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遼寧省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孕婦蘇某在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連中心——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隔離病區手術室順利降生一名可愛的男嬰。2021年1月7日下午產婦蘇某治癒出院。
記者隨後從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獲悉,寶寶4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已經從負壓病房轉到該院新生兒病區單間病房,由四位「臨時媽媽」繼續看護。「寶寶有名字了,小名叫黃桃兒。寶寶會笑了,也認人了,現在每頓能喝30、40毫升奶呢。」該院醫務部部長徐秀華高興地說。
孕婦蘇某孕33周時,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於2020年12月21日入院。入院後病情快速進展,出現39℃高熱和氣短症狀,CT顯示雙肺出現大片狀毛玻璃樣陰影,診斷為重症新冠肺炎。面對重症新冠肺炎和高危妊娠的雙重危險,重症及婦產科專家組連夜會診,從三個方面著手,制定了穩妥的治療方案,確保母嬰安全。由於妊娠限制了一些急救藥物的應用,患者的病情2天後仍在進展,再次出現高熱,並出現胎兒宮內窘迫的情況。
專家組研究決定實施緊急剖宮產手術。「產婦在度過了剖宮產手術關後,術後肺部的情況仍不容樂觀,病情有延續的勢頭,而且出現了嚴重的心動過緩情況。12月29日,產婦心率最低37次/分,正常心率是60—100/分。」遼寧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集中救治中心大連中心救治專家組組長萬獻堯說,專家組給出了包括俯臥位通氣、新冠肺炎患者恢復期血漿、激素、限制性液體管理、控制心律失常、預防血栓形成和中藥治療等在內的一系列精細化治療,「產科、兒科、重症醫學科、護理齊上陣,在大家24小時地精心監護和治療下,產婦病情逐漸穩定。這也是我們醫療救治組多學科高效協作的成果,產婦蘇某今天出院,大家都很高興!」
由於是早產兒,寶寶呼吸、消化、免疫系統發育都不成熟。入住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負壓病房後,醫護人員每天對患兒進行全面詳細地檢查,在呼吸支持的基礎上應用了預防感染、靜脈營養、對症支持等一系列醫療護理措施。生後2天,寶寶就不用吸氧了,並且已經能夠經口餵養。生後3天,寶寶爸爸就給起了個甜甜的小名兒,叫「黃桃兒」。從那天開始,黃桃兒就一直掛在「臨時媽媽」們的嘴邊。黃桃兒吸奶的力氣也與日俱增,奶量在醫護人員的監測下穩定增長,生後12天,已經增長至30餘毫升。如今,黃桃兒自主呼吸平穩,各項生命體徵均在正常範圍內,每天黃桃兒都在自己的小天地兒裡盡情享受著美好的生活。時而睜眼瞅瞅,看看「媽媽們」都在幹什麼,好像在想「我的飯好了嗎」;時而側身伸伸腿,揮揮胳膊,好像在說「我很強壯呢」;時而偷偷的笑一會兒,做著寶寶獨有的美夢……
在隔離病區的產科醫護人員同時也對黃桃兒媽媽進行產後康復護理,尤其是時刻做好媽媽哺乳期泌乳準備,保證媽媽正常的乳汁分泌,等待著與黃桃兒團聚後,媽媽能親自餵養寶寶。自黃桃兒出生後10餘天來,每次與黃桃兒爸爸媽媽交流時,醫護人員都將寶寶的病情及生活起居詳細告訴他們,黃桃兒爸爸媽媽也多次表達了對所有醫護人員的無盡感激。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張麗霞照片和視頻: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