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獲"2018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0-12-22 中國網旅遊中國

中國網4月11日訊 近日,備受矚目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在京揭曉,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發掘的廣東英德青塘遺址榮獲「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由國家文物局組織、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聯合舉辦的評選活動,集中展示每一年中國考古最新成果,呈現中國考古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2018年國家文物局共批准955個考古發掘項目,在這近千個項目中,由84家考古機構和136名學會理事共同推薦20項重要考古發現進入最後的終評會。經過終評展示和評委、學者提問、評議和投票,產生2018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入選名單,並通過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這些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對於解決重大學術問題和歷史問題具有關鍵作用和意義,並不乏填補空白的重要發現,青塘遺址獲此殊榮實至名歸。

英德青塘遺址考古發掘項目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單位合作開展,是為了促進華南—東南亞地區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的深入探討而進行的主動性考古發掘。2016年至2018年,連續三年在青塘遺址黃門巖1號至4號洞地點進行田野考古發掘,發現距今2.5萬年至1萬年連續的地層堆積和文化序列,出土古人類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及動植物遺存等各類珍貴文物標本一萬餘件。這些出土文物完整反映出嶺南地區史前人類從流動性較強的狩獵採集生計方式,逐漸向定居,更多利用植物、水生生物等廣譜資源的生計方式的轉變。這個連續的發展過程,正是長達半個多世紀以來史前學者在嶺南及整個華南地區孜孜以求的舊、新石器時代過渡問題的最新詮釋,系統地再現了中國南方由狩獵採集社會向早期農業社會過渡的歷史進程,為深入研究華南—東南亞該階段諸多國際性前沿課題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標尺。

尤為難得是發現距今約13500年的蹲踞葬,這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廣東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距今1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此外,還有距今2萬餘年、華南最早的穿孔蚌器,距今1.7萬年、廣東目前年代最早的陶器等重要考古發現。英德青塘遺址本次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繼「2018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後獲得又一殊榮,其考古成果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本次考古發現有力地證明了廣東地區在東亞—東南亞早期歷史研究領域上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人類起源、現代人出現與擴散、農業起源、東亞—東南亞史前文化傳播與交流等國際性重大課題研究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發言權。

(楠雪)

相關焦點

  •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03-29 五年內,廣東考古界第二次獲此殊榮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報導:今天上午11時,被譽為中國考古界
  • 英德青塘遺址入圍201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名單」
    文、圖/羊城派記者 陳強 通訊員 黃振生記者從清遠英德市有關部門了解到,在2月19日揭曉的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中,英德青塘遺址入圍終評。據了解,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始於1990年,是國家文物局委託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每年度舉行的活動,被稱為「中國考古界的奧斯卡獎」。
  • 廣東考古界又一大喜訊!英德青塘遺址入選「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英德青塘遺址入選「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19-01-10 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今天上午公布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報導:廣東考古界又迎來一大喜訊。
  • 英德青塘遺址入選「2018年六大考古新發現」 遺址將申報國家重點...
    10日,一年一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2018年六大考古新發現」正式公布。它們分別是:廣東英德市青塘遺址、湖北沙洋縣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延安市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澄城縣劉家窪東周遺址、四川渠縣城壩遺址、河北張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
  • 入圍終評項目一:廣東英德青塘遺址
    ▲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視頻記錄 發掘單位: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項目負責人:劉鎖強
  • 英德力爭把青塘遺址建設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記者今天從中國政府採購網獲悉,「英德青塘考古遺址公園總體規劃」項目規劃編制服務採購項目進入公示。此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 英德市人民政府,以視頻會議的方式舉行《英德市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
  • 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公布 廣東青塘遺址等六大項目入選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1月10日在北京揭曉公布,廣東英德市青塘遺址、湖北沙洋縣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延安市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澄城縣劉家窪東周遺址、四川渠縣城壩遺址、河北張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等六大項目入選。
  • 青塘遺址考古成果是華南新舊石器過渡階段考古的重大新突破
    據悉,遺蹟內被發掘出華南最早的穿孔蚌器與廣東最早的早期陶器,以及廣東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距今1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是華南新舊石器過渡階段考古的重大新突破。這一考古成果是華南史前考古非常關鍵的新收穫,有望突破國內外學術界對華南——東南亞地區史前人類與文化發展認識的瓶頸。出土遠古各類遺物一萬餘件青塘遺址位於清遠市所轄英德市青塘鎮。該遺址發現於1959年,當時青塘鎮屬韶關市翁源縣管轄,故命名為翁源縣青塘遺址。
  • 青塘遺址入選中國考古新發現
    ▲瑪雅文明科潘遺址8N-11號貴族居址遺址全景(上為北)▲西側北部建築龍頭神鳥的頭部本報訊(記者 王巖)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1月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
  • 廣東這個遺址對研究史前人類意義重大
    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掘工作已於近期結束,轉入文物研究階段。 青塘遺址是嶺南典型的新舊石器時代過渡階段洞穴遺址,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同發掘。其中,黃門巖1號洞發現墓葬一座,出土人骨化石一具,測定年代為1.35萬年前,被確認為中國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墓葬。
  • 青塘遺址等六項目入選 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揭曉
    2019-01-12 17:1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劉慧1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論壇揭曉了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的6個入選項目,即廣東英德市青塘遺址、湖北沙洋縣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延安市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澄城縣劉家窪東周遺址、四川渠縣城壩遺址、河北張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此外,宏都拉斯瑪雅文明科潘遺址8N-11號貴族居址獲評國外考古新發現項目。
  • 渠縣城壩遺址 入選2018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
    渠縣城壩遺址 入選2018年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 出土的瓦當和簡牘蘊含巨大學術價值   1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召開。開幕式上公布了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六項入選項目,四川渠縣城壩遺址入選。這是城壩遺址被授予2016-2017年度全國「田野考古獎」一等獎後獲得的又一重磅獎項。
  • 廣東英德市考古大發現,出土一萬年前「青塘少女」,身高有一米五
    但上世紀在對廣東英德青塘遺址考古時,發現早在一萬年前就形成聚落形態,年代確認為新石器時代早期。 上世紀50年代末,在廣東英德市青塘鎮發現「青塘遺址」,後來60年代與80年代,廣東省博物館等單位曾兩次對青塘遺址進行考古調查,未進行過正式考古發掘。
  • 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公布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等六大項目入選
    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夯土臺基1月10日,一年一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北京舉行。開幕式上揭曉了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6項入選項目。其中,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負責發掘的四川渠縣城壩遺址項目成功入選。據了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創始於2002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雜誌社承辦。論壇上揭曉的年度考古新發現,歷來被學界簡稱為「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相比國家文物局委託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舉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六大」被指評選標準更偏於學術價值。
  • 廣東「青塘少女」墓葬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墓葬
    廣東「青塘少女」墓葬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墓葬金羊網  作者:  2019-04-17 據新華社電 2018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掘工作已於近期結束
  • 30年7個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廣東省考古所交出優秀答卷
    考古隊員匯報考古成果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會上獲悉,廣東省考古所成立30年來,共有7個項目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中國考古界創下了特別的紀錄
  • 英德出土大量古文物,揭開一萬多年前古人類奧秘
    據悉,遺蹟內被發掘出華南最早的穿孔蚌器與廣東最早的早期陶器,以及廣東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距今1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是華南新舊石器過渡階段考古的重大新突破。廣東最早的陶器出土遠古各類遺物一萬餘件2016年至2018年,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英德市博物館等單位對英德青塘遺址進行主動性考古發掘
  • 中國六大考古發現公布,包括中國最早可確認葬式的青塘遺址
    1月10日上午,一年一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來自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考古文博單位、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高校學生以及媒體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 清遠英德「青塘少女」揭開面紗
    原標題:「青塘少女」揭開面紗   青塘遺址黃門巖1-4號洞   在英德青塘遺址榮獲「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殊榮以後,更多考古發掘細節不斷披露,其中一具史前「青塘少女」女性骨架背後蘊藏的考古密碼更是首次揭開面紗
  • 廣東英德青塘鎮發現13500年前人體骨架化石
    廣東英德青塘鎮發現13500年前人體骨架化石 2016-09-27   中新網清遠9月27日電(李凌 黃振生)廣東英德市政府27日通報,廣東保存最完整的1萬多年以前的古人類化石在英德市青塘鎮出土,這意味著廣東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考古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