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生意不好做並不是從2019年才可以的,現實中從2015年起,我國的紡織鞋服市場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不僅是街上的實體服裝店不停地在關閉,就是紡織鞋服生產企業也在不停的關閉,以福建泉州為例,我國最重要的鞋服生產基地之一,最近三年關停的鞋服企業數量達數百家之眾,這其中還包括富貴鳥、浩沙、舒華、德爾惠等大企業,那麼服裝的生意為什麼越來越難做呢?
網店的衝擊
實體服裝店的生意下滑與網店的崛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則同款的服裝,網店的價格一般低於實體店(主要是房租及人工成本的差距);二則就算是同樣的價格,照樣很多人會在網店購買,原因無非是懶,因為現在的很多人對於網購的興趣已經大於逛街的興趣了,所以的衝擊是造成實體服裝店生意下滑的關鍵因素之一。
經濟增長放緩,收入下降
最近幾年,我國的經濟增長進入下行趨勢,經濟增長緩慢,而物價持續上漲,但收入卻沒有同比例的增加,所以人們的生活壓力加大,服裝算是必須的產品,但非剛需的產品,有錢的情況下,可以多買幾件,勤換新衣,打扮自己,但沒錢的時候,人們會自動縮減鞋服的開支,本來打算穿一年的衣服,可以選擇穿兩年,所以經濟下行,導致消費的受眾群體進一步減少,因此生意也就會出現下滑。
總結
短期而言,服裝市場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長期來看,能夠存活的實體服裝店,一般都是以知名品牌的服裝店為主,這些產品的價格高,同樣品質較高,對於生活有追求的高消費人群,會更願意選擇在實體店購衣,因為他們在乎的不是價格,而是得體、搭配。至於說廉價的雜牌服裝會越來越難存活,因為買這些產品的都是收入較低的群體,對於他們而言,如果同類型的網店上有更便宜的,他們會選擇網店的產品,無非是能節約一分是一分的心態。
2020年,做服裝生意,尤其是開實體服裝店的,一定要本著差異化和專業化服務的思路去經營,否則肯定是難以為繼的,不如儘早結業。我家附近有家專做褲子的服裝店,並且主要是做中年人的褲子定製,生意好得不得了,簡直是火火火。事實上也就應了一句話:差異化,差異化是當今市場競爭的不二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