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一巡法官會議紀要:合同標的物已使用情形下,購買人提出產品質量異議的認定

2020-10-29 山東高法

合同標的物已使用情形下,購買人提出產品質量異議的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2018年第13次法官會議紀要)

【會議日期】2018年6月29日【主持人】張勇健

【出席法官】張勇健、奚向陽、錢小紅、張穎新、曹剛、王毓瑩、陳宏宇

基本案情

甲公司(買方)與乙公司(賣方)籤訂《固定資產採購合同》,約定由甲公司向乙公司採購七臺壓力機,並約定相應的交貨期限、安裝驗收流程以及付款安排。隨後,乙公司逾期交貨,甲公司亦逾期付款。甲公司以乙公司交付的貨物存在質量問題為由請求解除合同及支付違約金。一審法院經審理後認定乙公司交付的貨物存在質量問題,支持甲公司請求解除合同及乙公司向其支付違約金的訴訟請求。二審法院認為,雖訴爭設備存在質量問題,但甲公司收貨後已投入使用一段時間且出產的產品並無質量問題,故改判不予支持甲公司解除合同及支付違約金之訴訟請求。現甲公司(買方)申請再審。

法律問題

買賣合同標的物雖存在質量瑕疵,但已投入使用且產出產品合格,買方以質量問題為由主張解除合同並請求承擔違約責任,應否予以支持。

不同觀點

甲說:買賣合同標的物質量問題不影響買方合同目的實現,買方請求解除買賣合同之請求應不予支持。案涉貨物雖存在質量問題,但買方已經投入使用且產出產品亦無證據證明存在不合格情況,投入使用之時長亦超安裝調試驗收所需的合理期限,故應認定貨物質量問題不構成足以影響買方合同目的實現。買方以貨物存在質量問題為由請求解除買賣合同缺乏事實依據,應不予支持。

乙說:買賣合同標的物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則買方依據合同約定解除合同之請求應得到支持,無論合同標的物質量是否影響買方合同目的的實現。雖然買賣合同中賣方出賣貨物允許買方留存部分貨款作為質保金,擔保貨物可能存在之潛在質量瑕疵,但質保金之性質不同於違約金,故買賣合同之標的物若存在質量問題,且不符合合同約定之標準,合同亦就特別約定相應的違約責任,如賦予買方合同解除權,則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予以處理。

法官會議意見採甲說。

更多信息,長按|掃描二維碼

關注©山東高法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編著《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民商事主審法官會議紀要 (第1卷)》,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民事法律參考

編輯:石 慧

審核:傅德慧

拆遷安置房賤賣後賣家反悔欲毀約 法院:合法協議豈能出爾反爾!

彩禮、嫁妝、鑽戒…歸個人還是夫妻共有?

人社部:員工自願放棄社保,將向單位追責!(附10種人可不用繳社保)

相關焦點

  • 最高院一巡法官會議紀要:虛增訴訟標的規避級別管轄的處理
    法院依法受理後,甲公司變更訴訟請求,將訴訟標的增加至5億元以上,並提出管轄權異議。法院裁定將本案移送上一級法院審理。上一級法院受理後,乙公司向該院提交《管轄權異議申請書》,認為甲公司將訴訟標的金額增加到5億元,明顯是虛增訴訟標的金額,故意提高審級,不應當支持甲公司的不正當訴訟行為,而應根據管轄恆定原則,確定由原受理法院管轄。
  • 【案例速遞】二巡法官會議紀要:以物抵債能否排除強制執行(附部分...
    因訴爭房屋甲已出租給他人,甲、乙約定房屋到期後,由甲某配合乙某收回,並負責配合乙某辦理產權過戶手續。因房屋租期尚未屆滿,該房屋未辦理過戶手續。2011年2月,在李某與甲某合同糾紛案件執行過程中,法院依李某申請查封了訴爭房屋。乙某以訴爭房屋已於2010年抵頂給乙某為由,提出執行異議,被駁回後提起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
  • 最高院一巡法官會議紀要:虛增訴訟標的規避級別管轄的處理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編著《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民商事主審法官會議紀要 (第1卷)》,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虛增訴訟標的規避級別管轄的處理(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2018年第19次法官會議要)
  • 二巡法官會議紀要:以物抵債能否排除強制執行(附部分高院司法文件...
    以下文章內容來源於:《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法官會議紀要(第一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19年10月版.因訴爭房屋甲已出租給他人,甲、乙約定房屋到期後,由甲某配合乙某收回,並負責配合乙某辦理產權過戶手續。因房屋租期尚未屆滿,該房屋未辦理過戶手續。2011年2月,在李某與甲某合同糾紛案件執行過程中,法院依李某申請查封了訴爭房屋。乙某以訴爭房屋已於2010年抵頂給乙某為由,提出執行異議,被駁回後提起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
  • 最高院一巡法官紀要13個典型民商事法律問題及觀點採納
    歡迎關注「法思享慧 」公眾號繼最高法院民二庭、第二巡迴法庭出版了法官會議紀要後,第一巡迴法庭也出版了法官會議紀要。最高法院法官會議紀要所採納的觀點對於掌握裁判思路、裁判學理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為便於大家了解,現將第一巡迴法庭民商事主審法官會議紀要中較為典型的內容梳理並作簡化(本次推文涉及13個法律問題)。
  •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會議紀要評述(一):以物抵債
    :追尋裁判背後的法理》(下稱會議紀要)一書,對實踐爭議問題,展述最高院民二庭的相關見解,其中部分問題,亦是筆者長期關注的,於此,結合該書的相關見解,筆者亦分享一些粗陋的想法,筆者才疏學淺,如有錯誤,還請見諒!
  • 最高院《會議紀要》思考筆記(上)
    一、理論適用與實踐障礙最高院在《會議紀要》中對「名股實債」的解構如下:「一旦確定投資人的真實意思是取得固定收益而非成為真正股東,則往往存在名為股權轉讓(或增資擴股)實為借貸的問題,構成虛偽意思表示中的隱藏行為。
  •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㉗:關於買受人檢驗標的物的異議...
    檢驗期間的經過產生標的物在交付時數量和質量均被視為合格的法律效果,而質量保證期間是出賣人對標的物使用壽命的承諾。質量保證期間應當結合合同性質、標的物特徵、當事人約定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來確定,對於附安裝調試的標的物應當自安裝調試完成後開始計算質量保證期。
  •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關於買受人檢驗標的物的異議通知...
    檢驗期間的經過產生標的物在交付時數量和質量均被視為合格的法律效果,而質量保證期間是出賣人對標的物使用壽命的承諾。質量保證期間應當結合合同性質、標的物特徵、當事人約定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來確定,對於附安裝調試的標的物應當自安裝調試完成後開始計算質量保證期。
  • 最高院《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徵求意見研討會
    點擊上方↑「上海市法學會"關注我們2019年8月7日,最高院發布《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會議紀要徵求意見稿》),旨在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爭議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統一全國法院的裁判思路。該會議紀要一經發布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最高院二巡案例裁判要旨16則
    借款人涉嫌刑事犯罪情形下,債權人請求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民事案件應當予以受理。在形式減資情形下,股東並未利用公司減資程序侵犯公司財產權,亦未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因此不能僅以公司減資程序不合法而認定股東構成抽逃出資。如股東未抽逃出資,則不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八條的規定,追加該股東為被執行人。
  • 最高院法官:合同解除權行使「合理期限」之司法認定
    我國現行合同解除權制度對在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情形下的合理期限留下了一個「白地規定型漏洞」,由法官自由裁量。基於36份裁判文書的現狀分析,我國司法實踐中就合同解除權行使期限的認定存在合理期限裁判尺度不一、漏洞補充方法運用不當、司法認定因素不明等問題。
  • 正確理解掌握《九民會議紀要》五大思路,深入學習探討紀要內容要點總結
    無論合同標的是否真實存在,是否交付或過戶,只要雙方約定買入返售,即出賣人把東西賣給信託公司,並約定一段時間後出賣人必須溢價買回合同標的,我們就可認定它符合合同法關於借款合同的規定。所以,只要合同不存在法定無效事由,及時合同標的並不存在,信託公司也有權要求出賣人或出賣人指定的第三方到期還本付息。
  • 執行異議審查中如何認定車位認購書的法律性質
    2019年,薛某國向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恢復對房地產公司的執行,執行法官於2019年4月3日向沙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查封了登記在房地產公司民下的一百多個車位。 案外人張某弟等一百餘名業主得知該情況後,向三明中院提出執行異議,認為涉案車位為一百餘名業主所有,而非房地產公司所有。車位產權證為何還未辦好,他們不得而知,也並非因其原因導致。
  • 【高法速遞】最高院二巡案例裁判要旨16則
    借款人涉嫌刑事犯罪情形下,債權人請求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民事案件應當予以受理。在形式減資情形下,股東並未利用公司減資程序侵犯公司財產權,亦未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因此不能僅以公司減資程序不合法而認定股東構成抽逃出資。如股東未抽逃出資,則不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八條的規定,追加該股東為被執行人。
  • 解讀《九民會議紀要》債權人善意的認定標準
    法定代表人未經授權擅自為他人提供擔保的,構成越權代表,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合同法》第50條關於法定代表人越權代表的規定,區分訂立合同時債權人是否善意分別認定合同效力:債權人善意的,合同有效,反之合同無效。」從上述規定可知,《九民紀要》針對公司法定代表人違反法定程序擅自以公司名義為他人擔保的效力認定問題明確認可了「代表權限制說」,這有利於解決《九民紀要》出臺前司法實踐中存在的上述爭議。
  • 北京新規 | 關於執行工作中涉案外人異議若干問題的意見
    現紀要如下:1.案外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的規定提出異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其不具備案外人異議主體資格,裁定駁回其異議申請:(一)公司作為被執行人,其股東以執行該公司的財產影響其股東權益為由提出異議的;(二)合夥作為被執行人,其合伙人以執行該合夥的財產影響其合夥權益為由提出異議的;
  • 【新法解讀】《九民紀要》關於合同效力的認定及相關法律後果的規定
    《九民會議紀要》通過六個條款對此予以規範,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也有助於統一司法審判尺度。一、違反法律法規的合同效力關於合同違反強制性規定的效力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是合同無效的情形之一。這從狹義的法律層面確定了違反「強制性規定」的合同無效的原則。
  • 【公司實務】《九民紀要》關於合同效力的認定及相關法律後果的規定(下)
    合同被認定為不成立、無效、被撤銷後,就意味著雙方當事人之間沒有任何合同關係存在,那麼就應該讓雙方當事人的財產狀況恢復到如同沒有訂立合同時的狀態下的情形,而返還財產就是旨在使財產關係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況。
  • 執行異議之訴中實際施工人的工程款債權保護問題探討
    二、實際施工人提起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的限制在最高院公報2017年第2期刊登的《李建國與孟凡生、長春聖祥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等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案》[(2016)最高法民再149號]中,最高院人民法院認為,實際施工人是法釋〔2014〕14號規定的概念,旨在對於那些已實際施工的訴爭工程但無法因合同關係主張工程款的人予以限制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