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體重僅500克 「巴掌寶寶」康復出院

2020-12-19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出生體重僅500克「巴掌寶寶」康復出院

經過4個多月的治療,今天(17日)上午,孕周24周,出生體重僅500克的「巴掌寶寶」晴晴康復出院了。這是湖北省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也是疫情期間全國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

24周!「巴掌寶寶」突然出生

方女士(化名)今年34歲,結婚多年,去年她懷上第一胎,一家人如獲至寶,都小心翼翼呵護著這個小生命。1月31日,懷孕23周的方女士發現自己有少許出血,下腹部有點漲,於是來到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就診。醫生檢查發現,方女士宮口已經打開。

方女士這才知道,自己患有宮頸機能不全。通俗的說,如果把子宮比作一個口袋,普通人是到生孩子時,口袋(宮頸口)才打開,而患上這類疾病的女性,袋口是鬆弛的。隨著胎兒發育長大,宮頸口「託不住」寶寶,孩子就很容易掉出來流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二病區周潔瓊介紹,80%的宮頸機能不全是由先天發育不良導致的,多數女性孕前並不知曉。

「醫生,請你們一定要保住我的寶寶。」方女士和先生都很重視這個來之不易的寶寶,醫生也決定盡一切可能保住孩子的生命。

1月23日,武漢「

封城

」,新冠病毒肺炎在武漢傳播,許多人的生活出現重大變化,醫院看病也諸多不便,生命顯得格外脆弱。但父母越發珍惜這幼小的生命,因為孕周太小,產科一方面全力施救,希望能讓寶寶能在媽媽肚子裡多呆幾天;一方面聯繫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隨時做好搶救準備。

在方女士住院6天後,2月6日,孕周僅24周、體重僅500克的「巴掌寶寶」,小女嬰晴晴誕生了。

臍靜脈穿刺建立「生命通道」

剛剛出生的晴晴,全身青紫,像一隻氣息奄奄的小貓,幾乎沒有生命體徵。當時正是疫情暴發期,提前溝通後,新生兒科醫護穿好防護服,在產科嚴陣以待。

最有經驗的總住院醫師王勁推著全套轉運設備在產床旁,呼吸機、監護儀、搶救藥,全副武裝只等孩子出生。穿刺技術最好的護士長黃硯屏臍靜脈置管包打開在無菌臺前,寶寶一出生,沒有一刻耽誤,立即對孩子進行心肺復甦、氣管插管等救治,1分鐘,5分鐘,10分鐘,寶寶全身青紫,心跳呼吸都沒有,胸外心臟按壓,復甦氣囊加壓給氧……2月的初春,醫護人員揮汗如雨,搶救步驟如鐘錶一樣準確,如疾風一樣迅速。

搶救團隊堅持不放棄的努力有了回報,持續搶救10分鐘後,晴晴有了微弱的心跳,小手也不時地揮動。「這說明孩子的求生欲望還是很強的。新生兒的Apgar評分滿分為10分,孩子在搶救之後也只有2分,這意味著重度窒息,寶寶的生命之火隨時可能熄滅,我們要竭盡全力守護這微弱的火光。」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主任醫師曾凌空回憶。

為了保證後續的搶救治療,需要立即打通晴晴的靜脈通道,給予注射藥物和補充營養。但是,晴晴的血管跟頭髮絲差不多,如果進行常規穿刺,她比針外徑還細的血管,很容易「爆掉」嚴重受損。護士長黃硯屏當機立斷,選取新生兒新鮮的臍部靜脈進行穿刺,不到10秒,順利建立起一個珍貴的「生命通道」。

「新生兒臍靜脈置管術,是利用新生兒出生時尚未閉合的臍帶靜脈,將導管通過臍靜脈注射藥物、補充營養,最多可以留存兩周。」黃硯屏護士長介紹,晴晴的皮膚嫩如果凍,這樣還可以減少患兒疼痛刺激和皮膚穿刺接觸,最大限度呵護晴晴。

在孩子恢復心跳、建立靜脈通道後,醫務人員把晴晴放進轉運溫箱,捏著復甦氣囊,推著她一路狂奔,轉往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內科繼續救治。

「她是疫情陰霾下的陽光」

△晴晴的爸爸媽媽

因為嚴重的出生窒息、呼吸衰竭,到達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又經過了1小時的搶救後,晴晴的生命體徵終於逐漸穩定下來。接下來的日子裡,晴晴幾乎經歷了所有早產兒的常見併發症,如肺發育不良、腦積水、消化道出血等等。平穩一段時間,這個小傢伙就會給醫生「出個難題」。「為了救她,我們醫生護士的『十八般武藝』全都施展出來了,包括『壓箱底』的功夫。」曾凌空說,有一段時間,呼吸機參數、肺表面活性物質都用到頂了,晴晴卻遲遲不見好,氧飽和度維持不住,孩子危在旦夕,他惦記著孩子的病情,整夜難以入睡。每次看孩子,晴晴總是在用力呼吸,似乎在告訴他:「不要放棄,我自己也在努力!」

最終,晴晴總是能化險為夷,而且恢復地一天比一天好。

因為疫情,晴晴的媽媽不能親自來「袋鼠抱」,科室的莫璐霞醫生、袁露護士,當上了晴晴的「臨時媽媽」,給她「袋鼠抱」護理,讓她感受到臨時媽媽的心跳和愛意。有時候,病情變化加重時,臨時媽媽的擁抱可以讓晴晴迅速有所緩解,呼吸機條件下降。

當時,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作為武漢唯一新冠病毒感染新生兒定點醫院,開闢了新冠病毒感染隔離病房,收治著武漢市新冠患兒和新冠產婦的寶寶,最多時有近30名新生患兒,同時,武漢婦幼保健院是非新冠感染產婦定點醫院,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病區還有2個病區收治非新冠感染的生病新生兒,平均130人。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巨大,在這種情況下來的晴晴不僅是「團寵」,也成了全科人心情的「晴雨表」。她的病情好轉了,大家都會受到鼓舞:這麼小的寶寶都在努力求生,咱們還有什麼困難克服不了呢?

人如其名,新生兒科主任曾凌空經常在忙完一天繁重的工作後夜晚到晴晴的溫箱旁站一站,曾凌空說:「疫情期間,晴晴就是我的一縷溫暖的陽光。」每當3個病區的工作讓人心力交瘁的時候,看到她病情一點點進步,一天天好起來,會由衷感到快樂和幸福,就像雨後初晴。

如今,晴晴成了科室的「大姐大」。「不知道是這娃本來就性子急,還是被我們寵的。一旦沒及時換尿褲,或者餵奶慢了一步,她都要大聲哭宣告『不爽』。」曾凌空說,可能有人聽嬰兒哭吵會很煩躁,但是對於醫護來說,這是最動聽的聲音,宣告著生命的活力,他聽著都會樂。

出院!從「拇指姑娘」到粉嫩小人兒

5月15日,晴晴出生100天,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參與救治的新生兒醫護人員和晴晴的家人在陪護病房,為小傢伙進行了簡單的慶祝。

「壓根不敢想,她能這樣健康可愛。」媽媽方女士小心翼翼地將晴晴抱在懷裡。這是自出生後母女倆第一次正式見面。晴晴來到這個世界時,父母還沒來得及看一眼,就被被送走搶救。第一次見到媽媽的晴晴,舒服地閉著眼睛,嘬著小嘴喝奶,半個小時就將30毫升的奶喝完了。

第一次撫摸到自己的孩子,方女士夫婦感慨萬千:「生命真的很神奇,我們原本以為會失去寶寶了,沒想到她現在能這麼健康地對我們笑,真是非常感謝醫生護士救了我們的孩子。多麼不容易,一關一關地闖過來了」。

護士袁露說,剛住進新生兒內科時,晴晴只有巴掌大,胳膊僅有成人食指般粗細,皮膚可以說「吹彈可破」,非常嬌嫩,大家把她當成捧在手心的」拇指姑娘「。護理人員所有操作都異常小心,生怕擦破她的皮膚,引發感染。晴晴需要接受保護性隔離,所有東西都要滅菌後再使用。在開溫箱之前,醫護們會做四五遍手部消毒,才敢放心觸碰她。

4個多月的精心治療與細心呵護,「晴晴」闖過了一個又一個「坎」奶量一天天逐漸增加,從最開始每次只能吃0.5ml,到現在能自己大口地一次吃40—60ml毫升奶。皮膚變得紅潤,體重從500克增加到2680克,各項生命體徵穩定,達到出院標準。6月17日,晴晴出院回家。

祝福晴晴,以後的生活每天都是陽光明媚的晴天!(總臺央視記者倪晶依高重)

相關焦點

  • 出生僅500克的「巴掌寶寶」出院了 這是河南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
    經過3個多月的治療,11月4日,出生時體重僅500克的「巴掌寶寶」早早康復出院了,這也是河南省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 □記者 梁露露 通訊員 王晨 早產兒情況危急隨時面臨生命危險 孕媽媽因孕期出現妊娠高血壓、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情況,宮縮提前發動,孕26周時,早早提前出生。
  • 出生僅500克的「巴掌寶寶」出院啦!
    2月6日早產時,方女士懷孕才24周,晴晴體重也只有500克,胳膊只有成人食指那麼細,一隻手就能把她託在掌心。 經過130多天的奮力拼搏,晴晴創造了生命奇蹟:3次從死亡威脅中掙脫,她的體重增加到2680克,發育良好,可以出院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了。
  • 出生僅500克的「巴掌寶寶」出院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通訊員 王晨因為媽媽妊高症,只在媽媽肚子中待了26周的小早早提前來到了這個世界,出生時僅僅500克。所幸,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和呵護,11月4日,已經4.2斤的她出院回家啦。◆媽媽妊高症,寶寶孕26周提早出生和所有寶寶一樣,當小早早到媽媽肚子中報到時,全家人充滿了欣喜和期待。
  • 800克「巴掌寶寶」出院 體重12斤
    小清媱,出生時僅800克,面臨感染、發育等眾多嚴重問題。2018年12月13日,小清媱從河南鄭州轉至北京治療。此事經媒體報導,引起各方關注,廣大愛心人士捐款88萬餘元給小清媱治療。  經過168天的救治,小清媱如今白白胖胖,體重已達12.2斤,並於昨日出院。醫生表示,小清媱出院後還需要細緻地照顧,康復過程漫長。
  • 出生體重500克 省內新生兒中最輕 「巴掌寶寶」闖過三關平安出院
    經過四個多月的治療,「巴掌寶寶」重回親人懷抱。楚天都市報記者王永勝攝曾凌空主任和黃硯屏護士長為晴晴作檢查□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王琛 高琛琛 薛源 張祖國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女嬰晴晴在媽媽肚子裡只呆了24周,2月6日出生時體重僅500克,全長只有20釐米,全身烏紫,幾乎沒有生命體徵。
  • 全國最輕新生兒:出生僅500克的「巴掌寶寶」順利出院
    6月17日,34歲的方女士(化姓)小心翼翼地抱著女兒晴晴,從武漢兒童醫院出院回家。2月6日早產時,方女士懷孕才24周,晴晴體重也只有500克,胳膊只有成人食指那麼細,一隻手就能把她託在掌心。當時,武漢正處於新冠疫情的陰霾之下,醫療資源緊張,醫護人員面臨巨大壓力。武漢兒童醫院的醫生一邊救治新冠患兒,一邊嚴密監控晴晴狀況,為小生命助力。
  • 湖北最輕「鉛筆寶寶」有望出院 出生體重僅500克
    早產兒秋秋(小名)一出生就創下一項新紀錄,體重只有500克,胳膊沒有成人的食指粗,只比鉛筆長一點。他是目前湖北省體重最輕的新生兒,此前的紀錄是520克。  這是一項誰都不願意上榜的苦澀紀錄,520克的「巴掌娃娃」雖經全力搶救,還是憾別人世。相比之下,秋秋顯然要幸運得多,雖然體重更輕,但他在新生兒科呆了4個多月後,體重已經增至2400克,情況日趨穩定,近期有望出院。
  • 出生僅400克!湖南最輕「巴掌寶寶」活下來了
    (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 王娟)400克有多重?一個大蘋果?一瓶沒裝滿的礦泉水?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這是一名新生寶寶的重量。5月24日,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手術室剖宮產娩出一個胎齡僅25周+5天,體重僅40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
  • 出生僅400克!湖南最輕的「巴掌寶寶」活下來了
    稿源:掌上長沙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400克有多重?一個大蘋果的重量,一瓶沒裝滿的礦泉水的重量,也可能是一名新生寶寶的重量……作日,記者從湖南省婦幼保健院了解到,5月24日該院新生兒二科收入一名出生體重僅400克的超早產兒。
  • 出生僅1.0kg!「巴掌大」寶寶在費縣人民醫院康復出院
    29周、1.0kg、85天......一連串的數字記錄了一名出生僅1.0kg的極低出生體重兒在費縣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救治的艱辛歷程,胎齡越小、體重越低,即意味著救治難度越大,併發症發生的機率越高,在這精細化護理的85天裡,科室人員如勇士般幫助寶寶「過關斬將」重獲新生,出院時原來的「巴掌大」寶寶茁壯成長為3.07kg的壯小夥,該患兒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示了費縣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能力與水平
  • 桂林「巴掌寶寶」出生時僅600克,97天後創「生命奇蹟」
    日前,一名出生時僅巴掌大小,體重600克(1.2斤)的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在廣西桂林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下康復出院這名寶寶的順利出院,刷新了該院成功救治早產兒孕周最小體重最低紀錄,創造了「生命奇蹟」。
  • 歷經122天超早產兒出院!出生僅500克 身長30釐米
    他出生時只有24+4周體重僅500克身長僅30釐米比成人手掌大不了多少奇蹟!歷經122天如履薄冰般的救護終於迎來好消息寶寶達到康復出院的標準這刷新了南昌市第三醫院救治存活最小出生體重早產兒的紀錄一名超低出生體重兒緊急送往南昌救治
  • 出生僅400克!湖南「巴掌公主」救治成功,刷新超低體重超早產兒救治記錄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歐陽婷 「寶寶出生時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胳膊沒有成人手指大,腳丫子只有拇指那麼大,全身皮膚「吹彈可破」,血管隱約可見。」近日,經過湖南省婦幼保健院15個學科80餘名醫護人員169天的奮力救治和日夜守護的「巴掌公主」康康(化名)體重達到5.96斤,成功出院。
  • 湖南「巴掌公主」出生時體重僅400克,歷經5個多月救治後即將出院(視頻)
    體重僅400g外形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肺部、胃腸道、眼部等都存在問題迷你的小身體40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在我們國家,她的出生體重在全國最輕的裡面排並列第二,省內之前最輕的是500克,那麼她是第一例400克來救治的寶寶。
  • 出生僅400克!湖南最輕、全國第二輕的「巴掌寶寶」,用170天創造...
    提到400克,你會想到什麼,是一手可握的蘋果?抑或是一瓶水的重量?區區400g可能不會讓你有太多感覺,但如果這400克,是一個新生嬰兒的體重呢?出生時體重僅400克,全身皮膚薄如膠凍,透過薄薄的皮膚甚至都能看到她微微跳動的心臟。5月24日,一個胎齡僅25周5,體重僅400g的超低出生體重兒匆匆忙忙離開母親來到了這個世界。
  • 出生僅400克!湖南最輕、全國第二輕的「巴掌寶寶」,用170天創造生命奇蹟
    出生時體重僅400克,全身皮膚薄如膠凍,透過薄薄的皮膚甚至都能看到她微微跳動的心臟。5月24日,一個胎齡僅25周5,體重僅400g的超低出生體重兒匆匆忙忙離開母親來到了這個世界。體重僅400g,四肢僅有成人手指粗細,身子只有成年女性巴掌大。第一次看到這個小生命時,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的醫護人員都默默為她捏了一把汗:她實在是太小、太輕了。迷你的小身體,超低的出生體重……橫亙在她面前的「呼吸關、餵養關、感染關、營養關」,關關都隱匿著致命的危險。這麼小,怎麼救?面對從來沒有過的挑戰,所有醫護人員的心都懸了起來。
  • 胎齡23周、體重僅480克!深圳「巴掌寶寶」創造新奇蹟
    南方網訊  4月19日,深圳又創造了奇蹟,這個奇蹟卻是由一個「巴掌」大小的新生兒創造的!胎齡23周,出生體重僅480g,比一瓶500毫升的礦泉水還輕,身長28cm,就比成人手掌那麼大小。這對雙胞胎胎齡僅23周,大寶460克,小寶480克,均為目前國內出生體重最低的超早產兒。由於雙胞胎發育超未成熟,父母還未來得及看他們第一眼,醫護人員就立即給予氣管插管復甦後,把他們立即轉入NICU(小兒重症監護室)繼續治療.
  • 一個巴掌大!桂林新生寶寶體重僅1斤2兩,醫院緊急搶救
    日前,一名出生僅巴掌大小,體重僅600克(1.2斤)的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男嬰在桂林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97天、2300多個小時的精心照護下康復出院,刷新該院曾成功救治的650克最低體重新生兒的記錄。
  • 廣州超低胎齡龍鳳胎早產兒今日出院!「小姐姐」出生時體重僅465克...
    今年31歲的阿婷(化名)孕25周時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啟動全生命護航體系,醫護人員連續116天接力救治,助兩姐弟連闖幾道生死關,體重分別達到至2.35公斤和3.34公斤,於8月11日順利出院。
  • 500克,130多天!疫情期間全國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康復回家
    女嬰晴晴(化名)才在媽媽肚子裡呆了24周(6個月)就出生了,出生體重僅500克。當時正是疫情暴發期,新生兒科醫務人員"全副武裝"守在產房外第一時間急救。經過4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倔強的小傢伙終於"渡劫"成功,長到了2680克,發育良好,於今日出院。據悉,這是我省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也是疫情期間全國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