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背誦篇目大幅增加:有家長老師叫好,也有學生改讀理科

2020-12-12 大河報網

近日,教育部表示,語文新課標中「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數量從14篇增加到了72篇。隨後,不少網友對此展開了討論。有網友支持這項改革,認為可以弘揚傳統文化;但也有網友表示,作為老師突然增加50多篇文言文,需要重新備案很久。並且考試中,文言文的分數佔比不多,沒有必要增加58篇。對此,成都某高中語文老師李曉玫表示,「古詩文是每個孩子必須練就的『童子功』。」


學生

與其背誦文言文不如多做一些題

「課內外讀物建議篇目,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正在成都某中學讀高一的段俊礬(化名)說,從高二上學期開始,背誦推薦篇目將增加50多篇文言文,壓力一下就增大了。略有偏科的他,平時學習中最怕文言文背誦,如今文言文背誦篇數增加,考試要求更高了。

對於這個消息,段俊礬從內心非常牴觸,並且讓他做好了高二選擇理科的決心。「原來自己還在猶豫,高二分班時選文科還是選理科,看到文言文背誦篇目的增加,可見高考中文言文的佔比會比原來高很多。」為了規避自己的弱項,他決定選擇理科。「提高了對文言文的學習要求,但按照以往的高考佔比,文言文考題並沒有太多分值。」段俊礬表示,與其浪費時間在背誦文言文上面,不如多做一些高考中佔比較高的分數題。

像段俊礬一樣牴觸背誦推薦篇目增加的高一、高二學生不佔少數。而問其原因,大部分同學都表示,文言文繞口,不易理解。

「完全靠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生活中並沒有太大用處。」正在讀高二的芝姚認為,文言文背誦篇目的增加加重了學生的壓力,讓本來學習壓力就重的高中生更沒有休息時間了。「現在課外補習班,最多的是英語和數學,可能以後還要增加一個文言文背誦班。」芝姚說,不指望在高中生活能減壓,但也不要突然增壓。在她看來,文言文喜愛者和討厭者分布都比較極端,「喜歡的人一天能背誦兩篇文言文,不喜歡的甚至一周都背不下來一篇。」

家長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孩子今後受益匪淺

「從現在的電視節目中就可以看出來國家對傳統文化的大力宣揚。」女兒讀高一的家長王洪偉表示,從新聞上看到了高中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增加的消息,他非常支持。「加強中華文化傳統文化教育很有好處,即使現在孩子們不理解,今後一定會受益匪淺。」王洪偉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更是自有妙處,如果能夠體會古人在寫文時的境界,更是妙不可言。

「孩子現在小可能不理解,就只能死記硬背,但是當真正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時,就不會再覺得困難了。」王洪偉表示,古詩文就像現在的普通話一樣,非常普遍,只是用當時的語言來描繪事情,就像現代詩。只要理解其中的意思,想像當時的場景,很容易就能背誦下來,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

「我女兒現在正在讀高一,平時有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這些節目時候,我們都會一家觀看。」王洪偉說,一方面想要培養孩子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另一方面想讓她通過電視演繹增長知識。

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有時候在觀看古詩文接龍的電視時,一家三口也會發起挑戰。「現在古詩文都成了網紅,背誦古詩文是入門,所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很關鍵。」王洪偉透露,他已經跟孩子商量好了,提前從高一就開始背誦增加的古詩文。

老師

古詩詞學習重在積累將培養學習興趣

對於語文新課標中「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一事,成都某高中語文教師李曉玫表示,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幾大核心能力,其中,讀和寫是基礎,「讀」就是要多讀多背經典古詩文,這樣「寫」才言之有物。

李曉玫稱,從歷年來高考語文全國卷中就能看出來,古詩文的佔比越來越高,一般包括有9分的文言文選擇題,10分古文翻譯,還有11分的古詩鑑賞,再加上5分的名篇名句默寫,關於古詩文的考題一共有35分,「就是試圖通過考試,引導廣大學生多學習中華傳統文化。」

「應該從小就培養學生廣泛閱讀,特別是大量閱讀和背誦古詩文的習慣。」李曉玫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青少年要從深度和廣度上對古詩詞有所積累,博眾家之長。古詩詞的浸潤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會在晨間或午間讓學生誦讀經典古詩文,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可採取班級誦讀、古詩文接龍等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李曉玫說,在新課標出爐後,學習方式也會有所調整。「由於教材容量和任務加大,老師也會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嘗試組織學生討論,辯論等。」

專家

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會成為成長的力量

「古詩文背誦篇目大幅增加,無疑是與時俱進的教改風向標。」對於新課標增加了古詩文的篇目,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專家胡光偉教授表示,古往今來,無論教育制度發生怎樣變化,傳統文化的脈都不應該斷,此乃維繫教育的根本。古詩文凸顯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特有魅力,對於青少年來說,將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對其在人生起步階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不無益處。

「古詩文背誦篇目的大幅增加,不僅僅是讓學生多背幾篇文章,還在於培養學生讀說聽寫的基本能力,在掌握語言能力的同時,提高和拓展豐富的想像力,這一點對學生來說特別重要。」胡光偉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座知識寶庫,更是一座精神寶庫,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對高中生的未來成長大有裨益,有些經典篇目可能這個年紀的學生暫時無法完全理解,但現在先背熟。」胡胡光偉表示,以後隨著孩子人生閱歷的豐富,會有自己的感悟,甚至成為人生成長的力量。

古詩文如何學?在生活中從小給孩子灌輸傳統文化

「我注意到,此次高中新課標要求閱讀的各類古詩文,不僅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同時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數量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海南華僑中學語文老師徐永清認為,這體現了教育部門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呼喚傳統文化回歸。

徐永清認為,過去搖頭晃腦、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宜,而是應該聽聽孩子的想法,結合他們的興趣點,找到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孩子愛上國學,喜歡上傳統文化。這些對老師來說是壓力,也是挑戰,需要思考、學習、提升。

徐永清認為,孩子傳統文化的學習不能光依靠老師,家長也是及其重要的一方面。「傳統文化的學習不僅可以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能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教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徐永清說,而達到這一目的,需要家長在生活中從小為孩子灌輸傳統文化。他表示,傳統文化學習並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從小積累,建議家長少些急功近利,多些以身示範,帶領孩子一起學習。


來源:南國都市報

相關焦點

  • 中小學語文教材第七次「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此次教材改版,將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幅高達80%。初中3個年級,古詩文總篇數也會相應提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51.7%。  教材中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本次「部編本」教材最引人關注的變化之一是古詩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
  • 高中語文背誦推薦篇目從14篇增加到72篇 古詩文又要火了
    教育部昨天發布高中語文新課標,將於2018年秋季開始執行  背誦推薦篇目從14篇增加到72篇  古詩文又要火了  昨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頒布了新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4門學科的課程標準,將於2018年秋季開始執行。
  • 高中語文新課標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增至72篇(詳細課文背誦篇目)
    此次修訂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規定「課內閱讀篇目中,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佔1/2」。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篇目從14篇增加到72篇。(張爍)  以下為最新高中課程語文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72篇詳細內容。
  • 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原標題: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 高中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增至72篇
    天柱縣民族中學高三學生參觀天柱名人錄名書塑。
  • 古詩文背誦要趁早,高考必考篇目現在就要背起來
    名篇名句默寫題考查的是考生的古詩文積累水平,檢驗考生的語文基本功。雖然佔分不多(一般為6分),可是在分分計較的高考錄取中,丟1分都是大事兒!很多高三學生,到了高考前幾天還在苦背古詩文,且經常背了後面忘了前面,越背越焦慮。古詩文背誦竟然成了費時多、效果差的學習短板,一次次的背誦、默寫成了考生們痛苦的回憶。要提高古詩文背誦效率,首先要了解高考考查古詩文背誦的兩個基本特點。
  • 人教版高中語文新課標「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早背誦多得十分!
    一般來說,語文老師都會在每年的暑假中,要求同學們背誦新學期的古詩文。新課標是2018年秋季高一才開始實行的,而2021年湖北省新高考古詩文考察範圍,就是新課標附錄一中的72篇。今天我們以8問8答的形式,分享人教版高中語文新課標之「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共計72篇。
  • 北京高中明年用新教材 古詩文背誦篇目增至72篇
    明年起,北京新高一的學生將使用新教材。新的教材「課內外讀物建議」增加了《老子》《史記》,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詞,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此外,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新教材明年北京新高一開始使用據悉,北京等四個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已於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這就意味著,明年北京新高一學生開始使用新教材。
  • 班主任「力薦」:高中古詩文背誦篇目(64篇),孩子背熟衝刺高分
    班主任「力薦」:高中古詩文背誦篇目(64篇),孩子背熟衝刺高分!古詩文是從小學開始,語文的重點知識點,有些經典的古詩文甚至從小學考到了高中,所以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涯中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古詩文的學習不僅僅是可以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於孩子自身的文化修養和語文綜合素養也會大大提升。能夠更好地去鍛鍊孩子的涵養。
  • 高中古詩文背誦篇目為何大增?或許能從《國學小名士》找到答案
    並且,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數量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L_UniverseXO:開心幸虧我高二了[喵喵][喵喵]也有不少網友為此點讚,認為古詩文閱讀和背誦很有必要,對自己幫助很大。@0星雲 :多學習點古詩詞文言文,說話時都能引經據典,特別能顯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 葉語憐:上學時,最害怕的就是背誦全文。現在回頭再看這些文字,倒覺得很美。
  • 高中新課程方案和標準今秋起執行 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增至 72篇
    新課標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所佔比重大大增加,語文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也從以前的14篇擴增至72篇。 新課標難度如何?篇目變多是否增加學生負擔?學生又該如何掌握?對此,大河報記者進行了走訪。引人關注的是,新課標將原標準中「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篇目數量也從原來的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學習要求。(下轉AⅡ·03版) 解答|背誦篇目變多增學生負擔?
  • 人教版高中語文新課標之「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72篇你會背幾篇?
    一般來說,語文老師都會在每年的暑假中,要求同學們背誦新學期的古詩文。 新課標是2018年秋季高一才開始實行的,而2021年湖北省新高考古詩文考察範圍,就是新課標附錄一中的72篇。 今天我們以9問9答的形式,分享人教版高中語文新課標之「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共計72篇。
  • 高中古詩文背誦篇目從14篇增至72篇?嚇得我虎軀一震!
    剛剛,人民日報客戶端從現場發回消息說:古詩文背誦篇目從 14 篇(首)增加到 72 篇(首)!嚇得胖雞虎軀一震~穩住!莫慌!其中,語文課標最突出,有這幾個特點~1、內容更全在「課內外讀物建議」部分,除保留原有《論語》《孟子》《莊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記》等文化經典著作,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2、分量更多明確規定「課內閱讀篇目中,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佔1/2」。
  • 教育部:高中語文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
    教育部:高中語文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由14篇增至72篇 中新網1月16日消息, 16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新課標的相關情況。
  • 2020年高考延期了 如何在一月內輕鬆解決古詩文背誦難題!
    (具體看下圖)過去,都說理科容易拉開分數。老一代人,流行一句口號:「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多家長、學生,也一直奉為真理。於是,花大力氣,補習理科。同時,古詩文、文言文在語文試卷裡的佔比也不斷的增強,在150分制中佔比高達34分,如果加上名著閱讀的分數的話,那麼分數就高達50分了,和60分的作文相比,那就是平分秋色、平起平坐了。語文和理科不一樣,理科的知識點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找到解題思路,還是可以做到短暫速成的。
  • 高中語文新課標72篇古詩文背誦篇目,你能背過哪些?
    原課標「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數量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學習要求。17日,記者從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通知獲悉,語文新課標中,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有:
  • 新課標高中語文背誦篇目大增 名師學霸為你「導航」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變化是語文新課標中,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古詩文背誦的推薦篇目由原先的14篇(全國卷)增加到現在的72篇。 在近年來的高考改革中,語文的地位得到明顯提升。如何將這些古文背誦得滾瓜爛熟,並靈活運用?如何真正培養學生對於傳統文化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 2020年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 如何輕鬆解決古詩文背誦難題!!
    很多家長、學生,也一直奉為真理。於是,花大力氣,補習理科。通過2019年的全國高考語文試卷,可以發現它的試題範圍涉及的更廣,不再局限於課本;據悉名著閱讀的試題會考到更多的細節,從作者年代、身份考察、片段鑑賞、風格分析、寫作情感到其他的閱讀理解,無一不在提示家長和老師
  • 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大幅增加傳統文化篇目
    昨天起,我市中小學生開始陸續返校報名了,教材也都發放到了學生的手裡。細心的老師們發現,今年小學新生使用的人教版語文教材「變臉」了: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部編本」外觀比以往「胖」了一圈,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優秀中華文化傳承的內容增多,識字量也由400個減少到300個,而且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有古詩文。
  • 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 大幅增加傳統文化篇目
    記者 李化 攝 圖片來自臨空都市報重慶商報訊 昨天起,我市中小學生開始陸續返校報名了,教材也都發放到了學生的手裡。細心的老師們發現,今年小學新生使用的人教版語文教材「變臉」了: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部編本」外觀比以往「胖」了一圈,學拼音不再是語文第一課,優秀中華文化傳承的內容增多,識字量也由400個減少到300個,而且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有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