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學前教育立法與監督的,外國是這麼做的

2020-12-16 專業教育菌

傳統的行政監管建立在上下級命令服從的關係之上,受民主和法治理論的影響,現代行政監管主要建立在法律規則之上,即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必以有法可依為前提,世界上的主要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學前教育立法工作,立法內容涉及學前教育的公益屬性、財政投人、家庭補貼、師資培養、資格準人、監管主體及其職責分工等。

在學前教育的公益屬性方面,法國於1881年就在其《費裡法案》中規定學前教育屬於初等教育,實行免費教育。英國在其《2006年兒童保育法》中也規定政府應當為5歲以下的兒童提供免費學前教育。同一時期,日本的《教育基本法》中亦規定國家應當為學前教育提供良好環境、設施配備等。在學前教育的財政投人方面,英國《2015年度支出秋季審查報告》提出,到2020年中央政府將在學前教育上,每年投人10億英鎊的資金支持。

美國也於2014年開展「學前教育發展撥款計劃登頂競賽」,從中央政府提供資金補貼學前教育投人較多、表現突出的地方政府。在政府及部門的監管職責的劃分上,英國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將教育管理權集中至中央。《2006年兒童保育法》則進一步具體規定了地方政府在學前教育中的主要職責,在於執行中央政策和接受國務大臣的監督指導。

1956年就頒布《學前教育法》的荷蘭政府制定了中央、省及地方當局三級管理、權責分明的學前教育體制:中央層面由社會事業與就業部、衛生福利與體育部、教育文化及科學部分別負責學前兒童的保育、福利及教育工作;省級層面則主要負責地方學前教育規劃制定、學前教育管理機構建立和福利設施建設工作;地方政府則具體負責本地區學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自1965年美國頒布《經濟機會法》推出幫助處境不利家庭中的3-5歲兒童接受學前保育和教育的「開端計劃」以來,這一美國學前教育的「國家實驗室」日益完善,現已形成由「開端計劃辦公室」統領規劃,財政部、衛生部和兒童家庭管理局分工協作的學前教育質量保障和監督體系。在幼教資格準人方面,日本的《1948兒童福利法施行令》《1948兒童福利法施行規則》《1988教育教員許可證法》,美國的《不讓一個兒童落後》等法案中均對教育、保育人員的學歷、學習內容及照看教育能力加以規定。

在幼兒安全保障上,美國的強制報告制度,要求與兒童存在密切接觸的相關人只要有理由懷疑存在虐童情形時,就必須報告,若知情者未及時報告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或罰款。而一旦成為被懷疑對象,涉事者必須立即停職接受調查,輕則吊銷執照,重則有牢獄之災,疏於管理的學校將被關閉。

英國的網上檢舉制度規定監管部門收到舉報後,要求涉事機構必須在一個工作日內列出處理計劃。日本的開放式幼兒園,則通過視頻加密技術和保密約定,允許家長查看幼兒園實時監控畫面,對幼兒在校情況進行監督。加拿大的開放式幼兒園則是允許家長隨時進園看孩子,間接產生監督的效果。

此外,各國還有一些機構或民間組織,如日本的虐待防止中心、美國的兒童及家庭管理局,會專門對兒童虐待信息情報進行詳細地統計、公布,諸如受害者和施害者的年齡、性別、種族等要素都被考慮在內,從而方便人們對虐童現狀有一定的了解,促進有關虐童防止的研究和行政。同時,各國還建立了相應的黑名單制度,如在有兒童性侵犯罪前科的人的護照上予以標註「公示」,對有嚴重兒童犯罪記錄的人員處以終生禁止從事與兒童相關行業的「禁止令」,對有犯罪記錄人員接近校園的物理範圍進行限制等。

關注「專業教育菌」,如果喜歡文章,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立法,如何深入影響學前教育?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學前教育問題答記者問時說道。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學前教育立法也是很多代表關心的話題。實際上,早在去年年底學前教育立法就已經進入了全國人大的立法視野。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教育室主任葉齊煉做了一個統計,2017年是十二屆全國人大最後一年,這一年關於學前教育方面的議案是33件,如果一個議案必須有30名代表才能提出做議案,那就是接近1000人次人大代表在幾次會議上,提出了學前教育的立案,所以可以看出,立法的重要性和全國人大代表的關注。「這個問題很重要。所以我年年都提。」
  • 轉 | 中國學前教育立法的前世與今生!『學前教育立法特刊』(附PDF下載)
    參考文獻:吳遵民、黃欣、屈璐.我國學前教育立法的若干思考.復旦教育論壇.2018(01).梁慧娟.我國地方學前教育立法的內容分析及其啟示——以三個地方性學前教育法規為例[J].學前教育研究,2013(04).龐麗娟、韓小雨.學前教育立法:思考與進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
  • 立法保障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原標題:立法保障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2012年,江蘇省對1986年在全國率先制定的地方法規《江蘇省幼兒教育暫行條例》進行了修改,出臺了《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這是我國在學前教育領域理念最新、條文最具體、涉及內容最廣泛的地方法規,為全國學前教育立法積累了寶貴經驗。
  • 奕陽教育研究院《學前教育公共政策觀察第50期》——『學前教育立法特刊』
    孟旭浩指出,必要的監督與問責是保證學前教育活動依法開展的有力保障。只有在《學前教育法》中明晰各方法律責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各方有條不紊地進行學前教育活動。《學前教育法》應規定學前教育機構、工作人員違反學前教育法,以及各級政府、行政管理人員未履行學前教育職責、未盡學前教育義務的法律責任。
  • 教育部:2018年將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立法!
    @黃細花:全國人大代表、惠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黃細花表示,目前學前教育仍是我國教育的短板,必須從國家層面全面加強頂層設計,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疇,全面提升學前教育的水平和質量。@胡衛: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胡衛建議,進一步明確政府主導責任,將學前教育逐步納入義務教育範疇。
  • 普法專欄 | 我國學前教育現狀分析及立法建議
    教師層面來講,目前我國學前教育教師的數量及質量均不能滿足需求,同時因無法保證學前教育教師的工資待遇及保險福利等與自身的工作付出成正比,導致優質師資的不斷流失;家長層面來講,因我國學前教育並未納入義務教育,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度不高,尤其是相對落後地區的家長未能充分意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 【聲音】教育部:2018年將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立法!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已經明確要推進學前教育立法,通過立法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加大對辦園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治力度,依法保障學前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這肯定是好事,可以你知道嗎,其實早在2000年,「學前教育立法」就首次作為兩會提案出現在公眾視野;2003年,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就學前教育立法進行專題調研;2011年,教育部就已把啟動學前教育立法作為年度工作重點;
  • 李連寧:通過學前教育立法建立政府主導社會主辦的辦園體制
    李連寧在上述研討會上指出,學前教育是很強的社會性事業,學前教育發展一定要動員全社會的參與。他認為,要推動政府與民間合作辦園,要推動大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包括婦聯、工會,甚至其他的社會組織來辦園,以及民間的辦園者。在學前教育立法中建立以社會辦園為主體、政府辦園為主導的辦園體制就是為了充分的調動社會各方面來參與兒童早期發展的體制和機制。
  • 立法保障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專家談《學前教育法...
    基於這一總體定位,《草案》明確提出「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權利,促進學前教育事業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規範學前教育實施,提高全民素質」,這既是對立法目的的概括,也是對立法宗旨的集中表述。要實現這一點,《學前教育法》立法和實施中必須堅持一些重要原則。
  • 保障兒童受教育權是學前教育立法的核心追求
    ■《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專家談學前教育立法的首要目的是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權利,促進學前教育事業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因此,保護兒童受教育權涉及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的供給,有質量的師資隊伍建設,幼兒園課程改革和質量提升等,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家庭、幼兒園和全社會共同努力。保護兒童受教育權、促進兒童發展是學前教育立法的出發點,也是根本目的所在,主要通過貫徹五個重要原則來實現。
  • 完善學前教育立法需廣泛聽取意見充分博弈
    熊丙奇教育部8月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明確,發展學前教育應當堅持政府主導,以政府舉辦為主,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鼓勵、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參與。(相關報導見05版)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對學前教育立法主要有兩方面期待,一是明確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保障責任,這是促進學前教育事業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的基礎。二是界定學前教育的教育內容,以立法方式推進幼兒園去小學化,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 中國反恐立法不需外國指手劃腳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3月4日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非常關注北京正在起草中的反恐法律,該草案第二修正版要求外國科技公司交出密鑰,並在他們的系統上安裝安全「後門」。歐巴馬認為這樣做會給中國當局以監控權,他已就此向中方指出這個問題,同時敦促北京修改這一草案。當前,恐怖行為已經成為危害國際社會正常秩序的非法活動之一,也是幾乎每個主權國家都要面對的主要威脅。
  • 學前教育擬立法:幼兒園不得考試、不得教授小學內容!
    《徵求意見稿》分為總則、學前兒童、幼兒園的規劃與舉辦、保育與教育、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管理與監督、投入與保障、法律責任、附則等九個章節。總則明確,發展學前教育應當堅持政府主導,以政府舉辦為主,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鼓勵、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參與。國家普及學前教育,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學前兒童明確,國家保障學前兒童的受教育權。
  • 學前教育擬立法:幼兒園不得考試、不得教授小學內容
    《徵求意見稿》分為總則、學前兒童、幼兒園的規劃與舉辦、保育與教育、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管理與監督、投入與保障、法律責任、附則等九個章節。總則明確,發展學前教育應當堅持政府主導,以政府舉辦為主,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鼓勵、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參與。國家普及學前教育,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學前兒童明確,國家保障學前兒童的受教育權。
  • 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出爐 專家:學前教育立法恰逢其時
    對於教育部日前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有專家評論道。據悉,這部草案共9章75條,內容涉及學前教育的方方面面,從宏觀層面的定位到中觀層面的制度設計再到微觀層面學前教育發展的各要素都有關照,並對人員、投入、保育教育活動、幼兒園的管理督導等核心要素進行了單獨規定。
  • 學前教育擬立法: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內容
    第十四條(入園保障)學前兒童入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接受學前教育,除必要的身體健康檢查外,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或者測試。第十五條(政府供給)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舉辦公辦幼兒園、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為學前兒童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優先保證經濟困難家庭的學前兒童、邊遠貧困地區的學前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
  • 學前教育擬立法: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第十四條(入園保障)學前兒童入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接受學前教育,除必要的身體健康檢查外,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或者測試。第十五條(政府供給)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舉辦公辦幼兒園、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為學前兒童提供公平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優先保證經濟困難家庭的學前兒童、邊遠貧困地區的學前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
  • 學前教育擬立法:幼兒園不得教授小學教育內容
    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優先保證經濟困難家庭的學前兒童、邊遠貧困地區的學前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第十六條(弱勢群體)國家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為經濟困難家庭的學前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提供資助,保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特困人員中的兒童、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兒童接受免費學前教育。
  • 學前教育擬立法:幼兒園不得考試、不得教授小學內容
    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優先保證經濟困難家庭的學前兒童、邊遠貧困地區的學前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第十六條(弱勢群體)國家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為經濟困難家庭的學前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提供資助,保障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特困人員中的兒童、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兒童接受免費學前教育。
  • 教育部回應「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積極推進學前教育立法
    國新發布11月30日訊 「對於近期發生的幼兒園虐童的事情,我們深感痛心」,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今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記者關於「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提問時說,「下一步,教育部將採取積極推進學前教育立法等五方面的措施,力爭在幼有所育上能夠取得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