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馬建民:陰離子調控提升MX2嵌鎂動力學

2021-02-12 能源學人

【研究亮點】

通過實驗手段與理論計算相結合,揭示了氧族元素陰離子的化學性質對鎂離子脫嵌動力學的影響;

開創性地提出氧族陰離子框架對鎂離子脫嵌動力學的三種影響因素:擴散通道尺寸、鎂離子與陰離子晶格的相互作用以及電子電導率;

電化學觀點與材料結構觀點緊密結合,對於材料電化學機理研究具有借鑑意義。

 

【背景簡介】

消費電子領域的發展對二次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於脫嵌機制的傳統鋰離子電池無法滿足如此高的要求。在諸多鋰離子電池替代技術中,基於溶解-沉積機制的可充金屬電池吸引了廣泛關注。其中,可充鎂電池憑藉低電勢、高體積能量密度、無枝晶生長以及可觀的成本優勢脫穎而出。可惜的是,儘管近年來有關可充鎂電池的發展取得了很多突破,但是高性能正極材料的匱乏嚴重限制了其進一步應用。鎂離子與陰離子晶格之間存在的強相互作用使得離子在晶格中的擴散傳輸受阻。近日,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王春生教授和湖南大學馬建民副教授聯合在知名綜合性化學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Tuning Anionic Chemistry to Improve Kinetics of Mg Intercalation」的文章,對其有關鎂離子在層狀正極材料MX2 (M=Ti/V,X=O/S/Se)中的脫嵌機制進行了報導。

 

【深度解析】

1.   Mg2+在MX2層狀正極中的電化學性能有何差異?

圖1 室溫下在全苯基複合物電解液中以金屬鎂為負極在0.5-2V之間電流密度為5mA/g的電化學性能(a)TiSe2的前三周充放電曲線;(b)VSe2的前三周充放電曲線;(c)TiSe2和(d)VSe2的循環性能與庫倫效率

 

通過水熱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粒徑相近的MX2層狀正極材料以確保離子擴散動力學的差異是由不同的陰離子框架造成的。對於硫化物來說,由於鎂離子在其中擴散能壘較高,因此TiS2和VS2的儲鎂容量均低於10mAh/g且伴隨著低庫倫效率和較高的過電勢。相比較而言,硒化物的儲鎂容量滿足鎂電池對正極材料的要求,TiSe2和VSe2的儲鎂容量分別高達127mAh/g和115mAh/g。兩種層狀正極材料的充放電曲線所表現出的平臺對應著鎂離子佔據不同的晶格空位所導致的晶格相變,這種晶格畸變與循環伏安的結果一致。

 

2.   作者是如何研究受擴散控制的MX2正極?

研究人員通過XRD、EDS、GITT、EIS、CV等手段從多角度證實了鎂離子在層狀正極材料中的脫嵌和動力學特徵。

圖2 不同層狀正極不同充放電狀態下的非原位XRD譜圖

 

首先,在充放電過程中TiSe2和VSe2的P3M1層狀得以保持說明鎂離子在正極中的脫嵌過程具有高度可逆性。但是,放電時向小角度位移的衍射峰在充電結束後未與初始狀態完全重合,表明有少量Mg2+被鎖定在晶格中。研究人員進一步利用EDS確證了充電結束時鎂離子在主體晶格中的少量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對於硫化物來說,其充電末尾晶格中殘存的鎂離子數目遠遠多於對應的硒化物正極。

圖3 不同層狀正極不同充放電狀態下的電極形貌與EDS譜圖

 

然後,研究人員通過恆電流滴定(GITT)手段對充放電過程中的過電勢和準平衡電位進行了研究。如圖所示,充放電過程中硫化物材料的過電勢和準平衡電位均顯著高於硒化物材料,這是由於鎂離子與硫化物陰離子晶格之間強烈的靜電相互作用而導致的動力學遲滯。

圖4 由GITT得到的(a)TiSe2和(b)VSe2的準平衡電壓曲線;由GITT得到的恆電流脈衝下暫態電壓與時間的平方根之間的函數關係圖:(c)TiSe2和(d)VSe2;(e)由EIS得到的TiSe2電池在開路狀態下的Nyquist圖;(f)由TiSe2的EIS得到的理想阻抗與圓頻率負平方根關係圖

 

最後,研究人員採用EIS方法計算了鎂離子在不同材料中的擴散係數,其中鎂離子在硒化物中的擴散係數比硫化物中普遍高出三個數量級。作者還對不同掃描速度下的循環伏安曲線峰電流與掃描速度的關係進行了細緻研究,確定層狀正極MX2中的電荷儲存動力學是由鎂離子擴散過程所決定的。

 

3. 鎂離子在MX2層狀正極中的擴散機理是怎樣的?

1)擴散路徑

作者通過NEB計算對鎂離子在層狀正極中的擴散路徑進行了搜索。鎂離子的擴散是在兩個相鄰的穩定畸變八面體位點之間進行的,在這中間會穿過一個四面體位點。在整個擴散路徑中,相鄰兩個八面體位點之間會經歷一個擴散能壘的最低值。在VO2和VS2中鎂離子的擴散活化能分別為1032meV和620meV,這對於室溫下鎂離子擴散來說能壘過高而無法實現。而在VSe2材料中,鎂離子擴散表現出最低的活化能320meV,此時可以承擔鎂離子在室溫下的擴散重任。作者還將這一擴散路徑推廣到層狀碲化物中,TiTe2也表現出低於TiSe2的鎂離子擴散能壘。

圖5(a)層狀MX2的晶體結構;(b)VO2,(c)VS2,(d)VSe2在稀溶液限制下的陽離子嵌入路徑的能量變化

 

2)影響鎂離子擴散活化能的幾個因素

具有相同結構的氧族元素化合物所導致的遷移能壘變化規律從根本上來講取決於陰離子的電負性和離子半徑變化規律。鎂離子在八面體位點的層間發生脫嵌,其擴散通道尺寸取決於層間距的大小。從氧化物到硒化物,正極材料中的層間距逐漸增大使得鎂離子的遷移越來越容易。根據前人的研究結果,鎂離子擴散活化能與陰離子框架中電子云的可變形性有關。具有更高變形性的電子云更容易容納鎂離子嵌入帶來的電荷變化從而使得鎂離子擴散更容易發生。

 

當鎂離子嵌入時,鎂離子伴隨的電子進入主體晶格中。過渡金屬原子周圍增加的負電荷反過來會使X的p軌道對應的d軌道能量升高。也就是說,M原子的d軌道與X的p軌道之間雜化程度減弱,M-X鍵的離子性增加,文章中稱之為再雜化。再雜化程度越高,電子云的可形變性越小。很明顯,從氧化物到硒化物陰離子框架的再雜化程度逐漸下降,使得同系物可應變性增強,離子擴散更加容易通暢。

 

基於上述討論,鎂離子嵌入拖出帶來的電子或者電荷的變化需要在整個主體晶格中或者說陰離子晶格中進行再分配,這就對於材料的電子電導提出了要求。作者利用第一性原理計算得到了不同材料的態密度進而對其電子結構對於鎂離子擴散的影響進行了評估。態密度結果發現硒化物的費米能級與其導帶發生重合從而電子電導率較高。

圖6 鎂離子嵌入MX2中引起的電荷再雜化示意圖

 

【總結展望】

在氧族化合物的過渡金屬層狀正極化合物MX2中,鎂離子在硒化物中的擴散能力強於其在硫化物和氧化物中的擴散能力。由於擴散能壘差異,鎂離子嵌入動力學(過電勢及準平衡電位)也表現出顯著的差異,從而決定了其儲鎂容量及速率。作者對這種相同陰離子框架導致的動力學差異進行了機理研究,發現離子擴散通道的尺寸、鎂離子與陰離子主體相互作用強弱和正極材料的電子電導率在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這一結論對於鎂離子在其他陰離子框架中的動力學行為具有一定的推廣性。

 

Minglei Mao, Xiao Ji, Singyuk Hou, Tao Gao, Fei Wang, Long Chen, Xiulin Fan, Ji Chen, Jianmin Ma, and Chunsheng Wang, Tuning Anionic Chemistry to Improve Kinetics of Mg Intercalation, Chem. Mater., 2019, DOI: 10.1021/acs.chemmater.8b05218

將『能源學人』添加星標

就能第一時間接收到當天的最新消息

(瘋狂暗示)

相關焦點

  • 王春生:P2型層狀鈉離子氧化物中陽離子、陰離子氧化還原反應研究
    近日,美國馬裡蘭大學王春生教授等人報導了具有強電負性的銅元素以穩定缺鈉的P2-Na2/3Mn0.72Cu0.22Mg0.06O2相,從而實現陽離子和陰離子氧化還原化學。硬X射線和軟X射線吸收光譜表明,所有的Mn3+/Mn4+,Cu2+/Cu3+和 O2-/(O2)n- 在鈉離子脫出和插入後均參與氧化還原反應。
  • 丁效東課題組在稻田土壤質量提升及磷素高效利用調控機制方面獲新...
    丁效東課題組在稻田土壤質量提升及磷素高效利用調控機制方面獲新突破 近期,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崔德傑教授團隊(障礙土壤修復與綠色開發利用創新團隊)丁效東教授課題組利用秸稈還田及秸稈製備(改性)生物炭提升濱海鹽鹼(中低產)稻田土壤質量及磷素高效利用調控機制方面取得新突破
  • 王春生團隊一周9篇頂刊!Nature Energy/JACS/Nano Letters等成果匯總
    王春生是誰?如果你是研究二次電池方向的,你還不認識王春生教授的話,那你可能還沒有入門。要說電池界目前最火的課題組,那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王春生老師組一定當仁不讓。王春生老師課題組做了很多開創性的工作,尤其在水體系二次電池領域,包括水體系鋰離子電池用「Water-in-Salt」電解質開發,引入滷素轉換-嵌入化學助力水系LIBs電池,固態電解質中高的電子電導是鋰枝晶形成的根源,全氟電解質的開發等。
  • 【分析】螢光成像研究超氧陰離子和pH對線粒體形態的調控作用
    ‍‍‍‍註:文末有研究團隊簡介 及本文作者科研思路分析線粒體形態異常與超氧陰離子
  • 今日Nature Energy:超快鎂金屬電池
    該工作發現了一種能快速儲存Mg2+離子的正極反應機理,同時發明了一種基於醚類混合溶劑和弱配位陰離子(CB11H12−)的鎂電解液,使鎂金屬能夠在20 mA cm-2的高電流密度下無枝晶沉積。該電池實現了30.4 kW kg−1的功率密度,比之前報導的鎂電池的最高輸出功率高出幾乎兩個數量級。
  • 王春生&許康:高達63m超濃縮水系電解質助力鋰離子電池
    最近,通過在水中溶解大量的鋰鹽,開發了一種新的具有高鹽濃度的水電解液,即「鹽包水電解液」(WiSE),促使鹽/水摩爾比從0.018(相當於典型的1.0 m(mol kgsolvent-1))稀釋電解液)提升到0.37~0.50(相當於21 m WiSE或28 m WiBS),可以大幅度提升水系電解液的電化學窗口(~3.0V),從而實現了更高能量密度的水系鋰離子電池
  • 馬裡蘭大學王春生教授應邀來物理科學學院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8月24日上午,美國馬裡蘭大學化工與分子生物工程系王春生教授應邀來我校交流訪問,並作了題為《Non-flemmble Electrolytes for Li-ion Batteries》的學術報告。
  • 【迎百年校慶】王春生教授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焦麗芳 曹君)8月29日上午,美國馬裡蘭大學教授王春生做客「百年南開大講壇」,在八裡臺校區天南聯合研究大樓報告廳以「Nonflammable Electrolytes講座前,化學學院負責人為王春生頒發「百年南開大講壇主講人」證書牌。  講座中,王春生詳細介紹了不可燃電解質用於鋰離子電池的研究進展。他圍繞不可燃電解質,分別對water-in-salt(WIS)水系電解質、全氟電解質和固態電解質3個方面的研究工作進行了介紹,並對新型電解質的發展方向提出展望。報告深入淺出、內容豐富,師生們踴躍提問,並就感興趣的科研問題與王春生進行了熱烈探討。
  • 鎂是植物的營養元素之一,鎂的功能及缺鎂對植物產生的影響
    研究表明世界各國人群均存在著鎂營養不足的現狀,西方國家成年人鎂營養不足較為嚴重,約1/3成年人缺鎂。鎂也是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是植物體內除鉀外最豐富的陽離子,植物缺鎂導致一系列生理、生化功能失調。因此鎂對人類、動物和植物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鎂營養問題不僅危及食品安全,也危及人類健康。
  • 頂刊日報丨南策文、Sargent、王春生、吳明紅、曲良體、胡勁松等成果速遞20200209
    :化學反應中的單原子動力學非均相化學反應在能源、衛生保健、汙染控制、工業產品和食品生產中起著關鍵作用。這些催化反應發生在原子水平,在反應條件下形成活性結構。因此,對單原子解析度下的催化作用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對在一個合理的框架下建立催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 鎂在生物過程中起什麼作用?鎂與植物生長、品質的關係?
    鎂是葉綠素的中心原子,但與葉綠素結合的鎂只佔植株鎂總量的10~20%,類囊體和基質中鎂濃度分別為2、3~5mM。植物缺鎂時葉綠素含量降低葉片黃化是否由於合成葉綠素的鎂不足所致目前還不確定,有研究認為鎂是葉綠素分子的中心原子,但缺鎂植物葉綠素含量降低不是由於葉綠素分子合成所需的鎂不足,而是蛋白質合成受阻所致。
  • 一種基於手性陰離子誘導-傳遞-萃取策略的手性金屬簇合成新方法
    以手性抗衡陰離子為手性源,揭示了手性由外而內傳遞過程中有機骨架手性與金原子不對稱排列的調控關係,為手性金屬簇化合物的可控合成提供了新方法。分子及分子組裝體的手性是化學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它不僅對於認識生命體系中手性識別、手性傳遞等具有特別意義,同時也在合成化學、藥物化學、非線性光學材料等研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第三屆細胞動力學和化學生物學國際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11月15日至18日,第三屆細胞動力學和化學生物學國際研討會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學院舉行。大會兩個主題報告前瞻性地闡述了細胞有絲分裂、生化小分子的識別及調控,為幹預腫瘤的發生與發展、幹細胞的質量控制提供了新視角。
  • 深研院新材料學院發現調控質子傳輸能提升高水系鋅離子電池能量密度
    近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的潘鋒教授團隊通過合成一種Ni摻雜的α-MnO2,運用實驗和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相結合,發現調控結構可以提升質子(H+)傳輸(基於Grotthuss質子傳輸機理)速率,提高氫離子和鋅離子嵌入量,提升水系Zn-MnO2二次電池的能量密度。
  • 上海交大氫科學中心在鎂基儲氫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氫科學中心教授鄒建新課題組與鄧濤團隊的特別研究員鄔劍波課題組合作在鎂基儲氫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該工作以鎂基儲氫材料為對象,研究了Pt納米催化劑包覆對鎂儲氫性能的影響,通過原位TEM觀察MgH2放氫過程,結合DFT理論計算,深入研究了過渡金屬納米催化劑對鎂儲氫的「氫泵」作用機理,這對先進鎂基儲氫材料的設計與製備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鎂基儲氫材料是非常有應用潛力的固態儲氫介質,其儲氫密度高(7.6wt%H2)、環境友好、資源豐富。
  • 補鎂是關鍵!鈣和鎂怎麼吃、何時吃?一次解答
    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可分成兩種,一種是每天攝取需大於100毫克以上的,稱為巨量礦物質,包括鈣、磷、鎂、鈉、鉀、氯、硫,其中又以鈣及鎂最重要;其餘的礦物質就是所謂的微量元素。而提到補鈣,鈣與鎂可說是相輔相成,不少人都想知道怎麼補、怎麼吃才有效果?
  • 操縱子的數學動力學
    眾所周知,除了轉錄、翻譯之外,基因表達的調控對於生命活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操縱子就是一種用於基因表達調控的結構。所謂操縱子,就是一組彼此相鄰、協同調控的基因串,由調節基因、啟動子、操縱基因、結構基因以及終止子組成。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科研成果展——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王春生
    《心臟瓣膜病微創外科治療的技術優化和推廣應用》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外科王春生教授領銜完成的項目《心臟瓣膜病微創外科治療的技術優化和推廣應用》獲得了 2019 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 ...Communications發表鹼性調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缺陷性質和結晶...
    3月7日,北京大學工學院周歡萍團隊與合作者在鹼性調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缺陷性質和結晶動力學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從2009年至今,通過對鈣鈦礦材料性質、太陽能電池器件結構以及相關界面的不斷深入研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從3.8%提升到了23.7%。不同於傳統的矽材料,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較軟的離子晶體,在其多晶薄膜中容易形成各種各樣的點缺陷(如空位、間隙離子、反位取代等),它們往往作為非輻射複合中心,影響薄膜的光致發光的量子效率,降低太陽能器件的光伏性能。
  • 安利鈣片裡為什麼要加鎂?0.01%知道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下鈣的親密戰友---鎂吧。鎂是哺乳動物和人類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細胞內重要的陽離子,參與蛋白質的合成和肌肉的收縮作用。鎂還是人體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認為中國人缺鈣不缺鎂,好多食物裡含有鎂,所以補鈣的片劑很多,但補鎂的非常少,結果補了半天效果不理想,原因是補鈣時沒有補鎂。這就如同水泥牆,光使用水泥不行,光使用沙子也不行。鎂在極度缺乏時,甲狀旁腺功能低下而引起低血鈣。所以患有甲狀腺亢進的患者一定要補充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應當注意鈣、鎂、鉀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