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教育網,服務全中國國防教育網,追逐強國夢
性別角色錯位是教育問題還是社會問題,這絕不是小事今天,堂主帶大家來分析一個越來越普遍的社會現象:娘炮兒女漢子現象。該話題過於沉重,爭議性也很強,事關千家萬戶,歡迎各位後臺留言討論。如果您認可堂主的文章,就請您動動發財的小手,先點讚,再點「在看」,然後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近日,教育部又雙叒火了,事情的起因是教育部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404號提案的回覆,之所以會火,完全是因為這個提案的題目《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偽娘、娘炮兒文化。當然,想必提出此項提案的委員是個文化人,話說得很文雅也很含蓄,不像堂主是個粗人,說話很直白。但不得不說,這個話題很敏感,而且又與千家萬戶密切關聯。所以才會引起這麼高的關注度。事實上,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上這種娘炮兒+女漢子現象越來越盛行,也就是心理學上通常所說的性別角色錯位。本來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在正常人群中出現極少數的性別角色錯位也很正常,但當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並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社會文化,這就有點不正常,甚至是可怕了。近幾年,由於工作關係,堂主與一些高校的領導在交談中都深深感受到了他們這方面的擔心和憂慮,因為據這些領導講,在他們管理的學校內這些娘炮兒+女漢子的人數佔到了學生比例的10%以上,而且這種比例還在逐年上升,與之相匹配的就是同性戀和愛滋病的增加。而在影視劇作品、各種綜藝節目中,更是娘炮兒+女漢子橫行,而且往往會得到更多的曝光度和關注度。自然進化,萬物天擇,人之所以區分男女,是造物主的神奇,更是自然之道,循之則昌,逆之則亡。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一直在遵循著天道循環,生生不息,這個天道就是我們一直倡導的陰陽協調,和諧共生。而男女之道,亦為陰陽,相輔相成,互為平衡,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輕則倫理顛倒、社會混亂,重則文明衰落、走向滅亡。所以,如同塵歸塵、土歸土一樣,男歸男,女歸女,男女符合社會賦予的性別角色定位,既是生理與心理的統一,也是生物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一,這就是天道。而這種娘炮兒、女漢子文化大行其道,就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性別角色錯位問題了,而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甚至可以影響到一個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根本。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娘炮兒、女漢子文化橫行呢?眾所周知,計劃生育是我們的一項基本國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計劃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為基本國策,同年12月寫入憲法。主要內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老實說,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自製訂以來,對中國的人口問題和發展問題的積極作用不可忽視,但在後期執行過程中開始出現偏差,而獨生子女政策就是這種偏差的產物。在中國人傳統觀念裡,兒女雙全才得人生圓滿,但獨生子女政策勢必造成眾多家庭的缺憾,於是隨著獨生子女政策的強力推行,也必催生家庭錯誤的育兒做法,比如喜歡女孩兒的家庭就會有意無意地給家裡唯一的男孩兒以錯誤的性別暗示,比如通過起女孩兒名字或乳名、穿女孩兒衣服或在孩子面前說「你要是個女孩兒就好了!」這樣的話等,反之亦然,這種錯誤的性別期待,在孩子剛開始性別角色發育啟蒙時就會給孩子錯誤的暗示,使孩子突破生理角色定位在潛意識裡接受家長錯誤的性別角色,這是導致孩子性別角色錯位的一個重要原因。要想改變這一點,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性別角色定位,就要求家長按捺住自己狂放的心,尊重事實,接受事實,給孩子成長正確的性別期待,並通過名字、穿著打扮這些外在的形式強化這種角色定位。在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的缺失是另外一個易教出「偽娘」、「女漢子」的重要原因。孩子的性別角色定位除了接受周圍人的期待和暗示外,還要通過性別模仿來實現。因此,父親一定要多參與男孩子的教育過程,通過日常生活對男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現代人生活節奏普遍較快,父親作為家庭的頂梁柱往往大多數時間在外奔波,基本是雞鳴五更起、夜半三更回,兩頭不見孩子。而農村普遍都是父親外出打工,男孩子作為留守兒童一年不一定能見一次父親,從而導致很多家庭都是母親在孩子教育中起主要作用。目前我國多數家庭都是只有一個孩子,一家幾個大人圍著孩子轉。有的家庭甚至是一家幾個女性來照顧孩子,特別是在女性堆中長大的男孩子,由於缺乏了對父親這個男性角色的模仿,那就只能模仿女性角色,成為偽娘、娘炮兒。而在以前的中國家庭中,工作並沒有這麼繁忙,絕大多數父親相對來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即使有些父親也是比較忙碌的角色,但以前多子女家庭中的兄長、以及大雜院中的孩子頭(男孩居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現在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女,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單獨帶,而且是以女性成員帶的居多。前幾年一檔熱播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那麼火,也是以子女教養中不同的父親角色為賣點。《爸爸去哪兒》中5位明星爸爸帶著孩子獨自外出,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暴露出種種手足無措,可笑和感動之餘,也給人們一直以來的傳統觀念敲了一記響鐘,強烈渴望父親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回歸。要克服這一點,希望家裡所有有男孩子的父親,再忙也要顧家裡,少點兒應酬,多點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這是保證男孩子正常成長的重要保障,也關係著自己後半生的幸福。否則,辛辛苦苦打拼一輩子,很有可能因為孩子問題一夜回到解放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這是錯誤的社會倫理。隨著時代的進步,新中國提倡男女平等,就是要糾正這種錯誤的社會倫理。但與此同時也導致了我國女權主義的快速強勢崛起,給孩子一種錯誤的角色暗示和模仿。男女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也就是說在人格上男女間既不應男尊女卑,也不應男卑女尊,而是相互間彼此理解和尊重。男性應發揮自然屬性賦予自己的優勢,對社會、家庭責任勇於承擔,充實剛毅、堅定,有開闊視界且充滿力量,因而更加男人;女性也應發揮自然屬性賦予自己的優勢,溫柔、智慧、美麗,具有廣博的愛和柔情,因而更加女人。只有男性更男人,女性更女人,才能在平等、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造就對方,在實現自己的同時,實現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發展與進步。當今很多女性過度追求女性權力,已經突破了男女平等的界限,變成了不顧一切的要去男化,所謂「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掙得贏職場,打得了流氓」,定要做個比男人還男人的人,以至失去了自己的本性。而男人呢,正好與之相反,在女權強勢的家庭環境下,被迫日益軟化、弱化,失去了剛毅,有擔當、有血性的特徵,或甘願舒舒服服享受,或爭當妻子面前的「綿羊」,安心做個小男人。這些絕不是正常的家庭倫理關係,也給孩子一種錯誤的性別角色暗示:女人就是要強勢,男人不得不低頭,這樣的家庭,不出娘炮兒或女漢子才怪了。孩子的性別角色成長定位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教育和模仿,而在這個過程中,學校老師在其中扮演了與父母同等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在我國,學校男女比例失調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據教育部公布的教育統計數據,2016年北京、上海專任教師中女性佔比,普通高中階段分別為71.9%、65.9%,初中階段分別為76.3%、73.7%,而小學階段均超過80%。不僅在上海、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中小學教師群體中陰盛陽衰現象在全國範圍內十分普遍,且越往基層越明顯。此前,有媒體隨機調查了山東、湖南、四川、浙江四省140多所中小學,較為嚴重的學校男女教師比例達到了1∶10,女教師佔到教師總數的70%至80%屬於常見現象。男女教師比例在1∶1到2∶3之間的學校,已屬少數。讓人擔憂的是,近年來,這個現象不僅沒有得到扭轉,我國女專任教師佔比增長明顯,男女教師比例差距持續擴大的趨勢反而在加劇。這樣一個陰盛陽衰的教師配比,一方面,導致的後果就如同一個缺少父愛的「單親家庭」,男孩子普遍缺少模仿的男性角色模板,不得已只能模仿女老師,從而導致出現娘炮兒的偏差。另一方面,女老師為了能hold住場子,震住調皮搗蛋的孩子,時不時還要拿出河東獅吼的氣勢,這又會對女孩子模仿女性角色時出現女漢子的偏差。從這一點上,建議教育部抓緊時間研究解決這個問題,早日解決陰盛陽衰的教師配比問題。文化傳遞的價值觀對於社會個體進行性別角色定位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受外來文化的侵襲,我國在影視劇作品、各種綜藝節目中,娘炮兒+女漢子越來越盛行,比如「超級女聲」、「超級男聲」等等,拿大獎的、出鏡的都不是正常人,正是由於過度宣傳這種娘炮兒+女漢子,引導年輕人的審美觀念發生了重大偏差,正如當年的「小腳文化」一樣,大家反而認為油頭粉面的小鮮肉是一種時尚,這都是滅人倫的事兒。孰不知,這些都是西方的陰謀,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已解密的極機密文件《行事手冊》中有一個《十條誡令》,其實就是中情局顛覆中國政府行動的十大工作計劃, 內容如下:1、儘量用物質來引誘和敗壞他們的青年,鼓勵他們藐視、鄙視,進一步公開反對他們原來所受的思想教育。替他們製造對色情奔放的興趣和機會,再鼓勵他們進行性濫交。讓他們不以膚淺、虛榮為羞恥。一定要毀掉他們強調過的刻苦耐勞精神。2、一定要盡一切可能,做好宣傳工作,包括電影、書籍、電視、無線電波……核心是宗教傳布。只要他們嚮往我們的衣、食、住、行、娛樂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3、一定要把他們的青年的注意力從他們以政府為中心的傳統引開來。讓他們的頭腦集中於體育表演、色情書籍、享樂、遊戲、犯罪性的電影,以及宗教迷信。4、時常製造一些無風三尺浪的無事之事,讓他們的人民公開討論。這樣就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種下了分裂的因子。特別要在他們的少數民族裡找好機會,分裂他們的地區,分裂他們的民族,分裂他們的感情,在他們之間製造新仇舊恨,這是完全不能忽視的策略。5、要不斷地製造「新聞」,醜化他們的領導。我們的記者應該找機會採訪他們,然後組織他們自己的言詞來攻擊他們自己。6、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傳揚民主。一有機會,不管是大是小,有形無形,就要抓緊發動民主運動。無論在什麼場合,什麼情況下,我們都要不斷地對他們(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權。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斷地說同樣的話,他們的人民就一定會相信我們說的是真理。我們抓住一個人是一個人,佔住一個地盤是一個地盤,一定要不擇手段。7、要儘量鼓勵他們(政府)花費,鼓勵他們向我們借貸。這樣我們就有十足的把握來摧毀他們的信用,使他們的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只要他們對物價失去了控制,他們在人民心目中就會完全垮臺了。8、要以我們的經濟和技術的優勢,有形無形地打擊他們的工業。只要他們的工業在不知不覺中癱瘓下來,我們就可以鼓勵社會動亂。不過我們必須表面上非常慈善地去幫助和援助他們,這樣他們(政府)就顯得疲軟。一個疲軟的政府就會帶來更大更強的動亂。9、要利用所有的資源,甚至舉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壞他們的傳統價值觀。我們要利用一切來毀滅他們的道德人心。摧毀他們的自尊自信的鑰匙:就是儘量打擊他們刻苦耐勞的精神。10、暗地運送各種武器,裝備他們一切的敵人,和可能成為他們的敵人的人們。大家慢慢細品,這些都能在我們青年人的身上找到答案。所以,綜上所述,年輕人身上呈現的越來越多的娘炮兒現象絕非偶然,後果極其嚴重,長此以往,別說是建設國家、保家衛國了,我看連繁衍後代傳承有序都是問題,需要我們都要重視這個問題,綜合施策杜絕後患才是王道,否則迎接我們的將會是亡國滅種。(轉自意言堂原創)
還有大量讀者還有沒養成點讚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後順手點亮分享、點讚、「在看」,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請關注「全民國防教育」微信公眾號
(ID:gh_53286ba7e927)
國防教育知識手冊
一冊能讓你了解國防和軍隊建設前世今生的國防教育知識百科全書來了!
裡面包含:國防觀念,我囯國防和軍隊基本知識,我國現行兵役制度,帝國主義國家對舊中國的野蠻掠奪和侵略,帝國主義逼迫中國籤訂的不平等條約,我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者鬥爭,公民在國防建設中的義務,擁軍優屬光榮傳統,現代戰爭和戰略兵器知識與現代戰爭方針政策,外國在國防上的教訓等等內容,都是全民國防教育必須掌握的「乾貨」知識。
量大從優。訂購熱線:15117202688
覺得好看點個「在看」↓↓
繼續為全民國防教育加油鼓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