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版《牡丹亭》北大首演 學生不輸職業劇團

2020-12-15 搜狐網


  「夢回鶯傳,亂煞年光遍,人一立小庭院深深……」昨天下午,北大百年講堂響起咿咿呀呀的水磨腔,杜麗娘、柳夢梅的愛情傳奇再次上演(如圖),主角卻不是資深的專業演員,而是去年3月啟動的北大崑曲工作坊裡的一群大學生,他們為這個劇排練了三個月。

  校園版不輸職業劇團

  「崑曲工作坊和校園版《牡丹亭》真像是我心中的一個夢,崑曲之美也將成為我人生道路上最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也許對於崑曲和傳統藝術來說,我們的身體力行正是一種最滿懷誠摯和敬意的傳承……」演出結束後,校園版《牡丹亭》中飾演杜麗娘的楊楠楠在自己的微博中記錄著自己的感受。

  去年3月,北京大學崑曲傳承計劃啟動,北京大學開設崑曲鑑賞選修課,讓崑曲首次走進普通高校的課堂。作為傳承計劃的重要板塊——校園版《牡丹亭》崑曲工作坊同時啟動,80多位來自北大及其他高校的年輕人報名參加。排練期間,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張繼青、姚繼焜以及青春版《牡丹亭》的主演們多次走進北大,給學生們現場授課,指導他們的唱詞和身段。

  杜麗娘痴情,柳夢梅瀟灑,春香嬌俏,石道姑詼諧……《牡丹亭》中的人物各具特色,活色生香,這些大學生的表演雖然談不上嫻熟自然,但人物的種種韻味卻也能瞧出個端倪,對於僅僅排練了3個月的他們,已實屬不易。

  「我要恭喜你們,你們的表演不輸職業劇團。」演出結束後,多年來致力於崑曲傳承的作家白先勇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親切地攬住臺上的演員,對他們的表演大加肯定。「崑曲表演很難,唱念做要彼此配合。這些學生能演成今天這樣,最重要的是他們有熱情。」

  藝術沒年輕觀眾沒前途

  柳夢梅的飾演者金谷說:「我學習崑曲的這段時間也影響了周圍很多人,他們像我一樣喜歡上了崑曲。」另一位柳夢梅的飾演者、女小生齊天琪則感慨地說:「排練中老師都是按專業演員的標準來要求我們的,這個過程讓我們對崑曲理解得更深。」

  白先勇認為,高校是崑曲傳承和保護的一塊重要陣地。「崑曲在臺灣能有那麼多觀眾,大學曲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臺灣大學的曲社已經有50多年歷史了,我相信這個模式在大陸的高校也可以推廣。」

  今年白先勇在臺大開設了一門「崑曲新美學」選修課,原以為能有二三百人報名就不錯了,沒想到一下有兩千四百多人報名,最後只能通過電腦隨機選了四百五十人。為了能讓其他報名的同學也能聽到這門課,白先勇還和一家網絡公司合作對上課過程進行網絡直播,引起了很大反響。

  崑曲入選世界「非遺」名錄10年,白先勇認為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年輕觀眾越來越多了,「10年前年輕人認為崑曲是爺爺奶奶的藝術,現在卻完全反過來了,崑曲在大學校園影響越來越大。沒有年輕觀眾的藝術是不會有前途的,崑曲的普及在大學校園會輻射到更大範圍。」

  要把崑曲當文物保護

  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在臺北首演,已經巡演過許多國家,演出數百場,它時尚而不失傳統的形式激活了很多年輕人對崑曲的熱情。

  經過《牡丹亭》、《玉簪記》等經典劇目的舞臺再現,白先勇認為,崑曲傳承的一個重要方式是對傳統經典的開掘,「傳統經典是經過千錘百鍊流傳下來的,不能隨便拋掉,不要隨便編新劇。這些年排的新劇有幾個留下來了?」在重排經典的過程中,白先勇也表現得非常謹慎,「我的編劇原則就是只刪不改,那些唱腔、唱詞都是前人的心血,改了就不是那個味道了!」

  崑曲的生存環境似乎越來越好了,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青春版《牡丹亭》每次演出仍然要靠白先勇四處去籌款。他希望能得到來自政府以及社會更多支持,讓他放心地把自己「珍愛的孩子」交到有關部門的手裡。這位70多歲老人的聲音聽上去滿是疲憊,「現在大環境對崑曲的認知還是有誤差,你不能把它當做一般的娛樂事業,不能用它去做什麼商業探索,而是要用保護文物的態度那樣去保護它,這始終是一門小眾的藝術。」

(責任編輯:炊煙)

相關焦點

  • 十年不尋常 白先勇在臺北談青春版《牡丹亭》旅程
    新華社記者陳思武攝)  對一些人來說,十年往往「生死兩茫茫」,而對白先勇和崑曲青春版《牡丹亭》來說,則是「十年辛苦不尋常」:連續十年,同一個戲組、同一批人,演同一齣戲——255場。  今年78歲的白先勇頭髮花白,身穿黑色傳統服裝,24日在臺北回顧青春版《牡丹亭》十年的旅程,再次談起十年的辛苦與感動。
  • 白先勇在北大:「用保護青銅器的態度保護崑曲」
    這是7日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的一幕,北京大學校園版《牡丹亭》首次對外公演,成為該校崑曲傳承計劃一個大大的驚嘆號。  杜麗娘的扮演者楊楠楠,是北京大學法學院2009級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白先勇對其表演讚不絕口「非常難得,很棒」。作為北大崑曲工作坊主力團員,她從2010年3月加入、在一年時間裡圓了自己的「花痴夢」。
  • 鯉聲劇團疫後首演賓朋滿座
    據悉,在仙遊病例清零近三個月後,鯉聲劇團2020年疫後首次公開演出。演出期間,許多戲迷冒雨撐傘圍坐檯下。而在23日晚上的直播中,還引來了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他全程觀看了直播,並提出了極高的評價。  5月22日晚,演出的是莆仙戲《魂斷鰲頭》,該劇目曾獲2015年福建省戲劇匯演優秀劇目一等獎,講述了陳玉娥與王長卿的悲劇愛情故事。
  • 上海民族樂團音樂會《牡丹亭之夢的十二個瞬間》首演
    昨晚,上海民族樂團音樂會《牡丹亭之夢的十二個瞬間》在上海交響音樂廳首演。音樂會特邀湯沐海執棒。此次是上海民族樂團與青年作曲家郭思達首次合作,委約其創作整場民族管弦樂音樂會。作為新一代優秀的本土音樂人,郭思達在當今中國舞臺上極為活躍。
  • 美國聖芭芭拉市特設「牡丹亭周」演出特別火
    連日來,中國崑曲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國洛杉磯以北約190公裡的聖芭芭拉市演出,場場盛況空前,給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增添了節日的氣氛,也在當地掀起了一股中國文化熱。   《牡丹亭》是作為首場劇目參加2006至2007季聖芭芭拉大學文化藝術節的。這是中國戲曲第一次以全本大戲參加美國一流藝術節。
  • 翻譯家汪班:向英語圈觀眾介紹青春版《牡丹亭》
    而這當中,最值得介紹、也最不易介紹的,便是崑曲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牡丹亭》。湯顯祖的《牡丹亭》原作本有五十五出,近代崑劇將其提煉成遊園、驚夢、尋夢、離魂、冥判、拾畫、叫畫、幽媾、冥誓、回生、婚走等十二出,但今日即便是對國人講《牡丹亭》,也須深知其版本背景和百年提煉過程才能道出其底蘊之美。
  • 英國壁虎劇團北京首演在即 肢體劇場必看經典
    本月,英國著名的壁虎劇團將攜其代表作《迷失》來京演出。1月9日,《迷失》戲劇分享會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分享會現場由愛丁堡前沿劇展製作人袁鴻現場解讀了《迷失》的精彩亮點以及幕後故事,以及前沿戲劇的相關資訊與趣聞。
  • 2020年貴陽收官大劇:28日晚白先勇青春版崑曲《牡丹亭》就問你來不...
    2020年貴陽收官大劇:28日晚白先勇青春版崑曲《牡丹亭》就問你來不來看?我們不需要擔心自己看不懂崑曲,因為這種美深深吸引著每一個中國人。  崑曲《牡丹亭》青春版  400年前,《牡丹亭》在湯顯祖手中孕育而生;400年後,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製作,兩岸三地藝術家攜手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重新煥發生機。傳世經典以青春靚麗的形式出現在人們面前,再現一段跨越生死的愛情故事。
  • 翻譯家汪班:向英語圈觀眾介紹青春版《牡丹亭》_鏡相_澎湃新聞-The...
    而這當中,最值得介紹、也最不易介紹的,便是崑曲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牡丹亭》。湯顯祖的《牡丹亭》原作本有五十五出,近代崑劇將其提煉成遊園、驚夢、尋夢、離魂、冥判、拾畫、叫畫、幽媾、冥誓、回生、婚走等十二出,但今日即便是對國人講《牡丹亭》,也須深知其版本背景和百年提煉過程才能道出其底蘊之美。
  • 崑劇青春版《牡丹亭》和《十五貫》在劍橋大學演出
    新華社英國劍橋9月26日專電(記者梁希之)作為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江蘇省蘇州崑劇院攜崑劇青春版《牡丹亭》和《十五貫》26日晚亮相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以表演和講座的形式,給劍橋各界人士帶來一場東方文化的視覺盛宴。
  • 重回南雄故事現場《牡丹亭》尋夢古梅關
    湯顯祖途經南雄古梅關,遇見的景色無一不對其創作有影響。梅嶺,是五嶺(南嶺山脈)之首的大庾嶺一段,故梅嶺又稱大庾嶺。 劉啟宇還表示,韶關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全市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7處,但長期以來,無論是在韶關還是南雄,對《牡丹亭》與南雄的因緣都鮮有人知,更談不上研究和開發利用。現在各地都在抓文旅融合發展,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和品牌建設至關重要。與其費盡力氣、捨近求遠,或絞盡腦汁、牽強附會,還不如實實在在地搞好本地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和活化利用。
  • 美國版《成語魔方》今日首演 美國學生中文演繹成語故事
    2016年7月9日上午十點,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美國米蘇拉兒童劇院和美國蒙大拿大學孔子學院共同打造的美國版「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作為第六屆中國兒童戲劇節第一部小劇場劇目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進行了首演。
  • 臺灣導演攜手山西劇團打造催淚音樂劇山西首演
    主辦方提供中新網太原12月9日電 (記者 胡健)山西省孝義市歌舞劇院排演的音樂劇《我們還能陪媽媽多久》8日晚在山西大劇院首演,該劇由百老匯出身的臺灣導演曾慧誠指導,首演當晚便令不少觀眾潸然淚下。在平時,劇團內歌唱演員和舞蹈演員各司其職,而這一次,要且歌且舞且演,還要完成從民族風向現代、爵士風格的轉變,對每一個演員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海霞是山西省杏花獎得主,第13屆CCTV全國青年歌手大賽山西賽區民族唱法金獎,曾赴俄羅斯參演山西大型舞劇《粉墨春秋》演唱主題曲,在左權大型花戲歌舞劇《太行奶娘》中飾演女二號「向紅」,此次擔任《我們還能陪媽媽多久》的主演。
  • 明年上海民營劇團將有什麼新作為?當家人同時亮出了計劃
    「明年上海市優秀民營劇團展演計劃在4月28日到6月28日舉行,大家可以開始張羅定劇場了。」12月18日上海民營劇團創作演出會議中,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叮囑院團當家人「早準備」。大家顯然有備而來,創作計劃滿檔,劇目首演時間精確到月、日,韋芝感慨,「民營劇團不只忙眼前的、當月的活,已經想到明年、後年。」
  • 青春版《牡丹亭》十大名校巡演 17日抵津(圖)
    北方網消息(記者劉雁軍):從南開大學獲悉,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與青春版崑曲《牡丹亭》劇組將抵津,並於4月17日在南開大學舉辦「青春版《牡丹亭》進南開大學」新聞發布會。4月19日、20日、21日,該劇組將在南開大學為青年大學生和天津觀眾演出。
  • 太陽劇團「不朽傳奇」實現MJ夙願-太陽劇團,傑克遜,麥可-傑克遜...
    傑克遜現場「復活」  「麥可-傑克遜不朽傳奇世界巡演」2011年10月首演,由麥可-傑克遜遺產管理委員會和享譽全球的加拿大太陽劇團聯合打造。要知道,傑克遜生前是太陽劇團的忠實粉絲,他曾兩度走訪劇團並一直期待與劇團有深度的合作。而兩者的合作最終是在傑克遜去世後以這樣一種形式完成。
  • 國光劇團跨界再創新新作融合京劇、南管與現代舞
    國光劇團再次挑戰創新與傳統,結合京劇、南管再加上現代舞,最新作品《費特兒Phaedra》將在明(29)日首演,此次首度與新加坡耕耘南管藝術逾80年的湘靈音樂社合作,由國光劇團當家花旦朱勝麗主演,重新詮釋東方版希臘神話、17世紀法國劇作家拉辛名作《Phaedra》,藉著不同音樂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