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點名!退熱貼不退熱、還有害?娃退燒攻略、誤區一次理清

2020-12-13 科學家庭育兒

在風起雲湧的育兒江湖,有一個從古至今的大難題——尤其當下流感爆發,更容易讓家長膽戰心驚!那就是:發燒

發燒其實不可怕,科大大最怕的,就是家長情急之下,踩了誤區!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還記得灌腸退燒導致腎衰竭的寶寶嗎?

今天,貼心科大大就好好的說叨說叨:

給娃退燒時,哪些誤區一個都不能碰!要不要帶娃就醫,又有哪些金標準!

1

4大退燒誤區,1個也錯不起

科大大先給大家填一個人人都會踩進去的坑——物理退燒。

物理退燒?風險大

大部分家長都持著這樣的觀點:是藥三分毒,物理退燒最靠譜,既管用又沒有副作用。

對不起,科大大來潑冷水了,娃發燒後,家長要做的第一步是:靜靜觀察

因為發燒,是人體應對外來病原體的一種抵抗方式。

除非是超高熱,發燒本身並不會娃身體造成傷害。相反,適當的發熱其實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所以,一般發熱的應對原則就是——讓娃舒服

擦酒精這樣的硬核退燒法,可千萬別給娃用:

新聞來源:人民網

類似的還有吹電扇、敷冰袋等,也是同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溫水擦浴,只適用於寶寶覺得熱的時候。如果娃正在體溫上升期,覺得冷,還用溫水擦臉擦身,可能更冷更不舒服。

即便洗完澡體溫降下來了,也只是暫時的,一會兒還會升上來。

退熱貼?沒啥用

退熱貼已經成為了娃發燒的標配。但真的有用嗎?

心理安慰罷了!

新聞來源:央視新聞

退熱貼的原理是物理降溫,其核心部分是揮發性液體凝膠層。

但是它能帶走的熱量非常有限,而且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過敏反應。

說完了常見誤區,還有些讓科大大咋舌的退燒偏方!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字——

捏痧退燒?危險

孩子發燒了,家長第一個想到的不是科學方法,而是偏方「捏痧」。

然後,就出事兒了......

新聞來源:新聞晨報

寶寶皮膚嬌嫩,家長貿然進行所謂的「捏痧」,只會給娃造成「軟組織挫傷」等傷害。

燒到驚厥,塞東西

孩子熱性驚厥時,父母擔心孩子咬著舌頭,往往會把一些物品塞到孩子嘴裡。

這是萬萬不可取的!很容易損傷牙齦、牙齒,甚至東西掉落進喉嚨裡引起窒息。

新聞來源:錢江晚報

正確的應對方法是這樣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記住科大大一句話:旁門左道不可取,多多學習是正道!

2

科學退燒,謹記2要3不要

退燒,講究個穩!準!狠!熟讀背誦科大大的口訣:2要,3不要

口服退燒藥,要得

是用單一成分的退燒藥是比較安全的退燒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退燒藥是布洛芬(如:美林)或對乙醯氨基酚(如:泰諾林)。

怎麼用呢?上圖!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如果娃吃了退燒藥之後反覆發燒,或者退熱效果不明顯,科大大在這裡提出家長們的自省雙連: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對退燒來說,多喝水很重要,家長們千萬不要輕視。

栓劑退燒藥,要得

出現以下情況,家長可以使用栓劑退燒:

孩子口服藥物不配合。

孩子有嘔吐症狀,口服藥物容易嘔吐。

我們常見的栓劑多為對乙醯氨基酚栓劑,其使用劑量、頻率和口服劑相同。

接下來的三不要,也要牢記了!

吃藥死守38.5℃,要不得

每個孩子都是個神奇的「獨立個體」,38.5℃只是個參考溫度,不是絕對值!

關鍵還是看孩子的狀態!

如果孩子體溫達到了38.5℃,但精神狀態較好,能吃能玩,就可以不著急,先觀察,到39℃再用藥;

反之,沒到38.5℃也可以用藥!

尤其是有高熱驚厥史的寶寶,更要及時用藥,避免體溫過高再次引起驚厥!

肌肉注射,要不得

俗稱:打屁股針。

肌肉注射常用的退燒藥有賴氨匹林,16歲以下兒童慎用,3歲以下兒童禁用!

還有兩類注射劑也一定要慎用:

激素類注射劑:比如地塞米松注射劑(除喉炎等特殊疾病外,需醫生決定)。

中成藥注射劑:比如清開靈注射劑。

科大大提醒一句:就單純的退燒來說,也不建議靜脈注射(輸液)哦!

除非孩子高熱,又不能喝水,又吐又拉,這時就需要輸液補充水分。

灌腸退燒,要不得

灌腸退燒這路子,聽起來就野得很!是指將藥物通過肛門注入到腸管內,達到降溫的目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但是!很可能給娃帶來穿孔、出血、肝功能損傷、過敏等風險!

3

是否就醫,看2點

看年齡

3月齡以下的寶寶,在平靜狀態下,體溫超過38℃即建議就診。

特別是1月齡以下,超過37.5℃就應該就診。

看症狀

若寶寶只是發燒,其它狀態良好,可以通過穿脫衣物、溫水擦浴等方法藥物降溫,將體溫控制在38.5℃以下。

而且這種情況持續時間不超過2天,甚至體溫有好轉傾向,可以先不用急著就醫。

少量多次給孩子飲水、保證排尿排便,多觀察即可。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不知道科大大今天的辛苦碼字,有沒有讓寶爸媽們安心些呢?

相關焦點

  • 娃研所丨央視點名!退熱貼不退熱、還有害?娃退燒攻略、誤區一次理清
    今天,貼心科大大就好好的說叨說叨: 給娃退燒時,哪些誤區一個都不能碰!要不要帶娃就醫,又有哪些金標準! 1 4大退燒誤區,1個也錯不起! 科大大先給大家填一個人人都會踩進去的坑——物理退燒。
  • 央視曝光:退熱貼不能退燒!兒科醫生解答真相,退燒還有3大誤區!
    冬季寶寶最容易出現感冒發燒 家長又不敢隨意給孩子吃藥 有很多人會選擇用退熱貼 然而今天央視新聞的一條微博上了熱搜
  • 央視點名!家長奉為「神器」的退熱貼,竟然不能退熱
    已經在朋友圈看到N個貼著「退熱貼」的娃!但你知道嗎,這玩意兒已經被央視點名,無法達到退熱效果!……寶寶發燒不可怕,胡亂退燒才要命!連央視都點名了,所以家長別再白花錢買這些東西啦~
  • 被家長們奉為退熱「神」貼,卻遭央視點名不能退熱,你還在用嗎?
    最近,由於天氣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了發熱的情況,去醫院的兒科門診,隨處可見孩子們腦門上貼著退熱貼。而前幾天,退熱貼首次被央視點名,上了熱搜,內容為退熱貼無法達到退燒效果,其效果和涼毛巾敷腦門差不多,無法真正幫助退熱,想要退熱,首選方法是服用退燒藥。
  • 小兒推拿李波:退熱貼真的能退燒嗎?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小兒推拿李波:退熱貼真的能退燒嗎?寶寶發燒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孩子一發燒家長就慌了,不敢隨意給孩子吃藥,有很多家長會選擇用退熱貼,但退熱貼真的有作用嗎?又有哪些退燒的誤區呢?還有些退熱貼裡面添加了冰片、薄荷、桉葉油之類的物質,這些東西會讓局部皮膚感覺涼意,但並不是真的的降溫。
  • 央視曝光:退熱貼不退熱,真正的作用只有這一個!
    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新一波流感又來了,每到這個時候,媽媽們都如臨大敵,千防萬防也難免中招。 一遇到孩子感冒發燒,好多家長就慌了手腳,趕緊給娃貼上退熱貼,吃上退燒藥降溫,各種物理降溫安排起來...
  • 央視報導:退熱貼無法達到退燒效果!「滅火」還是得靠ta
    退熱貼這東西,早就成了各家各戶必備退燒用品。然而日前,央視報導稱:退熱貼並不是發燒標配。退熱貼只能局部降溫,達不到退熱效果。 截圖來源於@央視新聞 ·退熱貼,和涼毛巾敷腦門差不多 退熱貼和用涼毛巾敷腦門效果差不多,只能降低退熱貼覆蓋到的皮膚表層溫度
  • 央視報導:退熱貼無法達到退燒效果!你也走過這個「坑」嗎?
    而就在昨天,央視新聞發出一篇報導上了微博熱搜,標題是:#退熱貼無法達到退燒效果#,很多家長有疑問,還有的家長認為這是欺騙,為什麼沒有退熱效果還寫上「退熱」的字樣,話題一時間沸沸揚揚。
  • 央視點名:退熱貼無效!寶寶發熱這樣應對!
    如果寶貝體溫不超過 38.5℃精神狀態好、吃喝玩耍也比較正常,也可以不用藥、繼續觀察。3.護理誤區要避免很多家長容易「病急亂投醫」,會聽信捂汗、冰敷、灌腸等降溫方法,這些都是錯誤的護理方法,家長一定要謹慎對待。退熱貼並不退熱 你用對了嗎?
  • 退熱貼不退熱,真正的作用只有 1 個
    退熱貼安全倒是安全,但在退燒效果上,說它有效實在有些昧著良心。今天我們請到醫生梁世佳給大家好好說一說退熱貼。有的人可能會說:指南不承認,但退熱貼群眾基礎強啊,有的孩子用了就退燒了呢。隨便翻一翻留言,說退熱貼沒有效果的大有人在。
  • 寶寶用退熱貼退燒好處多 這些使用誤區要避免
    原標題:寶寶用退熱貼退燒好處多 這些使用誤區要避免   現在很多媽媽在寶寶發燒會給寶寶使用退熱貼,那麼使用退熱貼有哪些好處?使用時有哪些誤區?而小兒退熱貼由於是外用貼劑,用於在寶寶體表部位,完全是外在的物理降溫方式,除了會引起過敏的情況外,幾乎可以達到零副作用的效果,避免了肝臟的首過效應;   2、由於小兒退熱貼很少引起寶寶不適,不會引起寶寶的恐懼與反感,年齡比較大的寶寶甚至可以自行使用,十分方便。有一些廠家甚至將小兒退熱貼設計得卡通可愛、色彩斑斕,深受小朋友喜愛。
  • 退熱貼真的能退燒嗎?
    求真記者用一片退熱貼,貼在木板上做測試,在40攝氏度的高溫環境中,退熱貼的溫度在5分鐘內,就降到了29.5攝氏度。 看來退熱貼本身確實有發涼變冷的作用,那麼貼上它就真的能退燒嗎?
  • 寶寶發燒用退熱貼不靠譜?4種坑娃的退熱方法別再用!
    可是自從生了娃、當了媽,才知道娃生一次病,做父母的內心得有多無助、煎熬、崩潰……尤其是遇到寶寶發燒,反反覆覆,真的是內心倍感折磨,心疼寶寶遭罪。最近天氣越來越冷,一不留神,娃就可能感冒、發燒、咳嗽。很多媽媽留言諮詢關於「發燒」的問題,也有媽媽在群裡討論各大退熱方法,其中提到了退熱貼的使用:媽媽A:我娃每次發燒,我都會用退熱貼,總覺得貼上涼涼的挺管用。媽媽B:我也用,具體有沒有效果不清楚,就是圖個心裡安慰。
  • 央視曝光:被媽媽當作退燒神器的退熱貼,真相和想像不太一樣
    文/觸光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商場中鋪天蓋地的「退燒貼」成為了許多家長青睞的對象,在孩子退燒的時候貼上一片就能迅速退燒,這種物理性退燒處理辦法,家長認為孩子少了「吃藥打針」的痛苦,所以大多數有孩子的家庭都必備「退燒貼」當作退燒神器。
  • 退熱貼真的不退熱,真正的作用只有兩個
    爸爸著急地翻箱倒櫃拿出退熱貼,小瑞特別抗拒,她很討厭這種黏黏的東西,貼在頭上可不舒服了。爸爸連哄帶騙對小瑞說:「貼了這個能降溫噢!」一旁當醫生的姑姑笑道,「退熱貼哪裡能退熱,真正的作用只有兩個,一個就是孩子貼著告訴周圍的人,這孩子發燒了,少惹我。另外一個就是父母得到了暫時的心理安慰。」
  • 央視點名退燒神器:退燒貼不退燒,根本沒有用
    可就在昨天,央視新聞點名退燒貼無法幫助退熱,和涼毛巾敷腦門效果是差不多的。接著,話題#退熱貼無法達到退熱效果#一度衝上微博熱搜。 1 退熱貼的原理 退熱貼降溫原理是靠水凝膠的水汽揮髮帶走熱量。 事實上,一塊小小的水凝膠降溫的範圍也僅限於覆蓋的區域,對於體溫沒有什麼影響。
  • 退熱貼不退燒,還可能會過敏!正確退燒方法都在這裡!
    有小孩的家裡,大多會備一個「神器」——退熱貼。(來源:網絡)而提起它我們也總能想起,「家中常備,媽媽放心」「寶寶突然發燒怎麼辦?關鍵時刻,一片應急」等洗腦廣告宣傳語,對孩子生病異常焦慮的父母來說,真是溫暖又貼心。但在醫生眼裡,退熱貼其實就是個「智商稅」,想靠它退燒反而可能誤事。
  • 退熱貼真能退燒嗎?市面不少退熱貼為何沒效果?看完你就懂了
    一提到兒童退熱貼,可能很多人並不陌生。如果小兒發燒了,大人通常喜歡貼一片在寶寶的額頭,用來起到降溫的作用。而不少藥店的營業人員在聽到你說小孩發燒的時候,也會極力推薦你去買退熱貼。這時,很多家長都可能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買了。
  • 「退熱貼」並不能退熱,還有多少父母被坑?
    「退熱貼」並不能退熱,還有多少父母被坑?實際上,我們是不建議使用退熱貼的,這是因為退熱貼不僅退熱效果有限,而且用得不對還可能有害,尤其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感冒發燒更要謹慎對待、及時就醫。
  • 寶寶發燒,退熱貼其實沒有效果|有關發燒的6個誤區
    發燒用退熱貼,其實沒效果不知從何開始,退熱貼已經變成孩子發燒的標配。尤其是醫院的兒童發熱門診,隨處可見。但是退熱貼本身的作用和效果,其實很少有人關注。2019年央視新聞點名退熱貼無法達到退熱效果。退熱貼的主要成分就是凝膠、水,還可能添加一些類似薄荷的清涼成分,其作用就是一個縮小版涼毛巾。而人體的溫度平衡是通過血液的循環實現,孩子額頭的一片退熱貼,不能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最多是起到局部降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