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支柱:「蟻族」的真問題

2020-12-17 經濟觀察網

導語:從根本上解決「蟻族」問題的辦法無非兩個:一是減少「蟻族」的人數,另一個是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使「蟻族」人有向上流動的機會。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中國要實現社會公平的路途還相當遙遠

6月24日有報導稱「人保部全國摸底『蟻族』」,許多大網站報導的時候將題目改為《「蟻族」90%是窮二代》。說實話,我看了報導的內容覺得調查挺無聊,報導也無聊,改標題的網站編輯更無聊。

高密度聚居在城鄉接合部低租金房子裡的「蟻族」大學畢業生當然都是窮二代、窮三代、窮四代,富貴人家的子孫玩藝術,體驗生活根本不具有統計上的意義。居然有人在正兒八經的報刊評論中說,剩下10%是富二代、官二代在「玩票」。這就不只是無聊,而是弱智兼自以為是了。網友跟帖說「剩下10%是窮一代」,雖然比例絕對錯誤,但至少推算的前提符合常識。

反過來說也成立,窮二代大學畢業生要立足大城市,幾乎都得先過一段「蟻族」生活。其實就居住面積而言,大學生集體宿舍生活本身就比「蟻族」還「蟻族」,不信你計算一下居住面積。在北京,具有碩士學位的大學青年教師,宿舍人均不到10平方米的比比皆是。工資雖然高點也高不了多少,而且因為生活在有錢人中,開銷不可避免地增大,實際上每月能節省下來的錢更少!我本人本科畢業後,過這種居住面積不足10平方米,而且幾乎每月都不剩錢的日子,就長達14年!為什麼這些人不是「蟻族」?因為這些人心裡仍充滿希望。

從人道角度看,政府關注「蟻族」的生存狀態而不關注生活更為艱辛的窮二代農民工和窮二代小商販,並不符合社會福利發放的原則。但從維護社會穩定的角度看,政府這麼做當然也有它的道理。一方面,充滿幻想的大學生變「蟻族」當然很失落,但農民工從來都以「蟻族」自居,希望不大,失望自然也就較小。另一方面,大學畢業生見識要多一些,人際交往範圍也大一些,失敗的大學畢業生可能更容易鬧出事情,農民工和小商販則要安靜得多。

既然「蟻族」在眾多移民中的特殊之處在於他們嚴重失落的心態,那麼媒體渲染他們「悲慘」的生存狀態和財政緩解他們的生存困境就並不治本。弄不好,反而掩蓋了更底層群眾的真實生存狀態,並製造出更大的社會不公。只針對「蟻族」而不顧及更底層群眾的廉租房,跟過去的經濟適用房一樣,其實本質上還是對有話語權階層的「封口費」,在道義上是站不住腳的。

從根本上解決「蟻族」問題的辦法無非兩個:一是減少「蟻族」的人數,一是給「蟻族」的人以希望。「蟻族」人過多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是大學擴招的產物。大學招生少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能找到像樣的工作,雖然有權勢、有門路的家庭出身的孩子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但賄賂卻不是必需的。大學的瘋狂擴招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劇烈,於是跨出校門以前行賄就成了必修課,窮人的孩子除了特別優秀,被錄取充門面外,不少在行賄、拉關係的比賽中因為家庭缺少資源而敗下陣來,成為「蟻族」。

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使「蟻族」人有向上流動的機會。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中國要實現社會公平的路途還相當遙遠。即使是相對公平如美國社會,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也是很重要的向上流動籌碼,窮二代向上流動也比富二代、貴二代難得多。何況大多數窮人即使有公平的競爭機會,最終還是會成為競爭的失敗者,而且大概用不了十年,自己就能意識到這一點。大多數人進入中年以後的希望,恐怕已不是自己在世俗社會向上流動,而是在天國裡面和後代身上。

中國是無神論大國,絕大多數人對「天國」不抱希望。當底層群眾對自身前途感到絕望的時候,唯一能夠拯救他們的只能是孩子。只實行養老社會化而不實行「養小社會化」,一方面造成人口老化,另一方面使得年輕人因為撫養能力不夠而錯過最佳生育年齡,從而降低人口質量。對「蟻族」進行育幼補助,並把政府公共投入延伸到幼兒園,使「蟻族」適時養孩子,既能給蟻族以希望,又有利於維持正常的人口結構和人口質量。適當早育的另一個好處是:如果兒女沒出息的話,很快又有了孫子女、外孫子女。所以「蟻族」的希望能夠綿延不絕,不至於陷入絕望。

 

 

(作者系北京法律學者)

(文章來源:10年7月2日   《東方早報》) 

相關焦點

  • 南方新聞網:蟻族「逃離北上廣」背後的真問題
    要不要逃離北(京)、上(海)、廣(州)現在成為一個網上炒得很熱的問題。這個問題,很顯然是某些部門希望提給大學生蟻族或者將要成為蟻族的應屆大學生的,當然,某些長期的北漂或者海漂,似乎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已經相當老了。幾十年前,政府就號召大學生,不要迷戀大城市,到內地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 關於「蟻族」群體問題研究綜述
    「蟻族」的出現,折射出我國城市管理、大學生就業、社會底層群體穩定、社會分配製度、戶籍制度、教育體制等現實問題,特別是在高等教育持續擴招、城市管理日趨複雜、國際金融危機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這一問題尤其值得關注。深入地研究「蟻族」現象的成因、可能引發的經濟和社會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和建議等,可以為我國現階段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或緩解「蟻族」問題提供理論支持。
  • 「蟻族」研究學者:蟻族比我們堅強得多
    「蟻族問題」是不是個偽問題中國青年報:有評論說,「蟻族」是一個偽命題,是炒作。因為他們不是一種特殊群體,「北漂族」的概念也已經炒了好幾年,你這是新瓶裝舊酒。還有人說,「蟻族」的概念,造成青年群體對社會產生抱怨的心態。作為「蟻族」概念的提出者,您怎麼說?廉思:我也聽到一些反饋。
  • 北京疏解人口的一個關鍵問題:違建中的蟻族如何疏解?
    在北京疏解過程中,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就是,居住在北京違建的蟻族,將如何安置?從情感上面來看,蟻族是一群不容易的年輕人,也代表著年輕人的奮鬥。違建,本身是違法建築,需要清除。但是蟻族本身選擇違建居住,一是本身並不知情,二也是不違法的。蟻族常見的生活方式如圖所示。
  • 2011年公務員面試熱點:「蟻族」就業問題
    一、背景連結  「蟻族」是大學畢業生聚居群體,被稱為繼農民、農民工、下崗工人之後出現在中國的又一群體。之所以把這個群體形象地稱為「蟻族」,是因為該群體和螞蟻有諸多類似的特點:高智、弱小、群居。
  • 蟻族 在無奈中奮鬥
    我現在只能想著自己不生病,如果有什麼事,真不知道該怎麼辦。」相比那些住在單間的人,張璐的公寓已經相對「舒適」了,至少她的屋子裡還有獨立衛生間。在這條小巷的另一棟樓的出租屋裡,環境更加惡劣。這棟3層高的樓裡,每一層都有5個單間。走廊裡晾滿了衣服,在廣州的回南天氣裡,走廊裡瀰漫著衣服溼潤的味道。每一層只有在走廊盡頭有一個公共衛生間,5個單間的人一起公用。
  • 蟻族反映80後集體焦慮
    部分研究生成為蟻族    「有時候我真懷疑這一紙學歷有什麼用,現實離夢想太遠了。」生活在廣州的艱辛,張春華(化名)深有體會。2009年夏天,他獲得了暨南大學某專業碩士學位。畢業一年多來,他做過銷售,賣過保險,還當過家教。「賺得少,只能搬來棠下村住。這兒多便宜,每月的房租還不到500元,水電費全包。」張春華無奈地說。
  • 專家稱蟻族問題將會長期存在
    「蟻族」新年心聲: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重重的殼裹著輕輕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任風吹乾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雖然天色還沒有大亮,23歲的「蟻族」小石已如往常一樣,戴上耳塞聽著自己喜愛的歌,等候公共汽車將她載向新一天的追夢旅程
  • 《蟻族》作者廉思:書熱了 「蟻族」卻對我恨之入骨
    浙江在線04月02日訊去年9月,總結了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與螞蟻的三個共同點後,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廉思新造了「蟻族」這個嶄新的漢語單詞。很快,《蟻族》一書出版,這個沉重、形象而飽含感情色彩的詞彙,一躍成為2009年度十大熱詞,一個龐大的、難以統計的城市沉默群體,由此浮出水面。
  • 教授發布中國蟻族生存報告 蟻族研究生增加3倍多
    近日,蟻族問題的提出者、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廉思關於蟻族問題第二階段的研究成果——《蟻族Ⅱ——誰的時代》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並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2010年中國蟻族生存報告」。  報告顯示,蟻族中研究生比例上升3倍多,從2009年的1.6%上升到2010年的7.2%。
  • 「蟻族」心聲:理想+生存技能=成功
    城市「蟻族」的出現,以及規模上的日益龐大,讓人不得不反思,這類人群與日俱增的原因在哪裡,他們通往幸福的道路在何方?「蟻族」的夢想 舉步維艱「蟻族」,是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這群漂泊在外為夢想打拼的年輕人,內心有著強大的力量,演繹笑中有淚的人生。「蟻族」的尷尬,在於面臨一個欲望的世界,想有卻不能擁有的窘困。
  • 重慶蟻族紛紛曬經歷 網友稱擴招是蟻族重要成因
    本報訊 重慶蟻族該怎麼辦?本報昨日對重慶蟻族目前的生存狀況進行深度報導後,在網際網路上吸引了眾多網民點擊評論,不少曾經是蟻族一員的網友們也紛紛支招,用自己脫離蟻族生活的經歷,激勵現在的蟻族們堅持下來,創造美好的未來。
  • 上海「蟻族」居住地調查
    編者按  一年前的暑假,上海大學曾組織並完成了「大學生蟻族調查報告」,探討大學生能力培養方向及「蟻族」聚居地的合理規劃問題。  在這份提供給《瞭望東方周刊》的報告中,「蟻族」被定義為「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報告調查記錄了他們的居住條件、工作狀況、收入分配、擇業觀念、未來計劃、心理狀況等,並以此反映「蟻族」的真實生存境況。報告對213名「蟻族」進行了詳細問卷調查,被調查者中,男性64%,女性36%,分別來自安徽、湖北、河南等19個省份。
  • 《蟻族的奮鬥》開播 劉天佐演北漂蟻族現狀
    劉天佐(1 /2張) 日前,現代勵志電視劇《蟻族的奮鬥》在安徽衛視獨播劇場開播,該劇對「蟻族」人群工作和生活狀態的刻畫引起了不少觀眾的共鳴。曾飾演過《士兵突擊》中的老魏、並因《裸婚時代》中「冬瓜」一角而人氣大漲的演員劉天佐,在該劇中飾演「北漂蟻族」馮大寶,他在大城市中打雜、送快遞又當過保鏢的經歷,將時下蟻族的現狀演繹得恰如其分。作為80後低收入聚居群體,蟻族已成為時下極為普遍的族群。《蟻族的奮鬥》從深處挖掘此類族群在大城市中奮鬥的喜怒哀樂,著力刻畫為夢想打拼的艱苦歷程。
  • 廉思:其實每個人都是蟻族
    「蟻族」一詞的首創者,中國第一位研究「蟻族」問題的學者。在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管理學碩士學位、法學博士學位後,就讀北京大學政治學博士後流動站,2009年出站。2009年至今任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兼任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
  • 探訪北京唐家嶺「蟻族」聚居地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饒彬彬)位於北京西北的唐家嶺村,居住著上萬名「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被一些學者形象地稱為「蟻族」。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就隨著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年度例會的政協委員們,一起去看看這些「蟻族」群體的生活。 一首名為《飛得更高》的勵志歌曲,是王海濤最喜歡的一首歌。
  • 我來告訴你「蟻族」心中的糾結
    一部《蝸居》,順便帶紅了「蟻族」一詞,非正式名稱「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的「蟻族」高智、弱小、群居,和螞蟻類似。他們絕大多數由「80後」組成,2010年,最早的一批80後也已至而立之年。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僅北京一地的「蟻族」就已逾十萬。算上廣州、上海、西安、重慶等各大城市的「蟻族」,他們有著數百萬的規模。
  • 「蟻族」:生活很艱辛 精神不消沉
    但在實地暗訪了「蟻族」之後,她平靜了。     「千裡之行顛覆了我們之前設定的一些觀點。」今年暑假,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11名學生在學校團委的支持下組成實踐隊,暗訪了北京、上海的「蟻族」聚居區,以了解傳說中「蟻族」的生存環境。他們在實踐中,發現了很多意外之處。     隊員馬楠說:「我們發現『蟻族』並不像傳說的那樣痛苦迷惘。
  • 《蟻族的奮鬥》熱播 劉天佐演「蟻族」版王寶強
    明星馮大寶 由銀潤傳媒打造的勵志大劇《蟻族的奮鬥》正在浙江影視頻道熱播,這部聚焦都市蟻族的電視劇真實的表現了草根一族的辛酸生活和奮鬥歷程當紅演員劉天佐在劇中飾演農民工馮大寶,堪稱「蟻族」版王寶強。  在《蟻族的奮鬥》中,馮大寶是幾個主要人物中年紀最小、學歷最低的一個,也是劇中最樂觀最容易滿足的一個人,儘管他一直奮鬥在城市的最底層,只能在小飯館打雜、送快遞、當保安,但他依然過得開心快樂,覺得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就很知足。
  • 蟻族ant tribe
    蟻族 ant tribe[ 2010-03-03 15:50 ]熱門推薦:兩會熱詞雙語辭典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召開前夕,政協委員聚焦2009年網絡年度「民生熱詞」,「蟻族一些政協委員指出,「蟻族」現象折射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特別是大學生「就業難」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蟻族」構成中,有城市待業青年,也有農民工,但最受關注的是未就業或低收入的大學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