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出院了!寶寶笑了!

2021-01-08 大觀新聞

2020年12月26日遼寧省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孕婦蘇某在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連中心——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隔離病區手術室順利降生一名可愛的男嬰。2021年1月7日下午產婦蘇某治癒出院。

記者隨後從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獲悉,寶寶4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已經從負壓病房轉到該院新生兒病區單間病房,由四位「臨時媽媽」繼續看護。「寶寶有名字了,小名叫黃桃兒。寶寶會笑了,也認人了,現在每頓能喝30、40毫升奶呢。」該院醫務部部長徐秀華高興地說。

孕婦蘇某孕33周時,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於2020年12月21日入院。入院後病情快速進展,出現39℃高熱和氣短症狀,CT顯示雙肺出現大片狀毛玻璃樣陰影,診斷為重症新冠肺炎。面對重症新冠肺炎和高危妊娠的雙重危險,重症及婦產科專家組連夜會診,從三個方面著手,制定了穩妥的治療方案,確保母嬰安全。由於妊娠限制了一些急救藥物的應用,患者的病情2天後仍在進展,再次出現高熱,並出現胎兒宮內窘迫的情況。

專家組研究決定實施緊急剖宮產手術。「產婦在度過了剖宮產手術關後,術後肺部的情況仍不容樂觀,病情有延續的勢頭,而且出現了嚴重的心動過緩情況。12月29日,產婦心率最低37次/分,正常心率是60—100/分。」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集中救治中心大連中心救治專家組組長萬獻堯說,專家組給出了包括俯臥位通氣、新冠肺炎患者恢復期血漿、激素、限制性液體管理、控制心律失常、預防血栓形成和中藥治療等在內的一系列精細化治療,「產科、兒科、重症醫學科、護理齊上陣,在大家24小時地精心監護和治療下,產婦病情逐漸穩定。這也是我們醫療救治組多學科高效協作的成果,產婦蘇某今天出院,大家都很高興!」

由於是早產兒,寶寶呼吸、消化、免疫系統發育都不成熟。入住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負壓病房後,醫護人員每天對患兒進行全面詳細地檢查,在呼吸支持的基礎上應用了預防感染、靜脈營養、對症支持等一系列醫療護理措施。生後2天,寶寶就不用吸氧了,並且已經能夠經口餵養。生後3天,寶寶爸爸就給起了個甜甜的小名兒,叫「黃桃兒」。從那天開始,黃桃兒就一直掛在「臨時媽媽」們的嘴邊。黃桃兒吸奶的力氣也與日俱增,奶量在醫護人員的監測下穩定增長,生後12天,已經增長至30餘毫升。如今,黃桃兒自主呼吸平穩,各項生命體徵均在正常範圍內,每天黃桃兒都在自己的小天地兒裡盡情享受著美好的生活。時而睜眼瞅瞅,看看「媽媽們」都在幹什麼,好像在想「我的飯好了嗎」;時而側身伸伸腿,揮揮胳膊,好像在說「我很強壯呢」;時而偷偷的笑一會兒,做著寶寶獨有的美夢……

在隔離病區的產科醫護人員同時也對黃桃兒媽媽進行產後康復護理,尤其是時刻做好媽媽哺乳期泌乳準備,保證媽媽正常的乳汁分泌,等待著與黃桃兒團聚後,媽媽能親自餵養寶寶。自黃桃兒出生後10餘天來,每次與黃桃兒爸爸媽媽交流時,醫護人員都將寶寶的病情及生活起居詳細告訴他們,黃桃兒爸爸媽媽也多次表達了對所有醫護人員的無盡感激。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張麗霞照片和視頻: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南昌7個月大寶寶治癒出院,7位「護士媽媽」笑啦!
    2月19日,在南昌大學一附院象湖院區,一名7個月大的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據醫生介紹,這位才7個月大的新冠肺炎治癒患者,是南昌大學一附院收治的年齡最小的患者。南昌大學一附院兒科主治醫師餘偉介紹,這位寶寶是因為接觸了家裡一位可疑的新冠肺炎患者,於2月8號出現發熱、咳嗽症狀就診於象湖醫院,2月10號確診為新冠肺炎,併入院治療。經過9天的抗感染、抗病毒、口服中藥治療,這位患者寶寶達到了出院標準。
  • 出生僅500克的「巴掌寶寶」出院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通訊員 王晨因為媽媽妊高症,只在媽媽肚子中待了26周的小早早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出生時僅僅500克。所幸,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和呵護,11月4日,已經4.2斤的她出院回家啦。◆媽媽妊高症,寶寶孕26周提早出生和所有寶寶一樣,當小早早到媽媽肚子中報到時,全家人充滿了欣喜和期待。
  • 確診媽媽治癒出院鞠躬致謝「臨時媽媽」 「你們永遠是我寶寶的媽媽」
    確診媽媽治癒出院鞠躬致謝「臨時媽媽」 「你們永遠是我寶寶的媽媽」 2020-02-21 15:17:02   來源:安慶新聞網
  • 天使寶寶出院了!浙江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2月20日,浙江省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收治時僅三個多月大的寶寶菁菁(化名)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濱江院區治癒出院。一早,菁菁的親人就從老家趕來杭州,等待孩子出院。上午10點左右,浙大兒院隔離病房的醫生和護士一起抱著寶寶走出隔離病區,來到親人面前。
  • 寶寶元宵節在負壓手術室出生,今天媽媽治癒出院啦!
    寶寶元宵節在負壓手術室出生,今天媽媽治癒出院啦!入院14天,從低氧血症到治癒出院黃女士對市五院醫護團隊充滿了感激▼唐雍豔介紹,目前,小嬰兒仍在負壓病房的保溫箱中接受治療,目前身體狀態比較穩定,吃奶量逐漸增加,再過段時間就可以出院了。
  • 寶寶邊吃奶邊對媽媽「笑」,這樣的笑有意識嗎?媽媽可別不理
    寶寶的每個小進步,對媽媽來說都彌足珍貴,尤其是笑容這樣充滿特殊含義的舉動,但是媽媽心裡也會納悶,寶寶的笑是有意識的嗎?很多媽媽發現,有些月子裡的寶寶就會笑,但是寶寶在這時候的笑,通常是無意識的,只是神經或肌肉不經意間受到刺激,不受情緒影響。因為寶寶從出生後生理機能需要逐步完善,此他還過於幼小,大腦無法形成有效指令來控制面部表情。
  • 7個月大寶寶治癒!上海最小新冠肺炎患兒今天上午出院
    經過兒科醫院傳染科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齊齊連續2次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陰性,已達到出院標準,於2月20日上午正式出院。17天的朝夕相伴,醫護人員都把齊齊當作自家寶寶照顧,而齊齊一看到穿著防護服的「大白」也顯得特別親暱。
  • 媽媽已經出院,孩子還在新生兒科!怎麼辦?10名「代理媽媽」上線
    媽媽已經出院,孩子還在新生兒科!怎麼辦? 媽媽已經出院,孩子還在新生兒科!20日,她本來已經可以出院了,家人辦好出院手續,等在大門口,我們護士推著寶寶送出去,就在快要出門的一剎那,醫院封閉的通知傳來,我們只好把寶寶又推回來了!」「捲毛」是個男孩,15日出生,只比「美女」小一天,劉麗曉說:「『捲毛』12月2日也達到出院標準了,不過,還要陪我們幾天,等到14天閉環管理結束。」
  • 媽媽笑,寶寶也跟著笑,這是怎麼回事?寶寶的能力不可低估
    文/可馨育兒媽媽笑,寶寶也跟著笑,這是怎麼回事?寶寶的能力不可低估案例:多多從新生兒期開始,媽媽出於疼愛,經常注視著他,看著他笑,陪他唱歌、說話,多多也張開嘴巴,像是合著寶媽的節拍一起唱,等寶媽唱完一曲,多多的小嘴也合上了,也像唱完一樣。寶媽看到多多在學自己,高興壞了。以後,只要多多有興趣,寶媽就會陪著他唱歌、講故事、微笑、玩逗樂遊戲,多多也非常用心,即使他還不能表達。
  • 媽媽出差,把寶寶交給奶奶,回來看到寶寶跳廣場舞,媽媽笑噴了
    每個寶寶再出生以後,爸爸媽媽最大的希望就是寶寶可以健健康康的成大起來,而且一天天看著自己的寶寶長大,即便父母再苦再累,心裡也是非常幸福的,今天就和大家說一個媽媽出差,把寶寶交給了奶奶來照顧,可當媽媽回來時再看到寶寶居然在跳廣場舞,可把媽媽笑壞了
  • 出生體重僅500克 「巴掌寶寶」康復出院
    原標題:出生體重僅500克「巴掌寶寶」康復出院經過4個多月的治療,今天(17日)上午,孕周24周,出生體重僅500克的「巴掌寶寶」晴晴康復出院了。這是湖北省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也是疫情期間全國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24周!「巴掌寶寶」突然出生
  • 半月曆經兩次手術 巨型臍膨出寶寶順利出院
    原來,43歲的吳女士一直沒有實現做媽媽的心願,這次孩子的降臨,吳女士期待已久。所以明知道有風險,吳女士也不想輕易放棄,希望能留住這條小生命。「查出來孩子有臍膨出這個問題後,當時我們也是很迷茫,宋曉輝副主任就給了我們很多專業上的指導,對我們像對待親人一樣,非常的有耐心,這讓我們心裡踏實了許多,也讓我們覺得婦幼保健院值得信賴。」周先生說。
  • 上海7月齡新冠肺炎患兒出院,這個寶寶有30多位「臨時媽媽」
    齊齊被媽媽抱在懷裡,緩緩走出隔離病房樓。「都好了,現在有抗體了,以後不用擔心了!」聽到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感染傳染科主任曾玫的話,身邊的多位白大褂都會心地笑了。就要與陪伴17天的白衣天使們告別,齊齊的小手,不斷在空中揮舞。仿佛,她是在和這裡的「臨時媽媽」們作別。
  • 為何寶寶只對媽媽笑,這麼小就會認母了?其實寶寶天生就會找媽媽
    文/紅樓無夢我們常用「一哭二笑三認母」來概括寶寶3個月內的成長規律。看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爬行、第一次走路......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在父母看來都異常珍貴。父母愛孩子這點是毋容置疑的,但其實孩子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父母。
  • 1個月寶寶看著媽媽笑,是認出來媽媽了嗎?有這個特徵的笑才是
    導讀:1個月寶寶看著媽媽笑,是認出來媽媽了嗎?有這個特徵的笑才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個月寶寶看著媽媽笑,是認出來媽媽了嗎?有這個特徵的笑才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合肥新冠病核酸檢測陽性產婦與寶寶出院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27日10時,合肥市新冠病核酸檢測陽性產婦黃女士在醫護人員的護送下,從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治癒出院。看到一直未見面的女兒,黃女士眼中含著激動的淚水向在場的醫護人員致謝。出院前期,黃女士與孩子各項生命體徵穩定,經專家組評估已符合出院標準。據悉,住院期間產婦黃女士與寶寶在得到了醫護人員的「格外」的細心照料,院方特抽調一支由婦科、產科、兒科共同組成的醫護團隊分別照護黃女士母女,膳食處也根據產婦的需求定製了月子餐。由於母親與孩子一直處於隔離狀態,新生兒病區的護士們就將寶寶的日常視頻拍攝傳達於母親,以緩解黃女士的思念之情。
  • 月嫂:早產兒出院回家後怎麼護理?媽媽不用慌
    早產兒出生後,醫院會有專業護理人員照顧,但當寶寶出院回家後,媽媽們要怎麼護理?小脈孕寶月嫂總結了這些護理方法,學會這些,媽媽們不用慌。一、早產兒什麼時候可以出院1、首先體重要長到2000克以上。注意:達到以上條件者即可出院回家,但回家後仍應密切觀察,發現異常應儘快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Z療。二、早產兒出院回家後怎麼科學護理?1、選擇合適的乳品早產兒最佳的乳品是母乳!
  • 畢節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首例換血寶寶順利出院
    1月7日上午,換血寶寶「一一(化名)」終於出院,當膚色正常、哭聲響亮的小一一被畢節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輕輕抱回媽媽手裡時,一一媽媽既欣喜又感動。「每天都在擔心寶寶,整晚睡不著,現在孩子終於健康出院,我們太激動了!剛入院時的情景想想都後怕。」一一媽媽悉心抱著寶寶,兩眼噙著眼淚。
  • 媽媽出院了!寶寶有證了!
    此外,知媽恢復得不錯,已經出院了,現在可以做一些基本的動作,精神頭兒也挺足的,唯一的遺憾就是知娃不在身邊,還需要耐心等待。今天有幾件事情值得記錄,湯姆分別來說一說。首先說第一件事情,那就是知知的美餐。從昨天開始,知媽分泌的母乳就從鮮豔、稀釋的金黃色「玉米汁」逐漸向暗淡、濃稠的乳黃色「玉米漿」轉變,也就宣告著奶水從「初乳」變成了「過渡乳」。
  • 湖南最輕「巴掌寶寶」要出院了
    這些對於普通寶寶來說非常普通的數據,「巴掌寶寶」康康(化名)卻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裡養了近5個月才能夠達到。11月10日,康康將出院回家。剛剛出生的康康。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而手術對此時的寶寶來說甚至是致命的打擊。」馮彬彬說。正在湖北黃岡出差的馮彬彬的立即聯繫新生兒外科專家緊急會診。經過會診,專家認為能夠保守治療,馮彬彬又馬上遠程指導救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