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學前教育方面更為細化
在人民網推出的網民調查數據顯示,教育改革成為網民最關心的兩會熱點話題前三,可見教育在民眾生活中的重要性。「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等熱議話題被寫進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其實,仔細梳理歸納一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教育層面一共有以下幾大要點: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提高所得稅起徵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保專項扣除;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的問題;抓緊消除城鎮「大班額」,切實降低農村學生輟學率。
在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對比2017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學前教育方面更為細化。報告建議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加強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運用網際網路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兒童託育全過程監管。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出臺,二孩家庭的增多,人們對於學前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視,再加上2017年發生的幾起幼兒園虐童事件,引發全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高度關注,因此做好學前教育顯得格外迫切。
哪些代表委員的提案、建議說中了你的心?
@董明珠:全國人大代表董明珠表示, 80後已成為社會主流,他們的孩子正在上幼兒園的特別多。以他們的收入,相對於現在給孩子的教育支出來說,負擔非常重。@黃細花:全國人大代表、惠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黃細花表示,目前學前教育仍是我國教育的短板,必須從國家層面全面加強頂層設計,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疇,全面提升學前教育的水平和質量。@胡衛: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胡衛建議,進一步明確政府主導責任,將學前教育逐步納入義務教育範疇。胡衛認為,民辦幼兒園快速擴張、學前教育長期「欠帳」、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大量匱乏等原因,導致全國各地幼兒園虐童事件時有發生。
「由於學前教育起點低、底子薄、欠帳多,目前仍是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入公辦園難、入普惠性民辦園難、流動人口子女入園難等問題仍未根本解決。」胡衛說,「特別是全面放開二胎後,每年預計新增300萬名兒童,入園需求更加旺盛。」
@北京副市長王寧:北京幼兒教育最大短板是師資不足,北京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符合條件的幼師。@浙江省麗水市政協副主席湯家友:學前教育尚存在『公辦少、民辦弱』『城市擠、農村缺』『師資缺、管理弱』等問題,補短板的關鍵,在於是否有一支高質量的師資隊伍,我們應進一步加強對幼兒園教師的培養和培訓。
@安徽省政協委員胡昂:低薪成學前教育硬傷,應提高幼師待遇。在胡昂看來,學前教育的師資隊伍由於待遇問題出現流動性大,師資水平普遍不高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學前教育發展。
胡昂建議,政府應加大對幼教的財政投入,積極為幼教老師爭取編制,解決幼兒園的編制問題,同時,在人事、社保、住房公積金等方面,保障幼兒教師的合法權益。
她還表示,幼兒教師同屬教師範疇,應按國務院文件精神核定公辦幼兒園的教師編制,逐年解決部分優秀幼師的入編問題,以此來穩定幼師隊伍,發展有質量的幼兒教育。
通過以上代表委員的建議,我們不難看出,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疇,提高幼師隊伍的水平和待遇,呼聲最大。
學前教育立法提了快20年,2018年能否加快推進?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已經明確要推進學前教育立法,通過立法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加大對辦園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治力度,依法保障學前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
這肯定是好事,可以你知道嗎,其實早在2000年,「學前教育立法」就首次作為兩會提案出現在公眾視野;2003年,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就學前教育立法進行專題調研;2011年,教育部就已把啟動學前教育立法作為年度工作重點;
2016年年初,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曾對學前教育立法專門做出回應稱,教育部已完成學前教育法專家建議稿,擬在梳理總結國內地方立法成果和研究借鑑國外立法經驗的基礎上,研究提出法律草案。
2017年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傳出消息,我國正在加快推動學前教育立法進程,促進學前教育合理有序發展。
推進學前教育立法,在我國已經提了快20年了,為何一直遲遲未出臺 ?教育學者熊丙奇分析認為: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對於學前教育究竟該怎麼定位,政府究竟在發展學前教育過程中承擔什麼責任,社會尚未形成充分的共識,公眾還存在不同的看法。
北京客服電話/微信:
李老師: 17310232200
客服顧問電話/微信:
李老師:17778059090
吳老師:17710149900
李老師:18034058239
劉老師:18931479966
董老師:18034058238
甘老師:18631509228
楊老師:17731533300
王老師: 17710147700
監督/投訴微信:
宣老師:13373256976
(只接受微信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