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日語培訓 編舟留學說之英文為什麼難 學日語難嗎?
歐洲國家的人都有一種特別喜歡炫耀的東西,就是他們會說母語外一到兩種,甚至更多的其他語言。這當然不是他們的種族天賦,而是由於大部分的歐洲語言都來自於同樣的來源,羅曼語或者日耳曼語,現在英法德意等語言都是他們共同的後裔。而相對的,12年義務教育的大部分我國人卻不能很好的掌握英文,除了抱怨教育方法,也是和中文這種世界獨特的圖像語言系統很很大的關係。
如果說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一樣是靠耳朵發明的語言,那麼中文就是一個用眼睛發明的語言。英語靠聲音來區別不同的單詞,而中文卻需要辨認不同圖像的文字。這一點從小學時候的語文聽寫有多麼痛苦就可以深刻地體現出來。讀書,看書的時候依靠眼睛來輸入,但是檢查的時候,聽寫卻需要用耳朵來判斷,這樣的考察方式真是讓人很容易頭暈眼花。所以,天生聽力(聽力語言辨析能力)的中國人學英文為什麼那麼痛苦也就十分清楚了。另一方面,我們學習英文痛苦,西方人學習中文也很痛苦。他們就找個了有趣的拐杖,叫做(romanization),意思是一個語言變成字母化,並給每個漢字注音。這樣做的結果是,西方人不用學習圖形語言的文字結構也可以學習中文,負面影響中文說得還算流利的西方人卻基本不能書寫。更壞的消息是,拼音也導致中國人學習英文十分複雜。拼音好處是聲母韻母非常的規則,用羅曼語的邏輯就是元音輔音
非常的規則,所以中文拼音無論是獨立出現還是在拼寫過程都有單一固定的發音。而英文的輔音元音都是可變的,字母本身的發音和在單詞中發音可以完全不同。簡而言之,中文元音固定,而英文元音變化,如此間接導致了中式英文(chiglish)的誕生。也導致了英文的學習對於我們國人非常的困難。
上面論述的壞消息直到我們接觸到日語的學習才會有怡人的氣息。作為一個西方人,接觸日語時肯定會把大量的漢字嚇到,而對於中國人那些漢字的意思雖有改變,但也不難讀懂。早年還有傳說日本人和中國人之間可以直接以書寫的方式交談,可見文字間的差異不大。而從發音的角度,所謂五十音,可以理解為十個輔音加上五個輔音,發音並困難;可能在書寫的時候會讓西方人比較頭疼,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處理這些來自漢字草書比劃也能十分的駕輕就熟。相對於英語的學習,學習日語真的是如此的便捷,舒心。到此,我都能預想到評論各位的口誅筆伐了,當然了,自我辯解我要留到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