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8年將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立法!

2021-02-15 中幼之家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學前教育方面更為細化

在人民網推出的網民調查數據顯示,教育改革成為網民最關心的兩會熱點話題前三,可見教育在民眾生活中的重要性。

 「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等熱議話題被寫進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其實,仔細梳理歸納一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教育層面一共有以下幾大要點: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提高所得稅起徵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保專項扣除;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的問題;抓緊消除城鎮「大班額」,切實降低農村學生輟學率。

在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對比2017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學前教育方面更為細化。報告建議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加強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網際網路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託育全過程監管。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出臺,二孩家庭的增多,人們對於學前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視,再加上2017年發生的幾起幼兒園虐童事件,引發全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高度關注,因此做好學前教育顯得格外迫切。

 哪些代表委員的提案、建議說中了你的心?

@董明珠:全國人大代表董明珠表示, 80後已成為社會主流,他們的孩子正在上幼兒園的特別多。以他們的收入,相對於現在給孩子的教育支出來說,負擔非常重。@黃細花:全國人大代表、惠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黃細花表示,目前學前教育仍是我國教育的短板,必須從國家層面全面加強頂層設計,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疇,全面提升學前教育的水平和質量。@胡衛: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胡衛建議,進一步明確政府主導責任,將學前教育逐步納入義務教育範疇。

胡衛認為,民辦幼兒園快速擴張、學前教育長期「欠帳」、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大量匱乏等原因,導致全國各地幼兒園虐童事件時有發生。

「由於學前教育起點低、底子薄、欠帳多,目前仍是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入公辦園難、入普惠性民辦園難、流動人口子女入園難等問題仍未根本解決。」胡衛說,「特別是全面放開二胎後,每年預計新增300萬名兒童,入園需求更加旺盛。」

@北京副市長王寧:北京幼兒教育最大短板是師資不足,北京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符合條件的幼師。

@浙江省麗水市政協副主席湯家友:學前教育尚存在『公辦少、民辦弱』『城市擠、農村缺』『師資缺、管理弱』等問題,補短板的關鍵,在於是否有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我們應進一步加強對幼兒園教師的培養和培訓。

@安徽省政協委員胡昂:低薪成學前教育硬傷,應提高幼師待遇。

在胡昂看來,學前教育的師資隊伍由於待遇問題出現流動性大,師資水平普遍不高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學前教育發展。

胡昂建議,政府應加大對幼教的財政投入,積極為幼教老師爭取編制,解決幼兒園的編制問題,同時,在人事、社保、住房公積金等方面,保障幼兒教師的合法權益。

她還表示,幼兒教師同屬教師範疇,應按國務院文件精神核定公辦幼兒園的教師編制,逐年解決部分優秀幼師的入編問題,以此來穩定幼師隊伍,發展有質量的幼兒教育。

通過以上代表委員的建議,我們不難看出,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疇,提高幼師隊伍的水平和待遇,呼聲最大。

學前教育立法提了快20年,2018年能否加快推進?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已經明確要推進學前教育立法,通過立法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加大對辦園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治力度,依法保障學前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

這肯定是好事,可以你知道嗎,其實早在2000年,「學前教育立法」就首次作為兩會提案出現在公眾視野;2003年,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就學前教育立法進行專題調研;2011年,教育部就已把啟動學前教育立法作為年度工作重點;

2016年年初,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曾對學前教育立法專門做出回應稱,教育部已完成學前教育法專家建議稿,擬在梳理總結國內地方立法成果和研究借鑑國外立法經驗的基礎上,研究提出法律草案。

2017年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傳出消息,我國正在加快推動學前教育立法進程,促進學前教育合理有序發展。

推進學前教育立法,在我國已經提了快20年了,為何一直遲遲未出臺 ?教育學者熊丙奇分析認為: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對於學前教育究竟該怎麼定位,政府究竟在發展學前教育過程中承擔什麼責任,社會尚未形成充分的共識,公眾還存在不同的看法。

北京客服電話/微信:

李老師: 17310232200

客服顧問電話/微信:

李老師:17778059090

吳老師:17710149900

李老師:18034058239

劉老師:18931479966

董老師:18034058238

甘老師:18631509228

楊老師:17731533300

王老師: 17710147700

監督/投訴微信:

宣老師:13373256976

(只接受微信諮詢)

相關焦點

  • 【聲音】教育部:2018年將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立法!
    通過以上代表委員的建議,我們不難看出,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疇,提高幼師隊伍的水平和待遇,呼聲最大。學前教育立法提了快20年,2018年能否加快推進?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已經明確要推進學前教育立法,通過立法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加大對辦園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治力度,依法保障學前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
  • 教育部回應「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積極推進學前教育立法
    國新發布11月30日訊 「對於近期發生的幼兒園虐童的事情,我們深感痛心」,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今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記者關於「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提問時說,「下一步,教育部將採取積極推進學前教育立法等五方面的措施,力爭在幼有所育上能夠取得新的進展。」
  • 轉 | 中國學前教育立法的前世與今生!『學前教育立法特刊』(附PDF下載)
    參考文獻:吳遵民、黃欣、屈璐.我國學前教育立法的若干思考.復旦教育論壇.2018(01).梁慧娟.我國地方學前教育立法的內容分析及其啟示——以三個地方性學前教育法規為例[J].學前教育研究,2013(04).龐麗娟、韓小雨.學前教育立法:思考與進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
  • 普法專欄 | 我國學前教育現狀分析及立法建議
    基於國家及全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逐步重視,我國學前教育呈現出穩步擴張的態勢,包括幼兒園數量、入園兒童數量等均逐年增長, 2017年我國幼兒園數量達到25.5萬所,2018年我國幼兒園數量已達到26.67萬所,僅一年時間,新增了11700所幼兒園。
  • 立法,如何深入影響學前教育?
    「我們正在調研,會同有關部門抓緊起草學前教育法,這個事我們要加快進度。」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學前教育問題答記者問時說道。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學前教育立法也是很多代表關心的話題。實際上,早在去年年底學前教育立法就已經進入了全國人大的立法視野。
  • 立法保障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原標題:立法保障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2012年,江蘇省對1986年在全國率先制定的地方法規《江蘇省幼兒教育暫行條例》進行了修改,出臺了《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這是我國在學前教育領域理念最新、條文最具體、涉及內容最廣泛的地方法規,為全國學前教育立法積累了寶貴經驗。
  • 奕陽教育研究院《學前教育公共政策觀察第50期》——『學前教育立法特刊』
    (吳遵民、黃欣、屈璐,2018)因此,大家呼籲需要制定《學前教育法》對學前教育的深層次難題、關鍵性體制機制問題做出明確規定。從2000年開始,我國就提出要立法保障學前教育發展。從2003年至今,國務院、全國人大教科文委員會、教育部都對學前教育立法給予了高度關注,並多次組織調研、專題立法座談會等,推動學前教育立法。民進中央提出要立法保障學前教育發展。
  • 幼師待遇和編制、民辦園前景,你關心的學前教育問題,答案都在!
    民進中央:《關於加快發展邊疆民族地區學前教育的提案》全國政協委員劉焱:《緩解入園難未必要將學前納入義務教育》全國人大代表馬建蘋:《應加快學前教育立法,通過法制建設和制度創新確保學前教育步入法治化、規範化發展軌道》全國人大代龐麗娟:《學前教育投入結構和性質要優化
  • 2018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來了
    2018年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今天在上海市舉行。今年宣傳月的主題是「我是幼兒園教師」。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朱之文出席並講話。宣傳月主題為什麼要突出「老師」?宣傳月活動重點在哪裡?朱之文指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學前教育正加快向更加普惠、更高水平邁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堅持把幼兒教師作為辦好學前教育的第一資源,把加快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熱愛兒童、業務精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幼兒教師隊伍作為核心任務。
  • 教育部:學前教育將制訂幼小科學銜接行動計劃
    央視新聞:在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到2020年,基礎教育應該擴大和深化。為了深化教學改革,學前教育必須制定一項將科學與幼兒聯繫起來的行動計劃。重點支持貧困地區高中普及擴展,主要在學齡前和高中。學前教育應側重於社區支持公園的治理。
  • ...政協委員趙志國:加快推進學前教育 增強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市政協委員趙志國建議,加快推進學前教育。 趙志國表示,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區學前兒童數量急劇增加,但市內幼兒園網點規布局整體缺乏規劃,布局不合理,公辦幼教資源嚴重不足,多數幼兒園規劃建設、設施配套尚需完善,不能滿足正常教學需要。加之學前教育尚未納入義務教育範疇,成為教育投入「盲區」,政府投入不足,公辦幼兒園辦學經費緊張。民辦幼兒園良莠不齊,教育手段「小學化」傾向嚴重。
  • 教育部黨組召開2018年「奮進之筆」年中推進會
    全力推進「奮進之筆」 努力交出「得意之作」 2018-07-30 來源:教育部   7月27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主持召開2018年「奮進之筆」年中推進會。
  • 教育部介紹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
    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發展專項資金2018年投入150億,2019年在此基礎上提高到168.5億元,支持各地擴大普惠性資源,完善體制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保教質量。發改委、教育部聯合啟動實施優質普惠學前教育資源擴容建設工程,2019年安排專項資金10億元,支持11個省(區、市)開展試點,引導激勵地方加大投入,重點加強幼兒園園舍建設,有效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四是加快立法進程。
  • 教育部明確:目前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尚不具備條件
    近日,「將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議題正熱。教育部對代表提出的「關於將幼兒教育納入十二年教育的建議」回覆中明確,考慮我國的國情和發展階段,目前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尚不具備條件。根據答覆,關於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教育部組織專家做過研究論證。專家們認為,義務教育具有普及、免費和強制等特點,目前老百姓對學前教育的主要訴求是希望政府承擔更多責任,加大投入,保障入園機會和合理分擔教育成本,儘快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 李連寧:通過學前教育立法建立政府主導社會主辦的辦園體制
    「要在學前教育立法中建立以社會辦園為主體、政府辦園為主導的辦園體制。」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連寧在2018年11月5日舉行的第六屆反貧困與兒童早期發展國際研討會上表示。長期以來,學前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較為薄弱的環節。
  • 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出爐 專家:學前教育立法恰逢其時
    對於教育部日前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有專家評論道。據悉,這部草案共9章75條,內容涉及學前教育的方方面面,從宏觀層面的定位到中觀層面的制度設計再到微觀層面學前教育發展的各要素都有關照,並對人員、投入、保育教育活動、幼兒園的管理督導等核心要素進行了單獨規定。
  • 教育部回應紅黃藍虐童事件:將採取五項措施推進幼有所育
    央廣網北京11月30日消息(記者孫瑩)在今天(3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在回答路透社記者關於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的提問時說:「對於這個事情,北京警方已經公布了紅黃藍幼兒園事件最新的情況。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未來。
  • 水利部回應「生活用水等浪費」:加快推進節水立法
    加快推進節水立法,通過強化主體節水的責任,把節水全面納入到法制化軌道,加快推進國家節水條例。國新辦今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圍繞「堅持節水優先,強化水資源管理」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有記者提問,當前水資源利用率不高的情況比較突出,農業、工業、城鎮生活用水浪費的情況也比較突出。
  • 教育部:各地加快制定並落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財政補助標準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2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842號(教育類379號)提案答覆的函(摘要)》。答覆指出,各地應加快制定並落實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財政補助標準,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生均公用經費補助,加強收費標準調控,堅決防止過高收費。
  • 完善學前教育立法需廣泛聽取意見充分博弈
    熊丙奇教育部8月7日起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明確,發展學前教育應當堅持政府主導,以政府舉辦為主,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鼓勵、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參與。(相關報導見05版)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對學前教育立法主要有兩方面期待,一是明確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保障責任,這是促進學前教育事業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的基礎。二是界定學前教育的教育內容,以立法方式推進幼兒園去小學化,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促進兒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