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孩子們娛樂身心、展示天性的大好時光,應該是一個輕鬆愉快有意義的假期,家長應當是孩子暑期活動的嚮導和親密夥伴。
一.帶孩子去旅行
很多父母平常工作忙碌,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暑假中父母可以利用自己的年假或周末時間帶孩子外出旅行,這樣家長就能提供和孩子一天24小時相處的機會。在這段寶貴的時光裡,父母可以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去面對新鮮事物,全心全意的陪伴,享受親子時光。
父母陪伴孩子的每一次玩耍和探索都會是孩子美妙的回憶。在這樣的陪伴中,孩子的見識會越來越廣博,性格也會越來越陽光和自信。
父母要注意的是提前做好攻略,挑選適合孩子的景點和旅途。旅行中用心陪伴,和孩子一起觀察和體驗。不可像一些父母那樣,到了旅遊景點,最熱衷的是拍照,修圖,配文案,發朋友圈,沒有父母用心的陪伴,孩子也感受不到旅行的樂趣。
很多明星像孫儷夫婦就經常帶著孩子出去旅行。孫儷和鄧超經常在微博中分享他們一家的旅行生活,其中有很多帶孩子一起出行的圖片,他們帶著一雙兒女去海邊、去滑雪、甚至去沙漠旅行,帶領孩子去觸摸更真實廣闊的世界。
二.與孩子一起閱讀
書籍是人類的好朋友,閱讀的好處很多。閱讀可以使人拓展對世界的認知,使人更安心平靜,並從中獲得力量,讓生活變得更充實愉快。
熱愛閱讀是培養理解力的基礎。閱讀理解能力弱的孩子,在考試中,讀不懂試題,完不成答卷,進而喪失了閱讀和學習的興趣,可能會對孩子終身造成影響。
假期孩子們不必花時間完成課堂任務,從而有更多的空閒,父母可以利用好假期和孩子一起閱讀。
想讓孩子愛上閱讀,父母自己要喜歡閱讀,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前不久《中國詩詞大會》出現那麼一個驚豔的小選手,他就是6歲的王恆屹。雖年幼但他已經能識3千字,能背580多首詩了。王恆屹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他從小在奶奶的陪伴引導下讀書識字,尤其對詩詞感興趣,平時奶奶教孫子詩詞都是先老小一起讀幾遍,接著王恆屹自己背誦一遍,她再講解詩詞的意思。其實無論是奶奶亦或是父母,陪伴引導孩子一起去學習,言傳身教下的讀書教育自然更易獲得成效。
白巖松說:「真正的閱讀,是一種深刻而愉悅的體驗,從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
希望家長幫助培養起孩子閱讀習慣,以此滋養一生,這是做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三.和孩子一起運動
運動鍛鍊對於孩子成長的意義很重大。督促孩子運動鍛鍊不是簡單地把孩子送進各種遊泳班、跆拳道班、足球班……更為重要的是陪伴。把握住暑假這個黃金期,親子陪伴的形式,會讓孩子真正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和孩子一起參加戶外體育活動,可以幫助他們探索和發展一生中都有益的技能。通過參加體育運動,不僅對孩子的大腦、身體和精神十分有益,而且孩子可以獲得情感和教育方面的好處。
我鄰居家的兒子現在讀初中,個性叛逆頂撞師長不聽話,不愛學習。在班主任的建議下,暑假中他經常陪伴兒子去打籃球,他兒子喜歡的一項運動。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兒子各方面的表現都有了進步。因為在一起運動鍛鍊時,爸爸和孩子都處於非常放鬆和舒適的狀態,這為爸爸和兒子敞開心扉、進行有意義的交談與對話創造了絕好的機會。而爸爸和孩子在運動鍛鍊時關於個人信仰、夢想和成功的自然、舒服地討論,引導了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遠大的理想與抱負。
就像有一句話所說的那樣:陪伴從來都不是父母給予孩子的施捨,而是孩子給予父母的恩惠。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其實不僅僅適用於愛人之間,更適用於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不僅僅是假期中,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用心陪伴,父母的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