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鋼刀連」:淬火成鋼的尖刀利刃

2020-12-13 騰訊網

碧藍穹頂之下,一座座被烈日曬得泛黃的野戰帳篷,組成了莊嚴陣列。訓練場上,戰士們揮汗如雨,袖口、衣領早已結上層層鹽霜。這裡便是榮獲「鋼刀連」榮譽稱號的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的臨時營區。

2019年,一紙命令,讓剛轉隸武警雲南總隊不久的中隊官兵,打起背包再出發,千裡輾轉到西南邊陲。40多度的「桑拿天」、400多個晝夜的駐訓,官兵們以帳篷為家,與黃沙紅土為伍,與星空作伴,只為鍛造戰無不勝的滇西利刃。

衝鋒陷陣,戰旗上寫滿榮譽

記者走進「鋼刀連」野營村採訪,陣陣熱浪撲面而來,焦灼感頓生。

「英勇頑強、戰功卓著」「秋毫無犯、兩袖清風」「鋼鐵堡壘、連隊基石」……帳篷榮譽室裡,數百面戰旗、一座座獎盃和獎牌陳列其間。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鋼刀連」戰旗。

翻開中隊光輝的歷史,每一頁,都是在披荊斬棘、浴血奮戰的交織輝映中堅韌前行。從1937年7月在抗日烽火中誕生的那一刻起,這支部隊上高原、駐海疆、守邊關、鎮國門,南徵北戰,橫跨大半個中國,歷經百團大戰、淮海戰役、兩廣戰役和西南剿匪等百餘次戰鬥洗禮,為祖國和人民立下赫赫戰功。

部隊創建以來,經歷了9次重大改革。但無論走到哪裡,官兵都把榮譽帶到哪裡。

「我們中隊榮立集體特等功2次、大功2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2次,湧現出200餘名英模……榮譽多得數不過來,但最『燃』的榮譽是這面『鋼刀連』戰旗!」中隊指導員戴東傑向記者介紹,自豪感洋溢在他的臉上。

1979年的一次重大作戰行動中,他們以殲敵百餘人、繳獲武器數百件的卓著戰功,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榮譽稱號。

如今,這面鮮紅的「鋼刀連」戰旗,懸掛在榮譽牆的最高處,已成為中隊的一座精神豐碑。每當新兵下連,第一件事就是到這座獨一無二的「帳篷榮譽室」參觀。

榮譽,激勵著一代代官兵,在新時代強國興軍的徵程上,衝鋒陷陣、再立新功。

攻堅克難,永遠向前

南疆邊陲某訓練場。正在擔負駐訓任務的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大隊剛結束夜間戰鬥射擊訓練返回宿營地,又接到上級下達的緊急拉動命令。

夜色中,全副武裝的官兵從帳篷內鑽出,迅速跑向預定地域集結。擔負尖刀任務的一中隊剛出營地就遭遇小股「敵人」襲擾,中隊長王學海一聲令下,官兵迅速成多路戰鬥隊形,利用夜幕掩護前出接敵,展開激烈交火。短短10分鐘內,王學海連續下達了20餘組戰鬥命令,成功抵禦了「藍軍」的襲擾。

凌晨2時,「藍軍」調整策略,利用假襲哨兵為誘餌,實則從兵力薄弱處隱蔽潛入營內開展破壞。危機關頭,指導員戴東傑迅速調整兵力,最終將深入區域內的「藍軍」悉數抓獲。

刻在一中隊官兵骨髓中的,便是「鋼刀在握,堅不可摧;鋼刀出鞘,銳不可當」的「鋼刀精神」,指引著中隊在履行使命任務中敢為人先、勇往直前,真正成為一把攻堅克難、永不捲刃的「鋼刀」。

2014年4月初,中隊赴雪域高原執行任務,在五公裡武裝越野考核中,上等兵劉子瑜突發高原反應,剛跑出幾百米,便出現呼吸困難、頭暈目眩等症狀。看著戰友們的背影,他咬破嘴唇讓自己保持清醒,在距離終點不遠處,他雙腿癱軟,跌倒在地。

「這是一個艱難的時刻,我只能以最頑強的精神挺住。」看到劉子瑜暈倒,大家圍到他身邊準備將他抬起時,劉子瑜卻又站了起來,堅持到了終點。

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是忠誠使命、獻身使命的責任擔當。2018年8月,班長楊樹宏代表總隊參加武警部隊首屆「突擊」火力分隊比武,他忍著感冒發燒的病痛,在與數十個單位近千名官兵的激烈對抗中,奪得35毫米榴彈發射專業個人第四名、團體第一名的驕人戰績。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了他們向前的腳步。

去年年初,一中隊參加支隊年度野營拉練。休息間隙,支隊組織各中隊開展武裝奔襲小比武,一中隊參賽官兵奮力拼搏,一舉拔得頭籌。當中隊所有人都在等待導調組宣布勝利的結果時,中隊長王學海卻突然衝到導調組面前:「請取消我們中隊的冠軍資格。」

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以為聽錯了:雖說這只是一個小比武,但也是各中隊展示形象、提振士氣的好時機,一中隊怎會將冠軍拱手讓人?

原來,在拉練途中,王學海發現部分官兵為了減輕防彈衣的束縛,將裡面的鋼板取下放到了背囊裡。

「這不符合實戰要求!如果是打仗,敵人會給你穿上鋼板的時間嗎?」面對大家的不解,王學海的質問令中隊官兵慚愧地低下了頭。

「訓練面前爭、榮譽面前讓,是一中隊傳承下來的精神火炬。」總隊司令員王寧向記者這樣介紹他們。

戰士守邊關,人民是靠山

曠野天低,風急雨驟。

2014年7月,香格裡拉縣上江鄉發生嚴重的山洪泥石流。中隊第一時間奔赴抗洪搶險第一線,搶救受災群眾、清淤泥、搬垃圾、建家園,先後轉戰3個任務點,死守災情最嚴重的仕旺村,連續奮戰8天8夜,共轉移群眾185人,搶運糧食22.5噸、牲畜102頭,搬運沙袋800餘個,加固河堤3公裡,搭設救災帳篷20頂……

四班班長賴永洪回憶,接到上江鄉突降暴雨引發大面積泥石流救援命令時,他和戰友正在駐訓基地的靶場訓練。賴永洪和戰友們來不及拿換洗衣物,就背著隨行背包趕往了災區。而背包裡僅有一套雨衣,衣服潮溼了,就換上雨衣接著戰鬥。

近年來,中隊先後參加抗震救災、抗洪搶險、森林滅火等急難險重任務10餘起,次次在搶險救援中當主力,在危難時刻顯擔當。

「太震撼了!」回想12年前第一次到榮譽室參觀的場景,已是上士警銜的黃雲波覺得仿佛就在昨天。聽老兵講述每項榮譽背後的英雄故事,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軍旅奮鬥目標:精武強能,做先輩那樣的人!

「只有流淌著崇尚榮譽的血液,大家才會為榮譽而拼搏。」為了彌補手臂力量的不足,黃雲波用鋼管和水泥墩做啞鈴。沒幾年,就成為中隊的「刀尖子」,連續執行了多項重大任務。

2014年,隨隊到高原駐訓的黃雲波主動請纓,參加森林火災撲救任務:巨龍似的火線迎面而來,風借火勢、火助風威,高溫烈焰足以將一切化為灰燼。

「眼睛都睜不開,周圍到處是火星,感覺自己快被融化了。」在烈焰沸騰的茫茫林海,黃雲波和戰友們與大火鏖戰兩個多小時,開闢出一條寬2米、長1200米的隔離帶,成功阻止了火勢蔓延。

那一年,23歲的黃雲波榮立三等功,踐行了榮譽室立下的誓言。

部隊身處西南邊陲,中隊的每名官兵一舉一動都關乎軍隊形象。中隊營區臨近村落,村裡的大部分年輕人在外地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居多。官兵們在訓練之餘積極幫助村民幹農活、打掃衛生、開展巡診等。村民波正明說:「部隊來了之後,有了更多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村裡一位孤寡老人的機頂盒壞了,又找不到年輕人幫著修,只好請部隊幫忙。戰士們發現機頂盒無法修復,就悄悄湊錢買了一部新的機頂盒為老人安裝上。部隊幫了很多忙,但我們平時送去的土雞等農產品他們都不收。」波正明說,「相處一年多,感覺他們就像親人一樣。」

今年6月,中隊再次移防。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村民們自發組織來到帳篷營地送行,並送來了兩面錦旗。

83年櫛風沐雨、百戰沙場;83年披荊斬棘、淬火成鋼;83年初心未改、本色依舊。

新時代,傳承著紅色基因的一中隊,在強軍興軍的徵程上,正在譜寫新的輝煌篇章!

來源:央廣軍事

記者:常璐 臧伯陽 馬藝訓 王文濤

編輯:佳佳

編審:劉鵬 張鄉林

主編:朱西迪

監製:呂錫成 孫利 譚淑惠

相關焦點

  • 「鋼刀連」83載淬火成鋼
    走進獨一無二的帳篷榮譽室,數百面被戰火硝煙浸染的戰旗,一個個寫滿拼搏榮譽的獎盃、記錄輝煌戰績的獎牌,講述著這支英雄部隊的83載輝煌歷程。78年前,為了民族獨立和尊嚴,中國軍隊曾在這裡與入侵日寇殊死拼殺;如今,西南邊境口岸商貿繁華,這座邊城一派繁榮安寧景象。
  • 走進「鋼刀連」——「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看到散落的紅土被壘成平臺,低矮的帳篷有序排列,許傑龍知道,目的地到了。來到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之前,許傑龍早聞其名——這是一個多年榮獲「標兵單位」的連隊,是武警尖兵的孵化基地。這支誕生於抗日烽火的英雄連隊,有著「鋼刀連」的美譽。
  • 「硬骨頭六連」:尖刀淬火更鋒利
    「1948年2月,瓦子街戰鬥中,六連在40多個小時裡,打退敵人30多次由排到營規模的進攻,一步不退。全連127名官兵血灑疆場,鮮血染紅整個山頭……」烽火中誕生的「硬骨頭六連」參加大小戰鬥161場立下赫赫戰功,「硬骨頭精神」殺出了令敵膽寒的血性膽氣。歷經戰火洗禮,六連官兵深深懂得:殺敵本領強,才能打勝仗。
  • 在「淬火」中「成鋼」
    正午時分,蜿蜒的「長龍」走進一條林間小道。道路愈發狹窄,樹木愈發茂密。部隊開始靜默行軍,官兵們連呼吸的聲音都壓低了不少,四周只能聽到作戰靴踩在落葉上發出的「沙沙」聲。「接上級通報,3名『犯罪分子』搶劫銀行後被公安機關圍追堵截於前方區域,上級命令我分隊迅速處置,展開搜索捕殲!」聽到命令後,指揮員立刻召集各組組長展開勘察,研討戰法,傳達任務並明確分工。
  • 陳軼誠:鑄就《淬火成鋼》不忘《初心》砥礪奮進
    人民論壇網北京6月16日電(劉讓興) 《淬火成鋼》該劇圍繞80年前,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於甘肅會寧,成為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點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講述了紅軍從1936年4月即將結束東徵,紅軍一、二、四方面軍歷經西徵、甘孜會師,北上、會寧大會師,將臺堡大捷,重創國民黨部隊的故事。
  • 永不捲刃的「鋼刀」
    在40多年前的一次重大軍事行動中,中隊官兵像一把把出鞘的鋼刀,向敵方所在高地發起猛攻,直到結束戰鬥,僅用時2小時40分鐘,殲敵百餘名。繳獲武器數百件。1979年9月,該中隊被中央軍委授予「鋼刀連」稱號。 「鋼刀在握,銳不可當;鋼刀出鞘、所向披靡 。」這種「鋼刀連」精神,成為一中隊閃亮的名片,激勵著一代代官兵永葆初心,不辱使命。
  • 刀劍為何夾鋼、包鋼和覆土燒刃?(科普)
    我們常聽全鋼夾鋼包鋼的專業術語,而日本刀不這樣叫,在日本叫三枚合,本三枚,四方截鍛等。我國傳統工藝煅造是稱:夾鋼,嵌鋼,包鋼等稱呼。其實泛指就是做刀劍的工藝作時,一般採用夾鋼的方法;許多好的刀都是使用包鋼的工藝打制而成,這樣的目的很明顯:取鐵的韌性和鋼的硬性而排除了鐵的軟性和鋼的脆性。「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就是這個道理。
  • 熱處理的四把火之鋼的淬火
    基本概念 將亞共析鋼加熱到Ac3以上,共析鋼與過共析鋼加熱到Ac1以上(低於Accm)的溫度,保溫後以大於Vk的速度快速冷卻,使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的熱處理工藝叫淬火。馬氏體強化是鋼的主要強化手段,因此淬火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馬氏體,提高鋼的機械性能。淬火是鋼的最重要的熱處理工藝,也是熱處理中應用最廣的工藝之一。
  • 40Cr鋼等溫淬火工藝
    40C r鋼的Ac 1約為743℃,Ac 3約為782℃。實際生產中,奧氏體化溫度常採用840~860℃以充分均勻化。含鉻的碳化物不易溶解,加熱不足時,可能有少量碳化物殘留。1、40Cr鋼貝氏體等溫淬火工藝的制訂將鋼製工件加熱奧氏體化後,淬入熱浴中保溫足夠時間,使全部或部分奧氏體轉變為下貝氏體組織,隨後空冷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稱為貝氏體等溫淬火。
  • 淬火鋼精加工刀具-PCBN刀片
    淬火鋼精加工過去一般採用磨削工藝,需要消耗大量切削液,它不僅汙染空氣,還汙染水源,嚴重影響了環境可持續發展。所以以車削代替磨削技術變得非常有意義。小編接下來將著重介紹淬火鋼精加工專用刀具-PCBN刀片在以車代磨工藝中的應用。第一 刀具材質簡介 當前市場上有三種主要的金屬切削刀具材料:塗層硬質合金刀具,陶瓷刀具和PCBN刀具。這三種也是能夠加工黑色金屬的重要刀具材料。
  • 鞍鋼「技術創新能手」宋運濤:攻堅克難 淬火成鋼
    攻堅克難 淬火成鋼,鞍鋼股份鮁魚圈鋼鐵分公司熱軋部值班調度長宋運濤,以不服輸的精神,認真履行職責,爭當技術能手、創新能手,成長為企業的中流砥柱。 《鮁魚圈新聞》視頻 《宋運濤:攻堅克難 淬火成鋼》 宋運濤值完這輪夜班正趕上設備例行大檢修,但他並沒有著急回家休息,而是留在車間和檢修人員一點一點的交流設備運行情況
  • 「鋼刀」是怎樣煉成的
    看到散落的紅土被壘成平臺,低矮的帳篷有序排列,許傑龍知道,目的地到了。來到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之前,許傑龍早聞其名——這是一個多年榮獲「標兵單位」的連隊,是武警尖兵的孵化基地。這支誕生於抗日烽火的英雄連隊,有著「鋼刀連」的美譽。
  • 加工淬火鋼用什麼刀具?PCBN刀片
    一、什麼是淬火鋼?金屬經過熱處理工藝之後獲得較高的硬度的鋼件稱之為淬火鋼。它的組織一般是馬氏體,硬度大約在HRC50~62之間。由於淬火鋼硬度較高,屬於難切削材料。傳統的加工工藝是用磨床進行加工,但是這種加工方式一般加工效率較低,並且在加工一些淬火後的薄壁零件時,淬火後工件極易產生形變,從而影響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質量。
  • HRC60度淬火鋼件如何加工(CBN刀具)
    經過淬火後的鋼件需要進行最後一道加工工序來完成工件尺寸和精度要求,採用CBN刀具硬車加工已成為現實,廣泛應用於各行業加工,但斷續加工淬火後鋼件一直是個難題,CBN刀具在斷續加工淬火鋼時會以每分鐘100次以上的衝擊來完成加工,對CBN刀具的抗衝擊性能是個很大的挑戰。
  • 歷經139次戰鬥洗禮,「鋼刀」傳人時刻保持永不捲刃的狀態!
    武警雲南總隊某支隊機動一中隊榮譽室裡,最高處的一面旗幟上,三個大字格外醒目:「鋼刀連」。這個以「鋼刀」命名的中隊,榮譽室裡並沒有鋼刀。「鋼刀」的鋒芒,藏在歷史深處——這支隊伍誕生於烽火年代,歷經139次戰鬥洗禮,榮立集體大功2次、特等功2次、一等功2次。
  • 烈日灼灼,他們在苦練精訓中淬火成鋼
    烈日灼灼,他們在苦練精訓中淬火成鋼 近日,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預任分隊長、班長暨教練員集訓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89名來自各單位的班長骨幹匯聚福州,進行為期30天的淬火之旅。
  • 加工滲碳淬火鋼刀具方案(PCBN新型工藝)
    滲碳淬火鋼是經受滲碳淬火使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的鋼,主要是用於製造要求高耐磨、高衝擊荷載能力的重要零部件,是一種難加工材料。淬硬鋼提高淬透性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鉻、錳、鎳、硼等,一般深度範圍在0.8~1.2mm,深度滲碳時可達到2mm甚至更甚。
  • 用什麼材質刀粒硬車淬火鋼件效率高?
    以車代磨硬車削新型工藝,在硬車淬火鋼件領域是近幾年慢慢流行應用起來的,硬車是指把淬火鋼件的車削加工作為最後的精加工工序的工藝方法,因為傳統的工藝最後一道工序是磨削淬火鋼件,以保證工件的精度和表面光潔度,所以這種新型工藝也稱為「以車代磨」。
  • 硬車削淬火鋼選擇什麼的刀具?(PCBN高速切削方案)
    淬火鋼屬於硬態切削工藝,對於淬火鋼(硬度HRC55以上)的精加工來說,通常採用磨削工藝方法完成,隨著刀具材料發展以及車床精度的提高,以車代磨來完成零件加工已經成為一個新的精加工途徑。生產淬火鋼加工多半為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主要有一下幾個特點:1、硬度高、強度高淬火鋼淬火後硬度可以達到HRC58~60,強度可以達到2110~2600MPa。但幾乎無塑性。
  • 淬火念作蘸火?1毫米是大尺度?這些車間常識有點冷
    不過在其他人看來,就成了冷知識。這些知識在書本上可學不到,比如:鍍鉻怎麼念?淬火還是蘸火?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做的最佳選擇。1、一毫米:涉及機械行業,看到「精確到毫米級」這一類廣告詞時,各位記得毫不猶豫、二話不說,把這個商家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