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我國一批出口大米製品被測出含有轉基因成分遭退運
近日,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通報系統(RASFF)2020年第51周通報了我國產品出口情況,數據顯示,三種大米製品因含有未經批准的轉基因成分遭到進口國英國的退運處理。實際上,自2013年以來我國對歐盟出口的米粉製品已經多次被檢測出轉基因成分,就在今年8月,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藥生食輸發0701第1號通知,要求對我國產大米製品和木瓜產品實施進口轉基因檢查措施,檢查頻率為每次進口時都應保存和檢查貨物(詳見《大米製品漸成重災區:我國出口歐盟米粉再現轉基因成分被扣押 》)。
-
翠草碧葉大米榮獲第三屆國際食品安全峰會最佳安全獎
會議由國際食品安全協會(GFSF)主辦;布瑞克食品安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美國GIC農業諮詢集團承辦,會議吸引了來自美國、巴西等世界各地的食品安全領域共計200餘位嘉賓,得到了陝西翠草碧葉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永業集團、山東富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華色酒香貿易有限公司、浙江省仙居金園富硒楊梅基地等多家企業的合作支持,素有「天下第一大米」 富硒大米在會上受到了高度認可,並獲得最高獎項——「第三屆國際食品安全峰會富硒有機大米最佳安全獎
-
中國遊客為何追捧日本「神藥」 出國瘋搶引發反思
繼馬桶蓋之後,熱衷在日本掃貨的不少中國遊客又盯上了日本生產的「神藥」。 這些非處方藥在日本遍布大街小巷的藥妝店裡可以輕易買到,品類豐富,安全放心,不僅是日本人生活必需品,而且受到多國遊客青睞。 在許多人看來,常備藥似乎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數國家都能生產。那麼,日本藥企生產的常備藥又有那些特別之處呢?以最受中國遊客青睞的日本兒童常用藥為例,讓我們來探探究竟。
-
鵝肝裹塑料、大米生蟲、糕點發黴……遇到食品安全問題絕不能失聲...
近期,上海鐵路運輸法院(以下簡稱上鐵法院)審理了幾起食品安全引發的民事糾紛,今天我們就通過這些案例來進一步了解食品安全問題,以及作為消費者到底該如何維權?案例一大米生蟲發黴,這飯沒法好好吃了!▲網絡圖片王女士通過某網絡平臺購買了包括一袋東北大米在內的商品若干,收到貨物後,發現大米已生蟲,便立刻與該平臺客服聯繫,客服答應調換,於當日重新送來一袋大米。次日,王女士及家人食用大米後,發現味道不對,再仔細檢查大米,竟發現有異味,並已經發黴變質。
-
美國主流商店限量銷售大米 華裔消費者搶購大米
美國主流商店限量銷售大米 華裔消費者搶購大米 2008年04月25日 11: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美國《僑報》/邱晨 攝) 中新網4月25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在全球糧價高漲聲中,美國會員制連鎖店COSTCO、山姆俱樂部4月23日開始限量銷售大米。這兩家商家的限量售米行為已經引起搶購風潮及傳言。
-
多地搶購米麵糧油?中國口糧自給自足、米麵無憂
近日,全國多地出現搶購米麵糧油的現象。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顯示,一些人扎堆在超市、糧油店購買米麵糧油。儘管多地均發布闢謠稱,糧油庫存充足,無需搶購。但是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之下,不少人還是開啟了囤糧模式。有電商平臺提供的交易記錄顯示,有人一下子買了40袋大米,花了1276元。
-
滕佳材:中國當前食品安全形勢仍然不容樂觀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 劉長忠)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7日在北京表示,今年中國的食品安全形勢繼續保持穩定向好的態勢,但必須清醒看到,雖然食品安全法治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
-
簡述我國食品安全工作近年發展歷程
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農產品和食品安全問題,是底線要求。安全農產品和食品,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但歸根到底是產出來的,要加強源頭治理,健全監管體制,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李克強總理也多次作出批示,強調要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著力提高監管效能,落實最嚴格的全程監管,推動食品安全形勢持續改善,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議食廳:特殊時期要不要屯點大米?關於糧食安全的問題這裡有答案
「最近你買大米了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外的蔓延,近來「糧食要漲價」的傳聞開始出現,不論是超市裡還是快遞下單時選擇米麵的消費者開始增多。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要不要屯點糧食以備後患呢?近日,作為長期關注中國農業發展的食品工程博士崔凱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議食廳》欄目對崔凱發表的內容進行了編輯整理。 第1個問題:我們用不用屯糧食。 答案是:不用。崔凱表示,中國的大米和小麥儲存除了正常一年的消費之外,還另外存了5個月的餘糧,合計有17個月的口糧。
-
桂林市集中銷毀一批假冒偽劣食品 包括白酒、大米、豬肉製品
原標題:自9月開展食品安全領域專項整治以來全市共查處食品(保健食品)案件116起一批假冒偽劣食品等商品昨日被銷毀桂林生活網訊--桂林晚報訊(記者秦麗雲 見習記者曾思怡)18日下午,隨著垃圾清理機的作業,
-
社會風氣:淺談身邊的「食品安全」形勢
先給部分小夥伴普及一下,什麼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應包含有可能損害或威脅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或不安全因素、不可導致消費者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不得產生危及消費者及其後代健康的隱患。但部分財欲薰心的不良商家,為了一己私利,仍鋌而走險,將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問題食品不停的輸送進中國的食品市場,不斷的挑戰著國民的底線。所以,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沒有徹底解決的民生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也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
-
中企動力移動商城|四全食品:一碗大米如何引發千年口碑得以傳承
廣西四全食品有限公司要把好山好水「長壽之鄉」象州米銷往全國,把千年口碑代代相傳,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採用小包裝快速流動理念,當季現打,安全超性價改善全國人飲食結構,讓每個人都吃得起,讓每一粒都吃出健康。
-
美國軟膠囊不符合我國食品生產標準 顧客閱讀包裝挑刺獲賠24萬
原標題:美國軟膠囊不符合我國食品生產標準 顧客閱讀包裝挑刺獲賠24萬 在大型電商網站上購買回的美國保健品,不符合我國國內的食品安全法規,消費者起訴到法院,獲得了貨款十倍的賠償金24萬多元。
-
大米行業面臨升級改革,香滿園大米品牌化率先轉型
大米是我國居民的主要口糧之一。近年來水稻連年豐收,每年產量2億多噸,水稻出現階段性供大於求的問題,大米加工企業普遍經營艱難。如今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對高端大米的消費需求增加。大米行業該如何提升產業競爭力?
-
核洩漏後日本新潟大米重返中國 稱對安全有絕對自信
原標題:日本新潟大米8年後重返中國,稱對安全有絕對自信【文/觀察者網奕含】時隔8年,日本新潟縣昨天重啟對華大米出口。日本共同社1月8日報導,日本全國農協聯合會(以下簡稱「JA全農」)當天在橫濱市舉行了對華出口大米的出貨儀式。這是自中國政府放寬限制以來,新潟縣產大米首次出口中國。新潟縣官員稱,對安全有「絕對的自信」。
-
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全市大米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
2020年7月27日,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召開全市大米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金雷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市大米生產企業(小作坊)、各區縣(市)局市場監管人員參加會議。 會上,市市場監管局向全市大米生產企業(小作坊)發放並講解了《致全市大米生產企業(小作坊)告知書》,告知大米生產企業(小作坊)要將鎘含量納入原糧採購和大米出廠必檢項目,確保對購進的原糧和出廠成品實行批批檢驗;嚴格履行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義務,必須使用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原糧組織生產加工,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大米不得出廠銷售;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生產過程風險管控
-
綠色大米就是綠色食品?臨沂專家建議:謹慎購買
原標題:綠色大米就是綠色食品?臨沂專家建議:謹慎購買 近日,網友「妮子寶寶777」發微博稱其在東方不夜城附近超市購買的綠色大米美其名曰「竹香米」,含有各種對人體有好處的營養成分,結果水一泡米不用煮就熟了,但標籤上卻寫的「泰國香米」。還有綠色的大米?會不會是添加人工色素了呢?
-
內蒙古食品安全管控_GGU認證
內蒙古食品安全管控,GGU認證,本中心「GGU系列認證標誌」已經通過國家認監委備案發布,具有法律效力。內蒙古食品安全管控, 提出食品安全監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德州市疾控中心組織6縣市區疾控中心開展了5月份省級項目的採樣送檢、樣品檢測、數據匯總、系統錄入工作。
-
我國糧食安全仍然面臨九大難題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糧食與食物安全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宏廣在《中國糧食安全:戰略與對策》一書中提出,發達國家人均年消耗糧食800公斤時糧食需求才基本穩定,我國人均糧食剛剛達到470公斤,我國糧食安全處於「高難度、低水平、弱安全,吃飽沒問題、 吃好要進口,平時沒問題、戰時有風險」的狀態,糧食安全的弦永遠不能松,「八管齊下」我國糧食生產能力能夠達到8億噸。
-
權威解答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問題
,我國大概會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幾個信息關聯起來,讓人覺得中國的糧食似乎「不安全」了。我國糧食安全還有保障嗎?8月26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專門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就社會關心的糧食問題進行了權威回應,一起來看——現在有必要囤糧嗎? 完全沒必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有一些消費者出於防範風險的心理,搶購糧油;也一些貿易商和農戶出於看好後市的預期,有不少囤糧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