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門前有馬不為富,家裡有人不算窮」,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古代的馬就是現在的車,而現在家家戶戶都有車,你能說有車的就一定富有嗎?
其實農村的諺語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教育意義的,往往簡單的話就能體現出深刻的生活哲理。而「門前有馬不為富,家裡有人不算窮」,就算是放在今天也適用。
門前有馬不為富 古代人交通最快的工具就是馬,而馬的價格一般也不便宜。如果誰家門口放著一匹高大的馬,那這個家庭比其他家庭的生活要好很多。但是很多人都是攀比心理,就算是沒有錢也要傾盡家產購買一匹馬,以烘託自家的財富實力。
往往這樣的人都是死要面子,家中並不一定有錢。因為真正的有錢人是不會顯擺給別人看的。 家裡有人不算窮 在古代講究多子多福,只要後代子孫多,那即使再窮也會欣慰很多。畢竟每個人的機遇都是無限的,不見得今天我會比你差,明天我就一定不如你。而農村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得也是這個道理。
只要家中有人,辛勤勞動就不會餓死,有人有力氣那家中自然就不會窮。 其實這句話放在現代也是一樣的道理。現在的私家車很多,就連農村也已經普及到家家都是。但你不能說買車的人就一定有錢。畢竟車的價格有好有壞,甚至現在還可以分期貸款買車,看上去幾十萬的車不見得就是一筆付清的。也有人為了面子專門買二手的豪車,認為自己多有錢。而現在國家大力支持教育,尤其是貧窮的孩子上大學更是擇優錄取,而有了知識那又怎麼算窮呢?不知道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