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減肥,或許很多的人都會第一時間的想到節食,甚至是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不吃東西(就是所謂的辟穀)。
這種方法給人最為直觀的感覺其實就是餓,餓到一定程度之後自身的體重確實是會有所下降,也一定會消耗自身的脂肪。看上去雖然非常的美好,但是實際上卻並沒有想像之中的那麼簡單。
畢竟能夠為我們人體提供能量的營養物質總共也就3種: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質。在我們人體之內,脂肪可以作為能量的儲備來儲存起來,這其實也就是減肥的人最想要減掉身上的肥肉。
蛋白質則是構成了我們的肌肉以及內臟的平滑肌以及心肌,還有一些結構的成分,這些肌肉以及結構的成分是我們人體活動以及維持自身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礎之一,並不是作為能量來進行儲備的。
碳水化合物在我們人體內主要是以血糖(血液之中的葡萄糖)和肝糖原肌糖原的形式的存在,總量雖然不多。
人體的絕大部分的能量消耗其實就是直接利用的血糖,如果當血糖被消耗降低了之後,肝糖原和肌糖原或許也可以迅速的分解為葡萄糖,以維持自身血糖的穩定。
肌肉之中的胺基酸和脂肪或許也會被動員出來合成葡萄糖以維持自身血糖的穩定,這個過程就被稱之為糖異生。
如果在連續4-6個小時左右沒有進食之後,自身的血糖水平或許就會輕度的下降,這種輕微的下降並不會給我們人帶來什麼不舒服的感覺,但是我們人體維持自身血糖穩定的機制,會動員肝糖原肌糖原分解為葡萄糖來維持自身血糖的穩定。
同時身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或許也會發出指令,可以讓人感覺到已經餓了,需要吃東西來補充自身的能量。與此同時,肌肉和脂肪或許就會少量的動員進行糖異生,但是這個量其實並不大。
如果真的餓過了頭,我們身體的能量來源大致需要經過了如下的演變過程:
1、吃進去的食物大概是在4--6小時左右就會消化吸收完畢,這個時候血液之中的葡萄糖(血糖)也所剩不多了,我們的身體或許也逐漸有了飢餓的感覺。大腦和肌肉繼續的消耗自身的血糖,血糖是我們大腦最為直接的能源,如果過低的大腦或許將無法正常的工作。
這個時候的肌肉停止攝取血糖從而改為消耗肌糖元,身體的肝臟可以通過分解肝糖元輸出血糖來為大腦繼續的供能,其他的器官,比如:心臟、腎臟以及肝臟等則利用脂肪酸作為自身的能源,脂肪組織這個時候只被少量的消耗。
2、飢餓狀態的持續,大概有十幾個小時過去了之後,糖元基本也會消耗殆盡。為了不影響身體大腦的工作,肝臟或許便被開始消耗脂肪以及肌肉的蛋白來自行的合成葡萄糖,繼續為大腦來供能;其他器官則繼續的消耗脂肪的供能,這個時候真正的減脂才會出現。
3、飢餓狀態達到24小時之後,身體的肝臟繼續消耗脂肪以及肌肉蛋白來合成葡萄糖,如果肌肉蛋白質出現了透支,隨之或許就會出現內臟蛋白的分解,如果如此的演變下去或許就將會危及到自身的生命。
這格式化大腦就不得不作出一定的調整,改用酮體(脂肪代謝的產物)來作為能源,以節約蛋白質。這個時候脂肪的分解加強,減脂的效果或許就會開始明顯地出現。
4、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之中,身體調節能力比較強的人或許也許會飽受飢餓的折磨,但是調節能力比較弱的人則很有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甚至是昏迷。如果再繼續的挨餓,我們身體所產生的大量酮體或許就會使自身血液變酸,最終造成酮症酸中毒甚至是危及到自身的生命。
還有就是,飢餓其實是非常糟糕的一種體驗,如果長時間的飢餓更是難以忍受,看著別人吃只有自己餓,或許就更加令人絕望。
所以大部分過度節食減肥的人群或許都會因為熬不住餓從而失敗,甚至是自身體重的反彈。
總而言之,減肥還是需要注重自身飲食結構的調整,在控制自身總熱量的情況之下,需要保證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的供應。如果可以再適度地鍛鍊鍛鍊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