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個停車位!北京石景山老舊居民樓前,「挖」出個八層停車樓

2020-12-20 騰訊網

距離居民樓只有13米遠,就在窗戶底下,竟能建起八層停車樓?這件難事兒,還真讓石景山區八角南裡社區辦成了!

這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小區,通過創新引入社會資本,最大化滿足居民需求,反覆優化施工方案,攻克光照、燃氣管線、垂直空間有限等難題,在原有平面停車場位置,「挖」出一座石景山區最大的社區內自走式立體停車樓。近日,這座立體停車樓正式運營,為居民提供273個停車位。

騰地

安置補償,爭得車主同意

八角南裡社區,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常住兩千餘戶、六千餘人。老舊小區的通病,這裡也很突出。「沒有地下停車條件,居民在冊登記1100輛機動車,停車位卻只有近600個。」八角南裡社區黨委書記李紅霞介紹。無奈之下,居民只能見縫插針地把車停在樓間空地、樹坑裡。「車停幾排,深更半夜被叫下樓挪車,著急上班,路卻被亂停車堵了門,都是常有的事兒,孩子在樓下玩兒,大人還擔驚受怕。」居民劉先生回憶道。

借著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八角南裡社區停車難的議題上了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了建設立體停車樓的方案。停車樓項目由北京靜態交通石景山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使用面積近8000平方米,不僅是石景山區面積最大的社區內自走式立體停車樓,也開創了社會資本投資建設並參與社區停車治理的合作模式。

事兒是好事兒,落到民調環節,許多車主卻不買帳。「建設施工,我的車去哪兒停?」「停得遠了,來回取車太麻煩了!」

北京靜態交通石景山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李文興介紹,停車樓施工場地過去是平面停車場,涉及到90多輛車的「異地安置」,「為了解決車主訴求,我們繞著小區多處考察,就近租了石景山遊樂園外一塊停車場地給居民停車,步行不到10分鐘。同時每個月給每位車主500元補償,並承諾停車樓建成後,優先給這些做出犧牲的車主租用權。」這樣一來,為施工騰出場地的問題終於解決了。

施工

錯層設計,不擋光照

這座立體停車樓,要建在居民窗戶底下,一大難題就是保證光照。「停車樓與旁邊26號樓距離20米,與13號樓距離僅有13米。」李文興介紹,為了不影響居民樓採光,同時增加較多車位,項目大幅增加投資,下挖施工並採取錯層設計。

起初,居民對停車樓可能出現日照遮擋提出投訴。項目方迅速組織設計單位,對周邊居民樓進行日照分析。結論顯示,優化方案中,地面部分約3層樓的高度,可以滿足大寒日日照時長超過3小時,相關規範要求這一時長不低於2小時。在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及居委會組織下,項目方針對光照的問題,與投訴居民進行了面對面「答辯」,打消了大伙兒的顧慮。最終,民意調查順利通過,去年6月,停車樓項目正式施工。

為了減少施工擾民,以及建成後產生的光汙染、噪聲汙染、尾氣汙染,停車樓四周設置了大量擋板,並對停車樓地面環氧地坪進行了加厚處理,減少車輛行駛時的噪音。

下挖施工,難題比預料中還多。停車樓東側不到一米處,就是調壓燃氣站外牆,由於小區內排水系統不完善,去年9月一場大雨,衝毀了施工加固用的護坡。召集專家開現場會、論證支護方案確保施工安全,前後耽誤了一個月工期。向下深挖時,還在最底層發現了規劃圖紙外有年頭的人防設施走廊,為了避讓這些設施,地下部分只能縮減一層空間,無形之中加大了施工成本,方案又要進行優化。

車位

多樣規劃,提高空間利用率

損失的面積如何來補?記者在現場看到,停車樓一共8層,其中地上5層、地下3層,每層起起伏伏,並非在一個平面,而是採用了錯層設計。「直來直去的行車通道,會比錯層更長,也更佔用車位面積。」李文興告訴記者,由於下挖施工難度較高,工期持續了近半年時間。

走進這座平地拔起的立體停車樓,可以看到不同類型的停車位,包括子母式車位、機械式車位,建設目的都是為了提高空間利用率。

記者在地上二層看到,挨著窗邊一塊邊角地施劃了三組共六個停車位,每組車位首尾相連,只有前車開走後車才能進出。這種子母式車位,非常適合有兩輛車的家庭。通過前期調查,八角南裡社區擁有兩輛車的車主佔8%左右。

「對於地下損失的一層空間,我們也進行了彌補。」項目方相關負責人王豔青帶著記者走進地下3層,這裡的普通車位上方,還架設著機械式停車設備,利用有限的垂直高度,把停車位數量增加了一倍,可以停放52輛車。

成本

增加便民服務 多種方式增收

由於下挖施工難度極大,八角南裡社區停車樓基礎投資2600餘萬元,平均每個車位投資約10萬元。這麼高的投入,如何收回成本?李文興坦言,短期收回成本非常困難,「我們更多是站在國企角度上,履行社會責任。」

不過,運營方正在考慮結合小區便民服務提升,通過多種方式增加收入。比如,在已滿足社區居民停車需求基礎上,將八角南裡停車樓閒時車位,通過線上預約機制,錯時共享給周邊單位、寫字樓用戶。「預約認證機制,主要是為了明確停放時長,確保商業停車不與居民停車時間衝突,實現停車行為、停車人員可控。」李文興告訴記者,在停車服務方面,未來還將在部分車位安裝充電樁,充電服務也能帶來一定收入。

此外,還將充分發揮為社區打造生活服務圈的能力,研究利用停車樓邊角空地,與電商平臺共享大數據,打造物流企業前置倉、購物自提點,解決配送「最後一公裡」;另外,還可以根據居民需求,提供類似便民洗車、理髮等服務空間。

點讚

疫情期間免費向車主開放使用

受到疫情影響,完成施工後,這座停車樓一直對「搬」回來的車主免費開放使用。

「考慮到現場登記、驗證,可能出現人員聚集,我們決定先讓大家免費用著,解決眼前停車困難。」王豔青介紹,直到上月底,這座建設過程歷經坎坷的停車樓才正式投入運營。

停車位多了,車輛數量也在日益增長。誰能停進來,怎麼收費?出於公平考慮,對於完成「五證合一」(身份證、駕駛本、行駛本、房產證、戶口本)的用戶,每個月收費300元,其他常住居民停車每個月收費360元。

上午10時,市民史先生正將車開出停車樓,對他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下班不急著回家搶車位了,「雖然停車費比之前漲了,但是也在可以接受範圍內。大家有地兒停車了,小區裡環境也跟著提升了。」記者注意到,此時無論是停車樓,還是小區內地面停車位,都有不少空位可以停放。

「未來,我們還將跟周圍共建單位進行資源共享,進一步解決居民夜間停車需求。」社區書記李紅霞說。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宏陽

相關焦點

  • 北京這地兒在舊居民樓前「挖」出個八層停車樓
    這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小區,通過創新引入社會資本,最大化滿足居民需求,反覆優化施工方案,攻克光照、燃氣管線、垂直空間有限等難題,在原有平面停車場位置,「挖」出一座石景山區最大的社區內自走式立體停車樓。
  • 立體停車樓「上崗」 緩解石景山八角南裡社區停車難題
    立體停車樓目前已投入使用。(八角街道供圖)人民網北京12月14日電 為了緩解停車難問題,北京石景山八角街道聯合北京靜態交通石景山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利用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投入2600萬元,將原來2700平米的平面停車場,改造成地下三層、地上五層,共273個車位的立體停車樓,目前已投入使用。
  • 停車樓模式有望北京各大醫院推廣 可微信預約停車位
    2016年8月24日訊,今天上午,市交通委運輸局停車設施管理處處長穆屹、協和醫院相關負責人參加交通臺「治堵大家談」訪談節目時透露,未來開車到協和醫院前,可通過微信預約停車及交費。此外記者獲悉,停車樓模式也有望在各大醫院推廣,以解決醫院停車難問題。
  • 步行5分鐘,400停車位!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明天啟用
    明天,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開始試運營,總建築面積達11750平方米,規劃車位近400個,困擾旅客和周邊居民的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將得到緩解。從停車樓步行至北京南站只需要5分鐘左右,進出站十分方便。這座停車樓的場地,原來是南站附近一處平面停車場,停車位不足100個,由於客流量大,停車位嚴重不足,導致南站周圍經常出現擁堵,春暑運期間尤為突出。據介紹,停車的壓力不僅來自於北京南站,南站附近的開陽裡小區建成於2004年,居民多達7800餘戶,車位配建數量較少,停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 北京石景山區八角南裡開建立體停車樓
    作為一處典型的老舊小區,停車問題是困擾居民的一塊「心病」,為了回應居民訴求,八角街道聯合社區、物業以及區相關委辦局,決定將地面停車區升級改造為立體停車樓,增加小區停車位數量,緩解供需矛盾。呼 小區停車難 居民求助市民熱線八角南裡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現有居民2300多戶。
  • 居民停車難求助「12345」,八角南裡立體停車樓預計年內投用
    作為一處典型的老舊小區,停車問題是困擾居民的一塊「心病」,為了回應居民訴求,八角街道聯合社區、物業以及區相關委辦局,決定將地面停車區升級改造為立體停車樓,增加小區停車位數量,緩解供需矛盾。八角街道八角南裡 徐浩然 攝資料圖呼 小區停車難 居民求助市民熱線八角南裡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現有居民2300多戶。
  • 北京石景山區八角南裡將建立體停車樓,能容納290輛車緩解停車難
    記者今天上午從石景山區政府了解到,該區八角南裡立體停車樓已正式開工建設。未來,這個面積7000多平方米、能容納290輛車的停車樓將大大緩解該小區停車難問題。據介紹,八角南裡是石景山區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現有居民2300多戶。
  • 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本月完工,天通苑地鐵站將建立體...
    記者從峰會上獲知不少好消息:本市正在推進多個立體停車樓項目建設,其中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將於本月完工,可為南站地區和周邊小區提供400個停車位;而在「回天」地區,智能立體公交車庫正在建設中,天通苑地鐵站也將建立體自行車架;另外部分共享車位已經「上網」,市民可以通過「靜態交通共享」APP實時在線預約。多個停車機器人新品昨天也扎堆亮相本屆城市停車產業博覽會。
  • 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今天啟用!
    ,總建築面積達11750平方米,規劃車位近400個,困擾旅客和周邊居民的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將得到緩解。這座停車樓的場地,原來是南站附近一處平面停車場,停車位不足100個,由於客流量大,停車位嚴重不足,導致南站周圍經常出現擁堵,春暑運期間尤為突出。
  • 省內最大智能立體停車樓建成運營|停車位|商務樓|停車場_網易訂閱
    —學府智能停車樓建成運營,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平面移動立體智能車庫,將大大緩解學府辦公區及周邊的停車壓力。  學府智能停車樓位於太原市塢城路與學府街交叉口西北角,是我省規模最大的單體停車樓,建築面積17908.41平方米,總高度38.75米。該項目由立體停車樓、商務樓地下停車位、地面停車位三個部分組成,分為南北兩個庫,南庫停車層13層,北庫停車層11層。其中,機械停車位918個,室外停車位118個,商務樓地下兩層停車位168個,共計提供1204個停車位。
  • 潘家園東裡一棟停車樓咋改為出租公寓?
    建設立體停車設施,能在短時間內一次性增加更多車位,因此街道和居民各方都對這個停車樓寄予厚望。據停車樓的產權方介紹,這塊地方原本是儲煤池,「煤改氣」後用於停車樓的建設。建設初期曾遭遇不小的阻力,反對和贊同的呼聲都很強烈。小區裡的老年人大多反感停車樓,擔心增加車流量,影響社區安全;而且停車樓影響周邊居民樓低層的光照,還可能帶來噪音和空氣汙染。
  • 石景山區八角南裡將建立體停車樓
    日前,石景山區八角南裡自走式立體停車樓正式開工建設。未來,這個面積7000多平方米、能容納290輛車的停車樓將大大緩解該小區停車難問題。八角南裡是石景山區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現有居民2300多戶。由於沒有機動車地下停車條件,物業部門只能利用樓間空地設置停車位。「這幾年隨著私家車越來越多,而停車位配比僅為1∶0.25,現有的500多個停車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居民們意見特別大,亂停車、佔用消防通道等問題也特別突出。」八角南裡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宋恩茂告訴記者。
  • 北京新機場停車位未來可手機在線預約
    原標題:北京新機場首批招商項目全部完成招商籤約新機場停車位可手機在線預約記者昨日(24日)獲悉,首都機場集團公司與首鋼在京共同舉辦「京津冀一體化重大交通樞紐戰略合作暨北京新機場停車綜合體項目記者從籤約儀式上了解到,未來新機場停車樓的車位可全部用手機在線預約。目前,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在北京新機場建設過程中積極開展社會化招商工作,大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相關配套設施的投資運營。停車樓和綜合服務樓是首批開展社會化招商的兩個重點項目。
  • 方莊停車樓維護成本每年200萬元 該不該有底商
    在居民王女士眼中,停車樓似乎成為一個幌子,建設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出租商鋪以求盈利。商鋪是不是違建,在她的心裡一直是一個大大的疑問。因停車位緊張應運而生的停車樓,能否進行商業配套?停車樓的運營狀況又是何種境遇?這些問號也在左右著停車樓的未來走向。一年前空地變停車樓方莊體育公園東門旁,一輛轎車拐進停車樓,直接開進二層。
  • 北京首個引入社會資本改造老舊小區:「勁松模式」能否推至全國?
    這也在另一角度上折射出「勁松模式」的火爆。從中央,到地方,老舊小區改造無疑是今年的熱詞。今年1月,北京市住建委主任王飛就透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是今年的「1號」工程,正在研究制定政策推廣「勁松模式」;7月25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對老舊小區調研時再次提出,要總結「勁松模式」經驗。
  • 方莊體育公園立體停車樓緩緩解停車難 一樓配底商是否屬違建?(圖)
    因停車位緊張應運而生的停車樓,能否進行商業配套?停車樓的運營狀況又是何種境遇?這些問號也在左右著停車樓的未來走向。一年前空地變停車樓方莊體育公園東門旁,一輛轎車拐進停車樓,直接開進二層。在司機劉先生看來,停車樓的建立讓他的車終於找到了停車的地方。一層樓前有一間小屋,工作人員在此登記來往車輛入庫。
  • 鞍山首座32層立體停車樓即將「登場」
    ,工人們正在安裝停車樓外玻璃幕牆,預計12月10日,鞍山首座32層立體停車樓即將正式投入使用。在這裡,汽車自動「上下樓」僅需幾十秒,192個停車位將大大緩解站前地區停車難題。立體停車樓每層有6個車位,32層共計192個車位。目前停車樓已經具備了自動停車條件。
  • 北京新機場首批招商項目全部完成 停車位可手機預約
    本報訊(記者孟環)記者昨日獲悉,首都機場集團公司與首鋼在京共同舉辦「京津冀一體化重大交通樞紐戰略合作暨北京新機場停車綜合體項目」主題籤約儀式,標誌著北京新機場首批招商項目全部完成招商籤約,正式轉入落地實施階段。記者從籤約儀式上了解到,未來新機場停車樓的車位可全部用手機在線預約。
  • 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本月完工,共400個車位
    【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本月完工,共400個車位】11月5日,第22屆中國國際城市停車產業博覽會在京開幕,同期召開國際停車北京峰會。會上介紹,本市正在推進多個立體停車樓項目建設,其中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將於本月完工,可為南站地區和周邊小區提供400個停車位。在「回天」地區,「舉起」大公交的智能立體車庫正在建設,天通苑地鐵站將建立體自行車架。
  • 石景山今年將推進15至2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
    今年計劃完成8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石景山區副區長齊春利介紹,今年將加快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治理和更新改造,制定實施相關工作方案,計劃啟動兩批以「六治七補三規範」為主要內容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按照各街道不少於一個小區的原則,上、下半年各計劃開展10個左右小區,全年預計推進15-2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