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當你餓得好久沒有吃飯,到飯點了反而沒有吃不下飯了;還有一些情況是不開心的時候,比如分手失戀、工作被罵,只知道自己是餓的,但是就是吃什麼也沒胃口。
有個朋友是這樣表述自己的經歷的:當時是分手了,就是胃裡餓到泛酸,第無數次打開美團一翻到底還是什麼都不想點,去b站看吃播越看越餓但就是不想自己去吃。好不容易逼自己點了一份很nice的香鍋,卻在半分鐘後確定自己實在是吃不下而取消訂單…
只想嚼點冰涼的生菜葉子和蘋果…
很多人都害怕該不會是因為自己得了厭食症了吧,可聽起來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以飯為鋼。按平時來看,這少個一兩頓,可不得跟個猴急的到處找食呢。那為什麼明明餓的你,到頭來反倒吃不下東西呢。
讓我們來聽聽專業的解答:
原來我們的體內第一步消耗葡萄酸,等到葡萄酸消耗完了人體就會自然而然的感覺到餓,這時就會激發大腦想要進食的指令,傳導大人體各神經元,然後我們就會餓不住找東西吃了。
餓的表現主要在是餓,最直接的原因是血液血糖濃度降低導致的。而你如果餓過頭了是瘦素的問題,正常,餓著餓著身體發現你這孫子是真不吃啊,那算了,還是用你的屯糧脂肪消耗吧。然後人體就不再需要通過吃食物來攝入葡萄糖能量,大腦自動觸發人體的調節系統,直接消耗我們脂肪作為能量的補給。這也是為什麼,不好好吃飯的人會瘦的原因。那是因為你是已經餓到要消耗自己的脂肪來充飢了,但是這樣會不好,因為脂肪是備用能量,想銀行裡的備用金一樣,一旦你用掉,在短期內還是需要補充到之前的量來完成脂肪的備用,以供身體其他使用。
所以,短期,一旦我們恢復到攝入葡萄糖的正常狀態時,我們往往需要攝入的比以前更多,這樣的話才能把空虧的脂肪一起補回來。而這種情況是會導致一個負向反應。一但一時間攝入過多食物,大腦會以為你需要屯更多的脂肪才能備用,那麼導致脂肪會相比之前更高。所以,除非你過這個短期時間,讓大腦接受了你控制飲食之後的身體規律,才不至於脂肪量反彈。
話說回來,長時間不吃東西。就像行軍打仗,只喝水,人體只能維持7天,到第8天整個人就會很危險了,我們的身體正在以消耗蛋白質作為能量的補給。作為人體細胞的組成部分,蛋白質一旦缺失,生命線就會功虧一簣。
所以如果,不吃飯又不吃不下飯的時間維持很長,建議去醫院看看情況,做好進一步的身體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