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最難忘的美食,是小時候過年時母親用豬頭做的各種熟食。
我的老家在東北小興安嶺,地處偏遠林區,那時候物資沒有現在這麼豐富,交通也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平時吃不到海鮮,也不產什麼水果。即使是蔬菜,也只能在夏天吃自己種的新鮮蔬菜。過年都很少能見到新鮮的水果蔬菜,更別提什麼海鮮大餐了。但是基本上每家都會養上一兩頭豬,養到過年時殺了,招待親朋好友和家人們吃,常常一吃就是一個正月。
在我記憶中,印象最深的是母親過年時用豬頭做的豬頭燜子,水晶豬頭,醬豬耳等。因為那時年齡小,已經記不得具體怎麼做的了。雖然成家後自己也做過,但怎麼也做不出母親做的那個味,因此更加懷念小時候那種感覺。
關於滷煮做法做成的豬頭肉,現在有各種料包,想吃什麼口味的,就買什麼料包煮就可以了。我現在就把我記得的豬頭燜子的做法告訴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豬頭燜子是用煮好的豬頭肉做的。第一,把熟豬頭肉剁成小塊,再用蔥姜爆香後一起炒,加入適量老抽、生抽、料酒,少放一點鹽,因為做好後要沾蒜醬吃。第二,待碎豬頭肉炒得比較黏稠了,盛入事先準備好的方盤中。方盤下面要墊上一層薄薄的幹豆腐,趁熱把豬頭肉攤平,然後再蓋上一層幹豆腐。第三,待放涼後壓上一些重物,保持10小時左右,使其更加緊實,吃起來有彈性。
現在有了很多創新的做法,如炒制時加入木耳、黃豆等。不管加什麼,一定要加有黏性的輔料,否則豬頭燜子就會發散,切不出Q彈的感覺,吃著也沒有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