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格律零基礎,怎麼自學?

2021-03-01 梧桐樹邊羽


有朋友問:詩詞格律零基礎怎麼自學?

這個問題有兩個重點,都不是在詩詞格律上。

一是零基礎,二是自學。

什麼是零基礎?

詩詞是韻文。

韻文二字,一是「韻」,二是「文」。其中的「文」要求有點文學水準的創作者才能勝任,是為「文採」,「文人」;而其中的「韻」則只要會說話、會唱歌、能語言交流的人就可以押韻——比如順口溜,打油詩,雖然文化層次可以不高,但同樣得到大眾喜愛,廣泛流傳。

很多大字不識一個的人,同樣可以唱得一首好山歌。

所以要說詩詞的「零基礎」,可以下行到人的基本語言功能——至少咱們都會說話吧?

而格律詩詞作為詩詞中更進一步有規則的文字遊戲,它形成的基礎就是對文言文的熟練使用。

雖然我平時也和大家說,其實誰都可以學習古詩詞,誰都可以學習格律詩詞,但是如果缺乏文言文語感,很難掌握從文言文中精煉出來的平仄規則和意象以及境界。

那麼格律詩詞的基礎是不是文言文呢?

也說不上——因為平仄規則是針對漢字發音的,雖然脫胎於文言文,卻同樣適用於今天的普通話。


文言文雖然是我們歷史文獻的記錄語言,但現在已經失去實用價值。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創作詩歌,哪怕是從文言文之中提取規則的格律詩詞,也並不再需要對文言文的精通。

只不過越精通,越有古意,寫得越像古人作品——而古詩詞的返古,也是某些人、某些機構評判古詩詞是否合格的標準。

實際上格律詩的判定有幾個方面的原則,包括平仄的替對粘、押韻、對仗,這三個原則是格律詩(近體詩)區別於其他詩(古體詩)的標準。如果一首作品,符合這幾個原則,我們就稱之為格律詩,否則就是出律,稱為古體詩。

這個規則不論古今,都沒有變化。

那麼是哪裡出現了變化呢?古今語言發音發生了變化,從而引起了漢字平仄的變化,主要是古音中的入聲字分散進入普通話的四個音調,即「入派三聲」,同時發音變化除了音調,還有開口,即韻部變化。

音調的變化影響平仄劃分,韻部的變化影響韻腳的使用。

那麼,零基礎的朋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那就是拋棄古韻古音,直接使用新韻、通韻、普通話韻部押韻。

這樣就一次性解決了平仄劃分和韻部押韻的問題——要達到普通話的發音標準並不難,音調平仄劃分也很容易(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


注意,這只是學習格律詩詞的新韻創作,如果只會新韻,會在賞析古詩詞的時候產生平仄偏差,不過這就不是入門的問題,與「零基礎」無關。

所以,學習格律詩的「零基礎」,就是規範自身普通話標準發音。

有些朋友就會抬槓,我用方言就不能平仄替對粘、押韻對仗?

當然可以。

但是格律是一種保證聲音起伏的標準和工具,這種工具可以在平水韻下運行,也可以在新韻下運行,當然也可以在方言下運行——但是我們寫詩,為的是什麼呢?詩以言志,可言志不是為了給讀者聽懂,產生共鳴,「哇塞」給你點個讚嗎?

寫詩的本心是抒發自己的感情,可實際的目的是增進交流溝通,尋求共鳴。在現階段的中國,平水韻是因為時代久遠,而方言韻則是因為地域複雜,都不是學習格律詩最好的發音基礎。

新韻作詩,受眾最廣,因此也是格律詩最大的發展方向。

因此,學好普通話,分清平仄,是學習格律詩的第一步。



如何自學格律詩?

其實個人不建議自學格律,就好像不建議小學生自學語文、數學一樣。

能自學嗎?當然可以。這些東西不都是詩人們自己悟出來的嗎?

為什麼不建議自學?因為完全沒有必要。

平仄格律的規則其實一篇文章就能說清楚,這個本人已有文章說明,這裡就不複述。

這些知識都是只是格律詩的底層工具,只是告訴大家怎麼樣去創作才能被劃定為格律詩。

格律是保證音律清朗,不出音病的一套規則,而且是一套不完全歸納法下的標準。

不完全歸納就是指在標準之下的,肯定沒有音病,而標準之外的,多的是沒有音病的其它格式,只是不具有普遍性。

這套規則在懂得區分平仄的「零基礎」之上,真的是非常簡單。


格律詩的平仄格式,有且僅有四種基礎格式,分別是:

仄仄平平仄(仄起不入韻)

平平仄仄平(平起入韻)

平平平仄仄(平起不入韻)

仄仄仄平平(仄起入韻)

這四種句式就是這四種格式的首句,是遵守平仄相替的律句,再根據相對、相粘規則即可推出後面的平仄句式。弄懂推導規則之後,完全沒有難度也不用死記硬背(具體可見本人格律專欄)。

我們學習創作格律詩過程中的知識點學習,也就到此為止了。也就是說學會這一點,你寫出來的詩就是格律詩。

有些朋友就會說,哪有那麼簡單?還有詩病、拗救、意象、文法、意境等等,怎麼去自學?

那就不是學會寫格律詩,而是學會寫好格律詩的問題了。

學會了格律詩,就不再是「零基礎」,自然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知識。



交流是自學的重中之重

學習寫詩不應該是孤立的自學,詩的本心就是交流情感,只有把作品放到大眾的眼光下去發現問題,互相指正,才會找到高一級的格律毛病(如撞韻之類的),才會知道如何進行含蓄的情感填充,而不止於口號似的乾嚎——這些學習提升之路,並非寫詩如此,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是如此。

沒有經過讀者檢驗的作品,難說是好作品——當然,這個「他人」,也會隨著你自身水平的提升,不斷變換圈子。

要以正確的態度面對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這種交流創作學習方式,我們當然也可以認為是自學——因為規則已經明了,需要的就不再是師從。

總結起來無非兩點,一是讀,讀古人作品,自己參透格律之上的情感表現方法。

二是寫,要多寫,多交流,不怕有人指出問題,就怕敝帚自珍,拒絕批評。

三人行必有我師。



超越格律之路

等我們達到一定的水平——這個時期,不是作品沒毛病,而是有人指出毛病的時候,我們都能泰然處之,因為很多時候這些毛病是自我選擇,比如某個地方出律,我自己知道,但是我懶得修改,或者說找不到更好的詞語來表達我的詩意。

這個狀態,就是真正地遨遊于格律詩之上的創作狀態——懂格律而不被格律限制,學會了格律,卻又忘記了格律。

這個時候,基本上就是自學成才了。

凡是激烈批評格律限制詩意的,都是些怕懶不學還找藉口的詩人。就好像那些不會使用導航還拒絕學習的人,總認為導航會出誤差,不如自己的經驗靠得住,就算是長期跑彎路,卻依舊認為自己感覺比科技靠譜。

導航當然會出錯,格律詩也常常不是好詩,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導航是方便駕駛的,而格律詩可以大概率保證音病不產生。

熟練使用導航的人,雖然一上車就打開了導航,可實際上在開車的時候並不一定要遵守。懂格律的人,雖然寫詩的時候會下意識往格律靠近,但並不會死守。

不會格律的人,才會怪格律限制詩意,其實是他本身就沒有詩意。

學會格律的人,早就放下格律了,詩意才可以縱橫闔捭,肆意橫流。


相關焦點

  •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
    不懂詩詞格律,能寫詩詞嗎?當然可以。格律是個什麼東西?「格」指格式,「律」指音律,「格律」是指在漢字音韻學發展到較高層次的時候,唐人為了避免大家寫詩的時候出現語病、音病而開發出來的一套平仄格式和規則。
  • 【心心詩刊】第90期,【春日】同題格律詩詞61期
    心心詩詞學院,由美籍華人心心創辦,我們擁有完善的管理團隊,有資深的詩詞教學老師,有為學員量身定製的學習課程及達成目標。我們的辦學宗旨是:培養優秀詩人,推廣中華新韻,弘揚詩詞文化,引領繁榮當代詩詞文化。學院廣納天下德才兼備之有志之士,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傾力打造一流的網絡詩詞學院。歡迎想學習詩詞的愛好者加入學習。
  • 詩詞格律的原因分析
    詩詞格律的原因分析上一篇文章講到了詩詞格律,武則天時期出現了格律,但是格律不是法律,不靠國家強制性推行,而是很自然的國家所有的讀書人都遵守了這套章程。從唐到清、到近現代,如果寫格律詩,就要守格律。為什麼要發明這麼一套東西要大家來遵守呢?
  • 新聞與格律詩詞
    黃溫侯  新聞學與格律詩詞,是屬於兩個不同範疇的。新聞學是人們研究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的新聞現象,在社會生活中進行新聞訊息傳遞、輿論宣傳和文化傳播的學科;而格律詩詞是屬於文學範疇,是古典文學中一種文學體裁。
  • 網絡詩詞格律檢測大調查
    大可以在網絡上搜索「格律檢測」就可以「很輕鬆」的識別平仄以及格律是否出現了問題。首先我拿出了一首在《如何描寫眉清目秀的姑娘》裡面的詩來進行檢測那麼網站檢測情況是是什麼樣子的呢?是否可以代替詩詞格律的學習?
  • 詩詞微刊_藍水河詩詞大會:談詩詞格律同題詩
    藍水河詩詞大會:談詩詞格律同題詩發起:藍水河主題:就詩詞格律寬嚴之主張,以詩詞的形式表達個人觀點詩詞看意境,立意勝雕龍。文章千古事,難得巧與工。格律寬或嚴,完全資我用。16錯愛談詩詞格律唐宋詩詞韻古風,文壇騷客樂其中。傳承國粹需光大,格律遵循論正宗。
  • 詩詞格律簡便入門(一)
    導讀:本文的目的,是為想要學習詩詞格律的人,提供一條準確而又簡捷快速的途徑。詩詞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塊絢麗的瑰寶。
  • 學習吟誦之詩詞格律
    學習吟誦之詩詞格律之前的課程裡,講到了吟誦的讀書規律和基本知識點,準備工作做完了,現在可以帶領大家接觸詩詞格律了。我將用接下來三篇文章的內容,給大家介紹詩詞格律。格律是一個專有的名詞,它是指唐朝以後出現的一種詩的形式結構的一個固定模式。它正式出現在武則天時期。
  • 倡格律詩詞 傳承音韻美
    為業格律者楷式  基於「大廈傾」的呼籲,本報記者追訪了受其讚譽「是亦可為業格律者之楷式也」的《此身未忍負流光││默緣堂二十年吟草》詩詞集作者周奉真。  談到格律與古體詩的傳承,他說:「今年六月去香港辦非遺展,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參觀並與館長交流後發現,香港對文化的傳承十分重視,尤其是傳統文化。非遺通過手工傳承,典籍通過出版傳承,而詩也同樣面臨傳承的問題。」
  • 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
    有朋友提問:格律詩詞和對聯,絕對不能離開平仄韻律,是這樣嗎?有人說,平仄韻律是格律詩詞和對聯的基本規則,絕對不能忽視和否定,那種寫格律詩詞和對聯可以不用管平仄的說法是無知的表現;平仄過時了,為了意境可以不顧平仄韻律的說法都是不對的。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 三天學會詩詞格律,詩詞愛好者必讀
    對一個幾乎不懂格律、智商在90以上的人來說。詩詞格律有三天時間就足夠了。這個三日通蓋源於此。因此。這裡所寫的可能會在今後的某一天作一些修改。以便更切合一點實際。2、我的三天的概念。實際上準確地說應該是三個課時。但是我相信一個人一天中如果全部都沉浸在平平仄仄中。對大腦是會有損傷的。我可不想看到有人因此而變得神經兮兮。所以我覺得每天上一節課。然後自己再花點適當的時間去消化一下。
  • 不懂詩詞格律韻字就不要寫詩詞,這種觀點對不對的文化誦讀
    不懂詩詞格律呢,也可以寫詩啊,只是不入流的詩啊。有很多朋友寫的詩,無論是用哪種平仄格律衡量都不合格。那麼為什麼不懂詩詞格律?還有激情去寫詩呢?這就要追逆到中華民族的詩源。在古老的中華民族中,雖然有很多人不會寫詩,但是他們十分喜愛詩歌,詩詞。
  • 當代古典詩詞,平仄格律該取消嗎?《中國詩詞大會》的創新是亂來
    古典詩詞的合法性與優先性,就建構在平仄格律的基地之上,平仄格律是舊詩最根本的形式依託,也是傳統詩詞精髓和特徵的體現。取消平仄格律,就是在徹底殲滅中國古典詩詞。中國詩中平仄格律,在擅長之人手中,不僅不是包袱,還是優越性的證據。也就是說,中國古典詩詞必有格律,舍平仄格律必無詩詞。很多人呼籲「舊體詩現代化」,其實不少就是在瞎搞。
  • 日語零基礎怎麼學?自學靠譜嗎?
    很多沒有對動漫以及日本文化感興趣的朋友,想要學習日語,但是因為是零基礎所以學起來有點迷迷糊糊的,感覺找不到學習的重心,那麼日語零基礎怎麼學呢?自學日語到底靠譜嗎?下面醬醬老師就來告訴大家。一、日語怎麼零基礎入門日語的初學者第一步必須要學會五十音,因為學會了日語的五十音之後,就能夠閱讀日本的文字了,所以這個日語五十音圖是初學者必須要學會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五十音圖,這樣可以方便大家記憶。
  • 十分鐘搞定詩詞格律
    詩詞,很多人都喜歡寫上幾筆,博客上、微博上就有不少。然後,真正懂得詩詞格律的人卻很少,多數人只是字數對了,其他的,如平仄押韻等,一概不對。很多人也不願看書,或者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覺得書上講得太複雜。那麼,這裡是一個以前的講座,現稍加整理重發,目的在於針對零起點人群,以最簡明的方法,教會大家詩詞寫作的基本格律。
  • 陝西省詩詞學會2020年格律詩詞培訓班(中級班)招生簡章
    陝西省詩詞學會2020年格律詩詞培訓班(中級班)招生簡章 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詩詞文化、更廣泛地普及詩詞知識,切實提高廣大詩詞愛好者的詩詞創作水平,應詩友們要求,經學會同意,陝西省詩詞學會學術部培訓中心自2020年起,持續舉辦格律詩詞培訓班。
  • 十分鐘搞定詩詞的格律
  • 詩詞格律基礎知識簡述——冷子瑜
    詩詞格律基礎知識簡述冷子瑜在我的詩詞學習過程中,一直認為格律是最容易學的東西,然而經常看到網絡上的很多文章
  • 格律詩詞入門知識講座
    格律詩詞入門知識講座(之一) 秦敬國 該視頻是清華大學 東南大學的教授,也是著名的詩詞大師王步高先生就韻及韻書的由來所講的公開課。內容充實易懂,對《平水韻》的前世今生,尤其是為什麼格律詩至今還普遍都用《平水韻》,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看過的就會很清楚了,沒看到的請務必聽一聽,看一看。在這裡不再贅述。 對有些韻部裡為什麼會有不同韻腹、韻尾(geng這個拼音裡,eng是韻母,en是韻腹,g是韻尾。
  • 英語零基礎怎麼自學過四級?學霸送上高分經驗!
    自從有人來諮詢了英語零基礎怎麼自學過四級後,小編就想到了這句話,所以今天分享給大家共勉!不要輕易的說不行,你要告訴自己你可以。就像是英語基礎不好,我們一樣可以通過後期的努力考過四級。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四級的高分經驗,想要過級的小夥伴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可以幫你們摘掉「基礎弱」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