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種各樣的智能設備上面,都已加入了健身以及心率檢測等功能。而這些功能因為事關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有很多人沒事就喜歡檢測一下自己的心率,雖然這個功能方便了我們,但這其中也是容易導致一系列誤會的。
本期,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有關心率的一些問題。
接下來我們將要了解的有以下問題:
1.靜息心率究竟是什麼?
2.什麼是我們所謂的心率過緩?
3.為什麼同樣是心率過緩,卻有著不同的意義?
4.當我們出現心率過緩的時候,應該如何通過安全的鍛鍊方式來改善?
首先來看一看第1個問題:靜息心率究竟是什麼?
心率又被稱之為靜息心率,指的就是當我們相對來說處於比較清醒或者是不活動的狀態下,心臟每分鐘所跳動的次數。
既然是不活動時候心臟所跳動的次數,那麼建議大家最好的檢測時間應該是在晚上休息的時候,或者是早晨剛剛起床的時候。
成年人的心率一般都是在每分鐘60次到100次之間,當然決定心率高低的因素除了年紀以外,還和性格以及其他的生理因素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
如果我們的心率低於其他的同齡人,那麼保持適當的體育運動是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的。
第2個問題:什麼是我們所謂的心率過緩?
剛才我們說到了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次數大概是在每分鐘60次到100次之間,而少於每分鐘60次,就形成了我們所謂的心率過緩。
一般來說,心率過緩又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兩大類型。
生理性的心率過緩大概是在每分鐘50次到60次,這是屬於正常現象。
而如果我們的心率低於每分鐘50次,那麼就屬於是病理性的心率過緩了。
第3個問題:為什麼同樣的心率過緩卻有著不同的意義?
就拿專業的運動員來說吧。在有些時候運動員的心率是能夠出現在每分鐘40次左右的,但是發生在運動員的身上的話,就屬於是正常現象,不屬於病理性心率過緩。
為什麼運動員會出現這種現象,而且還不屬於病理性呢?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運動員和一般人相比,他們所接受的心肺訓練要比一般人多很多,而這種訓練的結果就是會讓運動員有一顆比一般人更加強大的心臟。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心率過低並不會給運動員帶來什麼樣子的影響,因此也就可以稱之為生理性的心率過緩了。
相反的是,如果我們沒有經常的進行體育鍛鍊,但是心率還處於比較低的狀態,而且在部分人身上還時常的會伴有頭暈等狀況,那麼這類人群就應該要多加注意了。
因為,我們普通人的心臟並不像運動員的一樣強大,如果再加上我們自身的心跳又比較的慢,從而就容易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因此就會出現頭暈的狀況了。
因此,如果我們身上有存在這種現象,那麼就說明我們的身體是有問題的,應該接受合理的治療或者是適當的增加一些體育鍛鍊。
實際上我們也不要想像能夠鍛鍊出像運動員一樣的心臟,只要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就好了。
第4個問題:當我們出現心率過緩的時候,應該如何通過安全的鍛鍊方式來改善?
通過鍛鍊的確可以使得我們的心臟更加強大,那麼除了經常鍛鍊以外,就只有接受專業的治療這種方式了。
對於一般人來說,只要平時稍加鍛鍊就可以改善這種情況。當然,鍛鍊的強度要根據我們的年齡以及身體狀況來決定。
就拿年齡不算很大,心率在每分鐘50次以上的人來說,建議大家適當的開展一些體育運動。但是也要注意,不可以進行較為劇烈的運動,適合大家的運動方式有快走或者是散步等,鍛鍊的強度可以根據我們身體的變化適當的進行增加或者是減少。
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我們的心肺功能!
如果是年紀比較大的人群,而且本身心臟確實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那麼最好是儘可能的減少運動,或者是在家人的陪護下,適當的到樓下散散步也是可以的。
如果心臟沒有問題,年紀比較大的話,那麼就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太極拳或者是散步等運動,如果感到累了要及時休息,不可硬撐著進行鍛鍊。
最後總結來說,導致心率過緩的因素有很多,而心率過緩也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運動員的心率標準和我們普通人有很多的差距,所以不能以運動員的標準來定義自己。如果發現問題應該及時的治療,如果沒問題的話則是稍加鍛鍊,防止出現問題。
好了,這一期的分享就是這樣了,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方法,可以在文末給我留言或者直接私信我。
我是波普董,只說你能看懂的健身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