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金蓮,最早出現於宋代,是古代婦女傳統習俗的極端發展。 人們把裹過的腳稱為"蓮",而不同大小的腳是不同等級的"蓮",大於四寸的為"鐵蓮",四寸的為"銀蓮",而三寸的便為"金蓮"。
"三寸金蓮"之說要求腳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還要弓彎。
但後來所謂的三村金蓮已被引申到形容一個女人漂亮的代名詞。也源於原來對美的一個認識,雖然這種鑑定美是變態的,殘忍的。
最早,人們把女人走路的姿態的「扭扭捏捏」,看作是美的表現,婀娜,優雅,實足的女人味,煞是好看。再後來,為了讓女人更好看,便實行了裹腳,讓女人走路時顯得更「好看」,而其實這是對女人的摧殘,是對人性的輕蔑。而這個在歷史上有種說法是,在宮裡,防止嬪妃們私奔,亂情,以「美」為說詞讓其裹腳,起的也是一種非人的約束和制理。
儘管在這「美」的背後如此殘忍,但三寸金蓮這個詞還是被歷史沿襲下來,成了讚美女性的一個特有的詞彙。
另據史料,金蓮一詞就是專指女性的美。
中國語言非常豐富,也非常富有魅力。如用三寸金蓮也來形容一個女性(這裡不僅僅是指腳)嬌小玲瓏,婀娜多姿,可愛美麗。這是過去對美的一個認識,雖然有所片面,但是作為一個女性特有的美也是非常傳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