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cations發表鹼性調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缺陷性質和結晶...

2020-12-27 北京大學新聞網

3月7日,北京大學工學院周歡萍團隊與合作者在鹼性調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缺陷性質和結晶動力學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著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題為Impacts of Alkaline on the Defects Property and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DOI: 10.1038/s41467-019-09093-1)。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作為一種新興的光電半導體材料,因其諸多優異的光電特性和低廉的製造成本,而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從2009年至今,通過對鈣鈦礦材料性質、太陽能電池器件結構以及相關界面的不斷深入研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從3.8%提升到了23.7%。不同於傳統的矽材料,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較軟的離子晶體,在其多晶薄膜中容易形成各種各樣的點缺陷(如空位、間隙離子、反位取代等),它們往往作為非輻射複合中心,影響薄膜的光致發光的量子效率,降低太陽能器件的光伏性能。

近年來,人們一直在努力探索這些缺陷,以揭示其形成和消除的機理。研究發現,缺陷的形成與溶液狀態和加工條件息息相關,同時,通過添加合適的添加劑,改變溶液狀態,控制薄膜加工條件,可以降低鈣鈦礦多晶薄膜中缺陷密度,從而提高相應的器件的光電轉化效率。然而,目前對於如何大幅度消除各類碘基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中的深能級缺陷,如間隙碘,還缺少普適可靠的手段。

(a) 弱鹼性消除鈣鈦礦薄膜深能級缺陷示意圖。(b) 鹼性影響鈣鈦礦薄膜結晶動力學示意圖

針對這一問題,周歡萍課題組及合作者,通過在前驅液中引入鹼性物種,促使單質碘雜質在不同的鹼性環境下發生歧化反應,有效的抑制和消除了前驅液中的單質碘雜質。同時,鹼性的引入進一步地影響了鈣鈦礦薄膜的結晶動力學和缺陷性質,大幅度提升了相應的鈣鈦礦光伏器件的開路電壓和光電轉化效率。該工作深入系統地研究了不同鹼性強弱對前驅液中碘單質的歧化反應(鹼性介質可使大部分零價碘缺陷還原成碘離子)、成膜過程中黃相黑相的結晶動力學(弱鹼性介質有利於光活性相黑相的形成,而強鹼性介質則抑制光活性相黑相形成)、鈣鈦礦薄膜中缺陷態密度的影響。同時,以乙酸甲脒作為一種「無殘留」的弱鹼性物質為例,可以有效地調控混滷鈣鈦礦(FA,MA,Cs)Pb(I,Br)3前驅體中陽離子的化學計量比,同時通過消除前驅液中的碘單質,大幅降低其薄膜中深層缺陷的密度。據此,該課題組成功製備了經美國Newport認證的20.87%效率的混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開路電壓損失也降低至413 mV,為平面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認證值電壓損失最小的器件之一。

太陽能電池光伏性能。(a) PVSK和PVSK-FA器件的電流-電壓曲線。(b) 左圖:PVSK和PVSK-FA薄膜的吸收和PL光譜;右圖:PVSK和PVSK-FA器件開路電壓統計直方圖。(c) PVSK-FA器件的正反掃。(d) PVSK-FA器件的穩態電流密度和效率。PVSK和PVSK-FA器件的 (e) 瞬態光電壓衰減曲線和 (f) 變光強開路電壓曲線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周歡萍課題組2016級博士生陳怡華。周歡萍特聘研究員為通訊作者。合作者還包括北京理工大學陳棋課題組、香港科技大學黃勃龍課題組、南京工業大學王建浦課題組、國家納米中心劉新風課題組、澳門大學邢貴川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李東棟研究員等。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先進電池材料理論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的聯合資助。

相關焦點

  • 《科學》發表上海交通大學趙一新團隊的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新...
    2019年8月9日,Science(《科學》)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趙一新團隊在CsPbI3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最新研究成果:「Thermodynamically stabilized β-CsPbI3–bas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ies >18%」,(《熱力學穩定的β-CsPbI3
  • 上海高研院等在鈣鈦礦半導體薄膜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其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其更加清潔、便於應用、製造成本低和效率高等顯著優點,迅速成為國際上科研和產業關注的熱點。要實現此類器件的市場化應用需要進一步解決鈣鈦礦薄膜質量難以控制、缺陷態密度高以及器件遲滯效應等一系列問題。
  • 這種純無機鈣鈦礦「骨子錳」—新聞—科學網
    同時,為了進一步增加光吸收效率,這類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多採用有機-無機混合的材料,而在應用中有機材料的溼度、溫度穩定性都不如純無機材料。 是否能設計一種無鉛的純無機材料,既具有鉛基滷化物鈣鈦礦優越的光電性質,又沒有鉛的毒性,穩定性又優於同類的有機材料呢?
  • 科學網—這種鈣鈦礦「骨子」裡很「錳」
    能否設計一種無鉛的純無機材料,既具有鈣鈦礦優越的光電性質,又沒有鉛的毒性,穩定性又優於同類有機材料呢? 近日,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匡代彬課題組在Cell姊妹刊Matter上發表論文稱,該課題組構建了一種全無機雙金屬Cs4MnBi2Cl12鈣鈦礦單晶,這種錳基材料通過鉍離子對錳離子的敏化,實現了25.7%的發光量子效率。
  • 化學所發展無機鈣鈦礦單晶氣相圖案化方法並製備高性能器件
    目前,無機鈣鈦礦單晶的製備方法主要有氣相生長法和溶液生長法。氣相生長技術容易實現高質量單晶的製備,但由於氣相外延過程中的隨機成核和晶格不匹配問題,在氣相體系中實現鈣鈦礦結晶位點、晶體形貌和晶體尺寸的控制成為一個難題,這也是可控制備高性能鈣鈦礦集成光電器件的巨大挑戰。
  • Science Advances:鈣鈦礦氧化物中預言光對拓撲聲子的調製
    背景介紹: 鈣鈦礦氧化物ABO3種類繁多、結構豐富,擁有多樣的物理性質,可以實現鐵電、多鐵、超導、壓電等特性,涉及到固體物理的眾多領域。然而,由於其電子結構帶隙較大,不利於能帶反轉從而在電子結構中實現拓撲性質,因此鈣鈦礦氧化物的拓撲相從來沒有被報導過。
  • 鈣鈦礦結構半導體材料簡介
    本圖出自Wan-Jian Yin、Ji-Hui Yang、Joongoo Kang、Yanfa Yan和Su-Huai Wei等人的綜述【1】。鈣鈦礦材料具有壓電性、鐵磁性、鐵電性、二維電導、電致發光等很多有趣的物理性質,因此一直受到材料學家的青睞【2-5】。
  • 【綜述】二維雜化鈣鈦礦材料及其異質結構
    二維鈣鈦礦載流子壽命較長、發光效率很高、光電性質可調,對缺陷具有很大的容錯空間,因此將其與其他的二維材料,包括過渡金屬二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TMDs,如MoS2、WS2等)和石墨烯等結合可以拓寬二維材料的應用領域,已經的研究報導了這種異質結構在高性能太陽能電池、光探測器、電晶體、存儲器等領域的應用。
  • 南科大副教授王愷團隊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Materials, Optics Express累計發表4篇論文。 得益於準二維鈣鈦礦獨特的多量子阱結構,近年來基於準二維鈣鈦礦製備的藍光PeLED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然而傳統的準二維鈣鈦礦相分布較寬,尤其是大量低階相組分(n=1, 2),阻礙了鈣鈦礦相之間有效的能量傳遞,導致較低的器件發光性能。此外,鈣鈦礦在結晶成膜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產生一些缺陷態,使得電子-空穴對的非輻射複合機率上升,進一步制約著器件性能的提升。
  • 兩年拿下牛津博士 「女學霸」《自然》上發文鈣鈦礦電池成果
    僅用半年搶先在新材料研究上獲成果,每天實驗十幾小時  2013年9月,美國《科學》雜誌社、澳大利亞國家廣播公司都以大篇幅報導重慶女孩劉明偵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學術論文。《自然》雜誌是世界科學領域最權威的雜誌,劉明偵的論文一經發表即備受關注,迅速成為本領域裡前三引用量的文章。
  • 鈣鈦礦如果拿諾獎,他必是其中一人
    氧過量條件導致更多的p型特性以及更好的電學和界面性質,從而產生更高的光伏性能。當比較空氣和O2條件時,空氣退火的NiO薄膜顯示出較好的效率(空氣為15.68%,O2為14.93%),這表明氧分壓的重要性。
  • 陳衝教授課題組在國際能源領域頂級期刊Nano Energy發表鈣鈦礦太陽...
    cells thanks to dual functions of oleyl amine-coated PbSO4(PbO)4 quantum dots: defect passivation and moisture/oxygen blocking 」為題,發表在國際能源領域頂級期刊《Nano Energy》(影響因子15.54)。
  • 南京大學鄧正濤團隊鈣鈦礦方面獲進展
    pAbstract自2014年以來,鉛滷鈣鈦礦納米晶材料因其優異的發光性能,引起了人們廣泛的研究興趣。然而,鉛滷鈣鈦礦材料由於鉛的毒性問題,對環境將產生一些潛在風險。因此,科學界一直在尋找低毒性的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作為後備策略。錫與鉛為同一主族元素,理論計算得知錫基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同樣具有合適的能帶隙和優異的性能。
  • NREL的又一發現:20.3%的鈣鈦礦電池是如何誕生的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NREL發現可以通過結合碘、溴和氯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化學成分的變化使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能夠顯著提高壽命和效率。該研究製造出了20.3%的光伏電池效率。
  •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等 實現滷化物鈣鈦礦材料最佳發光性能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呂旭傑課題組與美國西北大學教授Mercouri G Kanatzidis等人合作,通過調控晶格畸變實現了滷化物鈣鈦礦材料最佳發光性能。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重「疊層」
    近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異常火熱。剛剛過去不久的3月份,《科學》連續刊發4篇有關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論文,其中關於鈣鈦礦與矽的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文章就有3篇。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熱點科學問題是什麼?受關注的解決策略有哪些?近期發表的文章對熱點科學問題有什麼貢獻?
  • 鈣鈦礦微納雷射器研究進展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強場雷射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從鈣鈦礦材料的結構及其特性出發,根據不同的發射模式介紹鈣鈦礦微納雷射的發展狀況,並分析鈣鈦礦雷射器進一步的發展的關鍵問題和趨勢。隨著納米科技的飛速發展,光電子元器件越來越趨向於小型化和集成化。
  • 科學家利用PEEM技術揭開太陽能電池材料「缺陷」之謎
    由劍橋大學、衝繩科技大學研究生院(OIST)的科學家共同領導的多機構合作近日獲得突破性成果,他們發現了導致下一代太陽能電池和柔性LED潛在材料——鈣鈦礦中出現「效率缺陷」的根源。
  • 電荷傳輸層對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容測量的影響
    電荷傳輸層對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容測量的影響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成果簡介】基於電容的測量技術被廣泛的應用於檢測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各項電學參數,包括缺陷激活能和濃度,載流子濃度,和介電常數。