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為止,所有在太空中產生人工重力的想法都僅僅停留在紙面上,或者科幻片中!但事實上人工重力是可以實現的,也許需要一定結構與技術,比如有如下幾種:
請注意「創業之星好」上旋轉的那個艙室,這就是人工重力產生的太空人生活起居模塊,產生的也並非是真正的重力,而是離心力模擬的重力,與重力向心相反,離心力是有旋轉中心放射性向外的!
火星救援中的赫爾姆斯號也是如此,只是相對於「創業之星號」它的直徑明顯偏小,因此如果要產生足夠的離心力來模擬重力的話,其比較高的轉速應該會非常令人不舒服!因為模擬重力下人體比較適合的轉速是每分鐘1-2圈,如果超過3圈則會眩暈,更高則非常危險!
「永恆號」也是通過離心力來模擬重力,與「赫爾姆斯號」相反,似乎「永恆號」整個結構就是環狀的,但請注意中間的駕駛艙是固定不動的,因此它有一套旋轉結構來避免駕駛艙轉動!
除了離心力之外,其他比如直接暴力加速的方式就距離我們太遠了,因為以我們現在的技術,也就只能在脫離大氣層之前享受下!因為我們發動機的比衝不夠,這種加速是不可持續的,因此希望破滅!
另外比如像星際迷航中的先進科技的重力式就更遙遠了,連怎麼實現都不知道,更不可能著手去模擬了!
當然咱都不要想多了,因為我們連實現最最基本的離心力式的模擬重力都無法實現(主要還是結構太大,以現在的技術成本上實在難以承擔)!因此在國際空間站上採用就別想了,都快退役了還折騰個啥呢?還是寄希望於下次天宮空間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