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花十年 用4分09秒定格北京地鐵「氣質」

2020-12-20 環球網

每天,數以千萬計的人群匯入北京地鐵,一段地下旅程後,散沒於城市的各個角落。城市越來越大,線路也愈發複雜。十年間,攝影師張星海穿行其中,記錄下種種最真實自然的動作和神態,也記錄下那些持久的迷茫、誘惑和欲望。

4分09秒精細定格北京地鐵種種日常

站臺上人群摩肩接踵,被重重欄杆隔成不見頭尾的蛇形。「嘀嘀」開門聲中,男男女女一股腦湧入,繼而東倒西歪又嚴絲合縫地「鑲嵌」在一起。他的領口扯開了,龍頭文身在胸前若隱若現;她的鞋子擠掉了,剩下一隻徒勞無功地拎在手裡;嬰兒被母親綁在身後,掙扎著從布袋中探出頭來……行至終點,車廂一片狼藉,黃衫大媽正試圖叫醒呼呼酣睡的男子……

4分09秒,由56張照片串聯組合而成的短片《北京地鐵劇場》,精細定格了北京地鐵的種種「日常」。攝影師張星海從作品中精選出這些圖片並配以真實音效,讓人如同置身川流轟鳴的地下空間。而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從確定拍攝「北京地鐵」到結束專題,居然堅持了十年。

一切都源於2006年那場講座。彼時數位相機剛剛興起,供職於媒體的張星海攢了很久的錢,買了臺佳能350D,一時卻不知道該拍些什麼。正好佳能常請專家講解相機使用方法,張星海有空便去旁聽。在北京電影學院朱炯老師的一次紀實攝影課上,他被對方利用十年寒暑假拍攝,記錄西北地區普通人生活的專題《西北望》深深吸引了。

從陝西永壽縣走出的張星海,對那些陝西農村縣城特有的場景極有共鳴。「我突然明白,打動人心的攝影不是花花草草和漂亮的風景。而要關注人,關注當下普通人的存在。」時隔多年,他仍能清晰回憶起剎那間「醍醐灌頂」式的領悟,仿佛找到了攝影真正的原點。

那次講座後,張星海開始認真考慮自己應該拍攝的方向。家住通州,每天往返兩小時花在地鐵上,促使他將目光對準這條維繫城市運行極為重要的動脈,以及日復一日在自己身邊走走停停、上上下下的人們。

盲拍和抓拍

決定拍攝後,一進地鐵,張星海就將相機掛在脖子上,或者攥在手裡。可按快門容易,將鏡頭對準陌生人,總是難免令人膽怯。

起初,張星海只敢拍別人的背影,或者拍拍車廂裡的乞丐、賣唱者,慢慢膽子也就變大了。他笑言有天自己狀態很好,見到站臺上一位中國女孩與黑人小夥相擁,女孩正閉眼等待對方親吻,便「特別自信」地走上前去。就在按下快門的瞬間,女孩發現了他,一把拽住相機帶並找了警察。為了避免衝突,張星海直接打開相機後蓋,曝光了整卷膠捲。

過於投入和「勇敢」會帶來麻煩,張星海調整思路,改為謹慎地徵求拍攝對象意見。這回順利得多——來北京旅遊的年輕夫婦,肩膀上扛著一大袋水果的「老外」都愉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然而事後看著屏幕上那些幸福的笑臉,那些友善的拍攝對象,他又覺得不對勁——這種「配合」不是他想要的。

張星海意識到,徵求對方允諾依然是個錯誤。盲拍和不經意間地抓拍,成為他探索後的最終選擇,同時也得以觀察到人們形形色色的有趣反應。「有人非常麻木;有人習慣性地歪頭;有人會回頭看是不是在拍別人。有些人比較在意,想看看是不是拍了他,希望我刪掉。」

「刪掉多可惜呀。」

「無所謂」,張星海淡定地搖搖頭,「很奇怪,後來發現刪掉的都不是特別好的照片,好的(照片)都不是類似情況下拍的。」

某種程度上這可以理解為攝影師和影像之間的「緣分」,尤其是紀實攝影,時間的堆積很重要,無法強求。張星海不覺得十年拍攝是個太過困難的堅持,他坦言自己並沒有苦行僧般每天花大量時間去坐地鐵,基本都是上下班、工作外出時乘坐地鐵順便拍攝。不追求囊括所有線路、所有時間段等「全面」,也不追求每天非要拍到什麼東西。「影像往往自己會『撞』上來,我有意去準備反而沒什麼收穫。後來就想,隨意一些,讓它來找我吧,時間長了總會出一些好照片,就是對攝影師的一種獎勵。」

從衝突與反常到凝視和玩味

「好照片」的概念是不斷變化的,拍攝前幾年,「衝突」、「反常」是吸引張星海的關鍵詞。例如早高峰站臺上警察對小偷的抓捕、拿著骷髏骨架的cosplayer、大打出手的一團人……漸漸,他開始不滿足於這種帶有新聞性、敘述性的直白,轉而去追求如羅伯特·弗蘭克《美國人》般深刻的隱喻,尤為關注人在瞬間流露出的神態。

第一眼,明亮的廣告牌幾乎佔據了整個畫面,模特面孔精緻氣場全開,秀髮飛揚充滿活力。仔細再看,廣告牌前蹲著一位黝黑男子,頭沉重地埋進臂彎,全身寫著頹累。張星海在早高峰的通道裡拍下了他,「你不知道他是怎麼回事,但與背景結合很令人玩味。」

遠遠望去,乘車的人們在站臺上排成長隊。乍看之下平凡無奇的場景,因為近端兩條欄杆的加入,有了另一種意境。這是張星海受美國攝影家埃文斯拍攝紐約地鐵的啟發,通過角度的選擇而將地鐵營造出「牢籠」的感覺。

隨著拍攝的深入,張星海發現自己鏡頭中更多出現了以往熟視無睹的畫面。瘦弱矮小的男青年,斜眼瞄向左側,帶著一臉憤憤不平。「這種神態就有故事在裡面,不同經歷的人看到會有不同的感受,會根據自己的心情為他補上『內心戲』。」至於男青年到底在看什麼,一旁的「答案」沒有被攝入畫面。「留白給人的想像空間更大些,就像寫詩一樣。好的照片要有批判性和攝影師的觀點表達,可以用來凝視,讓人反覆咀嚼玩味。」

拍攝進入第十年,張星海覺得到了該「丟手」的時候。他希望製作一部短片作為總結,這是另外一項浩瀚的工程:從作品中選出照片,按照畫面內容前後擺放,編出大致的情節,再根據每張照片去收集聲音。「比如選了一張吵架的,就要去錄一段吵架的聲音。」錄音那段時間,他長久徘徊在地鐵中,將機器保持開啟狀態,漫無邊際地等待。「也不知道會等來什麼,錄到了就保留下來片段,錄不到就刪掉再等。」

關鍵詞描摹北京地鐵「氣質」

今年4月,《北京地鐵劇場》完成。無論看上多少遍,這部短片傳達出的幾乎都是凌亂、疲倦、嚴肅等氛圍。一方面這或許是藝術對幸福的「天然輕視」——張星海當然也拍過愉悅的笑臉,但這種照片在他看來太過單一,缺乏深意。「凝視、疏離才是攝影中比較好的神態,可以看到人內心深處的東西。邱吉爾那張照片,攝影師突然把雪茄拽走,他就怒了,一下有了英國雄獅的感覺,要是拍個他高高興興抽雪茄就沒什麼意思。」

另一方面,這也是他本人對地鐵「氣質」的理解。提到「北京地鐵」你會浮現出哪些關鍵詞?擁擠、打架、早高峰、匆忙……當然地鐵裡也有歡笑,但對張星海,包括對他所認為的大多數人來說,北京地鐵更多是一種壓力的載體與縮影。「苦悶、木然等等,總之不是個太愉快的地方。」

於是拍攝過程中,張星海也「藉機」釋放了自己的情緒。小縣城出生的他,高中畢業後去當地藥廠當了三年工人,賣過煤氣罐,拉過廣告。為了離開舊有環境,他讀了自考,受《沈從文傳》影響,「赤手空拳」來到北京。下火車時身上僅有50塊錢,只能先去表嫂打工的食堂幹活兒。做了不少稀奇古怪的工作,才得以進入媒體。在京多年,生活的壓力始終相伴而行。短片結尾時蒼涼的秦腔吼起來,也是對黯淡、沉悶氛圍的一種宣洩。

對張星海而言,在北京地鐵這個絕佳的天然舞臺上,匆忙來去的人們是本分而高明的演員。他們忠實扮演著自己的角色,通過地鐵能夠感受到城市最真實的靈魂。「作為攝影師,我記錄下這些瞬間。也許五十年一百年後,當人們看到這些照片時會說,哦,我們過去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主筆:魏婧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在車廂閉合時,定格地鐵縫隙裡的人
    在車廂閉合時,定格地鐵縫隙裡的人 2018-09-14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北京地鐵1號線車輛間隔跑進1分45秒是怎麼做到的
    1號線車輛間隔跑進1分45秒是怎麼做到的?  地鐵今天開始跑得又快了程功 攝  疫情期間,北京地鐵多條線路採取超常超強措施,11條線路邁入「間隔2分鐘」大關。不少乘客發現,站臺等車的時間減少了,站外排隊限流的情況少了。而在這背後,則是北京地鐵員工用「十八般武藝」努力為列車安全運營保駕護航。
  • 360度拍攝 極客攝影師用100臺相機定格時間攝影
    【搜狐數碼消息】12月25日消息,上周我們介紹了攝影師Martin Legeer用50臺佳能600D建造的捕捉"子彈時間"攝影棚。今天,極客攝影師Theodoros Tziatzios向我們展示了他的拍攝項目,使用100臺奧林巴斯相機,以360度捕捉被攝體,定格時間與空間。
  • 9號線「跑」進1分45秒,已達北京地鐵最小間隔時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4月8日開始,北京地鐵8號線(北段)、9號線、亦莊線、房山線四條線路將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通過增加車輛投放、採取大小交路套跑、壓縮站停時間、今早開始,9號線早高峰列車最小間隔從2分縮短至1分45秒,已達到了北京地鐵最小間隔時間。一些車站也壓縮了停站時間,例如北京西站,就從1分10秒壓縮到了1分鐘。昨天北京地鐵全路網客運量已達到414萬人次,目前客運量仍然按照每周約15%的速度增長。
  • 君樂寶楊洪濱:定格0.09秒超瞬時殺菌 保留更多活性蛋白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5日訊 11月15日,新一代鮮牛奶君樂寶「悅鮮活」新品發布會在北京水立方舉行,君樂寶乳業首次推出鮮奶產品。據君樂寶乳業集團副總裁、低溫事業部總經理楊洪濱介紹,「悅鮮活」創新採用的INF0.09秒超瞬時殺菌技術和低溫無菌灌裝技術,能夠更多保留天然牛奶中的活性蛋白含量,同時使產品保質期達到19天,突破傳統鮮奶銷售半徑的限制,必將極大促進消費者選擇低溫鮮奶,大幅提升鮮奶的市場佔有率。楊洪濱介紹,「悅鮮活」採用創新的INF殺菌技術。
  • 美國極端天氣攝影師龍捲風眼裡挺過4分52秒(圖)
    美國極端天氣攝影師吉姆瑞德  龍捲風眼裡他呆了4分52秒  對於普通人來說,看到風暴來襲,躲閃都不及,但對於像吉姆瑞德(JimReed)這樣的極端天氣攝影師來說,迎面而來的龍捲風、洪水恰是最好的拍攝時機。
  • 十年如一日,蒸汽工場要把小眾定格動畫做到極致
    2015年,成偉芳創立了蒸汽工場,致力於定格動畫的製作,而剛剛提到的5年就是製作一部定格動畫大電影所需要的時間。什麼是定格動畫?「所謂定格,就是逐格地拍攝,再通過後期剪輯連續放映。」蒸汽工場創始人成偉芳解釋道,「它和一般動畫的最大區別就在於,需要手工製作,因此成本大、時間長。」
  • 北京三條地鐵新線今日14時開通 北京西站通地鐵
    北京地鐵公司昨日發布消息,3條線路於12月31日下午2時開始對乘客售票,進行載客試運營,自動售檢票系統(AFC)和安檢設施隨開通試運營同步投入使用。8號線貫通運營後,列車最小間隔為5分鐘;15號線貫通運營後,列車最小間隔為7分20秒;9號線南段列車最小間隔為7分30秒;房山線剩餘段與目前房山線貫通運營後,列車最小間隔為9分30秒。
  • 地鐵站長「出題」專業設計師「巧答」:用積木定格「一座城的地鐵...
    圖說:《獨處》(木頭人原型是1號線人民廣場站的年輕黨員何亞鳴) 採訪對象供圖小小木頭人戴上積木口罩、套上積木防護服、手拿積木喇叭、消毒積木設備,講述發生在上海地鐵裡的溫暖故事……35歲的華建集團室內建築設計師江濤,最近創作了一組別致的裝置藝術作品,用幾個人偶和一堆積木,定格「一座城的地鐵戰疫」。
  • 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車站配備AED設備 縮短全天發車間隔
    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車站配備AED設備 縮短全天發車間隔 2020-12-09 11:31:2312月9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記者從北京軌道運營公司了解到,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從12月8日開始實行新版列車運行圖,高峰行車間隔由8分30秒縮短為8分,平峰時段行車間隔由10分鐘壓縮為9分20秒,全天增加列車22列次,小時運力最大增幅19%,有效減少乘客等待時間、降低列車擁擠度,提升乘客乘車體驗。
  • 北京地鐵今起全網可刷二維碼乘車 用易通行App「秒進站」
    4月29日起,北京軌道交通二維碼乘車業務全網開通,易通行App二維碼乘車全網試運行。 人民網北京4月29日電 (記者鮑聰穎)4月29日,北京軌道交通二維碼乘車業務全網開通。 4月29日上午,乘客在地鐵8號線奧林匹克公園站掃碼進站。
  • 北京攝影師拍長城4年,攝下長城四季大美風景
    壯美的長城是很多攝影師喜歡拍攝的對象。生活在北京的80後攝影師toby,就是其中的佼佼者。4年來,他把自己幾乎所有的空餘時間,都用在了拍長城上。toby並非職業攝影師,「一開始攝影的初衷是在業餘時間多鍛鍊身體。」
  • 《只狼:影逝二度》速通世界紀錄再刷新 英國大神用時33分09秒
    《只狼:影逝二度》速通世界紀錄再刷新 英國大神用時33分09秒 2019-04
  • 地鐵也分普通和商務車廂,北京大興機場線票價多少?
    地鐵也分普通和商務車廂,北京大興機場線票價多少? 原標題:   再過不久,大興國際機場就要正式通航了,連接著機場與城區的地鐵大興機場線也將同步開通。
  • 又快了15秒!1號線今起跑進1分45秒
    今天早上7點48分,在地鐵1號線復興門站,前一趟列車的車尾剛剛開出車站,後一趟列車的車頭便緊跟著進了站。4月15日起,地鐵1號線和7號線開始在早晚高峰採取超常超強列車運行方式,其中1號線最小運行間隔縮至1分45秒,7號線最小運行間隔縮至3分鐘。具體來看,工作日早高峰期間,1號線增加蘋果園站往返復興門站、四惠東站往返公主墳站、四惠東站往返東單站三種」區間車「。
  • 這位紅河彝族農民攝影師拍的照片登上過《人民日報》
    伴著清晨的陽光,選好位置,架上三腳架,調整相機參數:光圈11,快門1/30秒,感光度100,曝光補償+1……按下快門,一輪紅日從遠處山梁上方噴薄而出的畫面就此定格。
  • 你好,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
    兩年多時間,豆瓣網友「向北向北」在北京地鐵上定格一千餘束光。她將這些閃光的身影放進《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網絡相冊,打動了十多萬網友。「向北向北」真名朱利偉,是北京一位從業10年的出版社編輯。即使是職業出版人,當無意中開始拍攝地鐵讀書人時,那些被帶到地鐵上的書也遠遠超乎她的想像。
  • 十年裡最強定格動畫《OSSA 解構與重組》!
    小編看了這支由米蘭導演Dario Imbrogno執導並親自擔任動畫師拍攝的片子,久久不能緩過勁來........從動作設計,動畫流暢度,鏡頭銜接到片子風格,內涵,無一不甩目前國內外定格動畫界幾條街啊。這真的是這十年最牛逼的定格動畫短片啊,沒有之一!首先,我們先看正片....
  • 牡丹不凋花:定格美麗,傳遞永恆
    定格美麗,傳遞永恆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韓 波  「   昨日,在山東冠宇牡丹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展廳內,用牡丹不凋花製作的壁掛、屏風、瓶花、盆景等令人讚嘆不已,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用在這些藝術品上恰如其分。
  • 北京鳥巢景區攝影師毆打遊客 涉及照片衝洗利益
    北京鳥巢景區攝影師毆打遊客 涉及照片衝洗利益 2014-05-28 09:11:365月17日下午,他在奧林匹克公園鳥巢附近,目擊到景區攝影師毆打遊客,因偷拍被對方強行拖拽至相亭,致右食指伸肌腱損傷、關節脫位,警方現已介入調查。  據張先生介紹,5月17日下午4點左右,他到奧林匹克公園遊玩。步行至鳥巢附近,看到兩名遊客被幾名景區攝影師圍毆,「我離他們二三十米,用單反拍了下來。」事後,他發現被多人跟蹤,向警務站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