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無雙?「士」在中國古代真的是這樣嗎?

2020-12-12 歷史研習社

作者|RED

01.「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節》有一段關於「財富與信仰的」問題記載: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闢,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這段話的主要內容大概是:老百姓要侍奉父母,供養妻兒,確保好年成可以吃飽,壞年成不至於餓死,因此老百姓需要有固定的產業才會有堅定的心志。

那麼:「恆產」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恆心」又是什麼意思?那些「無恆產」卻有「恆心」的「士」又是什麼人?

02.「恆產」與「恆心」

首先「無恆產者則無恆心」這樣的思想,在孟子之前就有了。春秋時期《管子》有雲「倉廩實而知禮節」亦能佐證。許多不清楚儒學的人以為儒家思想只是統治階級蠱惑民眾忠君守禮的道德說教,或者是企業老闆希望員工無償加班的無賴藉口。但由上文可見,能夠提出世俗意義上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孟子,絕對不會是一個空談仁義的腐儒,相反他很清楚人性的欲望是什麼,以及人在滿足欲望之後,應該要走向何處。

對於「恆產」解釋,一般有兩種:一是穩定的收入;二是穩定的產業。看似相同,實則不一。以土地為基礎的農業,是長久穩定的產業,除非是罕見的天災或暴厲的人禍等重大破壞,要不然每年還是能夠收上些糧食;但是農業的收入較低,所謂「無農不穩,無商不富」,商業的利潤較之農業就高出許多了。只不過重利輕義的商業自古以來不受待見,儒者孟子更不會正眼瞧的。因此此處的「恆產」到底是農業還是商業,有過爭議。

同篇《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節》後續裡有講到:「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從中可知,孟子所講的產業,必然是農業。

通觀《孟子》全書,也沒有一字一言講到商業和商人。但是農業要如何才能做到恆產呢?孟子給出的答案是「無失其時」和「勿奪其時」,不要幹擾農業生產——即孟子的政治核心思想「仁政」。

先秦時期,庶民主要是要承擔賦稅(出錢)和徭役(出力,做苦力,比如修長城,修王宮),到了戰國時期還需要大規模地承擔兵役(當兵、賣命、打戰)。這些負擔都會影響到農業的正常生產,一旦賦稅過重,力役(徭役和兵役等)過繁,這便是恐怖的「人禍」了;要是再碰上個洪澇、乾旱這樣「天災」,脆弱的農業和農民肯定承受不住這般折磨打擊。民不聊生,必無恆心,勢必國亂。

因此「恆產」之意,不單是要保證民眾足量的耕地,更要避免國家的力役太繁從而佔據農作時間,避免國家的財政稅收過重從而抑制農作的積極性。

在此基礎之上可知,站在「何以成王」的國家管理角度,「恆心」的意思不會是「永恆的志向」或「堅定的心志」等這般心靈雞湯式修身格言。從上文中「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可知,「恆心」指的是「對禮制和仁義永恆的信念」。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對這個國家社會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對法律法規的遵守。

03.何為「士」

(儒家四聖)

那無「恆產」卻有「恆心」的「士」到底是什麼人呢?

曾子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單獨就「士」來討論,有很多解釋:

①分封制下,按照「天子—諸侯—卿—士」的等級秩序,「士」是底層貴族,享有封地,免稅,刑法豁免,接受教育等特權。《左傳》昭公七年記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十等為王、公、大夫、士、皂、輿、隸、僚、僕、臺」,此處亦能佐證。但是這個概念的「士」不符合「無恆產」的要求,因此剔除。

②按照管仲「士、農、工、商」四等職業劃分,「士」為「仕官」。然而先秦時代能做官的人多是世襲貴族(高貴血統),或豪門大族(錢多勢大),這批上層階級的產業多著呢。這個概念不相符合另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是把當官的當作「士」是嚴重不合儒學仁義至上的主張。

③《漢書·食貨志》記載「學以居位曰士」,《後漢書·仲長統傳》亦載「以才智用者謂之士」。這樣就使士與仕形成內在關聯,即學而優則仕。這個概念的「士」便是知識分子。

在《史記》與先秦文獻中,以士為中心組成的稱謂和專用名詞不下二百多種。諸如學士、賢士、智士、策士、隱士、辨士、處士、直士、國士、銳士、行道之士、權變之士、馳說之士、廉節之士、忠臣死義之士、儒術之士、文學之士、異能之士、虎責之士等。從各個方面說明了士的道德品質、知識技能、職業地位及其生活狀況等。

《論語·子路》有一段孔子關於「士」的解釋: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鬥筲之人,何足算也?"

把孔子的意思翻譯成白話文,再用表格歸納一下就非常清晰了:

分析孔子的觀點,儒家學說中「士」的最低標準是:修身正氣;而要達到「修身正氣」,就必須要做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而要想習得這項本領,就必須要接受教育,學習聖人言行。因此通過分析可知,孔子和孟子對「士」的定義是「仁、義、禮的信奉者和踐行者」。

正是因為仁、義、禮的信條已經深入內心,因此士是不需要外在的事物即恆產來維持自己的道德和品格即恆心。可是讀書人往往都是窮困潦倒的,這是不爭的事實。那當美好崇高的理念碰撞了冷酷無情的現實,又該怎麼辦呢?關於這個答案,孟子也早就說了: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節》)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節》)

富貴不能讓我遺棄氣節,貧賤不能讓我改變品格,權力不能讓我的信念屈服。哪怕要我在生和義之間兩選其一,我也會捨生取義!真正的士,為了內心的良知(義)連命都可以不要了,還在乎什麼「恆產」!這就是人格大義,這就是國士無雙。

參考書目及文獻:

1.《孟子》,中華書局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國通史》,呂思勉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3.《漢書·食貨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章徵科,《士的角色定位及其影響探析》,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1期。

5.楊豔香,《從春秋到戰國:論戰國時代「士」的概念及其轉變—以<戰國策>為例》,史志6.鑑研究,黑龍江史志,2008.18。

7.白自東,孔憲鳳《論春秋戰國時期士階層的形成及其歷史作用》,《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

8.崔景茂,《孟子恆產論本意辨正》,東嶽論叢·哲學研究,2012年9月,第33卷,第9期。

相關焦點

  • 觀瀾丨「南山風骨,國士無雙」:追星,就該追鍾南山這樣的星
    在廣州醫科大學,鍾南山受到師生們的夾道歡迎,陣仗堪稱「大型追星現場」:師生們高喊著「南山風骨,國士無雙」,舉著亮燈的手機,現場宛若一片星光海洋;「鍾院士,我愛你」,有學生如此勇敢「表白」。國士這個詞,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話說當年韓信投奔於劉邦帳下,卻不被重用,遂出走,於是引出一段「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追回後,劉邦破口大罵:那麼多人跑了你不追,為什麼追韓信?
  • 吳其堯︱中國古代典籍中「士」的英譯
    頃見網友在一個名為「百人百譯中國文化名言」的公眾號上討論「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英譯,覺得頗有意思。這個公眾號每日一期,每期選譯一句中國文化名言,譯者既有中國從事英語教學和翻譯的學者,也有英語為母語的學者,譯文的優劣由讀者投票決定。我關注該公眾號為時已久,不時翻看還常有所斬獲,因此也推薦給了學生。
  • 盤點3本有趣的歷史小說,《國士無雙》、《大宋的智慧》上榜
    歷史小說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讀者們的追捧,因為大多數男性讀者還是比較喜歡歷史的,而且小說又不像正史那樣枯燥,所以歷史小說也非常暢銷,就算是網絡上的歷史小說,點擊量也是非常高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3本有趣的歷史小說,《國士無雙》、《大宋的智慧》上榜。
  • 《中華小當家》國士無雙系列面,論高水平口胡的重要性!
    國士無雙系列——此面如何稱為國士無雙超濃縮面?(骨頭湯麵)骨頭熬湯,營養多多。這湯用了大量牛豬雞骨熬了很長時間,營養充分,面千錘百鍊,病秧子吃了也會成為國士無雙的大豪傑。(就不怕虛不受補嗎?)八寶面古來凡國士無雙者,必具八德,於是在八種食材上各刻了一個字,合起來是仁義禮智信忠孝勇。此面逼格真的是高啊。
  • 不用料也不用湯的「國士無雙面」!
    初試的主題是面,料理的內容是「國士無雙」。國士無雙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秦朝末年,韓信因得不到項羽的重用,而改投奔劉邦,開始也沒有得到重用,劉邦敷衍應付,韓信不辭而別,蕭何月下追韓信,對劉邦說他是國士無雙,劉邦便拜他為大將。國士無雙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所以國士無雙的面就是指獨一無二的面。
  • 國士無雙影視工場攜手中國教育電視臺製作的《我是輔導員》播出啦!
    近日,國士無雙團隊製作的《我是輔導員》正在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中,目前已製作完成前8期,後續作品國士無雙團隊正前往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緊張製作中,敬請期待!國士無雙影視工場團隊與中國教育電視臺共同攜手、熱忱合作、精良製作,將《我是輔導員》人物訪談節目作為全面搭建一個線上線下服務輔導員的成長體系的龍頭。
  • 南山風骨,國士無雙!南山風骨,國士無雙!
    南山風骨,國士無雙 9月8日晚 剛榮獲「共和國勳章」的鐘南山院士從北京乘機返回廣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沙場傳奇:中國古代十大戰神一覽
    沙場傳奇:中國古代十大戰神一覽我國古代的英雄人物數不勝數,他們在氣勢磅礴的沙場上縱橫馳騁,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被譽為戰神的都有哪些英雄人物呢?李牧步兵圍殲騎兵李牧,戰國時期的趙國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 國士蕭韓忠漢祖,故山猿鶴慟梁皇。粵港詩鐘積分6月22日故國一唱
    國士無多齊履善,故人有幾匹夷吾。林奇敏【註:文天祥-字履善,史稱國士無雙;管仲-字夷吾,史稱管鮑之交】。43.黃忠革 詩詞中國一139.國香荀彧花曾妒,故曲虞臣鳥也驚。盛躍章 步蓮詩鐘社144.故人萬裡鱸魚憶,國士無雙駿馬追。畢可慧嶺南詩鐘社321.國門能守明天子,故土難收宋相公。
  • 還記得中華小當家中的國士無雙面嗎?網友:小當家做了一碗方便麵
    在很多人小的時候,那時候家裡還沒有電腦,所以每天只能夠看電視,而在當時,電視上有很多非常好看的動畫作品,其中,有一部日本動畫作品一直被我們當成是國產動畫,這部動畫就是《中華小當家》,而在中華小當家中,小當家人生的轉折點之一肯定就是特級廚師的考試了,在特級廚師考試的第一階段,考題是國士無雙面,那麼,你還記得當時都有誰製作出了國士無雙面了嗎
  • [博客] 國士無雙自傳式小說:青春,女孩和夢想
    寫這樣的東西對於我這樣學歷不高,文筆又差的人來說並不怎麼容易。我儘量呈現躋身於社會角落的職業選手最真實的生活給大家,希望將來這個行業真正得到認可的時候,有人記得有一群先驅者曾經為家庭,為自己的夢想,為愛去勇敢拼搏的故事..
  • 國士無雙,福建驕傲!他是「鼓浪嶼的孩子」鍾南山!
    根據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共和國勳章」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國家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勳的傑出人士。「欣逢盛世,當不負盛世。」昨日鍾南山的發言感動無數人國士無雙!他是真正的福建驕傲!
  • 古代真的有繡球花約會嗎
    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人害怕進入錯誤的路線,這在現代並不過分,當小時候在看電視劇時,她總是看到這樣的場景,而這個女人正站在高塔上。當我年輕的時候,我覺得這很有趣,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很好奇,我們古代真的有扔繡球花的說法嗎?他們不怕被扔繡球花選中的不是一個好家庭嗎?
  • 中國古代的「銀針試毒」有科學依據嗎?真的靠譜嗎?
    在中國的很多古裝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銀針試毒」的橋段:如果銀針碰到食物後變黑了,就證明食物有毒,不能吃;反之,則說明食物無毒,可以放心食用。那麼,「銀針試毒」是真的嗎,古人為什麼用銀針試毒?背後究竟有什麼原理呢?
  • 陳小春說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真的是這樣嗎
    陳小春說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真的是這樣嗎 澎湃新聞記者 楊寶寶 2017-02-10 15:46 來源:澎湃新聞
  • 萬國覺醒國士無雙複試問答 複試題目及答案
    萬國覺醒中國士無雙答題中分為不同的測試階段,在遊戲中複試階段的題目難度比較高,很多玩家如果知識面不夠廣就會覺答題很困難,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萬國覺醒國士無雙複試答案有哪些吧。
  • 中國古代五大統帥,嶽飛墊底?
    中國古代五大統帥,嶽飛墊底?top.5 精忠報國——鄂王嶽飛嶽飛,南宋抗金名將,字鵬舉,我國古代著名的戰略家、軍事家,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top. 4 殺妻求將——廣宗伯吳起吳起,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通曉兵家、法家、儒家學說,在內政、軍事上均有不凡的建樹,唐肅宗時享配武廟,成為武廟十哲之一,宋徽宗時追尊吳起為廣宗伯,位列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 古代真的有江湖嗎,真的可以快意恩仇隨便殺人嗎?
    在古代,由政府來統治的社會稱之為廟堂,而由民間政治下的社會便稱之為江湖了。政府中人被稱之為白道,民間勢力則自然成為了黑道。古往今來,自然也有很多縱橫黑白兩道的佼佼者,比如劉邦,常常聽人講,劉邦在沛縣時就已經是縱橫黑白兩道的大哥了。此言雖有些過,倒也相去不遠,無論黑道、白道,自然都是要給劉邦幾番薄面的。
  • 國士無雙再出發,鍾南山12日飛青島?消費鍾院士,良心不痛嗎?
    10月13日,有網民發布消息稱:國士無雙再出發,鍾南山昨飛青島。並配上鍾南山院士過安檢的圖片。這是真的嗎?鍾南山院士再次出徵青島?網絡闢謠舉報平臺記者求證,網傳消息不實!10月12日,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乘務員微博發布鍾南山院士與其合照,並與網友互動中透漏10月12日鍾南山院士乘坐南方航空航班從廣州飛往北京。可見,網傳消息純屬謠言!今年以來,多次傳出鍾南山院士出徵某地的消息,但都被證實系謠言!
  • 中國古代被稱為頂級戰神的四位大將,第一位號稱兵聖
    在中國古代那個冷兵器時期,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將領,有的以勇猛鑄成,有的以忠義民滿天下,還有的以憂國憂民名垂青史。然而在眾多將領中被稱為頂級戰神的僅有這四位大將。他們分別是孫武,白起,韓信,項羽等。排在第1位的便是眾所周知的兵聖孫武孫武是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被後世尊稱為兵聖,東方兵學的鼻祖。他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被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在他的一生中,他指揮了著名的柏舉之戰,這一場戰役成了中國戰爭史上以3萬人勝20萬人的快速取勝的光輝戰例。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