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諮詢師是如何工作的?那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2020-11-18 遇合情感攻略

由於工作關係,最近讀了一本號稱是英國國民級的心理諮詢入門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抱著看入門書的心情,我翻開了第一章,然後迫不及待讀完了全書,這書太贊了,完全顛覆了我對「入門」的理解。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講了10次心理諮詢的故事。蛤蟆先生的第一次心理諮詢,就很有戲劇性。原本,蛤蟆先生是被逼著去看心理醫生的,費用也由朋友支付。

我以為,按照套路,接下來諮詢師會讓蛤蟆先生傾吐心中的不快,然後展露自己的絕招,體現他的高超技術,我沒想到的是,我在這看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專業諮詢!

心理醫生拒絕了他說:「這不是錢的問題,是人的問題」!我們來看一下他們的對話:

心理醫生:「你能告訴我,為什麼來這兒嗎?」

蛤蟆先生:「我來這兒,是他們讓我來的。他們從報紙上看到了你的名字,說我需要諮詢。現在我準備好聽你的。不管怎麼做,只要你覺得是最好的,我都會照辦。我知道他們都是為了我好。」

諮詢師在椅子上挪了一下身體。「那麼,誰是我的來訪者?是你,還是他們?」

蛤蟆先生不是很明白。

「你看,」諮詢師說:

你的朋友們想讓我給你做諮詢,以便減輕他們對你的擔憂。你似乎也想得到幫助,為的是讓他們高興。所以依我看,你的那些朋友們才是我真正的來訪者。

這一段太驚豔了!

諮詢師的意思是:蛤蟆先生不需要幫助。

周圍的人認為蛤蟆先生不正常,周圍的人認為蛤蟆先生需要幫助,蛤蟆先生來看心理醫生,僅僅是為了讓周圍的人高興,而不是為了讓自己的狀態得到改善。

負責任的、真正功底深厚的諮詢師,會請諮詢者三思:

他沒有像蛤蟆先生周圍的人一樣,把蛤蟆先生當成「不正常」的人,他沒有做一個預設,並且告訴蛤蟆先生,你不一定真的要改變。你有痛苦的權利。

這本書還有一段讓人感覺到很有力量的話:

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假如我們能一同努力,就能預見積極的結果。但歸根結底,這一切都取決於你。

很少有心理學專業圖書,會如此冒險,因為這個書名有點特別,聽起來像童書,感覺是講故事的。而作者卻用如此有親和力和感染力的諮詢記錄,講述了一些高深的理論,有著「可怕的專業度」。

事實上,拋開心理諮詢這個領域,站在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上去讀這本書,我的感受也特別強烈。

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一本書,能讓我感受到如此強烈的「被看穿」「被挖掘」「被探索」的痛苦。

書中蛤蟆先生所經歷的種種掙扎、沮喪、痛苦、迷茫、無助,我都能很深刻地體會到。那時候,我就是蛤蟆先生,我代入了書中的角色。

作為芸芸眾生的一員,我每天為生活奔勞,會不定時地陷入到爆發式的消極情緒裡,突然在某一天,變得很低落,很喪:

生活索然無味,狀態低迷,感受到難以言說的悲傷,總因為一些小事耿耿於懷,會有流淚的衝動,厭世消極。

在書裡,朋友們發現了蛤蟆先生不對勁的狀態時,蛤蟆先生只能對朋友說:「家裡太亂,抱歉了。可我現在整個人都不太好!」說完便放聲大哭。

每個人都嚮往開心的生活,但突然間就是失去了快樂的能力。

什麼時候才能治癒自己?什麼時候才能不再玩厭世消極的遊戲?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書20多年前就在英國出版了,很快就登上心理諮詢類圖書榜首。書中蛤蟆先生的成長和變化,與心理諮詢師的情感和衝突,是千萬個來訪者的縮影。

很多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把這本書推薦給自己的同行、學生,以及那些有心理困惑,或是對心理學有興趣的普通讀者。從出版到現在,它暢銷至今,如今被稱為國民級的心理諮詢入門書。

這本書有極強的普適性,即使不是專業人士,也能輕易讀懂,比起很多心理諮詢類書籍通俗易懂得多,這也是為什麼它廣受好評的原因之一。

出版社寄了一本過來,我特別驚喜,這書的封面簡潔、精緻,沒有一樣多餘的,給人感覺很舒適,有專業度,又大有來頭的樣子。

我讀過了,這本書,值得每一個想做心理諮詢師、以及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閱讀。

相關焦點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蛤蟆與諮詢師蒼鷺的對話,抑鬱的原因
    提到「抑鬱」、「心理諮詢」,讓我想起最近看的一本,這本書的書名非常有趣,叫《蛤蟆先生看心理醫生》,是英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運用擬人的寫法,讓經典童話《柳林風聲》裡的動物主角們再次登臺,讓我們在輕鬆愉悅中就學到了很多心理學知識
  • 國民級心理入門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值得每個諮詢師閱讀
    由於工作關係,最近讀了一本號稱是英國國民級的心理諮詢入門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抱著看入門書的心情,我翻開了第一章,然後迫不及待讀完了全書,這書太贊了,完全顛覆了我對「入門」的理解。《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講了10次心理諮詢的故事。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不要在生活的回憶裡模糊了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本書借用了英國童話諮詢師站定了,直視著蛤蟆先生的眼睛說:「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我們在發生事情的時候,都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我想直接知道結果是什麼?
  • 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根源於童年,《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文∣閒時翻書君《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關於心理治療的寓言故事不知道本書的作者,英國的心理學研究者羅伯特·戴博德是怎樣得到的靈感,他把心理諮詢的過程寫成了蛤蟆和他的心理諮詢師蒼鷺的故事,看上去很像是一本童話小說,不妨簡要介紹一下:蛤蟆先生繼承了家族的莊園,本來喜歡瞎胡鬧來引人注目和給大家帶來歡樂的他,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感到了不開心,並長期處於一種鬱鬱寡歡的狀態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如何與自己和解,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案例證明,抑鬱症真的不是矯情,他們也曾想努力地與這個病症做鬥爭,但如果能夠更多的人的理解和幫助,也許就不會有那些讓人痛心又惋惜的結局了。今天,我們通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中的故事,來一起學習一下如何正確認知到自己變得不好的深層次原因,並學會如何自助地去解決這些問題。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顛覆認知的心理學入門書
    一向熱情愛冒險的蛤蟆先生,突然陷入抑鬱無法自拔,他一個人躲在屋子裡,連起床的力氣都沒有了。朋友非常擔心,建議他去做心理諮詢。經過10次心理諮詢後,蛤蟆先生在諮詢師蒼鷺的幫助下,一步步探索著自己的內心世界,變得越來越自信。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成人的療愈童話,一場心理探秘之旅
    這時候,如果有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來幫助和開導你,那一定比你在痛苦情緒中沉淪要多得多。可是,很多人對於心理諮詢並不了解,因此也遲遲不願踏出求助的那一步。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一本溫暖而治癒的心理學入門讀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一書告訴你答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是英國資深心理諮詢師羅伯特.戴博德撰寫的,他為了讓普通讀者也能了解深奧的心理學理論,明白心理諮詢究竟是這麼一回事,於是,他讓經典童話《柳林風聲》的動物主角們紛紛粉墨登場,演繹了一個心理諮詢療程的標準模板。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翻版的《柳林風聲》,有趣的心理讀物
    英國作家羅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他最著名、最暢銷的一本大眾心理學著作,出版20多年來,早已成為了英國國民級心理諮詢入門書。在本書中,羅伯特借用了名著《柳林風聲》中的人物形象,講述了一個抑鬱症病人如何通過十次心理諮詢,終於找回快樂和自信的全過程。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在這個世界上能幫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出自一位著名的心理諮詢師,他巧妙的借用了《柳林風聲》的蛤蟆先生性格特點,當陷入心理抑鬱書背上摘錄了一段對話:第一次見到心理諮詢師,蛤蟆先生問他:「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諮詢師站定了,直視著蛤蟆先生的眼睛:「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這段話很讓人淚目,我們經常陷入負面情緒漩渦中,儘管竭盡全力,還是會感到絕望、無助。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一本成人的童話,一次精神世界的探險
    大眾對於心理學的不了解,正是我們心理工作者的責任。 在英國,也有同樣的問題。於是,一位英國的心理諮詢師寫了一本書,用童話的形式來告訴大家,心理諮詢的過程是什麼? 這就是羅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一本成年人的童話書,溫暖而又治癒
    壓力越大,就會導致睡眠不足,情緒低落,對自己不自信,消極怠工,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時間長了就會有抑鬱的傾向,需要看心理醫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一本關於心理諮詢的書,通俗易懂,讀起來溫暖而又又治癒
  • 豆瓣9.1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你為什麼不憤怒?
    你不是一個人,有錢有閒的富二代蛤蟆先生也突然陷入了抑鬱,在朋友的竭力勸說下,去接受心理諮詢。如果你也想解開心中的困惑,不妨來看看這本通俗易懂、有趣生動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是一本獨特的心理寓言故事,作者用敏銳的心理洞察力和出眾的才華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你是否也在協助身邊的人,欺負自己?
    最近我讀到一本好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豆瓣8.8分,很適合正在面臨心理危機卻不便去做諮詢的人閱讀自愈。在諮詢師蒼鷺的帶領下,蛤蟆先生展開了一場心靈的探索之旅,並逐漸找回了信心與希望……蛤蟆先生的心靈療愈之旅,其實也是每個讀者在自愈的過程。閱讀過程,讀者仿佛身臨其境,親自與心理諮詢師展開一場自救和探討。
  • 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回望童年和過去,會治癒我們
    來源:寶媽寶爸加油站(若水心靈小屋) 作者:若水,文字原創 版權所有前兩天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沒有人推薦,但是在電商上看到它的銷量還可以,看介紹不錯就買了。書挺適合作為一種心理學的普及讀物,作者本人是英國一位心理研究者和諮詢師,他以擬人化的手法來講述了蛤蟆有心理問題之後,去找蒼鷺心理諮詢師諮詢,過程中發生了種種事情,他一共進行了10次諮詢,諮詢師就層層深入地引導他。
  • 蛤蟆先生為啥要去看心理醫生?
    這個女孩被學校勸說停學,被父母帶著去看心理醫生。但她面對心理醫生,依然竭力掩飾自己,說自己一切都很好,希望醫生能給她開健康證明,讓她能夠儘快回到學校。我們不妨打開英國心理治療專家羅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就是對上述問題的深入剖析,以及解答。
  • 蛤蟆先生也抑鬱了?旁觀心理醫生如何手把手,帶他恢復和成長的
    好在,蛤蟆先生有關心他的朋友,他們在不知道如何幫助他的時候,看到了報紙上的廣告,決定找專業人士心理諮詢師——蒼鷺來幫助蛤蟆。由此,一場模擬又極其現實的對抗抑鬱症的心理諮詢之旅開始了。河鼠、鼴鼠、蛤蟆、蒼鷺,這些名字你是否覺得有點眼熟呢?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找回快樂的自己
    有本生動又有深度的心理療愈讀物,叫做《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書中說:我們童年時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模式,決定了日後的人生腳本。它告訴我們:如何在自卑軟弱時,找到情緒來源,完成自我療愈。"蛤蟆先生愛笑愛鬧,如今卻鬱鬱寡歡,他一個人躲在屋裡,連起床梳洗的力氣都沒有,最愛穿的板球毛衣沾滿了食物的油漬,合身的燈籠褲像兩隻裝土豆的麻袋。"這樣的"蛤蟆君"並不陌生,它可能是某個時期的你我,或是我們關心的某個人。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沒人能讓你不快樂,除了你自己
    外表看起來無恙,內心已經開始遭遇不同層次的煎熬和很多抑鬱症患者一樣,蛤蟆先生曾經是一個熱情、時尚又愛冒險的傢伙,還曾惹出過不少麻煩和笑話。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關鍵的事情,讓他們整個人都變得不好了。他總愛在家穿的那件板球毛衣上沾滿了食物的油漬,還有他的燈籠褲,以前總那麼合身,此刻卻像兩隻裝土豆的麻袋一樣,從腰上松松垮垮地垂落。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每個人都有變化的機會
    看到喜歡的事物提不起興趣,什麼也不想去做,人生陷入了黑暗之中。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有的人順利度過了,而有的人還在苦苦掙扎。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以童話的形式寫心理諮詢的書,希望能幫助到每個在黑暗中掙扎的人。第一次看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個書名覺得很有意思,於是便用兩小時看完了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