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會 「芯「 痛?一文詳解晶片基本概念

2021-01-07 木木西裡科技

矽基光電子晶片是目前半導體晶片發展的最高級階段。本圖由作者提供。

電子和光子在半導體中獨立運作或者相互作用奠定了不同晶片的基礎。晶片不僅扮演了現代產業心臟的角色,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機會。對這些晶片的了解程度決定了把握這些機會的能力。心痛可能導致休克,甚至死亡;「芯」 痛則可能導致產業停滯,甚至消亡。

本文通過四個簡單的概念,介紹四種不同的晶片。希望這些基本知識能夠被引伸到對晶片技術以及與之相關的社會發展問題的一個全新了解。以便從基礎創新,人才培養,到產業布局,都能夠尊重科技發展的自然規律,依靠扎紮實實地耕耘和適當的資源配置,高效率地獲得核心晶片,不再 「芯」 痛。

晶片是一個既熟悉又生疏的話題。我們每個人都聽說過晶片,而且每天都要跟晶片打交道。特別是最近,除了科研院所,政府機關,資本市場在認真對待以外,在商店裡,火車上,豬肉店,水泥廠也有人在討論晶片,有的還打算去創業造晶片。然而,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真正見過晶片長什麼樣,更不用說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並區分不同的晶片了。

大約在60多年前,人們就開始在矽片上進行晶片加工了。當時的晶片非常簡單,有的只有一個電晶體,但是已經展現出在尺寸、能耗、和價格方面超越電子管的巨大優勢。那個時代叫電晶體時代。

然後到了大家熟悉的集成電路時代,經過光電子時代,又到了現在這個大家生疏的矽基光電子時代。這些不同的時代實際上是藉助了半導體晶片的發展而實現更迭的。

正如人體心臟的主要功能是推動血液流動,向其他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維持它們正常的代謝和功能一樣,在今天的信息社會裡,半導體晶片擔負著處理信息,並且向各行各業各個角落傳遞信息的功能。晶片功能的強弱決定了信息社會的強弱。缺乏核心晶片引起的「芯」痛則可能導致信息社會停滯,甚至消亡。

1

四個概念

要想真正地了解晶片,第一步就是把下面的四個基本概念弄清楚。什麼是電子?什麼是光子?什麼是光譜?什麼是半導體?這些名詞聽起來好像非常的玄,但實際上非常好理解。

電子和光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大量電子形成的電流,通過金屬導線傳輸;大量光子形成光束通過光波導傳播。不同的是,電子和電子之間可以相互作用:兩束電流相交將形成短路,合為一體;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就不那麼容易了:兩束光相交叉以後,仍然各走各的路。

光譜是光子的特徵,表達光子的不同頻率分布。可以分別攜帶不同的信息。因此,在一根電線裡只可以傳輸一路信號;而在一根光波導裡則可以同時傳輸許多路不同的信號,使通信容量和速度大大地增加。

半導體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常見的半導體有矽、鍺、砷化鎵、磷化銦等,矽是各種半導體中,在商業應用上最為成功的一種。

在半導體晶體中,人為地摻入特定的雜質元素,使其導電性能可控,這一特性使半導體成為製造電子晶片的最佳材料。

半導體中電子和光子擁有強烈的相互作用:加電可以發光;光照可以發電。它們是光電子晶片的基礎。

2

四種晶片

迄今為止,四種不同的晶片都是在半導體材料上發展起來的,也可以被叫做半導體晶片。它們是依賴電子、光子、或者光電相互作用,決定了它們的特徵和用途。

自從1897年湯姆森證實電子的存在以來, 電子經歷了電真空時代(1905),電晶體時代(1947),來到了集成電路(1958)時代。所謂的集成電路也就是電子晶片的一種,就是我們大家每天都聽說的,每天都在用的IC晶片。集成電路主要以矽為材料,它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僅僅只利用電子來作為信息載體。

圖文無關

藉助於摩爾定律的推動以及晶片公司和儀器設備公司的努力,電子產業目前已經成為了全球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光子這個名稱是在1927年才被人們所認可。經歷了空間光學時代和集成光學時代,專家學者們在30多年以後,借用了電子學發展的路徑,利用類似的技術和方法,將大型的光學元器件集成到了一個小小的基片上,形成了光子晶片。光子晶片的重要特徵就是僅僅利用光子作為信息載體,不需要電子的參與。

由於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無法形成低成本、低能耗的功能器件,產業規模受限到基本上沒有。因此,目前光子晶片的研發重點主要聚焦在基礎研究,而不是產業發展。

前面講到的兩個晶片,都有自己非常嚴重的局限性。比如電子晶片,由於受到電子本身在半導體內運動速度的限制,它的主頻只有幾個GHz。而光子晶片,由於光子本身的弱相互作用,基本上也就是一個無源器件,功能非常受限。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將光子和電子結合起來。實際上正是人們在研究光子的過程中,發現它與電子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半導體材料可以通過吸收光子而產生電子,也可以通過電子的湮滅而發射光子。由此開啟了光電子學的研究,並發明了雷射器和光探測器——最簡單的光電子晶片。光電子晶片的時代始於上世紀70年代。為了獲得更強的光電效應,早期的光電子晶片基本上都是在砷化鎵、磷化銦材料上製作的。但是,這些材料既難於加工,也很難做成像矽單晶那麼大的尺寸。因此用它來製作的光電子晶片成本很高,且由於集成度不高,功能非常單一。

圖文無關

光電子晶片的出現,給了通信行業,特別是光通信行業,一個高速發展的機會。由於高性能雷射器、摻鉺光放大器、波分復用器的出現,通信系統不僅由電纜傳輸切換到光纖傳輸,而且從單線單路發展到單線多路,大大地提升了通信系統的傳輸速率和通量,降低了成本,使許多家庭感受到了光纖到戶的好處,為即將到來的大數據時代奠定了基礎。

通過對上述三種晶片的介紹可以發現:由於電子和光子的固有特性不一樣,他們在產業應用方面的發展也是完全不同的。

電子之間有強相互作用,因此形成了 「電子產業」;光子之間基本上沒有互動,也就無法形成自己的產業。

而目前與光子相關的產品,除了光波導,基本上都是光電共同作用的產物。「光電產業」 也已經廣泛進入消費市場。

「光子產業」 只是個概念,根本無法進入消費市場,除非把「光電產業」改名為 「光子產業」。

縱觀半導體晶片的發展歷史,電子晶片/集成電路、光子晶片、光電子晶片都僅僅只是其中的一個特殊階段。而半導體晶片目前的發展趨勢就是將它們有機地統一集成到矽襯底上,形成一個嶄新的 「矽基光電子晶片」。

眾所周知,指導微電子發展的 「摩爾定律」 基本失效,集成電路晶片的發展趨於飽和。在另一方面,由於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的發展,信息高速公路體系中各層分支線路上的數據流量也大大增加。為了提高晶片的速度,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在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光互連的概念,使 「光進銅退」 延伸到了晶片內部。他們使用與矽基集成電路技術兼容的技術和方法,將微納米級的光子、電子、及光電子器件集成在同一矽襯底上,形成矽基光電子晶片。

說的通俗一點,就是為了應對人們對數據流量需求的不斷增長,而電子晶片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將光子加入到目前的矽基集成電路中間去,形成一個既快速又便宜的新型大規模光電集成晶片。

IBM、英特爾、臺積電、格羅方德、思科、Acacia等多家大型公司已經對矽基光電子晶片進行了商業化的批量生產,而且以矽基光電子晶片為核心的光模塊也在數據中心和通信系統中獲得了大量應用,矽基光電子產業鏈已經形成。

矽基光電子晶片可以在算力、能耗、成本、尺寸方面帶來極大的優勢。人們預期,它不僅可以支撐大數據時代的通信設備、數據中心、超級計算、物聯傳感、人工智慧等產業,更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進入消費市場。

3

如何不再 「芯」 痛?

人們對電子、光子的了解,對由此產生的技術時代的更迭,導致了信息社會的出現及發展。而信息社會對小巧、廉價、低能耗器件和系統的偏愛催生了各種各樣的半導體晶片。

最早出現的電子晶片,或者說,集成電路得益於矽材料和CMOS器件的完美結合,具有尺寸小,成本低,集成度高的優點,目前已經是全球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已經成為傳統產業,其發展速度也飽和趨緩。

光子晶片利用光子作為信息載體。由於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無法形成低成本、低能耗的功能器件,也就無法形成自己的產業。

光電子晶片注重光子與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擁有多通道,大帶寬,高速率的特點,是支撐高速通信的關鍵技術。但由於是在砷化鎵、磷化銦材料上製作,因此,很難做到低成本和高集成度。

矽基光電子晶片是目前半導體晶片發展的最高級階段。是將上述三種晶片中的基本元素在矽襯底上異質集成而獲得的一款大規模光電集成晶片。被公認為是後摩爾時代的核心技術,大數據時代的基石。

作為宇宙萬物中的一員,晶片也是遵循著自然規律、分階段、循序漸進地形成和發展的。特別地,晶片乃人智精氣之匯聚,是人們對前沿科學技術進行長期研究與開發而凝練出來的一件藝術品,不是利用大量的金錢就能在短時間內獲得的低門欄產品。

特定階段的晶片都會扮演特定的角色,都有它的優點和不足。

在當今這個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為特點的信息社會,單純的電子晶片/集成電路已經不能夠滿足在數據傳輸和處理方面的需要,更不能帶來更上一層樓的時代更迭。

單純地強調光子的多路傳輸特點、光子晶片的概念,不僅不會做大光子產業,還有可能把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的努力引入歧途。

脫離電子晶片的基礎,忽略光子與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把矽基光電子晶片當作光子晶片來研究,那是想要建造空中樓閣;而沒有一定的電子晶片製造條件和產業積累,那也是造不出先進的矽基光電子晶片的。

矽基光電子晶片是建立在電子晶片的基礎上的。它不僅可以替代部分的高端集成電路,而且可以開闢一些新的應用領域,正在形成一個比集成電路產業更大的矽基光電子產業。

2020.12.22 於北京中關園#木木西裡#

內容來源:知識分子

論文「致命錯誤」殃及數百篇文章,然而結果亮了……

北航,開年第一篇Nature Nanotechnology

多個機構「預警」,因為國人佔比50%,審稿速度快?今年將突破4分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維修行業揭秘(一)筆記本電池換芯詳解
    維修行業揭秘(一)筆記本電池換芯詳解 2009年07月02日 00:05作者:徐彬編輯:徐彬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筆記本電腦頻道7月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要聞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2000年國務院[18號文],出臺《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到2011年,國務院很快發布了關於《進一步鼓勵軟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就是4號文,在稅收和財政上給予半導體產業優惠政策,產業分工得以初步實現。晶圓廠迎來一波建設浪潮,2000年後,天津摩託羅拉投資14億美元建成月產2.5萬片的8英寸工廠,上海中芯國際投資15億美元建成月產4.2萬片的8英寸工廠。
  • 臺灣晶片往事和大陸的「晶片之痛」
    文丨臺海問題時事評論員 嚴語隨著中美「科技戰」愈演愈烈,晶片正在成為雙方博弈的「天王山之戰」。很多人都在追問:以大陸全球第一的工業製造能力,為何小小的晶片會成為我們的切膚之痛?兩岸同文同種,在晶片領域,為何臺灣可以成為全球遙遙領先的佼佼者?大陸有沒有可能彎道超車,縮小「芯」差距?臺灣晶片產業往事專注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就是成功。在晶片領域,臺灣就是如此。
  • 「中國芯」強在哪,又痛在哪?西湖大學副校長終於講清楚了
    8月22日,在西湖大學工學院主辦的 「思享匯」 上,西湖大學講席教授、副校長仇旻就晶片製造工藝、中國 「芯」 痛進行了深入淺出地剖析。  在仇旻看來,中國晶片的未來需要用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繼續追趕現有技術,另一條腿是把下一代晶片技術的突破口做好。因為「如果只追現在的晶片技術,可能永遠落後別人,當我們把下一代晶片的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上,未來才有希望」。
  • 一文詳解HDMI製造過程
    打開APP 一文詳解HDMI製造過程 線纜行業朋友圈 發表於 2021-01-09 11:17:48 隨著HDMI2.1認證的開啟
  • 國科大「一生一芯」背後有哪些故事?負責人詳解
    作者 | 包雲崗編 者 按7月2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正式公布首期「一生一芯」計劃成果——5位本科畢業生主導完成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如何評價中國科學院大學「一生一芯」計劃?這一問題在知乎引發熱議。
  • 上海芯動:下一個晶片製造業的中心
    對於第一步,芯華和展訊的做法也許值得借鑑,它們同時選擇了較為簡易的晶片作為突破口,芯華開發出神芯二號數模轉換晶片主要用於DVD影碟機,展訊開發出無線固話晶片以開拓市場。由於國內3G市場尚未啟動,開發其他較低檔的晶片可以為公司獲得一定的現金流,而且對其未來開拓市場帶來便利,趙勁松表示,「由於許多手機廠商也同時生產無線固話終端,這有利於我們的品牌知名度。」
  • 中國科學院大學「一生一芯」計劃對國產晶片的發展意味著什麼?
    其實這也是在2018年期間我經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我有一個很粗的想法——能不能讓學生參與到開源晶片生態建設中——經常會浮現出來。聽了那位老師的問題,我在腦海中又浮現出這個想法,然後就在飯桌上一邊整理思路一邊介紹如何將教學和開源晶片結合起來。這應該是「一生一芯」計劃的最初萌芽。
  • 詮釋汽車晶片新水準 芯馳科技亮相世界半導體大會
    一直以來,我國汽車晶片大多依靠進口,國產晶片企業鮮有機會可以量產裝車。所幸在智能網聯汽車加速滲透以及所帶來的科技封鎖背景下,一批以芯馳科技為代表的新硬核玩家,正在快速成長起來,力圖扛起「智能汽車中國芯」的重任。
  • 公考面試最新熱點話題——本科生造晶片「一生一芯」
    如何評價中國科學院大學「一生一芯」計劃?【背景】中國科學院大學 公布了首期「一生一芯」計劃成果——在國內首次以流片為目標,由5位2016級本科生主導完成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設計並實現流片,晶片能成功運行Linux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UCAS-Core。
  • 最硬核畢業證:帶著晶片畢業,國科大本科生交付"一生一芯"首期成果
    晚上在烏鎮的一家餐館慶祝時,坐在我邊上的一位老師問了個問題:「以後打算怎麼做開源晶片生態?」其實這也是在 2018 年期間我經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我有一個很粗的想法——能不能讓學生參與到開源晶片生態建設中——經常會浮現出來。聽了那位老師的問題,我在腦海中又浮現出這個想法,然後就在飯桌上一邊整理思路一邊介紹如何將教學和開源晶片結合起來。這應該是「一生一芯」計劃的最初萌芽。
  • 首拆智能翻譯機:內置炬芯ATS3609(D)語音晶片
    我們現在接觸到外語的情形是越來越常見了,例如在日常的工作生活當中,周邊可能會有很多的外國人,我們需要跟他們交流;又或者我們到國外旅遊,也需要跟外國人進行交流。還有很多從事外貿行業、跨境電商的人員,都不可避免的需要跟外國人交流。  在跟外國人交流的過程當中,如果外語不熟練怎麼辦呢?
  • 北鬥晶片都是「中國芯」
    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約20%楊長風通俗地解釋了衛星導航的原理:基於三球交匯原理,通過測量3顆以上導航衛星與用戶接收機的距離,解算用戶的三維位置坐標,「聽起來好像很神秘,但我們搞導航的一聽就明白了。」他笑說。
  • 芯海科技新一代的雙通道電能計量晶片CSE7761及必要的阻容器件
    應對市場需求,芯海科技推出了一款智能計量插座專用WIFI模組CSM84F12,特點如下: 1、集成計量功能,體積小CSM84F12採用直插式封裝,除基本的WIFI功能外,還集成了芯海科技新一代的雙通道電能計量晶片CSE7761及必要的阻容器件。
  • 打造光通信「中國芯」:烽火P-OTS晶片煉成史
    國內有遠見的系統設備商都建立了自己的晶片研發和生產體系,包括華為的「海思」、中興微電子、大唐電信的聯芯科技等。正如華為總裁任正非所言:沒有晶片核心技術,總有一天會被國外供應商「斷糧」,到那時我們必將不戰自敗。作為我國光通信發源地和核心技術的創造者,烽火通信對打造光通信「中國芯」多年來不遺餘力,成果豐碩。
  • 「一生一芯」國科大本科生帶著自己設計的晶片畢業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7月2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布了該校首期「一生一芯」計劃成果。該成果在國內首次以流片為目標,由五位2016級本科生主導完成了一款64位RISC-V處理器SoC晶片的設計並實現了流片。晶片可以成功運行Linux作業系統以及學生自己編寫的國科大教學作業系統UCAS-Core。
  • 【智芯】BBC:美制裁中國企業或適得其反;海康威視:晶片受限制就換...
    而中國的目標是到明年將這一數字提高到40%,到2025年將這一數字提高到70%。《跨太平洋實驗》(一本關於中美科技關係的書)一書的作者Matt Sheehan表示,幾十年來,製造本土晶片一直是中國的願望,而美國實體名單也將成為中國芯的「催化劑」,當然這也需要經驗的積累。但短期內,中國AI晶片初創企業短期內不會缺少現金和新訂單。
  • 中芯晶片陳智維:國內晶片沒有創新可言,但大家做的是從無到有
    2018年,對於國內晶片產業而言,是動蕩的一年。這一年,有數家中小企業因行業的動蕩而悄然隕落,也有無數人重新開始,一大片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衝出重圍,煥發新的生命力。成立剛滿一年的中芯晶片就是後一企業群落中的一家。2018年,亦是向上的一年。
  • 晶片奇才梁孟松請辭中芯國際,中國芯又將何去何從?
    據昨日報導,現中芯國際CEO梁孟松向公司遞交了請辭信,就此離開中芯國際。然而梁孟松的離開,對於中芯國際來說是一大損失,而對於正在追趕國際晶片水平的中國來說更是一大損失。提及梁孟松,對於從事晶片科研的工作者都有所耳聞,他是一個傳奇的人物!
  • 晶片就是沙子,沙子就是晶片,為何我們就做不出
    而且晶片是我國電子科技發展的必須品,科技智能化程度越高,需要晶片的精度乃至複雜程度也會相應提高,我們通常生活中使用的電子設備也離不開晶片,有時候我們拆開手機乃至電腦都能看到一坨黑乎乎的東西,那是因為我們只能看到外邊黑色的塑料封裝,並沒有看到裡面的晶圓,所以我們很少有人了解,其實晶片的原材料就是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