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愛好者請收藏:學寫詩詞所需書目清單

2020-08-28 祁門小謝

昨天一位朋友私信我能不能做一個專欄講一講詩詞格律,因為格律看起來很枯燥,愛好者一開始接觸會有毫無頭緒之感。

我昨天回去翻了翻手頭的資料,覺得這個任務實在是太艱巨了,要想講清楚,要想把很枯燥的理論講得生動有趣,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我有點心動,但又無法立即著手去做。所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把一些學習詩詞的書目整理出來,再一點一點去深入,消化。

1、工具書

工具書是必須有的,就像小學生入學必備新華字典一樣。

關於韻部:《佩文詩韻》《詞林正韻》《中原音韻》

有些人寫詩根本沒有押韻的概念,還有的胡亂用韻,像以上這三本工具書有一本就夠了,初學者在對韻部不熟悉的情況下可以放心選用某一韻部裡的幾個字。

不要覺得依賴工具書不好,《紅樓夢》裡有這麼一個情節,海棠詩社的時候,要迎春限韻。

迎春笑道:「就是門字韻,『十三元』了。頭一個韻定要這『門』字。」說著,又要了韻牌匣子過來,抽出「十三元」一屜,又命那小丫頭隨手拿四塊。那丫頭便拿了「盆」「魂」「痕」「昏」四塊來。

他們在這裡用到了一個物件:韻牌匣子,可見古人也未必都是脫離工具書進行創作的。工具書也有校對的功能,覺得自己哪個字用得不對,查一查是不是同一個韻部就可以了。

關於詞牌:《白香詞譜》《欽定詞譜》《詞律》

我們知道有諸多的詞牌名,比較常見的有《蝶戀花》《清平樂》《江城子》《鷓鴣天》等等,填詞填詞,就是按照詞牌的規矩來填,比較常見的詞律是相對比較容易記住的,但一些陌生的,冷門的詞牌就需要使用到工具書。

關於字:《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我經常見有人推薦新華字典的,新華字典更偏向現代漢語一點,而且內容過於簡略,它的功用主要在漢字的音與形,古漢語字典則更深一點,講到字的延伸含義與使用。

2、格律必讀書目

平仄必讀:王力《詩詞格律》

我買的王力先生的這本書裡包含了部分韻部和比較常見的詞律,如果不想要佔地方的工具書,買一本《詩詞格律》就夠了。

這本書非常系統地講了用韻,平仄,對仗,而且劃分體裁,將絕句、律詩、古風、詞分開細講,並使用了大量的詩詞進行舉例。讀了這一本絕對可以進行詩詞創作了。

然而這出現一開始我說的那位朋友的困惑,枯燥。理論的東西都是相對枯燥無趣的,就像數學公式一樣,公式就是公式,它是死的,甚至很大程度上需要你進行死記硬背,因為它就是這樣,沒有迴旋的餘地。但結合我自己的創作經驗來說,我覺得我好像也沒有怎麼死記硬背,比如說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這不需要去死記硬背,出句的平仄一確定,對句自然而然就跟著出來了。也許大量的閱讀和創作,就能很自然地運用。

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在平仄方面講的是最細緻的,在對仗方面很凝練的提出了理論,但在理論外我認為還需要讀另兩本書。

對仗必讀:《聲律啟蒙》《笠翁對韻》

理論容易掌握,但實際中還是捉襟見肘。因為你沒有語感,沒有真正實踐。所以一定要讀《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這兩本書我一直在推薦,不僅可以學習對仗,還能補充學習一些常見的典故。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就是以聲律啟蒙裡的一東為例,學習意向的搭配組合,所以關於對仗方面就不再贅述了。

3、基礎知識積累參考書目

還是語感的問題,很多人寫詩是沒有語感的,詩詞是凝練的藝術,是具有古典美的,有的人的詩往那裡一放就現代感十足,顯得不倫不類,既然你追求古典詩詞的美感,就需要讓自己的詩有詩意,如果你不追求古典的感覺,大可以去寫現代詩。

《幼學瓊林》

說來慚愧,這是蒙學篇目,但現代人基本上是不學這個的,所以我們在詩詞創作中常常有一種捉襟見肘的感覺,想要一個表述,但就是無法確切地找到自己想要的那個字詞。《幼學瓊林》從天到地,由己及人,囊括了我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但是其中自然也會有一些糟粕內容,在閱讀的時候取其精華就好。

《史記》

有很多典故都是出自《史記》的,讀完史記,看很多詩詞篇目,其中的典故就非常容易讀懂了。舉個例子,李賀《秋來》中有一句:誰看青簡一編書。很多人就想當然的覺得就是看了一編竹簡書而已,實際上,《留侯世家》裡說:良夜未半往,有傾,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矣。

《世說新語》

更像是段子合集,寫了當時的種種趣事奇事,有很多詞都固定的成為詩詞中的意向。比如木猶如此人何以堪,詠絮之才,覆巢之下無完卵,標新立異,皮裡春秋,身無長物,蓴鱸之思,相煎何太急……

當然這方面是毫無止盡的,要看要讀的篇目數也數不完,光諸子百家就有一堆,這是日常積累,自然是越多越好,越廣越好。閱讀的深度和廣度決定你的詞彙量和眼界境界,這是無法速成的東西。

4、範本參考書目

讀好詩,才能寫出好詩。我讀《滄浪詩話》的時候有一條印象特別深,嚴羽認為,把自己的詩放到古人詩中,不能分辨出來那就算成功了。這個標準實在是太高了,但同時也說明,詩詞創作,一定是要和最好的比,給自己定的目標夠高,才能跳得高。

在範本的選擇上我的個人風格會相對濃厚一點,所以也僅供參考。

《謝朓全集》

六朝詩歌幾乎是被埋沒的,讀詩幾乎都奔著盛唐去了,但是要學詩,我認為還是要從六朝學起,在六朝詩人裡面猶豫了一下,我覺得謝朓是最合適的。我以前跟人討論,覺得先秦是歌,漢魏六朝是歌與詠,唐以下是詩,至于格律興起,詞牌輩出,就是曲了。如果比作音樂,先秦是滿座和音,漢魏六朝是高臺清唱,唐宋是管弦鼓吹伴奏而歌舞不歇,宋以降則是曲調將終,唯有餘響。嚴羽在《滄浪詩話》裡也認為學詩入門須正,立志須高,以漢魏、晉、盛唐為師,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這一點我比較認同,讀六朝詩歌的時候感覺是和讀唐詩宋詩不一樣的。謝朓的詩清新而不晦澀,是六朝詩裡最好讀的。特別是,他的平仄,對仗,有一種自然的韻味在內,不像唐甚至後來的流於匠氣,那種古樸天然的感覺是後來的詩歌追不上的。

《李太白全集》

學詩絕不能越過李白,李白的詩,李白的風流,李白的浪漫,李白的想像力,李白的酒氣俠氣……這些後來我們稱之為詩人氣質,我時常說李白是一種感覺,所以學詩一定要讀李白,去找那種感覺,找到那個感覺,你就知道詩是什麼,你就知道詩不是束縛,而是自由,你就知道你為什麼要寫詩,人為什麼需要詩。

《瀛奎律髓》

這是元朝人方回編選的唐宋兩朝的律詩合集,對律詩創作有極大的幫助,讀多了之後發現律詩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裡面不時會冒出來一些不錯的句子,方回在選擇的時候,會特別傾向一些對仗非常工整的作品,這種強化閱讀非常有利於對仗學習。此外方回的選擇是分類進行的,類別甚至很細,比如春夏秋冬,詠古詩,送別詩,等等,雖然有些過於瑣碎甚至牽強,但是這種系統歸類方法對學習者而言是最合適不過的。方回是尊杜甫的,所以讀《瀛奎律髓》就沒有必要再讀杜詩。

《稼軒詞編年箋注》

這個自然是作為詞的範本進行閱讀的,除了我本人特別喜歡辛棄疾的原因之外,還因為辛棄疾的風格是稍微寬一點的。九年義務教育裡喜歡談豪放派婉約派,其實這個概念有些狹隘了,辛棄疾也有相對婉約的詞,比如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還有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然後在題材上,辛棄疾也比較豐富,軍事題材,田園山水題材,詠史題材,閒適題材。最重要的是,辛棄疾喜歡用典,對於基礎知識積累不夠的人來說,辛棄疾的詞可以作為典故速成書來看,只要你把稼軒詞裡的典故吃透,基本上也就夠用了。

這些當然是我個人推薦的一些書目,是我創作的經驗,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只拿出來給大家做一個參考,希望喜歡古詩詞的朋友能夠用得上。

----------丸---------

文:祁門小謝

相關焦點

  • 不懂詩詞格律韻字就不要寫詩詞,這種觀點對不對的文化誦讀
    不懂詩詞格律呢,也可以寫詩啊,只是不入流的詩啊。有很多朋友寫的詩,無論是用哪種平仄格律衡量都不合格。那麼為什麼不懂詩詞格律?還有激情去寫詩呢?這就要追逆到中華民族的詩源。在古老的中華民族中,雖然有很多人不會寫詩,但是他們十分喜愛詩歌,詩詞。
  • 七旬老農攻克詩韻難題 詩詞愛好者寫舊體詩詞查韻方便多了
    黃崇森攝  浙江在線05月06日訊喜歡寫點格律詩、填些詞的人,大多會在手邊準備一冊《詩韻合璧》之類的韻書,當自己對某個字的平仄聲或押韻不太確定時,翻出來查一查。但對於一些剛入門的舊體詩詞愛好者來說,《詩韻合璧》不是太方便,如果某個韻的字較多,查找起來要費不少時間。
  •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當然可以。格律是個什麼東西?「格」指格式,「律」指音律,「格律」是指在漢字音韻學發展到較高層次的時候,唐人為了避免大家寫詩的時候出現語病、音病而開發出來的一套平仄格式和規則。
  • 【收藏】李賀經典詩詞30首
    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李賀的詩作想像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託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著有《昌谷集》。
  • 三天學會詩詞格律,詩詞愛好者必讀
    詩詞格律有三天時間就足夠了。這個三日通蓋源於此。因此。這裡所寫的可能會在今後的某一天作一些修改。以便更切合一點實際。2、我的三天的概念。實際上準確地說應該是三個課時。但是我相信一個人一天中如果全部都沉浸在平平仄仄中。對大腦是會有損傷的。我可不想看到有人因此而變得神經兮兮。所以我覺得每天上一節課。然後自己再花點適當的時間去消化一下。那是最有效的。
  • 現在很多古詩詞愛好者寫出堪比古人的詩詞,你有寫過哪些詩詞嗎?
    我以前最喜歡的是寫詩詞,也寫過不少現代詩和散文,只是到以後才改寫養蜂的文章。但心底裡最愛的還是詩詞,可惜現在已經很難寫出滿意的詩詞了。我就把以前寫的幾首給大家看看吧。喝火令秋思。雨打梧桐泣,風來倦鳥驚。
  • 當代人學習古代詩詞的意義何在?學詩詞從來不是無用功!
    「腹有詩書氣自華」我想現在學習古代詩詞的人,其實大部分並不帶有什麼特別明確的目的和意義,因為學習詩詞這個行為在這個追求現實的社會沒有什麼現實意義。學習古代詩詞在這個物質社會裡,其實基本上沒法帶來什麼物質利益,所以大部分人都只是單純的因為喜歡而已,興趣才是我們最大的老師。
  •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文/秋香不知不覺,又到了秋天。每當這個季節降臨人間,人們心中都會產生一種惆悵之感。只因秋風蕭瑟,花兒凋謝,落葉紛飛,隨處可見一種悽涼的景象。因此,古代的很多詩人和文學家也總是喜歡用詩詞來寫秋天,從而表達自己心中的愁緒。不過,也有一些詩人和文學家喜歡用詩詞來表現秋天之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 讓我們一起感受詩詞人生,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古詩詞
    娓娓道來的是作者對古典詩詞的款款深情——從愛好者、創作者,到教學者,再到理論研究者,以至於成為一位以古典詩詞學術薪傳為己任的擔荷者的蛻變與升華。《紅蕖留夢》一書筆墨最多的一章是細述葉嘉瑩研讀治學的經歷,其中首次公開披露了許多世人關注的問題。
  • 【詩詞微塾】格律詩入門途徑
    唐詩宋詞,詩律之工,音韻之秀,鍊句之縝密,意境之深構,實為中華詩詞之登峰造極!格律詩以獨特的韻律美、意境美、對稱美、簡潔美,成為中華文化瑰寶中的明珠,並在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傳承和發揚。
  • 如何提高自己在寫詩詞方面的水平?
    如何提高自己在寫詩詞方面的水平?多讀掌握詩詞的韻律感,找出詩詞斷句節奏,了解詩詞用韻的妙處,通過大量閱讀讓自己的思維轉換到詩詞中的境界,了解詩人為何寫詩,為什麼這麼寫,為什麼寫得這麼好,我要如何學習寫,如何記住並隨時調取前人創作使用的詩詞意象。要想進入詩詞世界,唯有通過吟誦前人經典作品,提升自己的詩詞感覺。
  • 三門峽:楹聯愛好者古典詩詞點讚白天鵝
    原標題:三門峽:楹聯愛好者古典詩詞點讚白天鵝(圖) 天鵝被視為忠誠和永恆愛情的象徵。人們常常以天鵝比喻忠貞不渝的愛情。天鵝還是和平善良、忠誠、勇敢、志向高遠的象徵,自古以來,人們稱之為「美善天使」。吸引了大批攝影美術創作者、文學愛好者前來拍攝、寫生、記敘、歌詠,抒發情感,盛讚白天鵝,嘔歌三門峽建設的新成就。三門峽市詩詞楹聯愛好者王希運,多年來十分關注白天鵝,欣賞之餘,多有吟詠。
  • 五首經典的古詩詞,一首比一首優美,詩詞愛好者最喜歡!
    五首經典的古詩詞,一首比一首優美,詩詞愛好者最喜歡!古人的文化,總是高深無比的,一首短短的詩句,就蘊含無數的感情,這是今人難以做到的,而詩詞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在如今這個時代反倒是慢慢的變得淺顯和稀少了,雖然現代詩能容易理解作者的意思,但是卻沒了曾經的那份古意與唯美。今天這裡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五首經典的古詩詞,一首比一首優美,詩詞愛好者最喜歡!
  • 詩詞是熟悉的陌生人給中國詩詞搭一個青春舞臺
    其實,葉飛在安慶早已小有名氣,2016年年初的一場六年級語文期末考試,要學生以「美」為主題寫自命題作文。結果,葉飛寫了一篇文言文《美說》,「人皆愛美,求美。然美於吾等身邊,處處皆在……或曰:『西子之容,方可曰美』吾聞而笑之:『此乃狹義也。有人如此,貌可比昭君而心如虺蛇,可謂美乎?』
  • 中華詩詞發展報告2018——詩詞文化活動
    這類採風活動也是詩詞學會和地方政府、地方企業積極交流互動的平臺,通過這些採風活動,產生了大批優秀作品,為詩詞與企業、旅遊文化結緣搭建了橋梁。回報社會,奉獻愛心,開展社會公益服務。藉助傳統文化力量,公益活動走進生活,這類社會服務活動也是詩詞活動發展的新方向。1月初,北京詩詞學會利用元旦春節等節日,多次組織詩友和書法家為群眾寫福字、贈書、送春聯活動。
  • 高中生寫詩詞,貼在門上代替「隨手關門」,卻遭網友三連懟
    老師發現了她的做法,覺得很不錯,於是在學校推廣,孩子們紛紛發揮創意改編詩詞,有的還應時應景畫上漫畫,襯託意境。申同學的做法,老師的做法,本來會讓學校拜託死氣沉沉,變得生機勃勃,為什麼很多網友看到後,卻連連發聲相懟呢?開懟的有哪三種人呢?
  • 格律詩詞入門知識講座
    要解答這兩個問題,請大家靜下心來,認真把我發到群裡的視頻看完。該視頻是清華大學 東南大學的教授,也是著名的詩詞大師王步高先生就韻及韻書的由來所講的公開課。內容充實易懂,對《平水韻》的前世今生,尤其是為什麼格律詩至今還普遍都用《平水韻》,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看過的就會很清楚了,沒看到的請務必聽一聽,看一看。在這裡不再贅述。
  • 原來我們生活在詩詞裡,一半煙火,一半清歡
    有些詩詞讀了讓人傷感,有些詩詞語言華麗優美,讀一遍就有想背下來的衝動,還有一些詩詞樸實,字裡行間都充滿了人間煙火味。詩詞源於生活,其意義,便在於寫出了生活的百般滋味。《村居》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 以詩詞楹聯文化推進文明機關建設
    記者 諶孫存 通訊員 舒採錫本報訊 「這是一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盛宴,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分享這一精神大餐,大家對學習、創作格律詩詞對聯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啟人心智,令人感佩。」12月7日下午,在懷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研究室舉辦的「道德講堂」上,一場詩詞楹聯文化講座引起了大家濃厚的學習興趣。當天,懷化市詩詞楹聯家協會會長楊英禮做了「中華傳統詩詞楹聯知識講座」。講座內容豐富,觀點新穎,源自生活、源自工作,從文化自信的角度,講述中華優秀傳統詩聯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澱。
  • 原來春天的詩詞可以這麼美,為孩子毫不猶豫的收藏吧!
    一般兒歌,藝術性差,而詩詞中不少篇章,藝術性﹑思想意境均佳。常背一些詩詞,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記憶力。詩中有不少篇章都寫得很美,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再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