店鋪的損失就會減少。
俗語聽起來雖然不是太科學,但只要能夠變換著思維方式,那就能夠很好的理解其中所帶來的意義。
總之對於大部分俗語我們還是要辯證的去理解,不能絕對的說它們在如今這個社會已經不再適用,所以應該都淘汰,那些有用、好的俗語我們還是要繼續學習並傳承下去。
看到這,俗語也就基本解釋完了,朋友們不僅看到古人做人的原則,也感悟到大智慧吧。
學習古人的智慧,方法途徑比較明確,除了一輩輩人的口口相傳,就是從典籍中翻閱。相對於前者,後者更為系統全面,而且還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在眾多古籍中,系統全面的當屬明朝成文的《增廣賢文》。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這裡的「增廣」就是《增廣賢文》,而「幼學」是指《幼學瓊林》。
裡面句句都是經典!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而且看完也會發現很好理解,而且獲益良多!這其實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看格言和諺語的原因。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往往讀到的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對於比較繁忙,但又需要及時總結的中年人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增廣賢文》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增廣賢文》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堪稱中國古代的《毒雞湯大全》和《提升口才,每日一句》,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增廣賢文》精裝正版,有完整原文,譯文,解析,完全不怕 看不懂。只需要49元,也就是2包煙錢,就能讓你受益終生!
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點擊圖片,非常時期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