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練習曲不是手指體操表演,如何練就「聲音的技巧」

2020-12-12 鋼琴名師苑

選自《音樂周報》,文/石叔誠

彈奏鋼琴是很難的,特別是一些炫技作品往往令人眼花繚亂,以至望而生畏,常常給人(尤其是年輕人)以錯覺,將彈鋼琴等同為技巧表演和技藝比賽,這顯然是浮淺而錯誤的認識。其實一切技巧,用在演奏樂器上,都應該是「聲音的技巧」。我們是為了獲得表現音樂的技能才需要練習曲,而不是手指體操表演或健身運動。

鋼琴的技巧是多方面的。幾百年來作曲家與演奏家為了發掘這個「樂器之王」的聲音潛力和藝術表現力,已從早期只用手指的演奏,發展到手腕、手臂、肩膀、雙腳,以至整個軀體。儘管如此,一切技巧的核心與關鍵,仍然還是直接驅動琴鍵的手指。大量的練習曲(不包括《音樂會練習曲》)都是圍繞著手指的訓練而作的。既然手指是演奏鋼琴的基礎,對於所有處在打基礎階段的「課餘」習琴者,為了打好技術基礎,獲得在鋼琴上面表達音樂的手段,針對手指的練習曲至關重要。

說到手指技術,大家普遍想到的就是靈活。其實不然,更重要的應該是支撐力。形成這種偏見的原因大概是因為靈活可以看得見,而支撐力是要靠耳朵聽出來。我常常將支撐力稱為「內功」。正是這個內功決定著鋼琴發出的聲音。

鋼琴之魅力,就在於它可以通過人的不同要求,通過不同的觸鍵,發出不同的聲音。偉大的音樂家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1829-1894)曾指著鋼琴說:「你們以為這是一件樂器嗎?不,這是一百件樂器!」人們大都有這樣的體驗:同一首作品通過不同人的演奏,即使在同一臺鋼琴上,也是千差萬別甚至是天壤之別。練就了「聲音的技巧」,你能使一臺普通的鋼琴發出天籟之音;如果沒有「聲音的技巧」,即使是最好的鋼琴也會令人不忍卒聽。可以說「聲音的技巧」實際是全部鋼琴演奏技能的總稱,其一切都是建立在手指支撐力的基礎之上。因此我們必須記住,任何技術練習(包括練習曲、基本練習、樂曲中的困難片段等)一定要與手指的支撐力掛鈎。對此我準備在下一篇針對專業學習者再進行深入分析與詳解。現在還是圍繞業餘考級類型的練習曲,就如何通過練習曲打好技術的基礎,分成幾個必須注意的要點。

一、要給重量和力度

業餘考級選用的練習曲絕大多數都是手指連續跑動的音型。一味追求快跑和嫻熟是盲目並無效的,一定要找到具有實效的練習方法。第一步要做到將每個跑動的音符都彈得結實響亮,當你的耳朵發現做不到,或某個音(即某個手指)做不到時,就知道重點該練什麼了。只有彈重才能發現問題,才能練到手指的力量。有人花很多時間用較輕的力量練習,以為多花工夫便可熟能生巧。這種盲目依賴無限重複的練法,肯定無法達到增加手指力量的效果。試想一個能舉八十斤的運動員,以舉一百斤為目標,可每天卻拿五十斤的槓鈴反覆練習,恐怕他一輩子也舉不起一百斤。同樣道理,一定要帶負荷,甚至滿負荷(不可超負荷)地練,根據能力選用適合的速度,以來得及聽到發音和來得及監控動作為準。

二、不用踏板

練習曲當然需要踏板。但在以提高手指功能而進行的練習過程中,習慣性地使用踏板有害無益。我之所以將此項擺在第二位的重視度,就是因為見到太多的人因沒注意到它的危害而吃虧。不用耳朵導致亂用踏板,而亂用踏板又損害了耳朵,顯而易見這是個惡性循環。在練習手指跑動的過程中,我們要用耳朵注意每一個音符的「顆粒」是否到位,注意每一下觸鍵動作是否到位,不停地發現問題,不斷地矯正並練習。如果使用了踏板,音響自然變混濁,使所有的「不合格」都藏而不露,既不被發現,也不用練習,當然的結果是:自欺欺人,弱點永存。法國鋼琴家卡扎德絮(Robert Casadesus,1899-1972)曾經這樣說:「練習時要慢慢彈,不用踏板,聽清樂曲中的每個音,然後用心來彈奏。」這句箴言在練習曲中格外重要。

三、開發輔助練習方法

一般用於明確了弱點,有了攻關對象之後。訓練手指功夫,當然需要持之以恆地磨練,世界上的一切「功夫」都不可能一朝一夕就獲得。但只用一種方法練(或慢練),則不是明智之舉。記得中學時期,為了加強手指的獨立性和加強快速均勻,我常常運用變節奏的輔助練習(比如將每拍四個16分音符,變成「長-短長-短」和「短長-短長-」的附點節奏)。儘管曾在書中看到一位國外鋼琴家對此方法的嘲笑:「既然為了追求平均,為什麼要花時間練不平均?那不是南轅北轍嗎?」此話看似有理,可實踐的結果卻告訴我,這種變節奏的方法卓有成效。原因是:在改變了節奏後,在長音上加強了該手指的獨立性,感覺到手臂重量貫穿到指尖並要求其他四個手指放鬆;而短音上要求該指快速靈敏地下鍵和及時迅速地離鍵。再經過不同節奏的輪換,更不會使某音(或某手指)漏網。要知道,直對山頂走,未必是最近的路。

輔助方法多種多樣,一定要針對問題善用、活用,還要會自己開發。首先要在心裡琢磨哪個手指軟?哪個手指笨?哪個部位弛?哪個部位僵?哪個手指撐不住?哪個手指幫倒忙?……但是,任何輔助練習都會有副作用,不可死心眼兒盯著一種方法死練,要「多種經營」才行。

四、結合音樂找感覺

雖然練習曲都是為獲取技巧而作,但絕大多數的練習曲都具有音樂性,並不乏非常好聽的作品(我不將《哈農》歸類為練習曲,而歸類為基本練習)。我們絕不可以對練習曲存在的音樂性視而不見,因為任何的技術手段都是為音樂的需要才具備意義,好的練習曲尤其如此。

我的經驗是將練習曲的練習明確分成兩種練法。第一種是用前面的三項去練手指的基本功,集中注意力量、準確、均勻、清晰、速度等,不僅不用踏板,連譜面上的力度記號都不必做。第二種是在具備一定的熟練程度和技術能力之後,要結合練習曲本身的音樂性,加上音樂的表現力,儘量彈得好聽:加踏板、做力度變化和對比、力所能及地快速彈奏、賦予節奏律動甚至富有激情,即「帶勁兒」地練。總而言之,要像對待樂曲一樣。通過這樣的練習,我有兩個收穫和體會,一是有些技術難關會隨著音樂的表達和情緒的推動奇蹟般地解決;二是又發現了一些難關或弱點,需要進一步冷靜地想辦法和花時間去克服(即運用第一種的練法)。對於這兩種練習方法所投入的勞動和時間,一定是以第一種為多,且多很多。

五、抓重點練

其實這應該是我們練習一切作品的原則,但在練習曲中更應強調。我發現不少學生彈練習曲就是一遍遍地從頭到尾重複,這簡直可以稱之為「傻」法。一條練習曲很可能只有其中一行譜或只一小節的「難關」過不去,那就一定要把它抽出來想辦法克服,絕不可以混過去,或因此將全曲速度減慢。我曾讓有的學生在上課的現場,將所謂的難關正確地由慢到快反覆彈奏二十遍,結果只用了五分鐘就過關了,而這首曲子他練了幾個月都不過關。

相關焦點

  • 石叔誠鋼琴講堂:如何訓練手指的能力?
    但對絕大多數的專業學生來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各人條件自我考慮該如何揚長補短(不是「避短」)。在我學習鋼琴的路程中,可以說從始至今一直被技術問題困擾。1958年小學畢業後,僅憑一首小奏鳴曲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雖說也學了四年的鋼琴,可什麼都不懂,什麼見識都沒有。
  • 鋼琴專業須知:練習曲發展史!
    又被譽為 「鋼琴音樂的舊約聖經」,是古鋼琴中的最高傑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技術性練習,更要求手指靈敏輕巧,要求手指的獨立性,這是學習鋼琴之路上每天都要練習的基本功。每首平均律由前奏曲和賦格兩部分組成。前奏曲大多是清晰的和聲性音樂,旋律性較強。
  • 學鋼琴彈練習曲為什麼那麼重要?
    關注 很多琴童可能會向家長提出這種疑問:為什麼學鋼琴要彈練習曲,我不可以直接彈奏我喜歡的曲子嗎? 對鋼琴了解不深的琴童以及家長會對此有疑問是正常的,但是只要向鋼琴老師詢問,就能解除這個困惑。接下來小編就告訴大家,為什麼學鋼琴彈練習曲那麼重要?
  • 以《蕭邦練習曲》為例談鋼琴演奏技術(石叔誠)
    大多數能彈這首練習曲的學生一般都已有了相當的練習經驗,諸如平均、準確、結實等練習曲的基本要求自然都不需要老師再講了,我就只集中在眼下的突出問題:如何在和弦的開放位置上彈快彈響。首先,要做到跨度大大超過八度的琶音運行,一定需要手臂和手腕的參與。如果只彈前四個音,用手腕向外方向一帶,可真是名副其實的易如反掌。
  • 常見鋼琴練習曲難度排行,你是什麼段位
    白銀——車爾尼《鋼琴初步教程》作品599卡爾·車爾尼,奧地利鋼琴家、作曲家、教育家,貝多芬最得意的學生。所創作的車爾尼練習曲系列是鋼琴學生練習的基礎教材,至今廣泛使用,作品599主要促進鋼琴學習能力及其技巧的提升。
  • 蕭邦鋼琴演奏的基礎風格與技巧原則
    指導蕭邦技巧手法的基礎原則是什麼?他是如何成為創新者的?若沒有得出蕭邦音樂美學的概論,則很難回答這兩個問題。他的鋼琴教學與風格立場緊密相聯,同他對樂器技巧的貢獻一樣密不可分。對蕭邦而言,就像大部分的浪漫主義者一樣,對具有情感主義及理性原則觀念的巴洛克和古典時期作曲家而言,尤其如此,音樂是一門語言。
  • 三大要點教你如何進行鋼琴手指練習!
    保持正確的手指指法,對於練習鋼琴來說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幼兒初學鋼琴時必須建立良好的習慣,保持良好的指法。01手指的爆發力爆發力是鋼琴演奏三種基本彈奏法中非連奏奏法所要求的一種做基本的用力形式。手指跑動技巧依賴於手指敏捷的觸鍵,而手指敏捷的基礎是第三關節瞬間揮動的爆發性速度與力量。
  • 不是名貴鋼琴也能彈出好聽的鋼琴曲!
    巫漪麗演奏梁祝不過後來我明白了,相較於鋼琴的質量,彈奏技巧更重要。同一架鋼琴,不同的人也會彈出不同的音色。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技巧。如果技巧過關,鋼琴演奏的音色就是可以調整的。如何用鋼琴彈出好聽的音色第一,要會聽。鋼琴的入門並不難,段奏是目前最為廣泛的方式之一。段奏的開始以單音為元素,同時又注重音與音之間的銜接,所以非常適合讓孩子練習音色的分辨力。
  • 鋼琴的基礎練習和手指練習應各有側重,練習的質量能直線上升
    基礎練習和手指練習應當分開來看,手指練習僅僅是那些為了提高各指發聲能力的練習,而基礎練習則包括提高各指彈奏能力,訓練手腕輕巧自如與手臂放鬆柔和等內容。前者的內容不僅比後者的多,也更為重要。有了一定基礎後,基礎練習就可以完全取代手指練習了,到時,我們應當花更多的時間在基礎練習上,而少彈甚至不彈手指練習。
  • 幾種常用鋼琴手指練習教材介紹
    《孩子們的哈農》,根據《哈農鋼琴練指法》中部分手指練習簡化改編,在少兒初學階段幫助其建立規範的基本觸鍵方法,形成初步的手指獨立性和跑動機能。2.《兒童鋼琴手指練習》,適合從初學到車爾尼599練習曲程度的學生,非常系統、有針對性的基本功訓練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照循序漸進規律編排的日常五指練習。
  • 鋼琴初學者如何練習和弦呢
    學鋼琴也是同樣的道理,演奏好和弦就意味著獲得演奏成功的基礎。那麼,鋼琴初學者如何練習和弦呢?一、先把基礎和弦彈好在基礎鋼琴學習中,三和弦和七和弦是最常用的和弦。三和弦演奏的手指基礎是一種很好的雙音演奏方法。要彈奏三和弦,一個人必須掌握四個連續的觸鍵動作。首先,一個好的手形支架和一個寬鬆的手腕控制著三個手指來貼鍵彈下。
  • 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各首的難度及彈奏技巧
    蘇聯的音樂學家阿薩菲耶夫說:「巴赫是這樣的偉大,他使人感到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強大的創作實驗室,其中鍛鍊著當時所有音樂上的創作技能、風格、傾向和嘗試。」由於他卓有成效地繼承和概括了十七世紀以前歐洲各國的,包括音樂體裁形式,具體寫作技巧和各國音樂風格等音樂現象,因而創造了永恆的音樂藝術。正因為如此他才被後人稱為「古典大師」、「歐洲音樂之父」,這是當之無愧的。
  • 《車爾尼849鋼琴流暢練習曲》教學視頻+電子版書籍免費分享
    《車爾尼鋼琴流暢練習曲》(作品849號)是初學鋼琴的學生必不可少的練習。共有30首,是培養鋼琴演奏高技術的預備練習。通過練習要求達到手指動作迅速、正確、發音均衡。在訓練中同時要培養學生音樂的基本感覺。用側擊的方法彈奏,右手以大拇指(第1-7小節)或小拇指(第9-15小節)作為支點,向上或向下側擊,斷奏來練習。注意側擊的音為旋律音,應當突出;作為支點的音為次要聲部,要弱彈。第十四條 快速音階跑動及分解和弦練習彈奏時注意音階的均勻,流暢。第9-16小節重複的分解和弦,聲音要明亮,清晰。可配合《什密特鋼琴手指練習》中的短琶音部分輔助練習。
  • 常見鋼琴練習曲難易程度排名
    由於有彈奏拜厄《鋼琴基礎教程》的基礎,建議在彈奏599時可以從19課左右開始。 車爾尼《鋼琴流暢練習曲》作品849 難度係數 與車爾尼作品599相比,849的篇幅較長,速度較快,一些技術在599已做過鋪墊。
  • 27首蕭邦鋼琴練習曲,演奏技巧和詳解都在這了!馬上練起來!
    「練習曲」原是作曲家們為學生練習某種演奏技巧而創作的曲子。它往往是依據單一的音樂動機寫成的。蕭邦創作了27首鋼琴練習曲。他把其中24首分成兩集,每集12首,編為作品10號和作品25號。另外還出版了一卷沒標明作品號的練習曲,起名為《三首新練習曲》。
  • 音樂藝考|藝考生的鋼琴練習小技巧
    今天小粵給大家帶來了藝考生的鋼琴練習小技巧,大家做好筆記啦時間和方法換來水平相信大家在日常的鋼琴練習過程中,最開始最常常碰到的問題就是無法完整的表演完一首作品出來。因為大量的練習需要你的耐心去支撐。耐心和興趣提高能力學習鋼琴最重要的一個點是你足夠熱愛音樂熱愛鋼琴,你才有耐心和精力投入去不斷的練習。練好琴需要堅持,沒有熱愛就難以堅持。沒有熱愛,你所表演出來的作品也是沒有靈魂的。因為演奏出來的音樂也是你內心的表達。
  • 如何組織兒童開展有效鋼琴音樂會?如何培養成人鋼琴音樂會信心?
    一、如何組織兒童開展有效的音樂會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對於許多學生特別是兒童來講,在舞臺上公開演出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是因為,一個成熟的鋼琴家在舞臺上表演時往往彈得比自己真實的水平要低很多。因此,如何解決表演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是至關重要的。
  • 鋼琴專業必讀:《現代鋼琴演奏技巧實用教程》
    手指基本功訓練是鋼琴演奏的基礎,尤其是對高校大學生而言,現在正處於「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更應重視對手指基本功的練習。本文以卡琳娜·波波娃的《現代鋼琴演奏技巧實用教程》為切入點,以此來闡述其編排的科學合理性及其利用價值。
  • 值得收藏,鋼琴教材練習順序參考!啟蒙初級中級高級鋼琴練習曲
    (1)莫什科夫斯基《鋼琴技巧練習曲》作品72(15首);中級到高級的過渡(2)莫謝萊斯《鋼琴練習曲24首》作品70;(3)克列門蒂《鋼琴練習曲選29首》;(4)克列門蒂《鋼琴練習曲選29首》;>(9) 拉哈馬尼諾夫《鋼琴音畫練習曲》作品33、作品39;(10)德彪西《12首練習曲》。
  • 鋼琴「基本練習」:練什麼、如何練?(石叔誠)
    我想借用大家熟知的《業餘鋼琴考級》的科目分類論述。目前國內有多家考級機構,選用的教材各有不同,而且都會周期性調整。但總的科目內容萬變不離其宗,即:基本練習、練習曲、復調樂曲、樂曲一或兩首。之所以這樣分類組合,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而設定,具有科學性、專業性,也是國際上普遍採用的。從這點來看,絕不包含所謂「業餘」的概念。那麼我們就首先要搞清楚,從每一項課題中主要學什麼東西?每一項的側重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