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詩詞格律韻字就不要寫詩詞,這種觀點對不對的文化誦讀

2020-12-22 詩詞文化歷史藝術

不懂詩詞格律呢,也可以寫詩啊,只是不入流的詩啊。有很多朋友寫的詩,無論是用哪種平仄格律衡量都不合格。那麼為什麼不懂詩詞格律?還有激情去寫詩呢?這就要追逆到中華民族的詩源。在古老的中華民族中,雖然有很多人不會寫詩,但是他們十分喜愛詩歌,詩詞。

各大媒體平臺,之所以能把朋友們不符合規範的詩詞發表。就是給每一個作者、修改更正再學習的機會。如果每一個詩詞愛好者,都有一個不能讓不規範的詩詞影響到別人的責任心,慢慢的所有的詩詞愛好者,就會在很短的時間裡,同步到規範的詩詞文化中來。

在漫長的歲月中,普通老百姓都願意誦讀詩人的詩啊!這不僅僅是一種興趣愛好和娛樂。 更是從骨髓裡播下了中華詩詞文化的底蘊。之所以這樣,很多在頭條和百家號的讀者,都能寫詩啊。就因為有這個久遠詩詞遺傳基因啊。

我發現很多朋友們的詩,只是調整一下,字與字之間的位置。很多朋友就已經符合了詩詞平仄格律的規則。但這還遠遠不夠啊。只有熟讀一下各種詩詞的規範。按平仄格律寫,達到每首詩不出律。無論是長詩還是短詩,一般的規矩來講,隔句押未字韻。就符合了押韻母的規則。

我發現很多過去的著名詩人,由於古老的韻母,沒有現在的明細精準。所以有些名師押的是大概的韻。比如in和ing與en不是同韻,但在追求完美的字意上,勉強的算同韻,還是不嚴謹的。

這樣造成詩詞韻字的混亂,不只是一首詩詞的問題,而是誤導不太懂韻字的朋友們。

現在延用的平水韻,是古老年代傳下來的將同韻字弄到一起,大概是106個韻吧。這裡邊就有很多的韻母不嚴格的劃分。造成韻字音階的混亂。而新韻裡也包含了平水韻的很多字。把詩詞寫作的韻字分成新韻與平水韻。本身就是錯誤的做法。統一中華詩詞韻字的精準性勢在必行。

當然歷史上的詩人的錯誤,不用去修改和糾正,只是現在和將來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韻字。以現代精準的韻母,重新將中華民族所有的字。分門別類同韻的平韻、仄韻字規範到一本精準中華韻字裡。可以細分平仄聲韻,可以將所有的多音字規範到可仄可平的中性字中。

中華詩詞這麼優秀,這麼令廣大的人民喜愛,沒有一本規範精準的韻字工具書怎麼行呢?中華所有的文字本來就是中華民族一家的物質到精神的文明,為什麼非得分出新韻與平水韻呢。統一中華韻字利於當代,功於萬古千秋。

文章原創,中華詩詞韻律研究作品。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贊關注!

相關焦點

  •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當然可以。格律是個什麼東西?「格」指格式,「律」指音律,「格律」是指在漢字音韻學發展到較高層次的時候,唐人為了避免大家寫詩的時候出現語病、音病而開發出來的一套平仄格式和規則。
  • 張海鷗:舊體詩詞的韻與命
    以上舉論文集為例,辛幹民《談入聲與兒韻》(467-471頁)主張尊重舊韻,不要輕言廢除。袁第銳認為「按照普通話寫詩詞,有許多人念來不順口,不合轍,不倫不類,算不得詩詞。」「不要談廢除入聲」(593頁)。
  • 輕解格律,戀上詩詞——古詩不是背的,詩歌是用來寫的
    古代的韻有韻書,普通話的韻其實不能完全看漢語拼音的韻母,據說《中華新韻》也有些問題,國際音標是比較準的,但還不普及。至於方言,比如粵語等的韻基本和古代韻書一致,其他方言只能看語感。個人覺得用什麼韻首先看以什麼語言來誦讀,或者類似於徵文等會有一個規定的要求。2,平仄主要是一句口訣: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但135並不是不論的。
  • 三天學會詩詞格律,詩詞愛好者必讀
    對一個幾乎不懂格律、智商在90以上的人來說。詩詞格律有三天時間就足夠了。這個三日通蓋源於此。因此。這裡所寫的可能會在今後的某一天作一些修改。以便更切合一點實際。2、我的三天的概念。實際上準確地說應該是三個課時。但是我相信一個人一天中如果全部都沉浸在平平仄仄中。對大腦是會有損傷的。我可不想看到有人因此而變得神經兮兮。所以我覺得每天上一節課。然後自己再花點適當的時間去消化一下。
  • 詩詞格律零基礎,怎麼自學?
    詩詞是韻文。韻文二字,一是「韻」,二是「文」。其中的「文」要求有點文學水準的創作者才能勝任,是為「文採」,「文人」;而其中的「韻」則只要會說話、會唱歌、能語言交流的人就可以押韻——比如順口溜,打油詩,雖然文化層次可以不高,但同樣得到大眾喜愛,廣泛流傳。很多大字不識一個的人,同樣可以唱得一首好山歌。
  • 網絡詩詞格律檢測大調查
    但是我們來看你一下綠色的字是什麼意思?因為其存在有多音字系統能無法自動識別平仄。仔細觀察來看「行」有四個讀音確實使我有很大的收穫,「歌韻」中「過」字已經全部歸入「個韻」中去使用。但是,這真可以讓我我們不用記平仄格律嗎?答案是:可行度不高可以進行逆向歸納,我作為一個熱愛詩詞文化並且熱衷於詩詞的創作活動,但是詩詞格律並無涉獵。
  • 十分鐘搞定詩詞格律
    詩詞,很多人都喜歡寫上幾筆,博客上、微博上就有不少。然後,真正懂得詩詞格律的人卻很少,多數人只是字數對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韻等,一概不對。很多人也不願看書,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覺得書上講得太複雜。那麼,這裡是一個以前的講座,現稍加整理重發,目的在於針對零起點人群,以最簡明的方法,教會大家詩詞寫作的基本格律。
  • 怎樣掌握平水韻和格律
    所有初學者,沒有一個人從一開始就對平水韻一見鍾情的後來雖然慢慢接受了使用平水韻,但我這種抗拒心理一直留下了一個後遺症,那就是我直到今天,也罕見在一首詩裡使用用普通話讀來不押韻的字。找到所限之韻,由那些韻字展開聯想,在腦海裡形成情景,然後湊句成詩。玩臨屏,多從短小的七絕開始。不僅可以熟悉平水韻,也可以熟悉格律。平水韻和格律是初學者要邁過的第一道坎。這幾乎是同步進行的,下面我就怎麼去熟悉格律,說說我自己的經驗。格律的產生,以及格律存在的價值,不必我多說了。即使是主張改革的實驗體詩詞,也從來不敢說要拋棄格律,他們也只是反覆講今聲也可以符合格律的音韻之美。
  • 學習吟誦之詩詞格律
    學習吟誦之詩詞格律之前的課程裡,講到了吟誦的讀書規律和基本知識點,準備工作做完了,現在可以帶領大家接觸詩詞格律了。我將用接下來三篇文章的內容,給大家介紹詩詞格律。格律是一個專有的名詞,它是指唐朝以後出現的一種詩的形式結構的一個固定模式。它正式出現在武則天時期。
  • 不講平仄就不叫格律詩詞:細嚼慢咽學詩詞(一)
    平仄 所謂格律,就是寫詩詞的規律和規矩。格律詩詞講平仄,是格律詩詞的特點之一。不講平仄就不叫格律詩詞了。古風不講平仄,騷體詩不講平仄,漢樂府也不講平仄,現代新詩也不講平仄。但是,由于格律詩詞講平仄,它的音樂性就是其它不講平仄的詩所不具備的。當然,也不否定其它詩體也有其內在的音樂性。既然我們要學習格律詩詞,那就必須掌握平仄及其規律。
  • 詩詞格律的原因分析
    詩詞格律的原因分析上一篇文章講到了詩詞格律,武則天時期出現了格律,但是格律不是法律,不靠國家強制性推行,而是很自然的國家所有的讀書人都遵守了這套章程。從唐到清、到近現代,如果寫格律詩,就要守格律。為什麼要發明這麼一套東西要大家來遵守呢?
  • 姚崇實:論當代詩詞的用韻
    所以,不懂舊韻的人讀不出舊韻的原有真實聲音,自以為懂舊韻的人絕大多數實際上並不真正懂得舊韻,也讀不出舊韻的原有真實聲音。真正懂舊韻的人極少,只有一些語言學家真正懂得舊韻。除了極少數同時研究音韻學的人,絕大多數舊體詩詞作者並不真正懂得舊韻,只是根據韻書知道舊韻分多少個韻部,每個韻部包括哪些字而以,他們也讀不出舊韻的原有真實聲音。南方人雖然能讀出一些舊韻如入聲字的聲音,但與古代讀音亦不完全相同。
  • 【詩詞微塾】如何寫好仄韻格律詩?
    詩詞微塾 如何寫好仄韻格律詩? 首先說一下,什麼是仄韻詩?仄韻詩:是指平仄與正常格律相反的詩。即一二四六八為仄韻,三五七為平韻的律與絕。 仄韻詩著名的有《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詩詞微刊_藍水河詩詞大會:談詩詞格律同題詩
    藍水河詩詞大會:談詩詞格律同題詩發起:藍水河主題:就詩詞格律寬嚴之主張,以詩詞的形式表達個人觀點17何思奇步錯愛也談詩詞格律漢韻唐音奏古風,萬千騷客困城中。詩詞國萃何光大,開拓傳承是正宗。23冷雄軍齊天樂 · 詩詞格律之我見百花齊放春風度,奇葩獨鍾脫穎。精短神凝,鏗鏘鳳藻,歌賦詩詞芳競。文壇獨領。寫千古風流,人間覺醒。煙月雲霞,盡收筆下任馳騁。當今別開生面,韻珠聯玉論,能與時應。百感波搖,三分情動,繼往開來問徑。
  • 當代古典詩詞,平仄格律該取消嗎?《中國詩詞大會》的創新是亂來
    假若歷史可以穿越,你拿著這個問題去請教袁枚,請教龔自珍,請教納蘭性德,他們只會莫名其妙,聽不懂你在扯什麼。新與舊、中與西、傳統與現代、文言與白話,這些文化上的二元對立思維,均五四以後才普及的。民國初期始,陳仲甫、胡適諸傑從文化根源上追索國家落後的原因,舊體詩也在他們開刀重剖之列。
  • 格律詩詞入門知識講座
    我們現在看來有些是不同韻母的字,古音為什麼要收在一個韻部內? 要解答這兩個問題,請大家靜下心來,認真把我發到群裡的視頻看完。該視頻是清華大學 東南大學的教授,也是著名的詩詞大師王步高先生就韻及韻書的由來所講的公開課。內容充實易懂,對《平水韻》的前世今生,尤其是為什麼格律詩至今還普遍都用《平水韻》,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
  • 王力《詩詞格律》(1)
    第二節 詞韻,詞的平仄和對仗 第三節 詞譜第四章詩詞的節奏及其語法特點    第一節詩詞的節奏 第二節 詩詞的語法特點第一章 關於詩詞格律的一些概念第一節 韻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民歌也沒有不押韻的。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 押韻叫合轍. 一首詩有沒有韻,是一般人都覺察得出來的。至於要說明甚麼是韻,那卻不太簡單。但是。今天我們有了漢語拚音字母,對於韻的概念還是容易說明的。  詩詞中所謂韻,大致等於漢語拚音中所謂韻母。大家知道,一個漢字用拚音字母拚起來,一般都有聲母,有韻母。
  • 詩詞格律簡便入門(一)
    導讀:本文的目的,是為想要學習詩詞格律的人,提供一條準確而又簡捷快速的途徑。詩詞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塊絢麗的瑰寶。
  • 十分鐘搞定詩詞的格律
  • 淺談近體格律詩詞和新韻詩詞(10)
    淺談近體格律詩詞和新韻詩詞(10)作者:高哲林十一、新韻詩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