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說的「窮柴火,富水缸」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4 小航航家常事

這句農村老話,完全是通過過去,農村農民的真實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那麼為什麼在當時的農村,一直有「窮柴火(倉)、富水缸」這一說呢?明明都是家裡的兩個物件,為什麼非得分出窮富來呢?下面咱們來分析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窮柴火(倉)

相信只要是五十歲左右的農村人或者從農村走出來的人,都知道,在八十年代之前,農村的農民們居住的房屋,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都是土牆茅草屋頂!而在八十年代以前,農民們的一日三餐都是通過柴火灶來完成的!

而所有的柴火灶,都會在灶門口留出一塊地方來,堆放柴草,那時的柴火灶都必須將煙囪從茅草屋頂中伸出屋外,煙囪很高!在完成一日三餐時,每天所燒火的煙和飛灰都會卡在煙囪的卡口處,日集月磊會集餘很多的菸灰在那裡,農民們稱為「煙囪煤子」……!

每到晚飯燒好後,雖然灶膛內的明火已經熄滅,但是煙囪煤子還是紅紅的火,一旦掉落下來,由於它本來就是飛灰,非常的輕,如果此時柴倉裡堆著很多的柴草的話,那麼就會引起火災!給農民們帶來巨大的損失,甚至會危及生命!而窮柴火(倉)正是為了避免火災,所以農民們上代傳下代,就一直要求「窮柴火(倉)」!這就是所謂的窮柴火(倉)。

二、富水缸

過去到一戶人家,通過觀察水缸,就可以判斷出,這戶人家是勤勞還是懶墮,以及勞動力的多與少。據說當時有姑娘的人家,經媒人介紹,到男方家看的第一個物件,就是水缸!若水缸是滿滿的,那就代表著這戶人家勤快或者勞動力多!姑娘嫁進這戶人家,肯定會過上幸福美滿的好生活。反之則相反!

當然富水缸,還有另外一種非常重要的用意!那就是萬一不小心,灶??內的火飛濺出來,引燃了柴倉中的柴草,這時如果水缸裡有著滿滿的水,則可以用臉盆從缸中取水,第一時間將火撲滅,避免了火災的發生!而如果此時水缸裡無水的話,那麼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水火無情嗎!傾刻間就能將茅草屋化為灰燼……!

所以從多種方面來說,在絕大多數的人家,水缸永遠都是滿滿的!而在農曆二月初二這天,是中國人公認的「龍抬頭」之日,在農村一直流傳著「搶富水」一說!據說在二月初二這天,往家挑水就是挑富水,而且越早越好,越早將來就會越富,所以有很多的農民,天還不亮,就摸著黑往家抱著擔水,直到水缸裝滿為止!

雖然現在農村也已經吃上了乾淨衛生的自來水,但是每到農曆二月初二這天,老農民們還是會,相徵性的起早拎點水回家的……

所以說,富水缸,一是代表著這戶人家是否勤勞。二是起到重要的防火災之用。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啥意思?貧窮和柴火有關係嗎?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在小時候,這個時候大人們都開始空下來了,所以我們都會纏著大人給我們說一些典故、農諺、俗語這些有趣的東西,記得小時候聽過一句話「窮柴火,富水缸」,那時候也不懂是什麼道理,今天就一起來看看。
  • 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為何富人喜歡把水缸擺在外面呢?
    在以前的農村,人們做飯取暖主要是燒柴火,特別是到了冬季的時候,村裡人都會準備很多柴火用來過冬,所以很多農家小院裡都是堆滿了柴火。但是農村有句俗語叫做:「窮柴火,富水缸」,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窮柴火在一些靠近大山的農村,柴火也是院子裡最常見的東西,每到立冬之後,地裡也就沒有什麼農活了,這時候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上山砍柴。以前村裡人砍柴的時候,都會找一個比較陡峭的山崖,然後把山崖上面的小樹枝砍掉很多,最後用一根長鐵絲綁起來,直接從山崖上把柴火推下來,之後再綁成小捆背回家,這樣砍柴不但省力氣而且很快。
  • 「窮灶門,富水缸」的說法
    有這麼一句俗語:「窮灶門,富水缸」,很多人都以為這句俗語講的是關於風水方面的問題,大多數人認為水缸可聚財,灶門會影響財運,實際上這些人理解錯了。「窮灶門,富水缸」跟以前人們生活習慣有聯繫,真正的意思是說家裡的灶臺門前擺放的柴火要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險。家裡水缸裡的水要儲存滿,以備日常使用和遇到火災時可用於救火。這裡更深層的意思是要告誡人們做什麼時候需要防範於未然,未雨綢繆。
  • 農村為什麼說「窮養雞,富養豬」?有什麼道理?
    「窮養雞,富養豬「是農村的一句老話,為什麼會這樣說呢?一是窮養雞啥意思?在大集體年代,農村生產力落後,糧食產量低,農民經濟條件差,生活水平都在溫飽線以下,沒有特別的窮人,也沒有明顯的富人,為了貼補生活,每家每戶都會餵幾隻老母雞,餵頭膘豬。那為什麼還會說是窮養雞呢?農村人常說,雞子只要有兩隻爪,就餓不死。雞子食量少,食樣多,試想,人都沒糧食吃,會撒糧食餵雞子嗎?
  • 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老話常說「人窮少喝酒、人富莫沾賭」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古代,在農村的民間就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農村俗語和老話。而在這些無數的俗語老話當中,有著很多的俗話和老話描述著我產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為人處世的原則。
  • 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農村的環境也是越來越好。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著麻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有的是封建迷信,有的卻非常有道理,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子人智慧的結晶,在以前的時候,這些俗語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這跟另外一句俗語:窮養兒子,富養女的俗語差不多,意思是蜜蜂養要留足蜜,不可貪心,這樣才能把蜜蜂養好,所以叫富養蜜蜂。兔子又是太能吃了,給再多都吃完,吃不完也糟蹋完,吃多了不消化,所以兔子要窮養!很多人聽到這句俗語,就以為是窮人養兔子,富人養蜂的意思,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片面的看法,窮養兔子和富養蜂,這中間沒有一個人字在裡面,所以說這是根據兔子和蜂的生活習性來總結出來的經驗。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農村俗語,在很多地方是這樣說的,「富怕添兒,窮怕添女」,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這句農村俗語是我國古代社會農村的真實寫照,非常符合那個農村社會現實生活,非常貼切生活,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它存在的現實意義,成為一個不切近現實的農村古老的俗語,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已經被農村人逐漸淡忘磨滅了。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富不添丁」,在有些農村是說「富怕添兒」,是說一個富裕的農家,是害怕多生兒子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農村這些俗語有道理嗎?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古話同《增廣賢文》裡「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同義,就是說一個人貧窮時,即使居住在熱鬧的大都市也沒有人來過問;火要心空,人要心忠以前的農村家家戶戶燒柴火做飯煮菜燒水,農村人都知道灶火可不是柴火加的多就能燒得旺的,正確做法應該是適量柴火,保持中空有足夠氧氣助燃。
  • 農村老人常說「窮不走親」、「富不還鄉」,說的是啥意思?現實嗎
    在農村地區,流傳著許多經典的老話,每一句老話都是勞動農民智慧的創作,記得小時候,村裡有幾個老人對老話非常熟悉,每到茶餘飯後之際,村裡的老人就會聚集在門前的大樹下聊天,時不時能聽見老人口中說出一些順口溜,簡簡單單的幾個字,非常有趣味性,比如說筆者當地常說的老話「四大白」,頭場雪、精粉面、新摘的棉花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人常說「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有沒有道理?
    農村人平時農閒時候比較多,每到這個時候村裡的老老少少都喜歡坐在村頭一起聊天。以前小時候農村夏天的傍晚也是非常熱鬧的,農村人都喜歡早早吃完晚飯,然後搬出涼床坐上面納涼聊天,邊搖著蒲扇邊拉家常。農村老人們都喜歡逗小孩子玩,小時候經常被村裡的老人們看手相,最常看的就是手裡的指紋,農村老話叫「鬥」或者「螺」,就是手指上一圈一圈的指紋。農村老人們最喜歡一邊幫小孩子們看指紋一邊念叨:「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每個人生來手上的紋路就千差萬別,因此指紋也都是不一樣的。
  • 農村老人常說:「窮算命,富燒香」這其中有什麼寓意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古代農村中讀書人不多,很多農民不識字,那農民的智慧都是從何而來呢?這都歸功於口口相傳的俗語。千百年來,祖輩們傳下的這些俗語,不僅幫助了農民的耕作生產,還教會了他們為人處世。下面這幾句俗語,你們聽說過嗎?一、窮算命,富燒香自古以來,算命、燒香都是農村很常見的事情。時間久了,農民就下了這麼一句結論「窮算命,富燒香」。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根據他們的觀察,窮人總想要老天幫忙,讓自己擺脫窮苦的命運,過上好日子。
  • 在農村,老人常說「春不撿雞,臘不撿兔」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些俗語一般來講通俗易懂,富含哲理,朗朗上口,是廣大農民在千百年以來總結出的生活經驗,更是智慧的結晶,更是涉及了方方面面,如農事類的,生活類的,總結類的,人情類的等等,以下這幾句俗語不知道農村的小夥伴聽過沒?你覺得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常說「門前有馬不為富,家裡有人不算窮」,真的是這樣嗎
    農村老人常說「門前有馬不為富,家裡有人不算窮」,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古代的馬就是現在的車,而現在家家戶戶都有車,你能說有車的就一定富有嗎?其實農村的諺語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教育意義的,往往簡單的話就能體現出深刻的生活哲理。而「門前有馬不為富,家裡有人不算窮」,就算是放在今天也適用。門前有馬不為富 古代人交通最快的工具就是馬,而馬的價格一般也不便宜。
  • 農村人常說:「窮吃湯飯,死吃泡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歲月如梭,有些農村俗語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也逐漸的被遺忘,但那些經典的被人們口口相傳的俗語文化卻流傳至今,一代代流傳,宛若一些經典啟蒙歌謠,傳承對後人的訓誡,詮釋了睿智的哲理,這些老話更像是一塊塊碎玉,閃爍在字裡行間,閃爍在農村生活的每個角落。在農村就常聽老人說過一句「窮吃湯飯,死吃泡飯」,這則俗語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覺得有道理沒?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在農村裡有很多勸諫警誡性俗語,而這些俗語雖然從表面上來看,讓人覺得有些粗糙,頗有俗人的味道。但是來說「俗人不俗、雅人不雅」還是很正確的!而正是這些農村的俗語,給人指明了方向,讓人覺得有一些大道理在裡面,因此來說,一些勸諫警誡性的農村俗語給後人的幫助甚大。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窮富」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早就教導我們,人在落魄的時候要注意什麼,人在富裕的時候應該怎樣做,只有按照老祖宗的引導,我們後人才不會吃虧的。
  • 農村人常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是什麼意思?
    在我國農村地區流傳著一些很有特色的俗語,這些俗語是古人的智慧結晶,也是傳給後人的經典語錄,每當與村裡老人交談時,總能聽到這些經典的俗語,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句農村的老話,看看大家聽說過沒有。1、「一代親,二代遠,三代四代認不到」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一個家族的延續和傳承,在第一代時,都是同胞兄妹,感情上是很親近,到第二代時,就是老表,還是比較親近,到第三代,第四代,雖說也是親戚,但幾乎就形同路人了。2、螞蟻搬家蛇過道,明天必有大雨到。
  • 俗語:「人窮不走親,人富不回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人窮不走親,人富不回鄉」,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一路說古說今我國文化流傳了很長時間,衍生出了很多民間的俗語,雖然有的聽起來很直接很武斷,但是分析下來並不是沒有道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就俗語:「人窮不走親,人富不回鄉」。說的就是人窮的時候不要老是走親戚,人富有的時候也不要總是回老家。它反映的就是現在的人心和社會的風氣,為什麼說它是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