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1978-2013謝國安紀實影像作品展》作品,圖為武昌橋頭堡下,攝於1988年。
文/孫雅蘭
重慶與武漢,同為火爐,火辣直白的性格,一為「山城」,一為「江城」。只是兩座城市到了大銀幕上,形象差距便越拉越遠。
相繼成為票房炮灰的口碑電影《萬箭穿心》、《浮城謎事》,除了都取材於現實生活,都聚焦於家庭矛盾之外,也都取景於武漢。鏡頭裡的武漢幾乎被以紀錄片式的效果還原出來,這個歷來被貼上「市井」標籤的城市,再次以「市井」的形象留給外地觀眾一片唏噓。
好萊塢電影的中國城市只有上海,而國內導演似乎更青睞武漢,在此之前有此待遇的城市要數重慶。
在火車道口,騎著自行車上班的人們都望著同一個方向,在等待著火車駛過。一隻腳站在地上,一隻手提著白色塑膠袋,有些著急的人甚至就跨在自行車上吃了起來。圖/《萬箭穿心》劇照
江水、輪渡和碼頭成為電影裡展現這兩座城市最常用的三大場景,但同樣的組合下武漢被呈現最多的一面卻是破敗。
漢江與長江在武漢中心地帶的龜山腳下匯合,將武漢切割成三鎮鼎立的格局,嘉陵江與長江在重慶的朝天門腳下匯合,將重慶切割為兩岸對峙的格局。江水、輪渡和碼頭成為電影裡展現這兩座城市最常用的三大場景,但同樣的組合下武漢被呈現最多的一面卻是破敗。
2010年一部自稱公路電影的《人在囧途》 橫空出世,劇情發生在從石家莊一路貫穿至長沙的路上,但主要故事情節卻安排在武漢,偶遇「女騙子」乞討的繁雜車站,因經濟拮据而住進的便宜旅館,隨後二人在霧氣蒙蒙的江邊碼頭重遇「女騙子」,再到三人一路追趕而至的破敗樓房,都讓這部並不走城市路線的影片,在不經意間展現出武漢的風貌,然而卻有不少武漢市民並不買帳,他們抱怨雜亂的街景看起來更像一座小縣城。
龜山位於武漢市漢陽城北,面朝長江,長江這邊與蛇山隔江相望;濱臨漢水,與漢口江灘相對。圖/視覺中國
在《浮城謎事》 裡,則是哄亂的燒烤攤、破舊的過江纜車、喧囂的漢口集市,以及雨後泥濘的江灘,這些零碎事物被鏡頭不斷拼接的同時,觀眾印象裡的武漢特質又一次被固化。
《萬箭穿心》 根據武漢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這決定了它內外兼修的武漢氣質,不僅在建築空間上,在衣食住行上也全面武漢化。馬學武在大雨天氣從霧氣蒙蒙的長江二橋一躍而下,李寶莉在商鋪林立的漢正街挑了十年扁擔以養活全家,斑駁陳舊的輪渡,油辣爽滑的熱乾麵,刀子嘴豆腐心的武漢女人,以及粗礪的武漢方言,都令觀眾徹底陷入了這座地域氣質過分濃烈的城市。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個體命運的存在多少都會和生活的環境有關,而《萬箭穿心》就是這樣一部講述武漢這座城市和一個武漢女人的電影。圖/《萬箭穿心》劇照
在方方看來,電影中的幾位演員演出了武漢人的氣質,「但拍武漢如果只拍陋巷,只拍一些比較破爛的地方,這其實是另一種不真實。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拍武漢的導演一般都要繞開大街只拍陋巷」。
武漢也並非沒有一部正面代言的電影,但最後往往沒能「逃出生天」。在《桃花燦爛》裡,每天一群笑容燦爛的年輕人騎著自行車穿過一片桃花林,陸粞日復一日守著江邊碼頭對岸的陳星從武大放假歸來,只是唯美開篇之後緊接著便是現實生活的哀傷。
電影《桃花燦爛》劇照。
重慶人自嘲「重慶是停了電的香港」,現代時尚的商圈建築與樸實粗糙的老巷舊街,成了銀幕上的重慶特色。
重慶作為熱門取景城市,比包括武漢在內的許多城市更為受寵,只是在更為繁多的代表作裡,重慶被劇組青睞的理由也常常重合,繁華與破敗刺眼的並存總是成為影片的表現手段。
《瘋狂的石頭》 裡古靈精怪的臺詞和荒誕不經的劇情,將這座到處都是彎道和斜坡的城市,襯託得愈發不羈。對此重慶人並沒有不領情,他們將影片中組隊出現的高樓與破房,美女與棒棒,寶馬與拖鞋,視為重慶獨具一格的混搭氣質,導演寧浩恰恰就相中了這座「東京與阿富汗的結合體」。
1970年前後的望龍門纜車站非常繁忙,兩個車廂輪流上下,不間斷運行,每天可裝載達1萬人次,買票的人有時排成100多米長的隊伍。圖/《重慶舊影》
這種落差在張一白的《好奇害死貓》 和王小帥的《日照重慶》 裡再次得以體現。導演張一白選擇在朝天門碼頭下開始《好奇害死貓》 的劇情,這座舊事物正在消失,新事物正在建立的城市,在他眼裡是「新舊過渡的完美融合」。
劇中小三居住的石梯舊房與正室闊太太的海客瀛洲高級公寓,讓重慶的新舊對峙被一覽無遺,片中保安站在豪宅樓頂指著江水對闊太說,「沿著這條江下去就是我的家鄉」。
《日照重慶》 裡從海上歸來的父親回重慶尋找兒子走上犯罪道路的線索,他穿過江面灰濛濛的霧氣,走進破舊狹窄的輪渡,接著便去到雜亂喧囂的市井小巷,晚上又回到打開窗戶便能望見高樓大廈的高級賓館,構思著第二天的行程。
重慶人自嘲「重慶是停了電的香港」,現代時尚的商圈建築與樸實粗糙的老巷舊街,成了銀幕上的重慶特色。
電影《日照重慶》取材自發生於重慶一個真實的青少年殺人案件,船長平時對兒子疏於關心,十三年未見卻收到了兒子被擊斃的消息,於是他結束了航海回到重慶,希望能了解兒子的成長軌跡。
當武漢十年如一日撕不掉「市井」標籤時,重慶卻不斷以全新的面孔出現在觀眾面前。
武漢作家池莉的小說《生活秀》,本是描寫武漢的吉慶街,卻被導演霍建起直接搬到了重慶的厚慈街進行拍攝,兩座城市的相似相溶,竟沒讓觀眾覺出異樣,這麼喧囂、破敗、小市民的氣質,不是武漢又能是哪兒呢?然而不同於武漢的是,重慶在「市井」之外,還被挖掘出了驚悚、懸疑的特質。
在武漢上演的劇情大多偏向於現實題材,即便是被詬病為「並不武漢」的《江城夏日》,也選擇在這裡讓兒子死於搶劫,讓女兒被迫賣淫,讓父親在母親垂危之時苦尋兒子無果。《生活秀》中的武漢女人也同樣經歷了弟弟墮落吸毒、親人為了房子反目成仇、情人最終並不想為自己負責的慘澹人生。到了《萬箭穿心》與《浮城謎事》,焦灼複雜的家庭矛盾更是讓觀眾看得「萬箭穿心」。
吉慶街因池莉的一篇《生活秀》而成名,她在文中直白描繪,吉慶街白天不做生意,就跟死的一樣。一到晚上這條街立刻活泛起來,簡易的圓桌板凳連綿排開,人流洶湧。圖/最武漢
電影裡的武漢女人多半在勞心勞力為生活奔波,《浮城謎事》 裡的陸潔每天忙著打理老公和孩子的生活,《萬箭穿心》 裡的李寶莉在漢正街挑了十年扁擔,《生活秀》 裡的來雙揚每日在鬧市區宰賣鴨脖,《江城夏日》 裡的吳豔紅倒是光鮮靚麗,不過那是為了去「天上人間」。
當武漢十年如一日撕不掉「市井」標籤時,重慶卻不斷以全新的面孔出現在觀眾面前。懸疑片《好奇害死貓》用出軌、報復、殺戮的劇情完整闡釋了導演心中「一切都火辣辣」的欲望都市。
2007年李少紅在武漢、長沙等幾個城市反覆徘徊後,最終選在重慶拍攝驚悚劇《門》,她看中了重慶高低錯落的地理形態,這樣的畫面感能很不費力地形成驚悚氣氛。
2008年的《雙食記》 裡,妻子發現丈夫的外遇後,利用自然界相生相剋的原理,使丈夫慢慢食物中毒以至癱瘓,導演趙天宇覺得這座每天都在變化的城市蘊藏著無窮的可能性,包括懸疑。
直到遇見寧浩,重慶的喜劇潛質得以發揮。一部《瘋狂的石頭》 讓重慶在銀幕上大放異彩,這部極具黑色幽默的影片,在賦予重慶喜劇特質的同時,也為其添上了「瘋狂」的色彩,導演寧浩仍然捨棄了武漢、廣州兩個備選城市,這讓網友紛紛猜測,「這樣多的巧合,這樣瘋的行為,也只有在這座躁動的城市才能發生」。
交通茶館,電影《瘋狂的石頭》取景地。這裡飄著最地道的重慶茶味,可惜隨著時代的進展,這樣的「老重慶」容易被人遺忘。圖/Sohu
重慶熱門取景地
十八梯
取景影視劇:《山城棒棒軍》、《好奇害死貓》、《愛封了》
朝天門碼頭
取景影視劇:《瘋狂的石頭》、《好奇害死貓》
朝天嘴碼頭
取景影視劇:《江姐》、《紙醉金迷》、《一九四二》、《闖關東》、《重慶諜戰》
重慶城分為上半城和下半城,十八梯是從上半城(山頂)通到下半城(山腳)的一條老街道。這條老街道全部由石階鋪成,把山頂的繁華商業區和山下江邊的老城區連起來,是老重慶市民最真實的生活寫照。圖/pconline
白沙鎮
取景影視劇:《母親,母親》、《紙醉金迷》《重慶諜戰》、《解放大西南》、《江姐》
洪崖洞
取景影視劇:《重慶美女》、《小題大做》、《寶馬狂想曲》
兩江索道
取景影視劇:《周漁的火車》、《門》、《瘋狂的石頭》、《迷岸》
一個七八平米的鐵盒子就在索道上載著人們往返兩岸,曾經是兩岸重慶人往來的重要途徑,而今天更多的是一種城市記憶。圖/sohu
武漢熱門取景地
長江大橋
取景影視劇:《江城夏日》、《桃花燦爛》、《浮城謎事》、《麥兜響噹噹》
東湖
取景影視劇:《東湖戀歌》、《浮城謎事》、《人在囧途》、《蝸居》、《王貴與安娜》、《城市女孩》
漢正街
取景影視劇:《萬箭穿心》、《漢正街》
電影《人在囧途》的取景地:武漢長江大橋。
巴公房子
取景影視劇:《人在囧途》、《茶葉之路》
漢口碼頭
取景影視劇:《打碼頭》、《黃金時代》、《國門英雄》、《漢口碼頭》、《水與火的纏綿》
有著「最美大學」之稱的武漢大學,向來是不少影視劇取景的熱門選擇。圖/nipic
武漢大學
取景影視劇:《來來往往》、《桃花燦爛》、《江城夏日》、《女大學生宿舍》、《王貴與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